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

等到兩個人出來的時候,忠義軍的人馬還堵在縣衙門前,這些剛剛經歷過與高家軍血戰的人臉上還留有沙場的痕跡,所有人都有一種渴求的目光看着彭義斌,這景象讓易僉虔心中有些發毛,雖然收了李全的重賄,但是如果沒命花可就糟了,這些人既然敢於造反,就絕對不是什麼善茬。

但是有彭義斌在,這些人也不敢造次,大家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易僉虔揚長而去。

沒過兩天,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李全居然把淮南運來的糧食給扣了,一斗都不分給彭義斌。

饒是彭義斌一心求團結,此時也不得不發作了,雙方連連火拼,死傷近百,都派人去臨安告狀。

而臨安的結果卻是各打五十大板,同時多加運送草料,但是沒有用處,還是都落在了李全的手裡,李全借用這筆糧草招兵買馬,實力更勝往昔。

相比於彭義斌,李全更加摸準了臨安的脾氣——你硬他就軟,像辛棄疾、彭義斌這般低聲下氣,他們會歧視你們這幹武人、歸正人,嫌棄你們沒用,但是一旦強硬起來,他們就立刻怕得要死,什麼要求都敢答應。

就在淮北形勢變化之際,金朝內部起了新的動議。

何志遠回來之後就向高俊描述了在開封的所見所聞,根據他們的分析,完顏珣確實有南征的意向,這在朝堂上已經形成了動議,包括術虎高琪在內的人都表示支持。

而在四方閫帥當中,最支持此事的莫過於僕散安貞,在安貞看來,實施一次快速打擊,攻克襄陽或者江陵的話,就有可能震懾南宋朝廷,逼他們重新交納歲幣。而這場戰役實施所需要的各項物資並不多,即使是對於委屈河南疆土日蹙的金朝而言也並非難事。

朝堂上洋溢着根本不正常的樂觀氣氛,君臣上下對南宋都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輕視態度,在他們看來,只要金軍劍鋒一指,南宋君臣就會像以往一樣,再次獻財求和。

高俊唯有苦笑不已,由於自己的出現,山東平定的更早,以至於歷史上金朝最爲腦殘的決策:貞祐南征提前了兩年。

在整個金朝覆滅的過程中,野狐嶺只不過是個小小的引子,是臟器病變在皮膚上的一個表現窗口而已,相比而言,三路攻金纔是摧心裂肺的大病,而且病人逃避治療,選擇了遷都,而眼下他們終於踏入了最作死的一件事——這就好比是已經送進ICU,渾身都插滿管子的病人在病牀上還要強行來一發,結果自然是強擼灰飛煙滅。

關於宋金戰爭的預測,高俊特意開了個學習班。

“各地形勢如何影響軍事制度,這點咱們現在講講,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一看,此時南北農事的差別。”高俊在小黑板上比比畫畫,石灰捏出來的粉筆飛舞:“咱們河南、河北、山東地區都以平原爲主,偶有山脈,這些大片的平地是進行種植的好地方,但是缺水、寒冷,不宜種稻,糧產不豐,中田一年可獲麥一石,相比於江南魚米之鄉,可是不多。

但是,由於耕地多,所以自耕農比例更大——還記得什麼叫比例吧?——由於北方田產獲利不足,即便是有莊子的太公們也很難大規模的擴張,即便是沒有像咱們根據地這樣分田改革,北方的自耕農也是很多的。”

大家嘖嘖不已,北方的田地兼併就很厲害了,高郎君說還不如南方,南方這得是什麼樣啊。

“江南的形勢和咱們完全不一樣,雖然地狹,但是有更多的報酬,每個農民擁有的土地更少,但是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去照料田地來獲取更豐厚的收穫,一旦出現個大事小情,很容易就減產,進而造成貧困,最後破產。

因而,南方的佃農更多,地主買地更快,而且這些老財們也更有錢,進而,南方的小朝廷的錢更多,也供養了不少工商業城鎮,這是咱們南北方的不一致的地方。”

軍使們現在已經完全能聽懂這些話,但他們不是很明白高俊爲什麼要講這個。

“打仗,最怕的就是兵事耽誤農事,咱們北方的優點是,一到冬天,就有大批沒多大事的農民可以徵兵;南方的則是城鎮裡不幹農活的人多,這些人隨時可以入軍。”

“本朝之師一開始是以女真騎兵爲主,其他各族人只能充當雜役,給他們打打雜、砍砍柴、搭搭帳篷什麼的。但是,畫淮爲界後,大量的漢人進入軍中,組建了新式的步兵部隊,總體而言,本朝軍馬是以部分女真、契丹騎兵,加上大量的徵召步兵爲主。”

“咱們再來看看南方,佃戶們是根本不可能被徵召爲軍的,哪個地主肯放人?宋軍以職業兵爲主——職業兵就是一年四季爲軍,以營伍爲業的人,就是南家的募軍——這些人大多是地痞無賴,擅長打順風仗,但畢竟久在軍旅,熟悉軍事,只要指揮得當,還真是能徵敢戰不怕見血,咱們河南山東老實巴交的農民可不行。”

底下傳來低低的笑聲,但高俊沒有介意。

“所以歷數本朝成功的南征,基本上都是在冬天徵召大量農民,募軍也好,籤軍也罷,大規模的軍隊一路南下,在來年春天時,無論勝負都不得不撤軍——再不回來,就趕不及割麥子了嘛。而南宋軍隊一年四季都可以打仗,因爲是朝廷養着的兵,反正他們的小朝廷有錢。

這就是南北軍隊作戰的不同之處,那麼大家說一說,此時此刻南家要是想跟咱們打,應該怎麼辦纔好呢?”

軍使們互相看一看,誰也不敢說話,如果是潘正在此的話,一定能提出個不錯的意見,只不過他現在也是事務纏身,高俊只好把自己的成果寫成一道指示,讓他自己領會精神去。

眼看着沒人回答,高俊也不浪費時間,繼續在小黑板上寫:“重點就在於戰爭決心,只要南宋有拖下去的勇氣,他們可以一年四季不停的與我軍作戰,而本朝軍隊只有冬天才能一波南下,剩下的季節都忙於農事,只要南家軍隊不停的如此騷擾,破壞中原的農田,夏割麥、秋割粟。如此下來,中國日困,終有一日就可以不戰而勝,在五年或者十年後的某個冬天裡,讓咱們兵敗如山倒。”

這話可是相當的危言聳聽了,人們不停地竊竊私語,還是範有田小心翼翼的問出來:“高郎君,這意思是說,南征是打不贏的?”

“而南家要贏也難,就像剛纔說的,要的就是有必勝的意志,能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勝敗都持續不斷的對我軍進行騷擾,徹底破壞大河以南的農田,大家覺得南宋小朝廷有沒有這樣的決心呢?”

這下子更沒人說話了,臨安那幫人怎麼想,大家還真猜不出來。

“有也沒有。”屋子外面突然響起一個聲音。

尾聲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六章 犯錯(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尾聲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尾聲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
尾聲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六章 犯錯(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尾聲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尾聲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