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

而他才掉頭,背後天策軍呼嘯而至的弩箭瞬間就遮蔽了天空,五百座弩炮,其中還有一百多座專門改裝過一次性能夠發射五枚弩箭的弩炮,這種讓敵人膽寒的武器接管了戰場。李嗣源的衝鋒勢頭瞬間被擋住,這種射程八百步以上武器幾乎和後面的火油彈投石車一起擋住了對方的第一波衝鋒。

李嗣源看着自己的騎兵對對方擋住絲毫不以爲意,打了這麼久天策軍有多少武器基本上都能擺的上臺面,弩箭再厲害也無法擋住這種十萬騎兵的集羣衝鋒,所以幾乎就在瞬間李嗣源連身邊周德威的臉色都沒看直接傳令全軍衝鋒,剎那間幾十萬只馬蹄踏碎了大地,帶起的震動讓天策軍都感到一陣心悸。而李嗣源身邊的周德威默默的嘆了口氣,也不再多言,轉身朝着身後走去,他要去看看安休休怎麼樣了,雖然他和李存孝的關係也不好,但是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出現岔子。

“弓箭手準備,目標正前方,準備拋射,三、二、一,發射。”徐天翔的戰鼓隊讓軍陣之中的弓箭手大隊加入了射擊的狂潮,幾乎就在對方進入射程之後第一波箭雨也馬上落下,遮天蔽日的箭雨徹底將天上的陽光擋住,烏壓壓的箭雨前鋒的天策軍將士自己都心裡膽寒,這整整一萬名弓箭手是天策軍成軍以來第一支成建制的遠程射擊部隊,泛着寒光的箭矢幾乎瞬間就將衝鋒到來的騎兵放倒,乾旱的土地上鮮血瞬間就開始匯聚,倒地的騎兵和戰馬的哀嚎聲轟然響起,成了戰場的主要噪音。

“主公快看,弩炮大隊開始往後面射擊了,爲什麼不讓他們和弓箭手一起擋住前鋒部隊呢?”岑天時是第一次親臨這種大戰的戰場,顫抖的聲音中還帶着一絲絲的興奮。

“這是爲了阻止沙陀人後續的衝擊力量,弩炮大隊對於這種萬人以上規模的騎兵衝鋒更多的是利用其強悍的投射力量打亂對方的部署,最好是阻攔對方的道路,這樣纔能有效的支援前線作戰。先生你看,敵軍中部是不是有了騷亂?”李玄清解釋了一下,極目遠眺點了點頭道:“看樣子李嗣源還不如天翔,也不知道這傢伙受了什麼刺激,這幾乎是全軍突擊啊。”

李玄清的發現很快指揮台上的徐天翔也發現了,後者回頭看了一眼李玄清,見到他朝自己笑了笑,頓時重重的點了點頭。

而也就在這一刻,沙陀人的騎兵開始和天策軍接觸了。和以往步兵需要倚靠塔盾遲滯騎兵的速度,爲後續步兵爭取時間和空間不同,車懸陣幾乎就在對方衝鋒過來的一瞬間發動,所有的士兵開始按照實現排練好的步伐快速奔跑,詭異的齒輪也開始呼嘯運轉,這些龐大的齒輪最外延的鋒刃則是一隊隊長槍手明晃晃的槍尖,刀盾手負責阻擊騎兵的兵器攻擊,而最中間的卻是一張張彎弓搭箭的長弓,只見這些士兵根本不和對方打硬仗,而是在每人一招之後快速而去,不理會自己的攻擊有沒有湊效,甚至不管對方的兵器有沒有砍到自己。這種似乎接力一般的動作一時之間讓衝過來的沙陀人有點無所適從。而就在對方陷入這種暫時的迷茫的時候,天策軍的兵器卻毫不客氣的招呼過去,不管是士兵還是戰馬只要捱上就瞬間被放倒在地。

“主公,這個車懸陣威力還不錯嘛,你看他們居然帶着敵軍開始跟隨他們的步伐而動,沙陀人要倒黴了。”岑天時看着下面的戰況笑道,也不理會自己的聲音李玄清能不能聽得到。

不過李玄清卻搖了搖頭,苦笑道:“先生太樂觀了,這車懸陣如果騎兵施展的話威力還要再大幾分的。沙陀人也是第一次面對這種怪異的陣法,所以暫時被打昏頭了。估計很快就能調整過來,對方和我們一樣都是常年打仗的百戰之師,不會那麼容易就敗下去的。”

不過這種調整還需要時間,而徐天翔是鐵了心要趁機擴大戰果了,一面指示負責指揮車懸陣的楊天成全力運轉,一面讓弓箭手封鎖戰場,強行遮斷沙陀人的騎射反擊,掩護步兵的攻勢,與此同時一直處於第二波位置的陌刀營也接到了久違的命令,開始整裝,準備實施反衝鋒。

戰鼓隊接到指令之後忽然間鼓聲急促猛烈起來,鼓點猶如下雨一般向所有的將士傳達着指揮台的將領,而就在這一瞬間天策軍的士氣猛漲,前線的楊天成仰天長嘯,率領親衛隊加入了第一線,長刀揮起,一顆顆碩大的頭顱沖天而起,戰馬悲鳴,一排排被砍斷馬腿,倒地不起。這一瞬間天策軍打出的攻勢硬生生的讓沙陀人止住了衝鋒的步伐,也將戰線瞬間前推了十幾丈遠。

但見血染的土地瘋狂的吸收着這久違的溼潤,一條條鮮血匯成的溪流開始沖刷這片土地,原本應該是褐黃色的黃土這個時候竟然詭異之極的變成了黑紅色。

而天策軍這邊也是不斷有人到底,一隊隊後勤部管轄的醫護兵開始將傷員擡下去,送到後軍,那裡集中了目前天策軍所有的醫官。

“地獄火大隊準備。”徐天翔在指揮台上直接怒吼,帶着內力的呼嘯聲壓下戰場的嘈雜聲,讓一直在準備的蘇合猛然一頓,然後跟着怒吼道:“地獄火大隊全軍準備,目標正前方,距離五百步。”

而伴隨着蘇合的聲音,前方的楊天成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開始調整車懸陣,準備撤退。他已經完成自己的計劃和步驟,剩下的需要交給兄弟部隊了。所以楊天成在一槍將自己面前的騎兵刺下馬背之後猛然之間一聲呼嘯,返回車懸陣陣眼位置,開始接過大陣的指揮權。

不過雖然車懸陣準備後撤,但是並不意味着此時此刻前線的攻勢就會驟然停止,反而在楊天成的指揮下,將士們發了瘋一般動作起來,面對着蜂擁而來適應了自己陣法的騎兵,這些天策軍將士硬是靠着血肉之軀扛起了前鋒的重任,刀劈槍刺,以命換命,死死擋住對手的突擊。

而這些變化也讓隨軍來到前線的李嗣源看在眼裡,對於倚靠步兵就妄圖和自己的騎兵過招,李嗣源對此嗤之以鼻,還從來沒聽說過這種戰績。所以李嗣源的步驟很簡單,就是不斷催動自己的部隊上前,倚靠騎兵的衝擊力撕碎所有的障礙,直接衝到天策軍中軍面前,拿下李玄清。

“地獄火大隊,發射。弩炮部隊掩護步兵後撤。弓箭手全力遮斷戰場。”徐天翔的指揮台這時候成了戰場之外最忙碌的地方,一口氣傳達出所有的命令之後,徐天翔感到自己盔甲內的衣服已經全部溼透,後背透過來的涼意讓他愈發清醒,手中的令旗急速揮舞,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指揮台和前軍楊天成的配合了,如果步兵大隊扯不出來,不僅沒辦法給陌刀營騰出空間,而且還會因爲動作太慢被對方反包圍,如果真到那時候,屠殺就真的開始了,沙陀人的騎兵絕對能夠將這些失去陣法掩護的步兵包了餃子。

所以幾乎就在徐天翔令旗揮舞的那一瞬間,前方的楊天成恍若心靈福至一般也開始了自己的動作,只見原本一直展開的車懸陣的齒輪開始詭異之極的向內收縮,由散開急速之間轉換城兩個巨大無比的圓陣,然後全體刀盾手架起盾牌遮擋沙陀人騎兵的箭雨,往後急速撤退。

而也就在步兵撤退的那一瞬間,弓箭手呼嘯而起的箭雨忽然間改變方向,幾乎是貼着步兵大隊的頭皮掠過戰場,將上前瘋狂追擊的沙陀人射成了篩子。而趁着這一瞬間的混亂,呼嘯而來的弩箭令人心悸的聲音響起,愣是將帶頭衝鋒的沙頭前鋒射出了一條巨大的缺口,這種瘋狂的箭雨讓對方不寒而慄,竟在這一瞬間停了下來。

“砰砰砰”天策軍中忽然之間飛出上百個奇奇怪怪的沙包,歪歪斜斜的朝着沙陀騎兵最集中的地方飛去,這種好無力道甚至有些還在空中被風吹偏了方向的東西讓下面的士兵一陣發愣,不明白這是什麼東西。而身處前方的李嗣源也注意到這種東西,但是炸藥包這種東西天策軍只在原州和吐蕃人對陣之時用過,但是那一仗中原根本就沒人知道,慶州城下那驚鴻一現之後被天策軍可以宣傳成天雷降世,所以這應該是火藥第一次在中原出現。

歪歪斜斜帶着不斷閃爍火星的炸藥包落了下來,不過很顯然毫無威力,被砸到的沙陀騎兵什麼事都沒有,於是乎被接二連三變故打亂的沙陀騎兵再次嚎叫起來,大戰再次上演。

李嗣源也不明白這些到底是什麼東西,所以就沒在意,但是多年的戰場直覺和對李玄清的忌憚在提醒他這不會是李玄清無聊發射出來的沙包,但是看着海潮一般涌了過去的騎兵,李嗣源放下了心思。

但是此戰之後李嗣源卻悔的腸子都青了,如果當時他多一份心思那麼就不會淪落到到李克用帳前負荊請罪的地步。而事實上他這放心,也徹底將沙陀人的未來斷送在長安城郊。

這些都是後話,現在戰場的形勢就是沙陀騎兵持續衝鋒,雖然被弓箭手擋住,但是這個現象只能是暫短的,此時的沙陀人不再被天策軍所迷惑,祭起了自己的看家本領——集團衝鋒。

而蘇合在第一波炸藥包發射完畢之後,絲毫不停的開始了第二波,這種從大戰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時辰過去的時間內,蘇合早就準備好了所有的工作,甚至違背操作規定,在每一座弩炮陣地上擺放了十幾個炸藥包備用,就是爲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些殺神發射出去。

眼看着沙陀騎兵終於衝到了天策軍的陣前,而對方的步兵也分兩路撤到了中軍陣前,李嗣源的臉上揚起了一陣微笑,自己終於在長安城下拿下了不可一世的天策軍了。

也而也就在這一刻,驚人的變故驟然發生,讓李嗣源的微笑僵住了,這驚天的變化也讓戰場的形勢陡然逆轉。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另一邊,原本應該加入李嗣源集團對天策軍進攻的神策軍楊守亮部也被這驚天的變故給嚇呆了,在楊守亮的臉色變幻了無數次之後忽然之間做出了一個瞬間改變戰局的決定。

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
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