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

皇帝久不見她, 又是蓁蓁自己貼上來, 喜不自勝地和她貼着臉道:“心想事成, 朕那日忍不住將有女兒的事都告訴了五臺山主持喇嘛。”

眼前這位爺有多重男輕女蓁蓁心裡如明鏡一般,可他愛小女兒卻實爲異常, 她的雙脣貼在皇帝脣邊問:“哪就那麼寶貝了, 小孩子回頭給您慣壞了。”

“公主是朕的掌上明珠,阿哥們以後要建功立業, 她麼,順心如意就好, 慣壞了朕擔着。”

蓁蓁真爲幾位年長的阿哥們抱屈,皇子一過五歲皇帝就開始考教功課,很抓嚴打的態勢讓五歲前見到皇帝親熱熟稔的皇子們在五歲後見到皇帝就肅着一張臉生怕被考問功課。遠的不說, 就說近的今年重陽節在慈寧宮的時候,大阿哥和太子剛給太皇太后磕完頭,膝蓋還沒伸直就被要求作詩一首, 兩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大過節被逼的是抓耳撓腮、面紅耳赤。

“您要這麼對幾位皇子試試?”

皇帝眉毛一橫道:“慈父多敗兒, 難道讓朕的皇子都變得和前明那些皇子一般如豬蠢笨嗎?”皇帝微擡起臉離了蓁蓁遠半寸,“胤祚開蒙的事宜早不宜遲, 別以爲朕忘記了。”

一聽此蓁蓁的晶瑩雙眸立刻染上了一層薄霧,見她又是泫然欲泣皇帝立刻討饒:“好了好了,先不說了,朕真是怕了你了。”

“怕?臣妾怎麼不知道?”皇帝求和蓁蓁也伏低做小一番主動湊上前親了下皇帝的鷹鉤鼻尖。

她上前他接住, 兩人纏綿一吻后皇帝喘着氣說:“以後你們母女朕一起怕。”

蓁蓁揮拳打在皇帝胸口, “生個女兒一點不好, 您心裡眼裡全是她了。”

“你怎麼和女兒吃醋?”皇帝一手攬腰一手抓牢她亂動的雙手,“朕還在給寶兒尋別的好玩意兒,這些個玩具太一般了,配不上咱們的小公主。”

小孩子的玩具皇帝也要管?這簡直是前所未聞!蓁蓁被皇帝的任性隨意和對寶兒的驕縱氣得七葷八素,“您能不能收斂點?多小的孩子啊?也不怕折了她福氣。”

“不怕,朕樂意。”說着皇帝連美人都不抱了,離了牀又回到寶兒搖籃邊一臉如癡如醉地看着她的恬靜睡顏。

蠢爹!這幕場景落在蓁蓁眼裡不知怎麼就讓她想起這兩個字。

看了小半個時辰寶兒也沒從睡夢中醒來再賞皇帝一個笑顏,皇帝也只能無奈先走了。蓁蓁起身笑臉相送,皇帝走開幾步忽得轉過身來,從隨身的荷包裡摸出一枚玉簪彎腰插到蓁蓁的髮髻裡:“這是你給朕生了寶兒的賞賜。”他的手輕輕搭在她的肩上,瞧着她的眼睛裡有着真心真意的笑。

蓁蓁猝不及防愣愣地扶着玉簪,她本想說一句“皇上太小氣”,卻愣是漲紅了一張臉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皇帝悄悄來看過後悄悄地就走了,第二日再假模假樣大張旗鼓地從東華門進宮,裝作自己是剛回來的樣子。別人對此事定點都不知,只有蓁蓁閒來無事的時候歪着炕上,握着皇帝送的那枚玉簪忍不住微微發笑。

皇帝既然回來了,內務府也就正兒八經地把小公主滿月的事提上了日程。海拉遜老老實實地按照前頭二公主三公主的滿月禮擬了個摺子遞了上去,不到一天的功夫,乾清宮那就把摺子發還回來了,海拉遜一看那密密麻麻的硃批就頭腦發脹,只能厚着一張老臉拿着皇帝批覆過的摺子親自跑去了敬事房。

顧問行正要出門,大老遠見海拉遜苦着一張臉來了笑着迎了上去。

“海大人,怎麼又愁眉苦臉的?”

海拉遜嘆了口氣,直接把那摺子塞顧問行手裡,活像那是什麼鬼見愁的冤家似得。顧問行翻開瞧了一眼就忍不住笑了。

海拉遜見他笑忍不住痛苦哀嚎:“顧總管,您別笑啊,好歹給我出個注意,皇上這是什麼意思啊?您看看,我擬的這一桌十兩銀子的滿月宴席硃批說我們內務府奢靡浪費,但給小公主準備的滿月禮是一套足金的生肖擺件皇上又說什麼寒酸不配公主。我真是弄不懂皇上的心思了。之前小公主沒出生就折騰我老胳膊老腿做了那麼多女孩衣服,現在又是要鬧哪出啊?”

顧問行白了一眼道:“嗨,沒啥弄不懂的,老海,你就是太耿直了,偶爾這腦筋要稍微轉轉。”

海拉遜還是一臉的茫然,顧問行不忍欺負他這老實人,咳嗽一聲遂把人拉過來對他耳語一番。

十月二十二日,天晴,秋末冬初已有絲絲的涼意,樹上的葉子早落光,光禿禿的枝丫襯着遍地金黃。

蓁蓁今日出月,一早起來秋華就在耳房裡備好了兩大桶的熱水,蓁蓁不但自己洗了個暢快,還親手給小女兒洗了個澡。女孩家到底是秀氣乖巧,胤祚已經很好養了,月子裡也是哭得厲害。小女兒滿月前卻異常乖巧,每日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偶爾醒着就用那對肖似皇帝的黑眼珠子盯着蓁蓁瞧,她只有在餓了的時候纔會嗚咽幾下,蓁蓁或者是乳母抱起來哄一鬨馬上就好了。

蓁蓁在給她洗澡的時候她醒了一下,等洗完澡拿襁褓給她裹上的時候她已經又睡着了。蓁蓁含笑點了點女兒紅撲撲的小臉,由着秋華領着霽雲等人給她梳妝打扮。等鏡子裡的人復又變回明眸皓齒嬌豔柔情的德妃娘娘之後,蓁蓁將皇帝送的那支玉簪親手插進了髮髻裡。

“開宮門吧。”

“是。”

蓁蓁抱着女兒走到前殿準備迎客,不曾想頭一個來的卻是皇帝,他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顧問行在身邊。

蓁蓁抱着女兒朝皇帝一福:“皇上怎麼這個點就過來了,臣妾宮裡一會兒要辦阿寶的滿月禮,姐姐妹妹們可馬上就都要來了。”

皇帝咳了一下,拿眼瞧了瞧顧問行,顧問行心裡無奈地仰天長嘆,硬着一張臉皮衝蓁蓁堆起笑容:“德主子,今兒這規矩改了,後宮的娘娘們都不來,由萬歲爺來給公主千歲行滿月禮。”

蓁蓁聽得差點沒直接給皇帝一個白眼。多少年的滿月禮都這樣來了,怎麼今天說改就改了。

“皇上,臣妾怎麼先前不知道?”

皇帝肅着臉咳了一聲,“這事需要先前知道做什麼,咱閨女行滿月禮,要別人在這瞎摻和什麼。”

他把阿寶從蓁蓁懷裡抱進自己懷裡,一轉眼立刻換上一副蠢爹的表情。

“哎,阿寶,是阿瑪,瞧瞧阿瑪。”

蓁蓁嫌棄地說:“她剛睡着,這會兒醒不了。”

皇帝有些失落,怎麼這樣,早知道他就早半個時辰來了。

顧問行咳了一下,小聲在旁提醒:“皇上,還是先行禮吧,莫耽誤了吉時。”

皇帝點點頭。這滿月禮的第一步是剃胎髮,皇帝把阿寶交給蓁蓁抱,蓁蓁掀開襁褓的一角,把女兒的頭露了出來。她和胤禛一樣,頭髮又黑又密,髮梢那微微打卷,都是隨了蓁蓁的阿爺。

皇帝拿起剃刀極小心地從她頭上割下一縷頭髮絲,蓁蓁拿手在下面託着,髮絲一落進掌心她轉身就交給了秋華。秋華把這縷胎髮給梳理整齊了,小心翼翼地塞進了一隻繡着萱草的荷包裡。

皇帝好奇地多看了她一眼。“朕看別人都是拿去做筆的,你怎麼倒收起來了。”

蓁蓁道:“這是她身上落下的第一縷頭髮,是她降生到人世間的象徵,臣妾自然要爲她好好收着。做胎髮筆本來也就圖個形式,用不了幾根頭髮,皇上再割一截就是了。”

皇帝無奈地笑了笑,又割下了一小段。顧問行接過用一宣紙包好,交給樑九功送去內務府造辦處。

滿月禮的第二步是佩璋。玉能辟邪,這一步通常都是請一位全福太太來做的,蓁蓁看着皇帝忍不住就笑了。

“臣妾原本是請了裕王妃來給阿寶佩璋的,不想今兒這事倒是要由皇上做了。”

皇帝道:“這裕王妃的福能比得上朕麼,自然是朕來給咱們阿寶佩璋的好。”

“是是,您說的都是。”

顧問行捧上一隻錦盒,裡頭收着的就是菩薩頂的喇嘛方丈先前所贈的七寶佛珠,皇帝先前非讓蓁蓁取出來送去內務府懸了一塊上好的和田玉在上頭。他輕輕地拿起佛珠放到女兒的身上,也不知是不是父女連心,阿寶在睡夢中動了動,左手突然一把攥住了珠串。

皇帝一見欣喜地說:“拿紙筆來。”

顧問行此時奉上早已準備好的灑金紙和硃砂筆,皇帝提筆在紙上一氣呵成寫下兩個大字:菩提。

蓁蓁捱到皇帝身邊,隨着皇帝筆勢一收輕輕唸了出來:“菩提?”

“嗯。”皇帝擱下筆,輕輕摸了摸女兒的頭。“她是在五臺山腳下坐得胎,於佛有緣,大師又贈她七寶佛珠護身,七寶既七菩提。故朕賜她名菩提。”

蓁蓁簡直要對皇帝的取名本事絕望了,她好好一個閨女竟然叫菩提,老氣橫秋,一點都不好聽。她撅了撅嘴道:“伽羅不好麼?菩提心者,如黑沉香,伽羅既是那黑沉香。”

皇帝一聽就搖頭,“不好不好,那隋文帝的文獻皇后閨名不就叫伽羅,隋朝可是二世就亡。”

蓁蓁一聽就笑了,“臣妾到覺得這名字極好。想那隋文帝是在年少落難之時發誓同文獻皇后之間無異生之子,他堂堂帝王明明可以坐擁三宮六院,卻一輩子做到了對髮妻的承諾。文獻皇后生前夫君敬重子孫孝順,可不是絕好的命?再說我大清可早就不是二世了,太子純孝又不是那荒淫暴虐的隋煬帝,皇上又有何懼?”

“不好不好,還是菩提好,朕的小菩提子。”

皇帝把女兒摟懷裡,低下頭拿他的大臉去貼她的小臉。蓁蓁無奈地在旁翻了個白眼。

皇帝是一點沒瞧見蓁蓁的嫌棄臉,阿寶此時剛好醒了,滴溜滾圓的黑眼珠一眨一眨地瞧着皇帝。皇帝高興地抱着她大步流星地往西次間裡去。

“朕的小菩提子,來瞧瞧,皇阿瑪都給你準備了什麼樣的禮物。”

蓁蓁跟進屋,一瞧見桌上擺着的那顆碗口大的東珠就只覺狠狠地被震了一下,不敢置信地撇頭看向顧問行。顧問行尷尬地回了個笑容給她。

可不是震撼呢,海拉遜可是把內務府的庫房從頭到尾足足掏了八遍才讓某萬歲爺滿意的!

蓁蓁無奈地扶額——真是蠢爹。

蠢爹哄女兒一直哄到夜半才方休,蓁蓁見着這令人驚奇的場景也實在不忍心和皇帝提起送寶兒去寧壽宮太后膝下的事,遂先忍在心裡只待來日再說。

······

皇帝之前的雨露均沾到了康熙二十二年年底算是獲了個大豐收,這一年裡一進六月後內務府就沒歇過。除了皇貴妃夭折的那一個女兒外,宜妃和德妃各生了一兒一女,貴妃和郭貴人也是臨盆之日要近了。

當宮裡飄起第一片雪花的時候,長春宮的貴妃終於平安生下一子。雖然皇帝如今已有十位皇子,這新生的小阿哥不過是其中一個,但他生母高貴僅次於太子,所以慈寧宮和寧壽宮按例所給的賞賜比之前任何一位嬪妃生子都要多,貴妃的孃家鈕祜祿氏的國公府裡京城親貴送來的賀禮更是絡繹不絕,幾乎都要將門檻踩壞了。皇帝平素不喜鋪張,小皇子洗三這一日卻也難得允了長春宮大擺喜筵,宮裡貴人以上都一一前往道賀,連外命婦們都來了好幾位。

蓁蓁纔出月子不久受不住人多吵雜,當日略坐了坐就告辭了。她才走到長春宮門口就聽一人在後面喊:“德妹妹,等等。”

蓁蓁回過頭,追出來的人是惠妃,問:“姐姐怎麼也走了。”

惠妃挽着她說:“你知道我素來不喜歡這種熱鬧的場合。今兒都是來捧貴妃場的,我又不能不到,來過坐過就成了。”

惠妃說得輕巧,但蓁蓁也知她位份尊貴育有皇長子,出身也不亞於貴妃,能來給貴妃捧個場已經是放下身段,當然不必像其他嬪妃一樣在貴妃門前擺出熱絡的姿勢。

蓁蓁回望長春宮,那兒依舊是人流如梭,不時有笑聲傳來,看着看着蓁蓁不由得感嘆一句:“即便是太子當初洗三也不過如此吧……”

惠妃一笑,笑中卻有幾分悽楚和嘆息,道:“太子當年可沒有這樣的排場。仁孝皇后是難產死的,那時候還在喪中,太子的洗三雖然是兩宮和皇上親臨,隆重歸隆重,但卻沒這麼熱鬧,倒全是苦楚。就是現在,太子不也不大過生辰嗎?每年都耗在奉先殿給仁孝皇后磕頭了。”

蓁蓁聽得輕輕一笑,“那咱們的十阿哥更是了不得了。”

“額亦都這一支鈕鈷祿氏從太.宗皇帝那一代就送女入宮,三代送了那麼多女子才結下了這麼一點血脈……”惠妃說到這忽然沉默了。太.宗皇帝的元妃便是鈕鈷祿家的女兒,若不是元妃早逝,所生的洛博會又少年夭亡,如今坐在這龍椅上的也恐怕就不會是如今的聖上了。

“行啦,咱們怎麼盡說些沒意思的事。我是特意追你出來的。”

蓁蓁兩手一攤,靈動的雙眸掠過一抹狡黠的笑意:“妹妹可不記得欠了姐姐什麼,讓姐姐這般記掛,連好好的喜筵都不吃了。”

惠妃附到她耳邊問:“聽說福建那位水師提督大人給你送了幾箱的書,有不少還是古本,可是真的?”

蓁蓁見惠妃兩眼發亮如老鼠盼米缸忍不住直笑。兩人一併回了永和宮,蓁蓁領惠妃進了正殿的東梢間,施琅送來的兩箱書就擺在這裡,還是如同剛送進宮時那樣裝在兩個雕花大樟木箱子裡。

“怎麼不擺起來,還收在箱子裡呢?”惠妃上前端詳了兩眼見書還整整齊齊摞在箱子裡覺得奇怪。

蓁蓁指揮幾個奴才將箱子蓋挪走,撿了書單遞給惠妃,“我讓內務府做的新書架還沒送來,等送來把書曬過了就能擺架子上了。

惠妃瞧這些書簡直如同瞧奇珍異寶一般。納蘭氏在滿人世家裡是最早學習漢人文化典籍的,尤其明珠,不但重金聘請名士來作幾個兒子的師傅,家中還收藏了不少的古書古本。惠妃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是內裡的行家,她拿了幾本翻了翻就大體明白了。

“這幾本四書五經均是宋刻本,雖比不上叔父家淳祐十二年當塗郡齋刻本,也是極難得的珍品了。尤其還是這樣完整,品相又上佳,別說是千金了,如今就是萬金都求不到。”惠妃嘆了一句,“雖聽說過這位水師提督不簡單,不想他竟家藏如此深厚,這些書非幾代人收集是斷然做不到的。”

蓁蓁笑說:“姐姐平素一貫是個明白人,今兒見了好書竟也傻氣起來。這施琅是農家子出身,家裡雖說是當地的大地主,可也不過就是在鄉間私塾讀幾年書識幾個字罷了,何來幾代人收集這些書呢?”

惠妃聽得一怔:“那這些書是……”

蓁蓁領她穿過正堂進入西次間喚了秋華關門,她從西次間的書架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抽出一冊書。

“我雖不像姐姐這般是個行家也瞧得出這些書的珍貴,書送來後我緊趕慢趕地先翻了一遍。施琅是個粗人,即便他家產豐厚,一時要蒐集這樣多的古本也是如過蜀道般困難,就像姐姐說的,這些書是萬金也求不到的好東西。我當時心裡也是疑惑的,一直到看見這一冊。”

惠妃翻開蓁蓁遞給她的書,不過翻了一頁她就明白了,在書內第一頁一角分明蓋着大明南陽唐王府的印章。

她驚呼:“這是前朝唐王府的書!”

福王朱由崧死後鄭成功就輔佐唐王府出身的朱聿鍵在福州登基,彼時施琅就在鄭成功麾下,福王出逃後施琅得到唐王府的藏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惠妃驚出一身冷汗,“那這些都是唐王府的藏書了?”

“蓋有唐王府章的除了這一冊外還有兩冊,其餘都是普通的古本,並沒有印記。”

惠妃急得抓住蓁蓁的手:“皇上知道嗎?”

蓁蓁搖搖頭。她怎麼敢叫皇帝知道,這三冊本是一卷,她找到的時候散落在整整兩大箱的書裡,若不是她一等到書送進宮就歡喜地把兩個箱子都翻了一遍怕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發現。施琅是個武將,又是身份敏感的降將,給他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把前明的東西往後宮裡塞,他蒐集這些書不過也就是爲了討好她怕是根本就不知道里頭還有這樣的玄機。

“除了這一冊外,其餘兩冊我都燒了。”

“那你還留着這個禍害作什麼,還不趕緊燒了!”惠妃彷彿捧了個燙手山芋,說着就要尋炭盆一把火燒了。

蓁蓁拉她坐下道:“我也知道是個燙手山芋,另外兩冊我立時就燒了,獨獨留下這一冊就是爲了讓姐姐看一看。”

蓁蓁指尖在書頁上點了點,惠妃見她神情凝重心頭不由一顫:難道這書真另有玄機?她硬着頭皮去看那書,封皮上用小楷寫有《內府述聞》四個字,看着像是個文人的筆記。

“姐姐不妨從第十頁看起。”

惠妃稀拉嘩啦一下把書翻到第十頁,同封面上的書名一樣端正的小楷寫道:

“隆慶五年三月初一日,世子襲唐王爵,是日,王妃娘娘,側妃徐娘娘,側妃李娘娘,嬪夫人小李娘娘,鄭娘娘,等由東花園搬入王府。王妃娘娘居正殿,側妃徐娘娘,側妃李娘娘居偏殿,嬪夫人小李娘娘,鄭娘娘住東西跨院。王妃娘娘賞銀十兩,另吩咐吾於後花園處建小院一座,房六間供女學生所住。”

惠妃看到這豁然開朗,這應是唐王府時一宦官所寫的筆記,因他身份特殊寫下的多是王府內事。前明同本朝不同,前朝太監識字者甚多,太監內宦可在司禮監當值,操文墨是太監們的看家本領。

惠妃接着往下看,下一段記錄就是一年之後了:

“隆慶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寅時一刻,偏殿側妃李娘娘生一子。寅時三刻,李娘娘血崩不止,屋中污血遍地,其狀甚爲駭人。卯時一刻,側妃李娘娘薨。

隆慶七年二月初二,嬪夫人小李娘娘小產,娘娘懷胎六月,產下不見胎兒唯一盆污血,其怪異聞所未聞,王爺,王妃娘娘皆驚,小李娘娘流血不止,於辰時一刻薨。

隆慶七年三月初一,小李娘娘兄遣人送銀一千兩,託吾探尋小李娘娘死因。小李娘娘出身蜀中富商之家,其兄家資頗豐,吾亦是蜀中人,念及同鄉之誼便應承了此事。

隆慶七年九月初九,於此寫下歷半年密查之所得。二位娘娘一心求子,於隆慶五年偶識一道士,道士言其有一生子之方,二位娘娘以重金從道士處求得,又買通王爺隨身內侍,於一陰日焚香禱告、沐浴齋戒,與王爺同房,後果得子也。然二位娘娘其後皆暴斃,側妃李娘娘之乳母劉氏心中畏懼,密遣人尋道士,道士言此方乃兇方,側妃李娘娘命中無子,逆天求子需以命相換。其另有一化解之方,然此方已在隆慶五年被人買走,故二位娘娘未曾得也。嗚呼,世間神鬼奇異之事多肇於人之貪念也。”

惠妃臉色煞白,手一抖,書“啪”一下掉在了地上。蓁蓁拾起書走到火盆邊,一頁頁將書頁撕下投進火中,一股白煙霎時在上好的紅羅炭上騰起。惠妃兩腳發軟不得不扶着椅子坐下,她心亂如麻,剛纔書中所寫的事明明是前朝之事,卻近得彷彿就在眼前。

蓁蓁走到她身邊,手輕輕搭在她肩上,“姐姐看完可是有想到什麼?”

第221章 第 221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223章 第 223 章第42章 第 42 章第211章 第 211 章第220章 第 220 章第224章 第 224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惠妃:之前說過了,不記得小可愛翻一下第十章的有話說第112章 第 112 章第124章 第 124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89章 第 89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95章 第 95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35章 第 35 章第99章 第 99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60章 第 60 章第18章 第18章第91章 第 91 章第71章 第 71 章第162章 第 162 章第174章 第 174 章第179章 第 179 章第110章 第 110 章第75章 第 75 章第140章 第 140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88章 第 88 章第3章 第 3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213章 第 213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38章 第 38 章第205章 第 205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12章 第 112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154章 第 154 章第215章 第 215 章第75章 第 75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221章 第 221 章第203章 第 203 章第49章 第 49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117章 第 117 章(捉蟲)第161章 第 161 章第63章 第 63 章 小番外第210章 第 210 章第156章 第 156 章第33章 第 33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56章 第 56 章第83章 第 83 章第1章 第 1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79章 第 79 章第79章 第 79 章第131章 第 131 章第100章 第 100 章第126章 第 126 章第118章 第 118 章第195章 第 195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214章 第 214 章第231章 第 231 章第159章 第 159 章第213章 第 213 章第193章 第 193 章第115章 第 115 章第179章 第 179 章第144章 第 144 章第52章 第 52 章第187章 第 187 章第78章 第 78 章第26章 第 26 章第14章 第 14 章第76章 第 76 章第166章 第 166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137章 第 137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6章 第 6 章第122章 第 122 章第17章 第 17 章第193章 第 193 章第85章 第 85 章第93章 第 93 章(捉蟲)第114章 第 114 章第13章 第 13 章第30章 第 30 章第171章 第 171 章第36章 第 36 章
第221章 第 221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223章 第 223 章第42章 第 42 章第211章 第 211 章第220章 第 220 章第224章 第 224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惠妃:之前說過了,不記得小可愛翻一下第十章的有話說第112章 第 112 章第124章 第 124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89章 第 89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95章 第 95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35章 第 35 章第99章 第 99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60章 第 60 章第18章 第18章第91章 第 91 章第71章 第 71 章第162章 第 162 章第174章 第 174 章第179章 第 179 章第110章 第 110 章第75章 第 75 章第140章 第 140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88章 第 88 章第3章 第 3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213章 第 213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38章 第 38 章第205章 第 205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12章 第 112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154章 第 154 章第215章 第 215 章第75章 第 75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221章 第 221 章第203章 第 203 章第49章 第 49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117章 第 117 章(捉蟲)第161章 第 161 章第63章 第 63 章 小番外第210章 第 210 章第156章 第 156 章第33章 第 33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56章 第 56 章第83章 第 83 章第1章 第 1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79章 第 79 章第79章 第 79 章第131章 第 131 章第100章 第 100 章第126章 第 126 章第118章 第 118 章第195章 第 195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214章 第 214 章第231章 第 231 章第159章 第 159 章第213章 第 213 章第193章 第 193 章第115章 第 115 章第179章 第 179 章第144章 第 144 章第52章 第 52 章第187章 第 187 章第78章 第 78 章第26章 第 26 章第14章 第 14 章第76章 第 76 章第166章 第 166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137章 第 137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6章 第 6 章第122章 第 122 章第17章 第 17 章第193章 第 193 章第85章 第 85 章第93章 第 93 章(捉蟲)第114章 第 114 章第13章 第 13 章第30章 第 30 章第171章 第 171 章第36章 第 3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