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戰(下)

這批精兵強將是臨時抽調的,都是各位軍使的寶貝老兵,不少人還有金矟紅綬和金鐔紅綬,是曾經立下過戰功的精銳。

圍繞着木柵的敵軍騎兵沒有想到營壘內的人馬居然還敢反攻,措手不及之間被戳倒了好幾人,老兵是寶貴的財富,這點潘正很清楚,但他更明白,絕對不能允許軍隊有成建制的損失,哪怕只能救回來一人一馬,也必須對郭延嗣進行支援。

很快,黑韃意識到這是進攻營壘的好機會,雙方在營壘附近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地上溝溝坎坎,壕溝縱橫,對於步兵來說是很大的優勢,但是全身鐵甲巨裝的黑韃騎兵也並不軟弱,他們左手架着圓盾,右手擎着鋼鞭,腰上掛着鐵骨朵,被砸中的人無不是頭破血流,腦漿迸裂。

高俊的長槍手們堅強的回擊着,他們似乎無師自通的學會了當年岳飛的戰法,長槍手挑開黑韃騎兵的頭盔,將他們拖下馬來,刀盾手們衝上去,用刀插他們的喉嚨,或者直接用盾牌的尾部把他們的臉砸個稀爛。步兵們緊緊的擠在一起,讓對方的戰馬無從馳騁。

“此時戰事正酣,正是一鼓作氣之時。”石抹明安傳下命令,上千名契丹人馬沿着五條不同的進攻線路,準備一舉摧毀敵軍的防禦。

漸漸的,在木柵之外的軍兵們有些抵擋不住了,他們一段一段的丟失壕溝的控制權,逐漸被擠壓。

“曹大個!曹大個!”郭延嗣呼喚自己的什將:“你,現在把咱們的都旗和認旗帶回木柵。”

“軍使,這是啥意思?”

“別廢話,記住,一定要把咱們的都旗和認旗帶回去,其他的都不用你管。”

曹大個似乎明白了郭延嗣的意思,含着淚點點頭,把兩面旗幟放到自己胸口最貼心的位置,轉身向木柵方向跑去。

黑韃從來沒有打過這麼吃力的仗,每前進一步付出的代價都不可忍受,一羣長槍兵和刀盾兵的配合非常嫺熟,簡直無懈可擊,只能靠人命一點點磨動。但是他們擁有人數的優勢,郭延嗣丟掉了第四道壕溝,他們都僅剩的三十多名軍兵,現在擠在最後一道壕溝裡。

“諸位,我郭延嗣對不起大家,”郭延嗣小聲呼喊着:“但是咱們還得給咱們都爭取最後的榮譽,看到前面那個黑韃將軍了嗎,這個角度我不能確保射殺他,稍後咱們一起衝鋒,前進二十步,我向各位保證能一箭封喉。大家說幹不幹?”

“幹了!”軍兵們怒吼起來,提起長槍和刀盾,奮力向前擠去。

蒙古軍猝不及防,紛紛避讓,不過是片刻之間,他們就前進了十步,但是反應過來的蒙古軍在各級校尉的咒罵之下重新圍了上來,與郭延嗣都的軍兵拼死作戰,他的人數更多,彼此擠在一起,想把對手逼回到壕溝裡面去。

可是軍兵們已經不再吝惜性命了,他們的招式大開大合,刀盾兵們兇狠的向前推着。

“噗!”一名刀盾兵的右腹中了一槍,槍頭整個陷了進去,但是他卻沒有停下來,而是怒目圓睜,繼續向前衝鋒,對面的長槍手眼看着自己的長槍一寸一寸的刺進去,從他身後一寸一寸的出來,他努力的攪動長槍,但是絲毫不能停滯對方,直到自己被盾牌擠倒,剩下的長槍兵轉身就跑,站在這名刀盾兵身後的另一名軍兵幫助他把長槍徹底從後面拔了出來,柔軟的腸子從傷口裡涌出,落到地上,被自己踩碎。

他們就這麼勇猛的衝着,直到前進二十步。

郭延嗣一邊奔跑,一邊拔箭上弦,剛剛到位置,擡手放箭,那名契丹軍將猛的捂了一下脖子,隨後軟軟的從馬上摔了下去。

“哈哈哈哈!!”郭延嗣放下弓箭仰天大笑,這個時候就算萬箭穿心也沒什麼遺憾了。

契丹人惱羞成怒,再次組織起來組織郭延嗣他們靠近,但是士兵們畏畏縮縮的,甚至不敢直視這些軍兵。

就在這個時候,木柵那邊的喊殺聲再次響起,潘正組織了第二波反衝鋒,打得敵軍節節敗退。

三軍奪氣,最爲不妙,但是石抹明安不忍心浪費這麼好的進攻機會,他咬了咬牙:“再壓上一千人,今天一定要奪取營壘,殺光敵軍!”

四千多名契丹軍兵在前線兇狠的廝殺着,壕溝幾乎爲之填平,無論是軍兵還是民兵都在竭力戰鬥,潘正在點將臺上大聲呼喊,排兵佈陣,數百名軍兵在他手中掌握。

但是契丹人終究是在一步步推進着,五條壕溝全部失去,木柵也在熊熊燃燒。

正當此時,契丹軍內部卻傳來驚恐的叫喊,士兵紛紛回過頭去,身後的營寨之內,有着一絲不祥的黑煙。

片刻之後,滾滾黑煙升騰,石抹明安陣內的軍兵惶恐不安,人馬嘶鳴,明安本人也十分緊張,營地內留守的人馬不過千人,難道是有人在劫營嗎?

他並沒有猜錯,劫營的正是高俊。

今天早晨,大家就發覺營寨內留守的人馬格外少,幾乎不用討論,大家就清楚黑韃已經準備發動總攻,此時不下爛藥,更待何時?

高俊將自己手下的人馬分爲五個都,二十三名正式軍兵爲第一都;數百名災民中的青壯男子爲第二,第三都;李驍奇率領的少年兵爲第四都;婦女們爲第五都。

在戰鬥中,第一都爲中堅力量,負責攻克寨門,二都和三都手持兵器和火把,負責縱火,而剩下的人則搖動旗幟,虛張聲勢。

營寨內的黑韃驚慌不已,不少人奪馬而逃,極少有人注意到對面真正的實力,第二都、第三都的災民們狂呼亂叫,肆意縱火,很快營寨內就黑煙滾滾。

“到了報仇雪恨的時候了,跟我來!”高俊揮舞着金直刀,軍兵和災民們猶如一道洪水,營地席捲的七零八落,殘餘抵抗的敵人也被肅清,災民們俯身拾取敵人的武器,剝下敵人的鎧甲,胡亂的穿在自己身上,他們幹這個活兒倒是很快。

這些人洗劫了石抹明安的營地之後,又像洪水一樣傾瀉出來,向敵人混亂的後軍發動猛攻。

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章 羊(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尾聲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尾聲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尾聲第十章 血酬(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五章 工廠(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三章 伏(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
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章 羊(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尾聲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尾聲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尾聲第十章 血酬(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五章 工廠(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三章 伏(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