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同室操戈

金國君王邁卡威是怎麼死的?金國史中描述邁卡威的死是“暴斃”。據推測,邁卡威很有可能死於腦溢血突發。由於邁卡威死的非常突然,事先沒有任何徵兆,用邁卡威的長子邁立陽的話來講是,“父親死的當天晚上還好好的,看上去沒有任何不適,沒想到就突然去世了,實在令人不知所措。”邁卡威死的當天晚上,見到的最後一個人便是邁立陽。因此在野史中訛傳是邁立陽毒害了自己的父親,想盡快繼位。這種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於情於理,邁立陽都沒有加害其父的動機。邁卡威平日的用食品茶飲水都由王殿內專門的供應處提供,邁立陽壓根管不着他們。雖然邁卡威生前沒有指定接班人,但按金國長子繼位的不成文規俗,長子邁立陽是名正言順的繼位者,邁立陽壓根不需要用弒父迫不及待地提前上位。對邁卡威驗屍的驗屍官也沒有發現邁卡威死前有中毒的跡象。所以,邁卡威的死並非由他人謀害造成,而是其身上疾病突發所致。

邁卡威的死由於死的太突然,金國的高層一時反應不過來,政權的更迭因此稍顯混亂。羅夫康一直在密切關注邁卡威死後金國高層的動向,因爲邁卡威的“暴斃”有可能觸發金國內部的權力鬥爭,就像當年金國君王邁陸理和邁爾哥去世那樣。

帝王二世三十一年,帝王二世明青棟派出龐倪胄統率十幾萬大軍討伐金國,正在這個當口上,金國君王邁陸理去世了,金國陷入了羣龍無首的局面。敵人大兵壓境,國君又剛離世,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金國的高層觸發了一場奪權行動。金國的繼位制度並沒有以明文規定下來,按理說應是長子繼位。邁陸理的長子是邁任容,他是邁卡威的哥哥,金國國君之位理應給邁任容。但是邁陸理的親弟弟邁爾哥卻並不認同這個侄兒,他慫恿自己的親信大臣和將領向邁任容奪權。邁爾哥的親信大臣和將領叫嚷着說:“大敵當前,舊主離世,現在的金國是內憂外患,當前我們亟須考慮的是怎麼去擊退進攻我們的帝國軍隊。爲了能夠一致對外,全體軍民要衆志成城,高層應強調集體領導,擇一年長者,來加強集體領導。”哈赤卡布諾尼的不少將領也響應集體領導,共同對外。拉赫卡布諾尼的首領尼迪爾也贊同道:“在大敵當前,金國隨時都有面臨被敵人消滅的情況下,我認爲金國應施行集體領導,聚廣思則大成,聯合卡布諾尼族的各部落,集中全國之兵力,一致對外,共同抗擊來犯之敵軍。”

在卡布諾尼人的族落中,屬拉赫卡布諾尼、霍落卡布諾尼和哈赤卡布諾尼最有權勢,而由於金國的開國之君邁古爾特屬哈赤卡布諾尼族,所以金國的二任君王都屬於哈赤卡布諾尼族。邁爾哥爲了能當上金國之主,聯合拉赫卡布諾尼和霍落卡布諾尼,向邁任容奪權。邁爾哥說服了拉赫卡布諾尼的首領尼迪爾站到他這邊,邁爾哥允諾事成之後,尼迪爾能分享一部分王權,尼迪爾遂表態同意支持邁爾哥奪權的主張。邁爾哥拜訪了霍落卡布諾尼首領洛舍智(睿肅王洛瑞什的父親),希望能把洛舍智拉到自己一邊。洛舍智認爲邁爾哥向他的侄兒奪權的行爲是哈赤卡布諾尼族內部的事,霍落族人不宜干涉。洛舍智對邁爾哥說:“這是你們的家事,我們霍落族的人不便干涉。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不贊成也不反對。”

邁爾哥雖然沒有把洛舍智拉到他這邊,但洛舍智甘願當個中立者,邁爾哥也不願強求。霍落卡布諾尼人在邁爾哥的奪權行動中保持中立。

面對着叔叔邁爾哥赤裸裸的奪權,邁任容自是不甘心把王權與他人分享。可是大敵當前,三大族落中,拉赫與邁爾哥站在一起,霍落保持沉默,態度搖擺不定,哈赤族落中邁爾哥有不少親信的大臣和將領,邁任容知道支持自己的人處於少數。雖然那些支持邁任容上位的大臣和將領建議其不用理會那些人的鼓譟,先上位再說,但邁任容擔心一旦自己強行上位會引發金國的分裂,再加上帝軍的入侵,這樣會使金國走上毀滅的道路。而且邁任容也怕邁爾哥在他上位後背後下黑手,逼他下臺。幾經思考抉擇,邁任容最終向奪權一派人屈服,同意在高層建立集體領導。

邁爾哥的奪權行動一經成功,分享了王權的邁爾哥即把自己的擊敵之策說了出來。邁爾哥跟他的哥哥邁陸理一樣,也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面對着帝國十幾萬大軍的來襲,邁爾哥制定出了作戰部署:在金國下區的金軍部隊避免與帝國大部隊接觸,繼續留在下區,如遭到帝國小股部隊的襲擊可出擊消滅他們;金軍所有部隊集中起來,分爲兩部,一部渡過噶巴布斯河,在洛舍智的帶領下,務必在下區與帝國大軍纏鬥在一起;另一部由邁任容率領,繞過帝國大軍,深入他們的後方,襲擊他們的後方城鎮莫亞比茲,迫使帝國大軍率一部回頭,金軍趁此時機埋伏擊敵,如敵不回頭,邁任容率金軍主力從背後襲擊敵人,與洛舍智一起,前後夾擊敵軍。

邁爾哥集中金國兵力,由洛舍智親率五萬金軍渡過噶巴布斯河,前擊迎敵,把敵人吸引住;邁任容率八萬金軍繞過帝國大軍,直插帝國北方的後方城鎮莫亞比茲。邁爾哥這一作戰部署果然奏效,在金軍的大部隊襲擊了帝國大軍後方補給基地莫亞比茲後,龐倪胄率主力部隊回援,不料在途經的峽谷中遭到金軍的伏擊,帝軍大敗,龐倪胄也戰死了。帝王二世明青棟率軍征伐金國又一次以失敗告終。在這次帝金兩國的決戰中,帝國損失了十萬餘人,金軍傷亡也不小,陣亡者也達到了四萬人之多。但這場決戰畢竟金軍打贏了,使金國徹底在北方站穩了腳跟,並在北方掌握住了主動權,開疆拓土,攻城掠地,奪取了帝國在北方的大片土地。

決戰的勝利,無形中提升了邁爾哥的威望。金國實行的集體領導,在金國史中被稱爲“四王並座”。四王即是指邁爾哥、邁任容、洛舍智和尼迪爾。這四個人分坐在一起,執政。在當時不少金國的官員眼中,這四個人一起坐在上面,看上去是那麼的“不倫不類”。四王執政後,邁爾哥的親信大臣又鼓譟說,四人執政雖是集體領導但也該有個頭,四個執政的集體領導應該是以一人爲首的集體領導。

邁爾哥咄咄逼人的攻勢使其他三人坐在王位上顯得有些尷尬。在民間,金國的百姓一直在稱頌邁爾哥,說在邁爾哥的帶領下,金軍在與敵軍的主力決戰中贏得了勝利,拯救了金國。尼迪爾說自己坐在這個位子上是如坐鍼氈,洛舍智本來就對這個位子不感興趣,是邁爾哥讓他坐這個位子的。尼迪爾和洛舍智兩人決定主動讓位,退下去。尼迪爾和洛舍智主動來到邁任容的住宅,他們有話要對邁任容說。尼迪爾敞開胸襟對邁任容說:“任容,不瞞你說,當年邁爾哥讓我跟他站在一起,向你奪權,我是上了他的老當了。現在的情勢你也看到了,我坐在這個位子上是徒有虛名,什麼好處也沒得到。所以我決定讓位,從這個位子上退下來,反正坐在這個位子上也沒意思。”

“任容,我的想法跟尼迪爾一樣。但你不要認爲我們這麼做是來逼你的,我們只是把我們這個想法提前告訴你,就是我們都不想坐在這個位子上了。你怎麼做我們無權干涉,我們都會支持你,支持你和邁爾哥平起平坐。”洛舍智說道。

尼迪爾解釋道:“是呀,任容,你千萬別誤會。這次我和洛舍智到這裡來,沒有受任何人的差使。我們到你這裡來,就是想把我們這個決定告訴你,跟你說說心裡話。你千萬別誤會我們。你怎麼做都由你,我們都支持你。邁爾哥那傢伙我算是看透了,你跟他在一起要多留一個心眼啊。”

聽了尼迪爾和洛舍智的話後,邁任容微微點點頭。之後,在尼迪爾和洛舍智下位後,邁任容也作出了自己的決定,跟尼迪爾和洛舍智一起,讓位給邁爾哥。就這樣,邁爾哥成了金國名副其實的新君王。讓出王位的邁任容看着坐在王位上的邁爾哥,他心中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王位搶過來。邁任容積蓄着自己的力量,意圖要奪回屬於自己的君王寶座。

邁任容對失去王位的不甘心爲以後金國高層爆發的一場奪權風暴埋下了伏筆。

邁爾哥在位十年,十年的等待對邁任容來講未免長了些。邁爾哥去世後,王位的繼承權又一次走到了一條十字路口上。按理說,邁爾哥離世,君王之位由他的長子邁鐸木繼承。邁爾哥有二個兒子,長子邁鐸木,次子邁敏宗。但是三大族落的大臣和將領心中都清楚,邁爾哥去世后王位的繼承註定不會平穩,搞不好就要血雨腥風了。邁爾哥去世前似乎也清醒預見到了這一幕,邁爾哥病重時對邁鐸木和邁敏宗說,在他死後實行集體領導,讓邁任容帶這個頭。邁鐸木聽了父親的話後,回覆說:“這事我們以後再商議”。

在邁任容看來,邁爾哥當年是強行奪了他的王權,金國君王的傳承是父終子繼,從來就沒有兄終弟繼,邁爾哥的上位是亂了金國繼承的大綱,是背祖棄義的行爲。現在邁爾哥快要死了,王位理應由他邁任容繼承,沒有其他別的選項。邁任容先後說服了霍落的洛舍智和拉赫的拓勒達(尼迪爾去世後,死後沒有子嗣,拉赫的首領由尼迪爾手下大將拓勒達擔當,拓勒達是貝勒王拓善跋的父親)。邁任容對洛舍智和拓勒達說:“邁爾哥當初的上位,是因爲當時金國受到了敵人嚴重的威脅,爲了團結大家共同擊敵作出的非常規行爲。現在天下安定,邁爾哥去世後,應該把王位讓給正統君王邁陸理的子嗣。邁爾哥當上君王,完全是一個特例,所以他的王位決不能由他的兒子來繼承,這會壞了祖上的規矩,是背祖棄義的事。”

洛舍智和拓勒達表態支持邁任容,洛舍智說道:“邁爾哥的上位本就是形勢所迫下的無奈之舉,邁爾哥即日撒手歸天,王位應轉交給他哥哥的兒子來繼承,這無可厚非”。“是呀,這麼做沒有什麼不對的,本來就應該這麼做。否則的話會壞了祖上的綱紀,亂了國法,不利於金國的穩定。”拓勒達也表態支持道。邁任容得到了洛舍智和拓勒達兩大族落的支持,再加上哈赤中擁護他的那幫大臣和將領,邁鐸木和邁敏宗的人馬已成了少數。與此同時邁任容也調動了聽命於他的金軍部隊,做好準備,若邁鐸木和邁敏宗不敢拱手讓出王位,那麼邁任容就對他們不客氣了。

邁任容心中的積鬱開始要噴涌而出了,這次邁任容決不再作任何讓步,如果邁鐸木和邁敏宗不肯把王位交給他,那麼邁任容就武力奪取,把邁鐸木和邁敏宗的人馬剿滅掉,出一口當年被邁爾哥奪權的惡氣。

邁爾哥去世後,對君王之位的爭奪讓金都米里斯提內的火藥味漸濃,邁任容與邁鐸木兄弟爲爭奪君王的寶位即將上演一出同室操戈的大劇。

第7章 大軍集結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5章 黑暗時刻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70章 攻擊爲效第52章 蓄勢待發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5章 黑暗時刻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1章 黃金甲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6章 一石三鳥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46章 帝國勳章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章 殘陽如血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95章 困城之策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章 開胃小餐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69章 失敗之道第72章 捲土重來第4章 帝國一師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86章 虎口脫險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4章 帝國一師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5章 黑暗時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76章 不歸之路第20章 進攻,進攻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章 勇者無敵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
第7章 大軍集結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5章 黑暗時刻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70章 攻擊爲效第52章 蓄勢待發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5章 黑暗時刻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1章 黃金甲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6章 一石三鳥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46章 帝國勳章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章 殘陽如血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95章 困城之策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章 開胃小餐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69章 失敗之道第72章 捲土重來第4章 帝國一師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86章 虎口脫險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4章 帝國一師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5章 黑暗時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76章 不歸之路第20章 進攻,進攻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章 勇者無敵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