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紅顏禍水

“鄭統制?鄭統制……”

“啊!”楊公公的叫聲將我從驚愕中拉了回來,我強壓着心中的喜悅,疑惑地問道:“楊公公,這個,這個西川制置使?”

“呵呵。”楊公公得意地輕笑一聲道:“咱家總算不負鄭統制所託,趙彥吶這奸賊已然伏法。皇上在聽聞趙彥吶之事後,立時龍顏大怒,此時已將趙彥吶打入天牢聽侯大理寺審訊了。”

“可是這西川制置使,鄭言又如何敢當?”我望了望已交到我手中的帥印和授職文書,假意說道。其實我此時的心裡甭提有多想當這個官了,我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這會給我省下不少的麻煩。

“鄭統制過謙了。”楊公公眼裡閃過一絲狡黠的目光,笑道:“鄭統制在洛陽水淹蒙軍,又在成都力抗三萬蒙軍,這些都足以證明統制大人有這個能力。更何況在咱家告知皇上,西川的富人盡皆南遷、農田大多荒廢,而且還時刻要提防着蒙古人的進攻之後,朝廷上下已是無人敢出任西川制置使這一職務了。如今看來只有鄭統制您,才能夠勝任此職了。”

“哦!”聞言我越發感到奇怪,聽楊公公的口氣,朝廷好像確實不知我要自立的事,難道楊公公上一次來西川之時,還真看不出我要自立不成?不可能,像楊公公這種精於宮廷內鬥之人是不可能看不出來的。那就是楊公公報我上次的不殺之恩?笑話,我很快就否定了這一想法,太監在世,所求的無非便是功名利祿,哪還會有什麼感恩的想法。那這是……

“楊公公還是直說了吧。”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乾脆就挑明瞭問楊公公道:“鄭言如今會坐上西川制置使這個位置,還不光是這些原因吧。”

“統制大人果然是聰明人。”楊公公嘿嘿一笑,將我拉至一邊低聲說道:“咱家是閻妃的人,所以咱家回宮之後,最先見的不是皇上,而是閻妃。而對於主子,咱家還不敢有所隱瞞,所以還請統制大人見諒,咱家已將在西川所見、所知的一切都告知閻妃了。至於皇上那裡,閻妃的意思是,皇上日理萬機,有些小事就不必再讓皇上心煩了。而且閻妃還在皇上那兒力舉鄭統制擔任西川制置使一職,賈妃一黨由於新近出了趙彥吶之事,自然不敢多話。所以,呵呵……”

“原來如此。”聞言我心中不由一陣狂喜,原來是閻妃在這其中搞鬼,看來趙昀他們果然還不知道我要自立的事,那麼西川以後重建的資金和軍器,朝廷至少會爲我分擔一部分了,更重要的是,此時我佔據西川已成了一件名正言順的事。

“鄭統制,哦不,該稱鄭置使了。”楊公公對我拱了拱手以示慶賀道:“鄭置使當還記得閻妃吧,閻妃便是鄭置使在臨安時,設計讓皇上與之會面的那位宮女閻氏。自那日的第二天,皇上便封閻氏爲妃了。閻妃至今還對此事念念不忘呢,說是有機會當好好答謝鄭置使一番,如今終於讓她得償心願了。”

“記得,當然記得。”我呵呵一笑道:“難得閻妃還記得我鄭言,楊公公還是直說了吧,閻妃有什麼條件?”

我當然不會傻到相信楊公公所說的,閻妃只是爲了報答我才這麼做的。我很清楚對於那些在宮廷中爭權奪利的人來說,利益纔是她們最終的目的。

“實不相瞞。”見我說得如此直接,楊公公不由乾笑一聲,略顯尷尬地說道:“宮廷之中閻妃與賈妃之間的鬥爭如今已是如火如荼,而賈妃由於有賈似道、趙範一黨的支持,所以閻妃已然處於絕對的下風。所謂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時下鄭統制也不容於賈似道一黨,所以閻妃想……”

“沒問題。”不等楊公公說完,我便滿面含笑地一口答應了與閻妃合作,閻妃利用我來提高她說話的重量,我又何嘗不能利用她來對付賈似道。雖然我知道在史上的閻妃一黨最終還是沒能鬥贏賈似道,但是能最大程度遏制賈似道的猖狂行徑,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這其中明擺着還有要脅的成分。若我不答應,那麼我這個西川制置使,只怕上任還沒有幾天,又會變成一個叛賊了。

“鄭置使果然是爽快人。”聞言楊公公大笑着,將手搭在我的肩上,做出一個親暱的動作道:“那麼以後我等便是自己人了,咱家明日便回宮告知閻妃這個好消息。還望鄭置使在西川多立戰功,咱家與閻妃便在臨安靜侯鄭置使的佳音。”

說到這裡,楊公公壓低了聲音說道:“最好能再拖拖趙範的後腿,如此此消彼長之下,賈氏一黨便再也沒有好日子過了。”

“好說,好說。”我強忍着把楊公公的手從我肩上撇開的衝動,贊成地點了點頭。

楊公公走後,我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才平復了心中的陣陣噁心。剛纔楊公公那個親暱的舉動,還有從楊公公身上散發出來的陣陣脂胭味,讓我望一下楊公公是否走遠的勇氣都沒有。好在他明天就要走了,他若是在這裡多呆幾天,也許我還真會一刀便砍了他。

唉……隨後我又嘆了一口氣,枉我在長江一線做了這許多動作,神經兮兮地等着朝廷來攻,卻沒想到是這麼個結局。這事對我來說雖然是個好事,但是若我當真是想造反自己做皇帝呢?閻妃這無知婦人竟然明知我要自立,卻還要利用我來打壓賈氏一黨,爲了她所謂宮中的地位卻全然不顧國家的安危,當真是紅顏禍水啊!

“屬下參見鄭統制。”

一個老邁而又熟悉的聲音在我耳旁響起,不用回頭我也知道是裝扮成小兵的徐格,於是我不動生色地點了點頭說道:“你等隨我來。”

第41章 打算法第50章 智破蒙軍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2章 滅宋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61章 丁黼之死第10章 漏算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5章 脫險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25章 驚變第27章 糧食第42章 備戰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12章 驗弓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42章 訓練第18章 財有定數第16章 北伐第38章 訓練第27章 雨夜剌客第16章 出征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44章 突圍第31章 一字牆第22章 回汴京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1章 京師臨安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21章 北伐第26章 宮城第40章 滑雪第11章 汴京第2章 驅狼吞虎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47章 絞肉機三十七章 陣法第26章 說客第38章 聖旨第73章 投鼠忌器第2章 驅狼吞虎第22章 弓箭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14章 新官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26章 成都首富第22章 火攻第60章 天雄關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34章 洛陽之戰(7)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第13章 內政第46章 突破第9章 楚州攻略(2)第44章 紐璘軍第10章 漏算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42章 形勢第17章 洛陽之戰第3章 定計第44章 紐璘軍第61章 酋長第7章 鏢稅第22章 回汴京第19章 淮河之戰(3)三十七章 陣法第27章 雨夜剌客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39章 成都第64章 爛攤子第25章 燕京第19章 書信第5章 倚翠樓第3章 驍騎軍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26章 破鏡難圓第33章 楚州之戰(2)第12章 貪官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6章 非鄞則婺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5章 脫險第31章 一字牆第4章 上任第28章 難民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14章 只羨鴛鴦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14章 誤導第4章 戰略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46章 奴隸兵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7章 鏢稅
第41章 打算法第50章 智破蒙軍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2章 滅宋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61章 丁黼之死第10章 漏算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5章 脫險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25章 驚變第27章 糧食第42章 備戰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12章 驗弓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42章 訓練第18章 財有定數第16章 北伐第38章 訓練第27章 雨夜剌客第16章 出征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44章 突圍第31章 一字牆第22章 回汴京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1章 京師臨安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21章 北伐第26章 宮城第40章 滑雪第11章 汴京第2章 驅狼吞虎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47章 絞肉機三十七章 陣法第26章 說客第38章 聖旨第73章 投鼠忌器第2章 驅狼吞虎第22章 弓箭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14章 新官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26章 成都首富第22章 火攻第60章 天雄關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34章 洛陽之戰(7)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第13章 內政第46章 突破第9章 楚州攻略(2)第44章 紐璘軍第10章 漏算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42章 形勢第17章 洛陽之戰第3章 定計第44章 紐璘軍第61章 酋長第7章 鏢稅第22章 回汴京第19章 淮河之戰(3)三十七章 陣法第27章 雨夜剌客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39章 成都第64章 爛攤子第25章 燕京第19章 書信第5章 倚翠樓第3章 驍騎軍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26章 破鏡難圓第33章 楚州之戰(2)第12章 貪官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6章 非鄞則婺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5章 脫險第31章 一字牆第4章 上任第28章 難民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14章 只羨鴛鴦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14章 誤導第4章 戰略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46章 奴隸兵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7章 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