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

高俊尋找何志也,兩個人仔細閱讀了趙汝凡傳遞來的呈文,很明顯,河北的形勢大大的惡化了,這爲蒙古人的大規模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高俊,你是覺得張柔這次投降蒙古?”

“不但要做好張柔投降蒙古的準備,還要做好武仙、靖安民、移剌衆家奴、紇石烈師靖這些河北軍頭集體投降的準備,山東西北的嚴實、完顏合達也未必可靠,要做最壞的打算,去年咱們幹掉了者勒蔑,蒙古人已經把仇恨轉移到了我身上,這次他們一定會重點進攻山東。”

“不錯,聽河北逃難來的人說,鐵木真已經宣佈你是惡魔,全體蒙古人的仇敵。”何志也微微的笑一笑:“你現在有準備了嗎?”

“談不上全面的準備,但是已經有了腹稿。此番南征,奪了南宋太倉七十萬石糧米,又得了一干如龍似虎的好兄弟,現在咱們的軍力財力都非比以往。

但還不足以抵抗蒙古全軍,此次仍應該以拖爲主,以防禦爲主要手段,伺機發動一兩次反攻,和運河之戰沒什麼大區別。”高俊仔細琢磨這形勢:“膠東半島作爲山東天然意義上的後方,不容有失,此番平定膠東之後,我們要留下幾個人鎮守這裡,然後咱們趕緊回東平那裡,準備抵抗敵軍。”

“你打算留誰來鎮守膠東?”

高俊猛的沉默了一下,最初他是打算把這個位置交給路哲的。

“依我看,讓燕寧留在這裡很好,他本就曾是一州刺史,戰敗前來投靠於我,對我心悅誠服,未曾離棄,治理地方也頗有心得,此人在膠東鎮守,可保百姓無虞。”

“我看也不錯,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就這麼辦吧,馬上就要到受降的日子了,咱們要打起精神來。”何志也吹滅了燈:“趕緊回去休息吧。”

關於河北的變故,高俊並不打算隱瞞,中高級軍官在開會的時候得到了高俊的面授機宜,而普通的軍兵們則是從報紙上讀到的——太平軍《前線新聞》正式發行,每個都的軍使都有一份。

報紙以不小的版面報道了目前河北的形式,號召全體軍兵做好準備,護衛家鄉,保護鄉梓。

另外幾版則是太平軍的新聞和嘉獎命令,有關讀書習字和軍事戰場的各類故事。

高俊有條不紊的佈置軍隊,韓武平、程威孚率領兩百軍兵和一千民兵東進,完全佔據了寧海州各處。

秦寧也率少量兵力南下,抵達即墨,全面佔據膠東灣。

除去亟待投降的登州、龍門宮兩處地方之外,山東半島各地已然平定,但是高俊此次所帶的兵力並不多,還不足以壓服各處的盜賊,最新委任的各縣都尉,正模仿以前根據地擴張時候的做法,在當地選出人手,準備自衛。

即墨、文登、蓬萊各地,太平軍模仿以前的做法,每個縣留下一個都的民兵,軍使稱爲都尉兼提控某縣,在當地募集新的民兵,而何志也委派的行縣令也召集當地的良紳開會,從中挑選一名主事者爲行縣丞。

這些新的機構形成穩固的架構,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登州和龍門宮兩處的敵軍有可能形成新的威脅,所以高俊對這兩處的監視絕不放鬆,避免在敵軍投降前釀成大錯。

此時的登州城內,呂仲騏的宅院中,過於不堪的戲碼還在上演。

呂仲騏終於折騰累了,也成功的發泄了出來,癱在椅子上,氣喘吁吁,幾名侍女上來爲他清理。

阿闌豁阿就坐在旁邊,彷彿是在看什麼非常有趣的東西一樣,誠然,阿闌豁阿並非什麼聖人,中原白嫩嫩的女人放在面前,他也是有品嚐一番的興致的。

可是像呂仲騏這樣把人當做玩物一樣的做法,還是讓他從心裡感到牴觸,雖然在過去幾年的劫掠當中,阿闌豁阿經常在發泄之後就將人當場砍殺,但依舊對呂仲騏眼下的玩法感到恐懼。

“呂公子,我想還是再覈對一遍計劃爲好,等到明天高俊入城之後,咱們是在甕城進行夾擊。”

“沒錯,在高俊進城之前,什麼要求都可以答應他,他要求控制城門,咱們就讓他控制。”

“我麾下的蒙古勇士藏在城門的夾洞之中,等到高俊進城之後,就立刻從後方截住他,迅速亂刀將他殺死。”

“本來我想活捉高俊的,但是現在隨你們的便好了,這樣的結局同樣凸顯了人命運的嬗變。”呂仲騏意興闌珊的說。

“我希望您還是小心一些,這是決定命運的一擊,如果我們能夠一舉擊殺高俊,敵軍必然羣龍無首,我們可以從登州潰圍而出,整個膠東就重新在掌握之中了。”阿闌豁阿略微有些興奮,這可真稱得上是一件大功,除去殺掉高俊之外,還要上龍門宮,接走丘處機,能夠辦成這兩件事,自己在大蒙古兀魯思的地位也將飛速提升。

交代了這些情況,阿闌豁阿不安的看了一眼那些使女:“呂公子,想要成就男子漢事業的人不能被女人的腰帶纏住了腿,這幾天我希望您能把這些女人都關起來,多和軍隊在一起,雖然你發給他們餉銀,但他們也需要你的關注。”

然而呂仲騏已經打算再次尋找快樂了,阿闌豁阿只能無奈的起身,轉頭去囑咐自己的蒙古軍將:“不用高看這個呂公子,他只是因爲祖上擁有榮耀的出身纔有的財富和地位,而他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

阿闌豁阿依舊不太放心,再三檢查了關押張林和他的部下的那些房子,這幾天張林遭到了蒙古人的虐待,奄奄一息的倒在一蓬腐敗的茅草上,渾身鮮血淋漓。幾名女人受到蒙古人的差遣,正在燒熱水,準備將這幫人洗一洗,明天有可能還要利用這些人誘導高俊進入城內。

張林感覺自己被拉動,他努力睜開被血痂糊住的眼睛,就在這時,一個女人的聲音在他耳邊低低響起:“張林將軍,請你幫我出去。”

他吃驚的擡起頭,那個女人立刻把他按下去。

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前言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尾聲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尾聲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尾聲尾聲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尾聲第十章 劫(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尾聲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
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前言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尾聲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尾聲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尾聲尾聲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尾聲第十章 劫(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尾聲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