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

這實在是最簡單不過的武器——絆馬索,爲了能夠絆倒沉重的高家軍軍兵,繩索左右兩邊用了十幾名紅襖軍拉繩,效果好的出奇,最前排的幾名軍兵猝不及防,一下子都摔倒在地,紅襖軍嚎叫着撲了上來,準備補刀。

後面幾排的軍兵迅速停了下來,用長槍保護着他們的隊友,然而最前排的軍兵倒下去之後很難站起來,他們的盔甲實在是太沉重了。

正當保護隊友越來越難的時候,戴慶手下的什將立下了戰功,他眼疾手快的抽刀斬斷了絆馬索,後排的軍兵趕緊站起來,繼續向前,將隊友納入陣中,戴慶都的押官們趕緊把倒下的軍兵扶了起來,經過片刻的停頓之後,軍兵又繼續前進。

相比而言,僧虔旗則沒有這麼幸運,同樣是被絆倒十幾名軍兵之後,由於後排的軍兵實在難以對前排進行完全的保護,有三名軍兵被殺。

血淋淋的屍體被拉到中軍,擺到了馬車上,名牌被取下,交給趙昉,潘正指定了一名承局、一名什將專門跟着趙昉,爲他拿着各類文件,保護長史。

隨着進入樹林越來越深入,路也分成了岔道,整個隊伍再次停滯不前,軍兵們都縮成一團,儘可能的阻擋敵人的突襲。最可怕的莫過於那些拿着大錘或者巨斧的敵人,這一類人往往是壯漢,在隊友的掩護下快速突入軍兵面前,一旦你沒有防住他的武器,皮開肉綻、頭破血流就是免不了的事情。

但是,對於紅襖軍來說這同樣心痛,這樣的一次突襲之後,壯漢往往就回不來了,就算他能打倒一個敵人,也會迅速被另外幾人亂槍戳倒亂刀砍死——然而這樣的一換一已經是最便宜的事情了,大批沒有盔甲的紅襖軍軍兵毫無價值的死在敵人的槍下。

由於潘正堅決的選擇向樹林方向突擊,數百名騎兵白白遛了一圈,沒有對高俊的軍兵造成任何打擊。

不過堵在樹林裡面不是辦法,成千上萬的紅襖軍就埋伏在樹林裡,他們現在正在緊急製作各種武器陷阱,砍倒樹木作爲路障,準備將高俊的軍兵殲滅掉。

軍兵們對此毫無辦法,樹林中沒有大道,而是分成了無數小徑,這些路有如迷宮,不是本地人根本不知道怎麼走,這也是這類莊園保護自己的手段之一。

“準備分散突圍,向於家莊的小莊前進。”潘正痛苦的下達這個決定,他知道有很多都一定是回不來的。“樂隊的成員分散到各旗,把樂器都帶上,誰到達小莊,記得吹集結號。”

一聲令下,軍兵分成數股,從不同方向繼續前進,而且每次遇到岔道,就不得不再次分兵,潘正帶領整個營部,艱難的向前行進。

然而這樣也拉開了整個戰線,紅襖軍們也無法像潮水一樣洶涌的圍上來,他們同樣分成了數十數百股,從不同方向不停的突襲各路軍兵。每一路軍兵都像是一隻兇猛的老虎被數十條野狗圍着,對手正在堅韌的不斷髮動突襲,等待着他們疲憊、他們疏忽、他們亮出自己的軟肋。

戰死的軍兵也無法再被拖上馬車,只能讓軍典摘取名牌,戴慶帶着他自己的一個正軍都和一個貼軍都,艱難的沿着一條小路向前走去。

突然幾聲梆子響,從林子裡衝出來一羣紅襖軍,距離實在太短,長槍都伸展不開,軍兵們笨拙的揮動長槍,貼軍們抽出直刀,一起和敵人進行貼身肉搏,幸運的是對手身上的盔甲實在太弱,在倒下十幾人之後,不得不後撤。

“王虞侯,你這人把長槍集中起來放好,從地上撿朴刀來戰鬥。”戴慶抹了一把臉上的血,由於作爲一軍首長,要時刻觀察四周,他並沒有把面甲放下來。

這樣的做法果然有效果,敵軍再次短距離衝上來的時候,手持朴刀的軍兵發揮了重要作用,連續打敗了兩股敵人之後,大家驚訝的發現前面的路上倒下了兩棵樹,正在考慮是繼續前進,還是換個路走的時候,數百名敵人突然從不同方向衝了出來,向戴慶發動突擊。

爲首的那名敵軍身高丈二,膀大腰圓,身上的鐵甲都有些塞不下,兩把巨大的宣花板斧在他手裡運轉如飛,隔開了一名軍兵的長槍,又架住了另一名軍兵的朴刀,照着第三人的臉上砍去。

“哇啊!”那名軍兵慘叫一聲,面甲整個都被劈開,和破碎的甲片一起飛出來的還有淋漓的鮮血。他搖搖晃晃的倒在地上,幸運的是還能掙扎。

就趁着這一擊的功夫,另外一名軍兵已經一槍戳到這壯漢的肚子上,這一槍是那麼的穩準狠,一般的敵人,就算身上的鐵甲不會穿透,也要被頂的後退兩步,可是此人好像沒有感覺一樣用力往前跨了一步,反而將這名軍兵險些推倒。這壯漢舉起手中的大斧,用力向下一劈,這軍兵趕緊扔下長槍,用套在右胳膊上的盾牌去擋,整個盾牌幾乎都被徹底劈裂,這軍兵慘叫一聲,右胳膊無力的耷拉下來。

大漢顧不得繼續攻擊前面的軍兵,因爲又有幾個人圍了上來,他的大斧向後一磕,斧子的背部砸中了一名軍兵的胸前,這名軍兵就像是吃了知名太極拳表演藝術家閻老太太的龜波氣功一樣,被打得幾乎飛了出去,還撞倒了自己身後的另一名軍兵。

戴慶大吼一聲,跟兩名什將同時出擊,決心拼命也要幹掉這個難纏的對手。

這壯漢毫不畏懼,也嘶吼一聲,舉起斧子前來迎擊,他斧子用的很有技巧,兩下就砍斷了一名什將的槍桿,不過他還是貪功了一些,沒有繼續和戴慶搏擊,而是想要搶先砍死這名什將,他猛的向前竄了一步,踹倒了那名還在震驚當中的什將,在他想用斧子劈死這名什將的時候,戴慶猛地刺中了他沒有護甲保護的弱點——腋下。

幾名軍兵一擁而上,趁着對手沒法反擊的時候,奮力攻擊這名壯漢,他們也發覺對手的弱點是腳部。幾個人用長槍戳中了這名壯漢的左腳,當這個人驚慌的想要後退時,一名軍兵用盡全身力氣,低身一刀掃斷了他的右腳。

這人悶叫一聲,摔倒在地,另一名軍兵用膝蓋頂住壯漢的胸前,左手扒開他的項頓,右手抽出短刀,狠狠往喉嚨上刺了兩刀。

這人帶來的紅襖軍軍兵也不堪用,沒什麼盔甲武器,早已經被其他軍兵擋住,眼下看見主將已死,發聲喊一起便走,無移時便逃得無影無蹤。

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尾聲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尾聲第十章 掙扎(下)第九章 牛馬(上)尾聲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尾聲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尾聲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無標題章節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尾聲第七章 間諜(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
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尾聲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尾聲第十章 掙扎(下)第九章 牛馬(上)尾聲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尾聲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尾聲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無標題章節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尾聲第七章 間諜(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