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

但是通會關巡撫李關明對於宋軍剛纔突如其來的夜襲大吃一驚,心中保持着十分的警惕。他們對於宋軍會如何攻城,對保護城牆,也做了各種準備。

李關明在出現北門之事以後,將北門守城的責任交給剛纔臨危不懼的北門副將吐故勒,並把李澤抽到城內,卻不是他發現了李澤有什麼陰謀,而是對於李澤是通會關的原住民,怕他在宋軍方面會有什麼瓜葛。爲怕宋軍的詭計多端,他到了巡撫府中後,又把李澤喚來,再三囑咐他小心謹慎。李澤走後,李關明不脫衣甲,坐在一把圈椅上,閉着眼睛假寐。他實在疲倦,正要昏昏入睡,忽被城頭和城外的一片吶喊聲驚醒。他雙目一睜,心中罵道:“他媽的,果然來了!”隨即帶着一羣親將、親兵、家丁,迅速奔上城頭。

李關明先上了北門,看見從北門到南門,很多地方都有宋軍在掘城,情況十分危急。 他從城垛中間探頭下望,“嗖”的一聲,一支箭正好射中他頭盔的上部,把盔纓射下城去。一個親將將他的袖子扯了一下,說:“大人,小心!”他沒有理會,親自抓起一塊磚頭,砸了下去。正在這時,又一支箭從他頭上飛過,射中了他背後一個守城的壯丁。吐故勒慌忙跑來,對他說:“巡撫大人,目前北門、南門,到處都在掘城。下官守的這一段,共有十五六處正在掘,不管如何拋擲磚、石、火油,宋兵就是不退。”

李關明對他說:“不要驚慌,要沉着,我自有辦法。”

李關明不愧是西夏皇族的一名驍將,他立刻命令一名親兵在城上傳諭,說他親自在城上督戰,要將士們沉着殺敵,不要慌亂。這道口諭很快從北門傳到南門,各處守城軍兵聽了,突然間勇氣倍增,響起一片殺聲。一個偏將跑來激動地向李關明請求:讓他帶三百人縋下城去,趕走某處掘城的宋軍。李關明搖搖頭,說:“不到時候。”然後他對吐故勒和一個親將說:“命人快去取柴,越多越好,棉被棉絮都要,油也挑幾擔來。”

他這道命令一下,立刻有許多人跑下城去。在城下有許多專供守城軍兵睡覺用的窩鋪。爲着取暖和做飯,在窩鋪旁堆放了許多幹柴。這時,人們在緊急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乾柴紛紛運上城去,甚至把一些窩鋪也拆了,將棉被、棉絮也抱上城頭。又有人從旁邊的一個寺院取來了許多香油。李關明命令把乾柴點着,扔下城去,燒死掘洞的人。於是,乾柴紛紛點着,對着掘洞的人扔了下去。有的乾柴不點就扔了下去,然後再扔下在油裡浸過的着火的棉絮,將乾柴很快點燃,燒了起來。不一會兒,從南門到北門,幾里路的城根,處處大火,活像一條火龍。李關明又對一個親將說:“再傳本撫口諭:本撫現在在城上,與守城軍兵共安危,望軍兵協力殺賊,有敢擅自下城者斬!”

這道口諭又迅速地傳遍了城頭。西夏軍兵知道巡撫李關明在城上督戰,又看見一條火龍在保護城根,都感到膽壯,士氣振奮,於是,在喊殺聲中夾雜着歡呼聲、呼哨聲、得意的謾罵聲。

這時,种師中來到北城外邊,立馬在離城壕不到半里遠的地方。李一功從南門馳馬趕來,同他立在一起,把南門掘洞的情形簡單說了幾句。他們又並馬往城壕邊走了一段路,在離城壕不到十丈遠的地方,仔細觀看城根的苦戰。看見城上用火攻的辦法殺傷宋軍,种師中心中十分激怒,恨不得立刻指揮大軍用雲梯爬城。但他並沒有被自己的激怒搞得手忙腳亂。他很明白用雲梯爬城的辦法,對這樣高而且又有這麼多西夏兵守衛的城牆,是無濟於事的,只會徒然犧牲大批大宋英勇的將士。

他繼續觀看。在火光中,他看見他的將士一面繼續挖城,一面用钁頭將燃燒的木柴和棉絮推向遠處。不斷地有人倒下去,又不斷地有人從城壕裡邊跳出來,飛奔前去,接替死傷的人。

在北門負責指揮的高德跑到他的面前。种師中不等高德向他稟報,先問道:“得手了麼?”他的語調十分平靜。

高德回答說:“各個洞都已挖進去二三尺深,只是將士們死傷很重。”

种師中對高德說:“高德,傳本帥口諭,除非重傷,一個人不準退回,要死也死在城根。有擅自退回者,立即斬首!”

高德回答說:“末將得令。”說完向他後邊的一個將領左安說了幾句,左安當然知道種大帥的口諭,馬上去傳。

种師中看了一眼高德後面的人,不由問道:“你那名悍不畏死的副將張永呢?”

高德答道:“張永已經掛了兩處彩,我派人換他下來,他不肯,仍在城根指揮掘城。”

种師中點點頭,表示讚許,隨即望了李一功一眼,問道:“南門的情況究竟怎樣?”

“有幾個洞挖進去了。將士死傷很多,但沒有一個後退。”

种師中不再說話,帶着部分親兵,策馬奔到南門。他一邊看將士們苦戰掘城,一邊傾聽城內有什麼動靜。

在掘城開始之前,种師中手下的一個謀士馬龍查已經到了南門,同李一功一起部署掘城。現在見種大帥來了,他便策馬來到種大帥的身邊。

种師中問道:“馬龍查,城上用火攻的辦法殺傷我們許多將士,你看有沒有什麼破法?”

馬龍查答道:“小人昨天下午隨李將軍的先頭部隊來到這裡,自知道將軍是用掘城的辦法後,已經猜到城內會用火攻辦法對付掘城,派人在附近村莊找了五百多把鐵叉和硬木叉,剛剛運到,如今正在派人分送各個掘城地方。他們有了鐵叉和硬木叉,就可以很容易地將木柴和棉絮擲到遠處去。”

种師中又問道:“我們的箭壓不住守城官軍,能不能沿城用牀駑來試試?”

馬龍查回答道:“牀駑威力當然很大,可是如今洞只挖了兩三尺深,還有大半將士不能進洞,用牀駑可能對我大宋方將士十分危險。牀駑打得高,越過城頭,便沒有效力;打得低,恰恰打上城頭或城牆高處,崩下的磚頭會打傷我們自己的將士;萬一打得稍低,更增加我們的死傷,反而會動搖掘城將士的士氣。所以目前不是使用牀駑的時候,必須等天明之後,掘城將士都進人洞中,那時就好辦了。”

种師中說:“好!那時再用牀駑向城上狠狠地揍他們!”

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五十八章 小蝶心事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五章 微服出遊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四十五章 人才輩出第二十七章 皇親國戚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二十章 侍衛首領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一章 一個圈套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一百零八章 再下一城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一百零七章 破敵前夕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五十九章 定邊伏擊第八章 計算形勢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一百零一章 一個圈套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二章 借屍還魂第四章 童貫之論第五十一章 以任代罰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八十二章 德州回軍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七十六章 牽制守軍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一百零六章 長途奔襲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十七章 樞密風雲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三十七章 西北大員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十七章 樞密風雲
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五十八章 小蝶心事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五章 微服出遊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四十五章 人才輩出第二十七章 皇親國戚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二十章 侍衛首領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一章 一個圈套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一百零八章 再下一城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一百零七章 破敵前夕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五十九章 定邊伏擊第八章 計算形勢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一百零一章 一個圈套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二章 借屍還魂第四章 童貫之論第五十一章 以任代罰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八十二章 德州回軍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七十六章 牽制守軍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一百零六章 長途奔襲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十七章 樞密風雲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三十七章 西北大員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十七章 樞密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