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

帶孫嚎叫着讓騎兵們趕快從戰團中解脫出來,但是零散的騎兵又遭遇到了通用騎兵的近距離追殺,等到太平軍重騎兵結束這一輪廝殺的時候,蒙古軍隊已經損失慘重,剩餘人馬重新結陣,準備對太平軍發動第二次衝鋒。

太平軍也毫不示弱,這次他們擺出的隊形更薄也更寬,三百多把馬槍一字朝外。

衝鋒的結果讓人驚歎,一般而言,騎兵的衝鋒隊形是銳陣,而太平軍將速度較慢的重騎兵佈置在中間,通用騎兵在左右兩翼發動衝擊,形成了與銳陣幾乎完全貼合的犢陣,幾乎每一把馬槍都有所收穫。

騎兵衝鋒僅僅進行了兩輪就分出了勝負,1000名蒙古騎兵被400名太平軍騎兵打得大敗,損失超過300人,太平軍騎兵隨即發動全面追擊,將敵軍打得落花流水,殘兵向木華黎本陣靠攏。

萬萬沒有想到帶孫率領敵軍一倍的人數,卻被兩輪衝鋒打了個滿臉桃花開,蒙古騎兵在驚愕之餘產生了一絲動搖。似乎是捕捉到了敵軍微妙的心理變化,馮達猛的發令進攻,身旁的旗隊士兵不由的錯愕,但依舊忠實的傳遞了全軍衝鋒的命令。

一聽到馮達陣中的金鼓聲,李銘就明白了馮達在想什麼,也義無反顧的率領剩餘的騎兵衝進了木華黎的本質。

太平軍的全面衝鋒讓蒙古人難以招架,剛剛目睹了帶孫的失敗,他們在心理上正處於緊張糾結的時候,以至於被步兵衝鋒打了個措手不及,全軍向後退縮。

木華黎突然從心底感到一股恥辱,要是六千名蒙古騎兵被這麼點人馬打敗,那可就真是大笑話了。

蒙軍隨即發動了反撲,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後方又發生了鬆動,郭延嗣和後方的攸興哥攪成一團,與此同時,各個堡壘之間的鐘聲鼓聲響成一片,似乎正在加緊調動兵力,準備徹底封鎖木華黎。

這一連串的聲響讓木華黎又重新清醒起來,敵軍還沒有出動主力,姑且讓他們佔點小便宜吧,蒙古人立刻散開,遠遠的放了一輪箭,射倒了十幾個人,隨即就分散開來離開了堡壘羣,回到了正在被包圍的說壘下面。而馮達也就近撤入了年壘之中。

此時,張惠依舊被蒙軍團團包圍。

到了晚上,士兵們已經掘好了壕溝,並且安置了一部分木柵,剩下的地方則用大車擋住,張惠的軍兵們輪番休息,而醒着的人點燃火把,始終保持着高度警戒,讓蒙古人無機可乘。

高俊又嘗試了兩次不成功的解圍行動,樓升在夜戰中沒有從石抹孛迭兒那裡討到什麼便宜,不得不撤回自己的堡壘,而訛留山律在這個晚上表現神勇,居然連續擊破了石天應和劉世英,幾乎一直打到了張惠跟前。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說壘那邊卻連續敲響警鐘,木華黎已經派遣大隊騎兵前去增援,無奈之下的訛留山律也只能選擇撤退。

張惠倒沒覺得什麼,反正堅守兩天是早有心理準備的事,等到明天,無論如何高俊都會想辦法解圍的。後半夜,支持不住的張惠回到營帳中,準備眯一會兒。眼睛才合上沒多久,突然被巨大的喧鬧聲所驚醒。

不知爲什麼,防線邊緣突然起火了,在救火的綽綽人影當中,還依稀可以看到遠處的敵軍正在調動,明顯是打算趁火打劫。

“這是怎麼回事?”看到的明明是火焰,可張惠卻覺得一盆冰水從頭澆到腳跟,如果真的是營地起火的話,很有可能燒燬防線邊緣,再加上救火時候的混亂,敵軍要是趁這個機會打進來,情況不堪設想。

“有幾個孬種覺得沒希望了,要跑!”季宗若抹了一把臉上被汗糊住的灰:“整個南邊全都亂了,黑韃馬上就要打進來了!”

“把營部的各直屬隊帶上,咱們先堵住火場那邊的缺口。”張惠匆匆披上盔甲,帶領直屬隊的人到火場邊緣,此時蒙古騎兵也已經趕了過來,健壯的駿馬跳過火焰,對內發動衝鋒,這幾個逃兵臨走前乾的這手真他媽漂亮!整個邊緣地帶的木柵都被燒燬了,人員也亂作一團。

“大家別慌,本統制在此!”張惠步行手持大槍,帶領直屬人馬發動衝鋒,軍法隊拿着闊劍,力畜隊拿着短刀,軍樂隊甚至只拿了木棍,按照長短兵器的配置原則,倒也排開了陣勢,衝上去堵住了蒙古人進攻的兵鋒所向。

黑暗中的廝殺極爲混亂,就在這個時候,季宗若也穩定住了慌亂的人們,開始反向壓制蒙古騎兵。就在這個時候,張惠突然慢下了腳步,彷彿在思考什麼,猛然間一拍大腿,叫季宗若趕快回防。

“回防?回防哪裡?”季宗若感到莫名其妙,敵人不就在前面嗎?

“你現在趕緊帶人去北邊兒,帶貼軍去,把所有的噴火槍都取出來,我說這幫子黑韃怎麼這麼面呢,他們的主力肯定準備在北邊突破!”

張惠關鍵時刻的機敏果決拯救了整支軍隊,季宗若雖然還不算太信服,但忠實的執行了命令,剛剛趕到北面,就聽到了隆隆的馬蹄聲。

但營地畢竟是太亂了,無法有效的組織軍隊進行抵抗,蒙古人在南北兩面都下了死力,還派出騎兵多路騷擾,張惠也發了狠,下令將庫存的剩下的噴火槍和修羅火全部拿出來,有多少燒多少,穩住防線,撐到天亮爲止。

天亮的時候,附近幾個堡壘再次派兵出來支援,郭延嗣沒能打破石天應和攸興哥,而樓升和何實打得難解難分,馮達倒是突破了李守賢,但是卻被帶孫擊破後陣。

但這些援軍畢竟給了蒙古人極大的壓力,蒙古人悻悻的從防線上撤了下去,張惠撐到了天亮,但也失去了所有的噴火槍。

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章 燕(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尾聲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尾聲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章 牛馬(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尾聲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八章 願(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
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章 燕(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尾聲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尾聲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章 牛馬(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尾聲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八章 願(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