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

“天翔,他們最近幾天學習了幾個字?”吃飯的時候李玄清隨手拿着一個獐子腿,對着一旁在啃野豬蹄的徐天翔問道。由於徐天翔認些字,所以一開始李玄清就讓徐天翔負責教授大家認字,這樣自己還能研究孫子兵法,徐天翔本來啃的正起勁,聽到李玄清的話連忙放下野豬蹄一本正經回答道:“老三放心,我每天晚上教大家認十個字,這幾天加起來已經有一百多個了。”看了一眼李玄清的神色,連忙道:“我每天都檢查之前學的字有沒有忘的,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說起認字,李玄清也是有點無語,自己這幫兄弟對於學武熱情十足,但是一提到認字一個一個都慫了,百般的不情願。李玄清被逼的沒辦法直接開出罰單,誰不認字或者忘了一個字就罰繞着馬頭峰跑十圈。開始的幾天,基本上每天清早這般傢伙都要繞着馬頭峰跑,而且李玄清全程監督,有人耍滑立馬罰十圈,所以這馬頭峰這段時間早晨被他們弄得雞飛狗跳的。

李玄清聽了徐天翔的話點了點頭,掃了一眼其他人,發現衆人看着自己的眼神都不對,咳嗽了一聲,徐徐道:“按照我給你寫的字譜,每天堅持,要保證三個月以後上面所有的字大家都認識。忘記一個字就跑十圈,不準使用輕功,否則就罰跑一百圈。”

“一百圈?老三,你這是要累死我們啊?”本來李玄清和徐天翔說這事的時候,陳宇他們都不敢說話。這時候聽到李玄清說一百圈,頓時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食物。這一百圈,還讓不讓人活了?”陳宇看着李玄清,瞪着大眼睛,說話的語氣都在發顫。

“是啊,三哥,這認字我們沒什麼天賦啊?再說我們學習武藝都很勤快的,爲什麼要學認字啊?”一直不怎麼愛說話的吳歡看了一眼李玄清,吞吞吐吐的道。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天翔,哪個不聽話直接來找我,我來看着他們跑圈。”李玄清也懶得解釋,直接斬釘截鐵的對着徐天翔吩咐完,走了出去。

徐天翔苦笑一聲,點了點頭,這下衆人看徐天翔的神色都不對了,這傢伙自從被李玄清逮到幫自己作弊被罰了大半夜繞着馬頭峰跑了五十圈之後,這段時間對自己下手可是夠狠的,一個字寫不出來,立馬記下來誰來說情都沒用,第二天早上親自點數監督大家,鐵面無私。

“唉,我好命苦啊,被這兩個傢伙折磨。欺負我腦子不好。”一旁正在往嘴裡塞肉的楊天成哀嚎一聲,結果被一塊肉給噎着了,咳嗽半天才好。只見他指着徐天翔,顫抖着手指,“惡狠狠”的眼神彷彿要把徐天翔給吃了一般。

衆人被他搞怪的眼神逗的哈哈大笑,倒也是緩解了剛纔那“痛苦”的氣氛。

“陳宇,下午帶着大家練習刀法,拿着木刀,兩人對打。天天光練習招式效果不大,來點實際的。我去給你們多弄點吃的。話說你們最近吃的夠多的啊,我都快變成專業的獵戶了。天翔,記得監督他們,誰輸了,爬十遍南天門。”這時候遠遠的傳來李玄清的聲音。

陳宇聽到這話,一把將手裡的肉塞進嘴裡,破鑼般的嗓子頓時響了起來,“兄弟們,抄傢伙,買賣來了。”

看着衆人開始拿着木刀對打,從一開始的施展不開,到最後幾乎是真刀真槍的上陣,點了點頭,放下心來,開始研究孫子兵法。

前世自己的記憶加上如今書本上的知識讓李玄清對於孫子兵法多了很多認識和理解。只是自己雖然對於孫子兵法已經理解的差不多了,但是光憑孫子兵法自己還是沒辦法理解這個時代軍隊的集結、操練、指揮、行軍、陣法等具體的知識。

“看樣子投軍去系統的學習這些還是很有必要的。不過自己有個好處就是隻要補上這些具體的知識,憑藉自己的腦子應該不會有太差的表現吧。”李玄清放下書本,微微一笑,開始去捕捉獵物準備食物。這段時間學武消耗很大,加上自己這幫人都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刻,所以所有人的食量都放大了一倍不止。還好李玄清時不時的開始熬製草藥湯來給大家進行藥補,要不然這身體消耗還真是不小。

不過李玄清沒打算減少大家的活動量,反而變着法的加大力度,有時候身體的潛力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逼近大家的極限中得到提升,而且在此過程中也是變着法的鍛鍊大家的耐力。要只是有時候這耐力比力量還要重要。

以李玄清現在的身手來說,獵取食物已經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只見浮光掠影身法使出,只見身形猶如鬼魅一般在叢林之中閃爍,一如水波上的光點,水波盪漾間浮浮沉沉,卻是瞬息之間,飄然而去,竟似風中浮萍,毫無規律可言。

這種輕功火候說句實在的,都是在和馬頭峰野獸的賽跑當中一點一點的訓練出來的,而且伴隨着李玄清純陽真氣的每一次提升,李玄清的輕功也在不知不覺間進步。

而伴隨着李玄清的動作,原本初春時節出來覓食的獵物被驚得漫山遍野的亂跑。話說也幸虧是賀蘭山地區的野獸遍地,不然這幾個人吃飯還真的成了問題。

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李玄清已經逮到幾隻兔子和獐子之類的,估摸着夠大傢伙吃上兩頓的,就停下腳步。剛剛過了一冬,現在的野獸基本上都沒多少肉了,還是少打一點的好。

李玄清又尋摸了幾味補氣強身健體的草藥之後就回去了。不過等回去弄好這些李玄清擡頭看了看天,遙望着靈州城的方向,貌似自己該回去一趟,補充點鹽巴,順便打聽打聽消息,現在已經是885年了,也就是唐僖宗光啓元年。這一年熹宗迴歸長安。按照這個節奏發展,地處西北的靈州節度使韓遜貌似日子過的還不錯啊。只是李玄清已經記不清這一年韓遜是不是參與了大宦官田令孜的討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之役。不過現在這些對於李玄清而言沒多大意義。韓遜在靈州節度使任上還算是一個能臣。不過也就是從韓遜開始原本朔方節度使屬地的河朔之地的黃河河套地區脫離了靈州控制,朔方節度使變成了靈州節度使。

想到後世的那句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李玄清不禁暗自搖頭,這些要是能夠放到自己手裡,用不了多久就能變成一個穩固的基地了。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李玄清匆匆和陳宇他們打了個招呼之後,伸手一招,承影劍被抄在手中,身形閃動間猶如一襲落葉般迅速飄出山谷。

“老三的輕功是越來越好了,看樣子我們要是再不加把勁還真是要拖他的後腿了。”陳宇和徐天翔看着李玄清的身形快速飛上南天門,消失在遠方之後,禁不住相視苦笑,轉頭猛然間加大了訓練力度。

話說李玄清出了南天門之後,陡然間加快了速度,開始嘗試着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從賀蘭山到靈州足有250裡地,以目前自己全力施展浮光掠影身法,看看多長時間能夠到達。

當下一聲長嘯,身形猶如蛟龍一般騰空而起,絕塵而去。西北的初春到處是白雪皚皚的荒野,春的氣息並不明顯。但見李玄清猶如一道灰色的暗影般一閃而過,雙足每一次落地沒有絲毫的聲響,而每一次落地,其身形都猶如鬼魅一般出現在幾十長之外,這浮光掠影身法真正的到達了上乘境界。

九里行,地處賀蘭山進出靈州城的前哨,賀蘭山餘脈的突出部,也是遏制靈州通往甘隴的要衝。

不過這幾年以來這地方一直被一夥山賊佔據,說起來也是讓人無奈。不過現在是末世,盜賊橫行,靈州城前幾年剛剛和吐蕃人的後裔溫末人打了一戰,這地方也暫時無力顧及。

不過山賊一般情況下對於窮人流民打劫的倒是不多,這年頭窮人打劫了也榨不出什麼油水,還浪費人力物力,所以之前李玄清和陳宇他們往返賀蘭山無數次也沒碰到什麼。現如今以李玄清的身手自然更是不放在眼裡。

不到半個時辰李玄清已經看到了九里行。這地方確實地勢險要,幾座山峰之間一條崎嶇的山道蜿蜒而過。圍繞着九里行山道的前後都是一片空地,地形稍稍平坦不少。

李玄清遙遙看見九里行左側的山峰上高高飄揚着一根旗杆,上面飄舞着一面不知名的旗幟,暗自嘆息這幫傢伙還真是肆無忌憚,做山賊做到公開打出自己的旗幟也算是不多見了。

李玄清已經遙遙看見山道的兩邊山上的隱蔽處隱隱約約的藏着些人影,應該是在路上盯梢的山賊了。不過李玄清也沒在意,猛然間加快速度,身形閃動間竟似有點模糊,每次移動都帶起一絲絲的虛影,只一瞬間就飄然越過九里行,朝着靈州城的方向急速掠去。

也就在李玄清身形消失的時候,九里行卻猛然間像是翻了天一般,金鐵交鳴,亂成一團。起因卻是九里行的頭領無意間看到了李玄清那近乎飛行一般的輕功。

“此人的輕功如此了得,當世之中還有幾人能有?”盯梢的山賊自然是發現了李玄清的舉動,卻發現自己像山上報警的速度居然沒有對方的行動快,頓時心頭一陣大駭。不過就在這些嘍羅慌忙敲響銅鐘的時候,沒想到的是山峰的最高處,一雙銳利的眼睛早已經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李玄清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一番舉動居然在這九里行的山賊中造成了莫大的轟動,以至於一年後李玄清一行人出山和這幫人結下了極大的淵源。不過這是後話,這是按下不提。

過了九里行,以李玄清的速度自然是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靈州城邊。看着眼前熟悉滄桑的古城,李玄清不禁有些感慨,記得前世,靈州古城早已經不在了,只留下點點的廢墟讓後人憑弔。但是此時此刻,這座西北重鎮,抵擋少數民族東進的古城卻是已經式微的漢民族心頭的唯一希望。

李玄清嘆了口氣,緩步朝着城門走去。靈州城雖然是重鎮,但是多數是其軍事意義大於政治經濟意義。所以城市的規模遠遠沒有其軍事上的作用大。李玄清進出的西城只有三座城門,一座主城門,兩個角門,所有的設計都圍繞着兵家攻防來規劃。

不過李玄清自小長在靈州,對於這些自然是熟悉之極。所以很輕鬆的就繞過守衛進入城中,直奔一家皮貨商行。此行李玄清打算把這一個冬天積累的皮毛給賣了,買足鹽巴等日用品。

當李玄清從商行走出來的時候,掂了掂手裡的銀子笑了笑,還別說自己的砍價的能力還真不錯,這些皮毛居然賣了一百多兩銀子,還買了一百多斤鹽巴。西北鹽池較多,所以靈州城的鹽價比內地要稍微低了點。但是饒是如此,食鹽在古代絕對是戰略資源,一般都會嚴加控制。李玄清還是和商行老闆達成協議之後才用商行的名義才能買到這麼多。要是個人的話,一次買這麼多八成會直接被抓。

李玄清把這些鹽巴運到自己以前住的城西區那片破爛的屋子裡之後,再次在靈州城亂轉。自己離開那麼久,那個屋子也沒人住,再說除了自己這樣的孤兒,基本上沒人願意去那片貧民區。

不過此刻李玄清卻還想去幹點別的。所以趁着時間還早,李玄清左拐右拐去街區的一家僱衣鋪去準備了幾套行頭。自己一行人這個冬天在賀蘭山基本上穿的都是獸皮做的衣服,目標大不說,這天氣如果轉暖的話麻煩就真的大了。所以李玄清除了給自己準備了幾身衣服之外,給陳宇他們每人都買了兩套衣服。

換好衣服之後李玄隨便買了點吃的吃完之後見到天色已經昏暗,夜色開始籠罩這座古城。

不過李玄清卻沒什麼心思去欣賞這夜色。身形一展,恍若鬼魅一般朝着城中最繁華的高樓而去,那裡是靈州節度使的府邸。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