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

韓可與李深愣了一下,是啊,眼看還有一個不要進行科考了,自己一介文人,就算是朝行暮宿,不停地趕路也要一個多月差不多兩個月才能來回,如果真的有陸老爺說的那麼準,就算誤了科考也不要緊,萬一陸老爺說不準的話,可就誤了一次了。

李深和韓可對望了一眼,首先是李深道:“韓老弟,想我們讀十年書,不就是爲了科考一事嗎,如今既然陸老爺答應爲我們獲取大考的名額,爲兄還是留在京師,你呢?”

韓可心中一直在盤算,到底怎麼辦?

突然間,韓可想到剛纔陸老爺說的,如果能夠留種得成,那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自己以一己之私,而誤了此等大事,還讀什麼聖賢書呢?

韓可向我一揖道:“陸老爺剛纔的一番話,讓韓某感觸良多,韓可這就回去,無論如何,儘量在科考之前把珍珠米弄到京師來,要是無法趕回,那是命運使然,韓某認了,只是做出了這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韓某也不虛此生到這個世上。”

說完,韓可就向各人一抱拳道:“各位,韓某今天聽了陸老爺的一番話,知道有些事情之可爲,就此告辭,要是韓某趕得及的話,可能會在某位兄弟的及第賀酒上再和大家一醉方休。”

這韓可卻是個急性子,一想到馬上就會去做,何況現在還真是有些急,要是有可能的話,他還想回來參加三年一度的大比闈試呢。

韓可說走就走,向我一抱揖,出門口去了。就在此時,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也走到門口道:“韓兄、李兄,好久不見了。怎麼了,韓兄見了故人來也不招呼一聲嗎?”

那漢子攔住了韓可的去路,韓可只好退了回來。

盧俊義肅然而起,瞧着眼前的不速之客。“你是什麼人?爲什麼闖進這裡來?”

盧俊義心裡很奇怪,自己手下明明有很多人在外面,而且童貫的暗影衛也守護在一旁,這壯漢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連一點聲息都沒有。

“在下乃十全閣的掌櫃白沙。只是和李深和韓可兩人有一些個人恩怨要清算一下,諸位在是沒有什麼事的話請讓開。”

白沙的話已經很明顯了,擺明是和李、韓兩人清算江湖恩怨,誰插手就是與他爲敵了。

韓可冷哼一聲:“哦,想不到東海十三鯊竟然跑到京師中來做掌櫃了,幸好本人今天沒有吃什麼,說不定還是一個黑店呢。你那殘缺不全的其它兄弟呢?”

只聽得從樓梯口處一個冷冷的聲音傳來:“不敢有勞韓兄記掛,我們東海十三鯊承李兄和韓兄的恩惠,還有四人現在也全都在這裡了。”

聲音剛完,四個面目猙獰的漢子走了進來。

盧俊義剛開始還以爲是從哪裡弄出來的高手,可以在大內班直侍衛和精銳的暗影衛的監視下無聲無息地走進來,原來他們是這個十全閣酒家的掌櫃們。

看他們現在的樣子,那是一般的人物,東海十三鯊,原來是李深和韓可剿滅的海盜餘孽,卻是不足爲慮,且看他們兩人怎麼對付這些海盜吧。

其實白沙早幾天已經知道李深和韓可到達京師了,當年若不是自己兄弟幾個驍勇善戰,早就成了他們船隊家兵的手下亡魂,後來逃生到京師來投靠一位金盆洗手的大哥,也就在京城落地生根了,這麼多年來,卻無時不刻不想着向李深和韓可報仇雪恨,如今機會終於來了,他向昔年的東海羣盜下了飛帖,要他們火速赴京。

剛好他們四個到來之時,見到我們一行幾人到十全閣來吃飯,白沙見隨行中沒有什麼高手,膽氣一壯,便不等其它東海羣盜就和幾個結義兄弟出來了。他們此次卻是看走了眼,幾個人中,小林子和盧俊義、欒廷玉三人是精華內斂,是絕頂高手,他們當然看不出來,以爲只有李俊和孫立而已。

其實李深和韓可兩人並不會什麼武藝,只是練過一些拳腳防身而已,戰場上交鋒不一定要靠武藝的,他們只是謀略得當,就一舉滅了東海羣盜。

白沙也是知道,所以纔有恃無恐地進來。

李深和韓可站了起來,畢竟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李俊的手摸到了劍鞘上,卻拿眼望着他的大師兄盧俊義,畢竟現在他也算是有官職在身的人,而盧俊義的身份是驍騎軍的指揮,官職上比他大得多,並且又是他的大師兄,盧俊義不動,他也不敢動。

白沙看到其它人沒有什麼動靜的樣子,不由一陣大笑,他後面東海十三鯊的另外四人聽了白沙的笑聲後,“嗆啷”的幾聲,各自把兵器拔了出來,他們卻不知道,這就犯了我的大忌了,誰敢在皇上面前動刀動槍。

就在這時,只聽得幾聲微不可聞的聲音,十全閣窗外突然出現四條人影,並且一瞬間就到了其它四鯊前面,同時,盧俊義也長身而起,利劍出鞘。

四鯊在不可思議的眼神中不瞑目地倒了下去,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麼快的兵器會加之到他們的脖子之上。

白沙更是震驚,在眼看四鯊倒下之時,一柄長劍指在他的咽喉,盧俊義冷森森地道:“你們妄想在京師陸老爺面前動刀動槍,看來是活得不耐煩了,滾吧,不要再讓我見到你。”

那四人是童貫手下的暗影衛,得手之後馬上退立在皇上的身邊,生怕還有什麼不測。

白沙心中倒吸了一口冷氣,媽的,想不到這裡會有這麼多深不可測的高手在內,到底這陸老爺是什麼人?不過白沙也死硬,盧俊義的長劍一離開他的咽喉,馬上道:“閣下是什麼人,爲什麼要與我們東海的人作對?”

盧俊義“嗤”了一聲道:“本官乃京師驍騎軍指揮盧俊義,白沙你給本官好好記清了。”

白沙一邊退走,一邊說道:“好,好,李深和韓可你們聽着,我們東海的人是不會放過你們的。”

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五十九章 定邊伏擊第五十六章 火器缺陷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七十四章 進擊蘭州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五十八章 小蝶心事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六十七章 皇城血腥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一百零六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一百零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十九章 整軍待旦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四十二章 鄭氏賢妃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童貫之論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六章 錯有錯招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零一章 一個圈套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二十七章 皇親國戚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七十六章 牽制守軍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一章 商戰告捷第二章 借屍還魂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四十五章 人才輩出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五十一章 以任代罰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三十一章 商戰告捷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六十六章 錯有錯招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十二章 謀劃北國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三十八章 賢王后人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
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五十九章 定邊伏擊第五十六章 火器缺陷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七十四章 進擊蘭州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五十八章 小蝶心事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六十七章 皇城血腥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一百零六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一百零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十九章 整軍待旦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四十二章 鄭氏賢妃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童貫之論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六章 錯有錯招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零一章 一個圈套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二十七章 皇親國戚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七十六章 牽制守軍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一章 商戰告捷第二章 借屍還魂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四十五章 人才輩出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五十一章 以任代罰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三十一章 商戰告捷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六十六章 錯有錯招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十二章 謀劃北國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三十八章 賢王后人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