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

樹林裡的太平軍大約還有百多人,他們在肉搏中逐漸失利,已經完全退入了林中,雖然還在施放弓箭,但是明顯稀疏了許多。

這一切都被鐵木真盡收眼底,他站在塔院上,滿意的注視着蒙古人歷史上第一次海軍登陸行動。

就在這時,海風帶來了一陣細微的樂器的聲音,好像是牛角,又彷彿是別的什麼。

蒙古人是敏感的,他們驚訝的擡起頭來,被樹林遮蔽的港灣裡,一條條戰艦魚貫而出,上面全都是嚴陣以待的太平軍軍兵。

“不好,咱們中計了!”領頭的蒙古百戶驚呼一聲,就在這個時候,只聽島上幾聲炮響,樹林裡突然衝出來無數太平軍兵,短刀在前,長刀居後,大量的長槍兵緊隨其後。

左右各有兩面旗幟,兩名步行將領衝了出來,左側那人形貌崢嶸,使得一條纏鐵長槍,旗幟高高飄揚:太平軍步軍指揮賀萬歲。

右面那人是個虯髯大漢,手裡一把潑風長朴刀,運轉如飛,身後旗幟是:太平軍步軍指揮唐太平。

“保護糧倉,把他們推到海里去!”兩名將佐一聲令下,近千名軍兵發起衝鋒,這三百多名剛剛上岸腿腳還發軟的蒙古人如何抵擋得了?不過片刻就被屠戮一空。

與此同時,在海上,太平軍的艦隊也快速抵近了蒙古人的混編艦隊,這支太平軍船隊的船員訓練有素,雖然對海面也不算特別適應,但一看就是經常坐船,懂得水性。

“讓這羣旱鴨子洗一洗!”左面那人用青巾包着頭,也沒戴頭盔,不穿盔甲,手裡拿着一把硬弓,弓囊和箭囊都是描金朱漆的。船頭上一面旗幟:太平軍步軍指揮蘇日月。

艦隊分開兩路,另一艦隊從背後包抄,弓箭手們紛紛放箭,船頭上那員將領手執小旗指揮,此人身材精悍,眼神銳利,左手按着一把寶劍。船頭上也有一面旗幟:太平軍步軍指揮熊開國。

原本的南宋茶商首領蘇賴子和熊果兒野人都得了高峻的賜名,搖身一變成了太平軍的指揮,在過去一段時間,他們都沒有參加任何戰鬥,而是留在東海縣進行整編。

兩位頭領的表現很不錯,現在終於輪到他們大展拳腳,痛擊蒙軍了。

盟軍的混編艦隊頓時覺得情況不妙,急忙想要向後撤退,不少士兵尋找弓箭加以反擊,但是在茫茫大海之上,船隻左右搖晃,蒙軍士兵這時才感覺到頭暈目眩,不能施放箭矢。

相比而言,太平軍的射擊就穩當了許多,他們開始血洗對手的甲板。

蒙古人的船隊大部分是民船,根本沒有擋板護衛,不過是片刻時間,就被屠殺殆盡,也有急於轉向想要逃亡的船隻,都被太平軍艦隊逐一截獲,很快,太平軍艦隊開始收攏靠近,準備跳幫。

大部分小船上的蒙軍士兵已經死傷殆盡,倖存者也都奄奄一息,只有比較靠裡的兩艘大船上,還有蒙古士兵手持刀劍準備抵抗,蘇神通第一個跳進船內,沒有立刻撲上去,而是微微踮起腳跳了跳,引起船隻的一陣搖晃,對面的蒙軍士兵趕緊抓住手邊的繩子柱子,以防左搖右晃,蘇神通哈哈大笑,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去,也不用刀劍,輕輕轉挪幾下,就把幾名蒙古士兵全都擠下了船。

而在另外一艘船上,戰鬥同樣進行得非常輕鬆,一名年紀輕輕的太平軍兵手腳利落的爬上了桅杆,綁上了太平軍的旗幟。

整場戰鬥歷時還不到半個時辰,這一切都被鐵木真看得真真切切,他未發一言,身後的蒙古軍將們也都十分震驚。

海灘邊上的廝殺聲也傳遞到了東海縣這邊,在一片泥濘的灘塗之中,李瀟琪等人打着赤腳,還在努力的做僞裝的糧食。

“這幫人來的真快——你們看,這個像不像?”

糧倉裡面的囤子做了很多修改,70萬石的糧倉大概結成了上百個囤子,在外圍和靠過道的囤子當中,最外面一層是糧食,裡面是沙石泥土和乾草。

而比較靠內的糧食囤子則就全部由乾草沙石組成,少年兵們還在做最後的檢查,努力的要讓這些冒牌貨看上去真實一些。

“都檢查完了沒有?”莊佐在其中穿行,感覺差不多沒有問題了,大手一揮:“趕緊回去收拾行裝,然後跟我走!”

利用鹽販和茶商們搶出來的一天時間,少年軍們終於完成了僞裝大業,此時他們聚集在東海島東面,這裡是一片泥濘的灘塗,他們用殘餘的稻草在其中鋪開一條路,遠處的海面上,停靠着一排船隻,全都下了錨,幾艘小船往來,將少年軍們載上大船。

“殷阿姊!”李驍奇上傳之後,看見船上的人,趕忙下拜。

因爲在河南行商折了本錢,殷去寒不得不去投奔高俊,但是高俊卻沒有讓她留在根據地,而是想辦法給她籌措了一筆錢,讓殷去寒回到河南賑濟災民,並且挑選能用的人前來。

此時的船隊沉沉的,裡面裝的都是河南的災民以及各種藥材。少年軍登船之後,很快船隊又繼續揚帆北行。殷去寒終於再次來到根據地,此時她心情急迫。

她很清楚,高俊之所以讓自己又回到河南去賑濟災民並且行商,很大程度上是想讓自己避開這次戰事,此時她提早完成了在河南的任務,急切的想要看一看高俊的狀況。

也許是太過激動,剛剛下船不久的音樂還就病倒了,高俊雖然依依不捨,雖然心裡面,十分掛念,但是也不得不走到殷去寒的牀前,拉着手與她告別。

太平軍將要出擊,既然演戲,就要把戲完全做足,高俊要裝作是十萬火急的樣子去襲擊鐵木真。王澮等人已經制定了一個計劃,要讓鐵木真燒燬糧倉的過程一波三折,吃一些不大不小的虧,最後燒掉一堆無用的茅草,卻以爲自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而此時此刻,鐵木真已經乖乖上鉤,他正在接待要獻計獻策的沿海漁民王貴。

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七章 牛(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七章 願(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尾聲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
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七章 牛(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七章 願(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尾聲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