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

屋子一角突然響起一個稚嫩清脆的嗓音, 蓁蓁這才注意到太后身邊還站了一個十來歲的少女。這位她之前也見過乃是先帝養女和碩柔嘉公主的遺孤耿氏,公主與額駙相繼早逝,耿氏在三藩後風雨飄搖對孩子疏於照顧, 太后素來心善可憐她孤苦無依,這幾年時不時地都讓她進宮長住, 時日長了宮中都喚她一聲“大格格”。

太后朝她招手慈愛地說:“是啊, 也是你妹妹,你快去瞧瞧她吧。”

大格格捱到牀邊, 黑白分明的雙眸瞧了小公主一眼就笑了,“娘娘,妹妹生得真好看。”

其實小孩子剛降生不過丁點大, 可哪有父母不愛聽別人誇自己孩子的?蓁蓁溫柔地說:“希望大格格往後能多多疼愛妹妹,帶着她一起玩,一起讀書。”

大格格點頭, 眼睛彎成了一輪新月,“好,我會的娘娘。”

大格格年紀小不甚懂, 太后卻是聽懂了蓁蓁的言下之意, 她不禁問:“孩子,你這是……”

蓁蓁道:“皇額娘可否開恩收留小公主在寧壽宮長大?”

她的話讓太后吃了一驚, “別說你盼了許久才盼來這個女兒,皇上也是盼了許久。以你如今的位份已經無需擔心不能親自撫養孩子了啊。”

蓁蓁愛憐地看着小女兒熟睡的小臉, “太后說的臣妾都知道,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阿哥們自然是要去經歷風吹雨打的, 但臣妾只想女兒能無憂無慮地長大,宮裡只有您身邊纔有那一片淨土,萬望您垂憐賞這個孩子一份庇護吧。”

“你與皇上說過了嗎?”

蓁蓁頓了一下,搖頭。

太后凝眉片刻,伸手在她肩上輕輕拍了拍,“你的意思我明白,此事也不急於一時,你還得和皇上說過。可你如此求我,我只告訴你放心二字。”

得此承諾蓁蓁靠在牀沿向太后躬身謝恩,皇帝那裡如何應對她自是要想清楚想明白,可此事在她心頭盤算良久,無論如何她都不會轉圜心意。

太皇太后年邁腿腳不便,而登菩薩頂的路地勢陡峭,在初初嘗試後太皇太后看着一衆奴才意欲大費周章地駝她上山,怕勞民傷財耗費人力於是主動退步。皇帝再三勸說後她還是最終決定回山腳下的行宮歇息,第二日託皇帝獨自上代她登菩薩頂拜佛。

第二日,喇嘛主持在山門前迎駕,隨後一行人進入到大殿中。太皇太后數十年來篤信佛教,對佛法理解自是比皇帝要深得多也虔誠的多。此次未能親自登頂甚爲遺憾,特地將一部手抄的《文殊師利問菩提經》讓皇帝帶上菩薩頂交於喇嘛主持供奉在文殊殿中。

喇嘛主持自皇帝手裡接過經文恭恭敬敬地置於香案上。大殿內一羣人念起了《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中的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皇帝雖然不若太皇太后般精通佛法,此時聽衆僧們齊唸經文心中不禁有所感觸,隱隱也能體會幾分佛法的真諦。

“皇上。”

樑九功從殿外走了進來,悄悄地捱到皇帝身邊,皇帝一擡手,對他比了個禁聲的手勢。皇帝起身樑九功默默地跟着皇帝退到大殿外,皇帝此時才問:“什麼事?”

樑九功笑得臉上擠做了一團,雙手遞上一個裝有急奏的黃匣子。

“恭喜萬歲爺,賀喜萬歲爺,是京裡來的報喜摺子。”

報喜?這段日子唯一臨近生產的就只有蓁蓁了,但怎麼早了半個月?難道早產了?

皇帝心中無喜反倒是一驚,他火速地撕開封條掀開蓋子,一封黃折靜靜地躺在匣子裡。

皇帝拾起摺子翻開,摺子上是海拉遜熟悉的筆跡。

“奴才啓奏皇上,九月二十二日午時三刻,德妃娘娘於永和宮平安誕下公主,母女均安。

奴才內務府總管大臣海拉遜,敬事房總管太監顧問行,敬上。”

皇帝匆匆看了一遍臉上陰雲盡去,捏着摺子滿臉皆是笑意,洋溢着滿足的愉悅。

樑九功舔着臉問:“皇上,可是德主子生了小阿哥了?”

皇帝捏着摺子輕輕在他頭上打了一下,“怎麼是小阿哥,生得當然是公主!”

樑九功心裡泛起了嘀咕,這皇上也是奇怪,生個公主竟然這麼高興。不過轉念一想也是,德妃娘娘如此得寵自然生什麼皇上都是高興的。

皇帝這邊開心過了突然又鬱悶了起來,他掐着手指千算萬算,從京城至五臺山一段旱路再加一段水路,這一來一回肯定能趕上小公主出世,而且還能早個十來天候着。這樣他就能孩子一出生就親手抱她哄她了,還能親自給她洗三,結果沒算到蓁蓁竟然早生了將近一月。

太醫院這羣廢物,明明一個個都說胎相平穩的,會足月生產的,現在倒好抱沒抱到連洗三他都錯過了。幸好海拉遜的摺子裡說蓁蓁除了早產外其餘皆順,公主也平安康健,不然他定要狠狠懲治那羣庸醫。

皇帝拿着摺子疾步走進大殿裡,殿中諸僧們還在齊唸佛經,皇帝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不禁打斷了他們。

“大師,朕剛得喜報,昨日宮中誕育公主!”

大喇嘛微微笑着雙手合一念了一句:“阿彌陀佛,恭喜皇上如願以償。”

皇帝的眼神軟了下來,“這個是朕曾經失去過的,如今她終於願意回來再做朕和她額孃的孩子了。”

喇嘛主持唸了一聲“阿彌陀佛”, “一切皆是因果,一切皆是輪迴,一切皆是我佛慈悲。”

皇帝雙手合一朝他一頓首。“大師所言甚是。朕上次登菩薩頂時在佛前祈求佛祖讓朕之愛女能再回人世,今日重登菩薩頂,不想竟在此得此喜訊,一切皆是佛祖保佑之故。”

喇嘛主持還以一禮,他慈眉善目的臉上綻露出一絲微笑,平心靜氣地說:“皇上愛民如子,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此皆是皇上的福報,故纔有今日的如意果。”

“大師。”皇帝虔誠地說,“朕有一不情之請。”

喇嘛主持道:“皇上請說。”

皇帝道:“朕已經失去過這個孩子一次,不捨再次失去她,憐她年小體弱,煩請大師賜一寶物於朕之女,作爲她的護身辟邪之物。”

“善哉善哉,皇上愛女之心至誠至善。”喇嘛主持順勢褪下手上掛着的一串七寶手串。“此物跟隨貧僧多年願保佑小公主一生平安順遂。”

“多謝大師。”

皇帝恭恭敬敬地接過手串轉交給樑九功,樑九功小心地收進了先前裝摺子的黃匣子裡。

皇帝看着他說:“去取筆來。”

樑九功爲難地說:“皇上,此處沒有硃砂……”

皇帝指着角落裡正在抄經的小師傅笑道:“無妨,問那抄經的小師傅借他手上的筆一用即可,此筆小師傅日日用它抄寫經文,不比朕那決定生殺的硃筆更吉祥?今日能在此處借用此筆也是朕和公主的緣分。”

喇嘛和尚聽着在旁默默地點頭,眼中皆是讚許和崇敬。

樑九功走向大殿的角落向正在抄經的小師傅借了筆來遞給皇帝,皇帝在海拉遜的摺子上提筆寫道:

“朕今日登菩薩頂時獲此喜訊心中大喜。德妃如何?公主如何?速速寫摺子細細奏與朕。隨此折另有一串七寶佛珠一併送回京,此珠乃菩薩頂住持喇嘛所賜,爾轉交永和宮,作爲阿寶公主辟邪之物。”

他寫完把摺子合上遞給樑九功,樑九功連摺子一道收進了黃匣子裡,打了個千抱着匣子匣子退了出去。

皇帝的摺子很快送回京中,隨之傳回的是五臺山的逸聞,嘴碎的宮女太監們交頭接耳說那日正午皇帝正面會一百歲大喇嘛,菩薩頂上忽然霞光漫天,兩日後快報傳來才知是公主降世,於是神佛喇嘛親自爲公主祝禱並賜法器護身。

這話傳給蓁蓁聽的時候她是嗤之以鼻:“要真霞光漫天也是在這永和宮上頭,不在這大老遠地飛去菩薩頂上作甚?無非是因爲皇上御駕在那非要這般牽強附會。別去管它,這般好似戲裡的謠言過幾天就散了。”

她把女兒抱進懷裡,小公主剛喝了奶心情正好賞了個哈欠給她,蓁蓁卻是瞧得心滿意足。秋華看她這般高興心中十分寬慰,如此這般蓁蓁失去孩子的痛苦才終於能平復起來了。

“前頭一半是瞎編,我看她們就是羨慕後頭一半呢。”秋華尋了個螺鈿漆盒內裡親手繡了西番蓮巾卷將五臺山住持喇嘛贈與的七寶手串珍藏起來,只待來日公主成年後佩戴。

她把一切擺弄好正在端給蓁蓁瞧,蓁蓁滿意點頭,秋華才交給霽雲去鎖起來。等其他人都走了蓁蓁才說:“羨慕什麼呀!阿寶……他是不是有毛病?公主的名字怎麼取得這般俗氣!”

從皇帝的摺子送回來哪天開始,蓁蓁爲了這名字就沒少埋怨皇帝,秋華聽得耳朵繭子都起了,可皇帝賜名誰能反駁?如今秋華除了充當和事佬,別無他法。

“七寶表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又表七覺,乃是佛法修行的根本。皇上用此是想菩薩保佑公主,以後有慧根得庇佑。”

蓁蓁抱着小公主左右搖晃,一邊口中反覆念着:“寶兒?阿寶?”最後“唉”了一聲,無奈道,“算了,暫且聽你那個沒涵養的阿瑪一次,誰讓你也是額孃的寶貝呢?”

秋華聽她總算鬆口,也是心中大石落地,見小公主已經眯着眼又要睡過去忙想抱走,“奴才還是報給乳母去哄着睡了吧?”

蓁蓁卻沒鬆手,抱着孩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這幾日看着這孩子越來越覺得不得勁,倒不是她不喜歡孩子,而是——

“秋華,你有沒有覺得這孩子一點不像我?”

秋華被她唬了一跳,“您瞎說什麼呢,小公主這個下巴尖還不是跟您一樣?”

秋華伸手想往她腦門上輕拭看看她是不是燒了糊塗了,蓁蓁一轉頭躲過去說:“和你說正經得呢!”她把孩子的頭抱高舉起給秋華瞧,“你看看是不是?這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全不像我!”

“奴才瞧不出來。”秋華覺得孩子小時候一日一個樣,也不知道自家主子這是不是月子坐傻了,竟然唸叨這個。

“你再瞧瞧再瞧瞧。”蓁蓁把襁褓湊到她跟前問,“你看看她是不是哪哪都像……都像皇上……”

“噗!”秋華是真的沒忍住當場就轉過頭去哈哈笑起來,這蓁蓁也真是,宮裡的孩子像皇上不是更好嗎?她這麼想也就順口把話說了出來。

沒想蓁蓁一點都不答應不同意,“好什麼呀!好好一閨女像他個男的,完了完了,這孩子長大得什麼樣啊……”

秋華要不是怕失了規矩恨不得敲開蓁蓁的榆木腦袋仔細看看她裡頭裝了些什麼歪心思,“什麼怎麼樣?公主金枝玉葉當然是國色天香。”

“算了吧,長得和皇上一樣能天香嗎?”蓁蓁嘟着嘴都快哭了,還好是親生的孩子她多看兩眼又覺得可愛非常起來,“還好臉架子像我,不然就那個大圓臉,以後還怎麼嫁出去啊!”

“公主哪裡愁夫婿,我看您瞎擔心……”

這時門外傳來一聲喜悅的男聲:“朕的寶兒還沒滿月你就要給她招夫婿了?”

話音未落皇帝的長腿已經走到蓁蓁牀旁,他二話不說就伸手要“搶”孩子,嘴裡唸唸有詞:“朕的寶兒來給朕抱,快點快點,可想得朕要瘋了。”

皇帝孩子雖多,可這些年抱過孩子的次數依然屈指可數,他伸出的手一上一下眼看着就要倒抱孩子。這麼不靠譜的親爹把蓁蓁這個做額孃的嚇得三魂去了六魄,“您等等,孩子哪能這麼抱。”

還是秋華看不過眼過來接了孩子手把手教皇帝如何抱住,皇帝躡手躡腳動作小心彷彿懷中是無上珍寶,他眼睛閃着驚喜得意的光芒,最終擡頭對蓁蓁無限感慨和柔情地說:“她回來了。”

此話一出蓁蓁立時眼圈微紅,她感慨萬千又快心遂意,而皇帝一直抱着孩子不鬆手,非得蓁蓁拉了他才記得坐下。

他身上還是一身行服連披風都還未解開,蓁蓁替他解開披風繫帶問:“發回的摺子不是說明日纔到嗎?”

皇帝抱着孩子靠近她,親親吻了下她的脣:“在京郊實在待不住了,朕可是從順貞門溜進來的。”

在五臺山得報蓁蓁生了女兒皇帝心中就一直牽掛着,只是蓁蓁現在還在月子中,於理皇帝既不能召見她也不能自己去。於是發回宮裡的旨意裡皇帝故意把回程的日子說晚了一日,他半個時辰前就已經到京了,一把太皇太后送回宮就悄悄先到永和宮看望。

皇帝抱着寶兒逗弄着,本來快要睡着的孩子在大人手裡倒手幾回後也睜開了眼,此時正用咕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眼前陌生的阿瑪。

“啊。”寶兒嘬着手指無意識地叫了一聲,惹得皇帝大快嚷道,“你看她知道阿瑪回來了,她知道!”

得,愛女心切的戲開鑼了!蓁蓁心裡一個白眼,同時瞧着面前的皇帝和女兒,再一比更覺得自己之前的感覺沒錯。

就是一模一樣!眉眼口鼻全都一樣,兩人抱在一起,女兒和她阿瑪一起笑得時候連嘴角翹起的弧度都一樣。

皇帝還未察覺這件事,他此刻正在爲公主的襁褓生氣,“朕給公主做的粉色襁褓去哪裡了?這什麼地方來的破襁褓?顏色又醜料子又粗糙,朕那時候可是讓顧問行用粉色織金緞和妝花緞做了足足二十個襁褓,去哪了?”

蓁蓁當然知道那堆衣物,送到永和宮的時候她下巴都快驚掉了,“太名貴了,小孩子哪裡用得上那些,再說當年四阿哥六阿哥不都用的這樣的襁褓?”

“男孩子粗糙,能一樣嗎?快去拿來,再把換衣服的搖籃搬過來。”

秋華見皇帝着急上火趕緊叫人去拿去搬,於是幾個太監搬了搖籃幾個宮女端了襁褓又有兩位乳母帶了公主的玩具,一堆人一窩腦地聚在暖閣裡吵得蓁蓁頭皮發麻。

她還在月中受不得吵,人一多不由捂着腦袋,皇帝手裡抱着孩子見她這樣就把人又趕了出去,只留了秋華和乳母在旁照看。

他把寶兒放在搖籃裡笨手笨腳地解開襁褓,乳母見狀上前恭敬道:“皇上,奴才來。”

“不用,朕把她抱起來,你們把襁褓鋪好。”

兩位乳母不禁對視一眼,本來想挑進宮中做公主乳母沒有做阿哥乳母體面,可目下皇帝親抱公主不說還要做這些瑣碎事,這就是說她們伺候的這位公主是皇帝心尖上的寵兒啊!

這麼一想兩位乳母手腳更殷勤了三分,利索地鋪上織金緞襁褓,又導引着皇帝裹好。

寶兒也是乖巧,似乎異常滿意她阿瑪換的襁褓,甜甜一笑後嘬着手就去尋周公玩耍。皇帝颳了下她的小鼻子,又揉了下她鬆軟的胎毛,“這纔像話,這纔像我大清尊貴的小公主。”

沒完了!蓁蓁被皇帝這出父女情深惡心得早上喝的羊奶都快反出來了,她抱着手枕在軟墊上哼了一聲:“尊貴,真尊貴。您就不知道起個尊貴的名字嗎?”

蓁蓁一開口秋華趕緊拉着兩個乳母退了出去,只剩下皇帝和德妃大眼對小眼開始爲了女兒的名字對峙。

“寶兒,阿寶,朕的寶貝啊,哪裡不好?哪裡不尊貴了?”

皇帝不明所以,這是他在五臺山菩薩頂與大喇嘛交流後福至心靈所起的乳名,在他眼裡這名字每筆每畫都閃着佛光。

“俗不俗氣啊……”蓁蓁小聲嘟囔着。

沒想皇帝竟然拉了臉和蓁蓁吼了起來:“朕不許你這麼說,寶兒的名字哪裡俗了?這是佛祖賜的,裡頭寓意深遠,凡夫俗子還配不上呢!”

皇帝這番認真的作態讓蓁蓁嚇得半日沒合攏嘴,她想張口說點什麼駁回去,可再看看眼前這人的瘋魔樣還是決定算了。

她抱臂轉頭委屈地說:“行行行,她寶貝我說不得。”

皇帝瞧見美人氣惱,立馬舔着臉輕輕將她摟進懷裡,“朕也真心想你了,想你們母女兩個。”

兩人相擁了一會兒,蓁蓁坐起身抿嘴笑道: “這些奴才們越發會偷懶了,皇上來了這半日連杯茶都沒送來,臣妾去給皇上沏茶。”

其實皇帝也知道,哪是奴才偷懶,而是他進來後全都繞着寶兒轉,奴才們根本插不進空。

蓁蓁下了炕往茶房去,皇帝則拾起了放在搖籃邊的幾件玩具,有幾件他在太子那裡也見過,一看就是內務府慣常會準備的,另有幾件布玩具倒不大常見。

“皇上。”

蓁蓁端了茶來,皇帝接過茶盅一掀蓋子,一股不曾聞過的清香就迎面撲來,皇帝不由嘆了一聲:“好茶。”

蓁蓁笑說:“皇上若喜歡,那臣妾就留下了。”

皇帝正喝茶呢,聽到這擡頭看她,問:“怎麼,這不是宮裡的茶?”

蓁蓁說:“這是施大人送來的。前回他送的綾羅綢緞珍奇珠寶到底太奢靡了,那些都是南方織工巧匠手裡的精品,只有臣妾有別的姐妹們沒有怕又是要惹出些風波來。先前您讓臣妾挑一半後臣妾給回禮時就說了往後不要再送這些了。施大人不知是誤會還是什麼,前幾天又送了一張賀公主滿月的禮單來,還附了一盒茶葉,說是他家鄉產的茶,若是喜歡往後會常送。”

她又指指公主搖籃旁擺的幾件玩具,“那也是施大人送來的,說是家裡人通力繡的家常玩意,我瞧寶兒倒也喜歡。”

皇帝臉色晦暗,不太高興地說:“他倒是消息靈通,人在福建這麼快就知道你生了女兒的事。”

臺灣八月就已攻克,朝中正在爭議是否留臺衛臺,施琅力爭在臺灣派官設縣,也有其他重臣力主臺灣乃海外不毛之地,只要將前明餘孽盡數內遷則不守也可。這時候施琅往宮中寵妃處送東西就格外耐人尋味了。

蓁蓁嘴角噙着一抹細微的笑瞧了皇帝一眼,“施大人是降將,又是漢人,這會兒身在前線最怕就是後防生變。他要不是這樣仔細的人,皇上哪敢把平臺大任交給他。”

皇帝摟住了她往她腰上輕輕捏了一把,“施琅這禮送的倒是有用,瞧瞧,你這就替他說起好話來了。”蓁蓁受不住癢笑着倒在他懷裡,皇帝順勢抽走她手裡的禮單,“朕看看,這回他又送來什麼好東西了。”

他眉頭一挑,道,“你剛可是說錯了,這施琅還真聽明白了你的意思,這回不送綾羅綢緞改送書了啊,還都是珍品,有幾卷看着還是宋本。”

蓁蓁趴在皇帝肩頭:“那皇上準還是不準……”她一臉的討好,滿目的期待,皇帝捏着禮單冷哼了一聲,“這施琅把延平郡王府的陋習都帶到朕這來了!”

蓁蓁被當頭潑了一盆子冷水心底透涼,臉上一下露出鬱鬱寡歡的神色來。皇帝見此倒展露笑顏捏了捏她的臉說:“成了,朕只是罵那施琅沒說不讓德主子收啊。”

蓁蓁又驚又喜,臉上由陰轉晴問:“真的,皇上答應了?”

“施琅喜歡未雨綢繆,朕卻不是那樣會聽枕頭風的昏君,難道還怕你收他區區幾箱書嗎?”皇帝拍了下她的腰,“磨了朕這一會兒就是爲了這事吧。成了,朕準了。”

“哎!”蓁蓁勾着他脖子又問:“您這回怎麼這麼高興?”

第70章 第 70 章第4章 第 4 章第170章 第 170 章第149章 第 149 章第226章 第 226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37章 第 137 章第117章 第 117 章(捉蟲)第114章 第 114 章第109章 第 109 章第209章 第 209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80章 第 80 章第73章 第 73 章第206章 第 206 章第46章 第 46 章(捉蟲)第59章 第 59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186章 第 186 章第167章 第 167 章第99章 第 99 章第110章 第 110 章第66章 第 66 章第200章 第 200 章第81章 第 81 章第48章 第 48 章第99章 第 99 章第229章 第 229 章第174章 第 174 章第198章 第 198 章第181章 第 181 章第193章 第 193 章第13章 第 13 章第5章 第 5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39章 第 39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30章 第 130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61章 第 61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195章 第 195 章第28章 第 28 章第94章 第 94 章第178章 第 178 章第140章 第 140 章第135章 第 135 章第55章 第 55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19章 第 19 章第219章 第 219 章第170章 第 170 章第220章 第 220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09章 第 109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43章 第 43 章第166章 第 166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68章 第 68 章第165章 第 165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11章 第 11 章第221章 第 221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216章 第 216 章第53章 第 53 章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112章 第 112 章第7章 第 7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97章 第 197 章第170章 第 170 章第211章 第 211 章第45章 第 45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第35章 第 35 章第121章 第 121 章第8章 第 8 章第41章 第 41 章第105章 第 105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36章 第 136 章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24章 第 124 章第105章 第 105 章第91章 第 91 章第201章 第 201 章第65章 第 65 章第76章 第 76 章第137章 第 137 章第100章 第 100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186章 第 186 章
第70章 第 70 章第4章 第 4 章第170章 第 170 章第149章 第 149 章第226章 第 226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37章 第 137 章第117章 第 117 章(捉蟲)第114章 第 114 章第109章 第 109 章第209章 第 209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80章 第 80 章第73章 第 73 章第206章 第 206 章第46章 第 46 章(捉蟲)第59章 第 59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186章 第 186 章第167章 第 167 章第99章 第 99 章第110章 第 110 章第66章 第 66 章第200章 第 200 章第81章 第 81 章第48章 第 48 章第99章 第 99 章第229章 第 229 章第174章 第 174 章第198章 第 198 章第181章 第 181 章第193章 第 193 章第13章 第 13 章第5章 第 5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39章 第 39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30章 第 130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61章 第 61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195章 第 195 章第28章 第 28 章第94章 第 94 章第178章 第 178 章第140章 第 140 章第135章 第 135 章第55章 第 55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19章 第 19 章第219章 第 219 章第170章 第 170 章第220章 第 220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09章 第 109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43章 第 43 章第166章 第 166 章第190章 第 190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68章 第 68 章第165章 第 165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11章 第 11 章第221章 第 221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216章 第 216 章第53章 第 53 章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112章 第 112 章第7章 第 7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97章 第 197 章第170章 第 170 章第211章 第 211 章第45章 第 45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第35章 第 35 章第121章 第 121 章第8章 第 8 章第41章 第 41 章第105章 第 105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136章 第 136 章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24章 第 124 章第105章 第 105 章第91章 第 91 章第201章 第 201 章第65章 第 65 章第76章 第 76 章第137章 第 137 章第100章 第 100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186章 第 18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