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卸下包袱

帝國一師的官兵攻入了沃梅赫金殿,在接近一座廳殿時,幾個帝國一師的戰士看到廳殿內的黃座上躺着一個身穿華麗衣服的男人,他們環顧四周,慢慢靠近廳殿,在殿外向裡面張望了一下後,幾個戰士小心翼翼走近那個穿着華麗衣服的男人,走到其面前,才發現他已經死了。帝國一師的戰士們後來才知道,這個躺在黃座上,一動也不動的男人是金國的君王邁立陽。其中一個帝國一師的戰士後來回憶道:

我們在一座廳殿內發現一個身穿華麗服飾的男子倒在金黃色的座位上,走進去發現他已經死了。在他身邊的地上有一個酒杯。一開始,我們不知道他是誰,不過從他的外表上看想必是一個王室貴族。後來,我們把他擡了出去,經過殿內侍女和侍官的指認,才確認他原來是金國的國君邁立陽。在他身上,沒有外來的創傷,故金國國君之死是死於自盡,他喝的那個酒後來檢測有毒。金國國君邁立陽是喝了自己的毒酒而死的。

聯隊長尼賽洛把金國君王邁立陽之死上報給了在慶頓城的羅夫康:

羅夫康將軍,得報,金國君王邁立陽在自己的金殿裡飲毒酒自盡,其屍體被我戰士發現,並得以確認。我軍將士已完全佔領了金國的大殿,正在對金殿內的每個角落進行仔細的搜查。從前方傳來的消息看,有不少夫人、侍女和侍從等人在自己的居室自盡,屍體頗多。依我所見,這些人之所以自盡有忠於金國的舉動,更多是出於對我們官兵的恐懼所致。現米里斯提城內比較混亂,仍有幾處地方頑敵仍不肯投降,依然在拼死抵抗。

羅夫康去文下示尼賽洛,“對金國君王的屍體必須派人保護,按君王之禮將其安葬,對金殿內其他的屍體擇地葬之”。羅夫康指示帝國一師的官兵把邁立陽安葬到金國君王的王陵中,以“君王之禮”將其葬之。身邊的參謀官問羅夫康,這麼做是不是合適?會不會引起爭議?羅夫康的回答是:“就這樣辦吧。反正人都死了,何必拘泥於這些小節。若帝王問起,我會向他說明和解釋。”

尼賽洛部和三旗軍佔領了米里斯提和沃梅赫金殿,米里斯提之戰遂告結束。由於米里斯提核心區域,包括沃梅赫金殿藏有大量珍寶,三旗軍的將士爲了搶奪這些珍寶,發生了鬥毆。消息傳到羅夫康那裡,羅夫康下令給尼賽洛,岡仁齊、法蒙克和德里亞,不準隨意搶奪城內殿內的珍寶,把那些玉石寶器看管起來,然後逐一分配給各部。羅夫康這個命令並沒有起到很好的約束力,除了帝國一師的將士能很好約束自己外,三旗軍的將士不時會發生爭奪珍珠寶石等財寶的行爲,“因爲金國王城內的財寶實在是太多了,金的、銀的、珠光寶器的,誰看到了,就被誰拿走。誰又知道誰拿走了呢。有些將士衣服裡塞滿了金銀寶物,幾乎所有的將士都能拿到一二件金銀及珍珠異寶。”

在三旗軍將士眼中,金國的王城是一個聚寶盆,這也是他們賣力攻城的原因。

到了十月底,米里斯提最後一道城內的敵人全部被肅清,帝國北方軍徹底攻佔了米里斯提。羅夫康上文給帝王五世明尚豐,對米里斯提作了一個總結性的捷報:

至十月底,我北方將士已佔領敵之核心金國的沃梅赫金殿,突破了敵人在城內佈置的防線,攻佔了金國王城米里斯提。金國君王邁立陽在殿內服毒自盡,職等命令將其葬入金國的王陵中,以表示對死者的尊重。米里斯提之戰,自去年三月開始,持續了一年多之久,在此持久戰中,我北方將士共殲滅城內金軍六萬二千四百餘人,我方將士傷亡五萬餘人,陣亡將士二萬三千三百多人。縱觀攻打米里斯提這一階段,我北方將士共殲滅金軍逾八萬人,自身傷亡超過八萬,三萬二千七百多官兵戰死沙場,殊爲不易。然能取得這一階段的勝利,圓了北方將士的心願,圓滿完成了我們制定的任務,至爲可喜。

在得到帝國北方軍攻佔金都米里斯提的捷報,帝王五世明尚豐賀文給羅夫康,賀文中用了“舉國歡騰”的字樣:

羅夫康將軍,北方各將士,攻佔米里斯提,舉國歡騰,振奮人心。將士英勇,創此偉績,實爲一驚天動地之喜事。望羅夫康將軍詳報參戰各部將士及其傷亡人數,以資犒勞撫卹,並希代向北方全體將士撫慰,期申悃忱。

帝王五世元年十一月,羅夫康的帝國北方軍終於佔領了金國的都城米里斯提,結束了在金國上區的大規模作戰,也基本消滅了在金國上區的敵人,金國上區的戰事遂平息,卡布諾尼人的金國也隨之滅亡。就在羅夫康的北方軍佔領米里斯提的時候,費朗的金軍在斡朵兒瀚的國土上對斡朵兒瀚軍發動了一連串的戰役,意欲擴大自己佔據的領土,爲外逃的卡布諾尼人贏得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在攻佔了斡朵兒瀚的王城庫斯格列後,費朗和他的金軍將士開始向西擴張,蠶食斡朵兒瀚人的國土。金軍兵分三路,一路由索克麻指揮的三萬人馬,一路是由克蘇哈指揮的二萬人馬,一路是費東廷率領的二萬人馬。此時,面對着異族的侵略,斡朵兒瀚人也組織起了一條從北向南的防線,北邊由大將克拉瑪率部坐鎮基沃勒城,往南有科尼巴德率領的二萬多人馬,南邊詹西默率二萬人馬守衛慕利尼斯城。索克麻與克蘇哈和費東廷決定先攻打斡朵兒瀚的北方城市,即克拉瑪坐鎮的基沃勒城。當克蘇哈和費東廷率部殺到基沃勒時,大將克拉瑪去西邊的多羅巴瀚國搬救兵去了,守城的指揮官對殺到城下的金軍態度強硬,拒絕向金軍投降。克蘇哈與費東廷即率部包圍了基沃勒城,隨即便攻打該城。索克麻部負責阻擊來援的科尼巴德的二萬斡朵兒瀚軍。金軍在攻破基沃勒的城牆後,殺進了城,基沃勒城內一片混亂。斡朵兒瀚的援軍在索克麻的阻擊下難有大的進展,被阻於薩波熱摩的流域,便再也無法向前推進了。基沃勒內的軍民在金軍猛打猛殺下開始出城向外逃,他們發現在城的西南一角沒有敵人,十幾萬軍民潮水般向西南一角涌出。在薩波熱摩一帶被阻的科尼巴德所部在感到金軍在向其側後運動時,感到不妙的科尼巴德連忙率部朝西北方逃脫金軍的圍捕。科尼巴德的人馬與逃出城的軍民碰在了一起,當他們正往西逃時,發現前面有金軍的騎兵攔在了他們的面前——這是金軍的將領佈下的局,把基沃勒的軍民和斡朵兒瀚的援軍一網打盡。索克麻和克蘇哈及費東廷開始率部圍攏,對在曠野上的斡朵兒瀚的軍民展開了屠殺。金軍的騎兵衝了過去,猶如在獵殺圍在籠中的獵物一樣,逮誰殺誰,慘叫哀嚎之聲充斥着這片土地上,令人心悸。

科尼巴德率部與金軍拼死作戰,但在金軍密集的箭支下,科尼巴德和他的部衆只有被動挨打的命了。金軍的鐵騎迅猛地將科尼巴德的斡朵兒瀚軍分割成一塊塊,陷入與金軍的廝殺中,一個接着一個成了金軍騎兵的刀下鬼,科尼巴德本人脖子中箭而亡。戰鬥進行了十幾天,有二十多萬的斡朵兒瀚軍民被金軍屠殺,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他們倒下的土地,史稱波多彌亞之戰。

當波多彌亞之戰行進尾聲時,斡朵兒瀚大將克拉瑪率五萬援軍趕了過來,克蘇哈率金軍人馬迎戰克拉瑪的斡朵兒瀚軍。兩軍人馬鏖戰在了一起,索克麻率部斜插到克拉瑪部的背後,切斷了克拉瑪所部的補給。克拉瑪率部想往南逃,遭到費東廷部的阻擊,克拉瑪不得已,且戰且退到西北方向靠近緬珀斯坦山脈的附近地域。金軍在得到費朗一萬五千人馬的增援後,對克拉瑪部發起三面總攻,克拉瑪也率部跟金軍打起了對攻戰,在激烈的戰鬥中,克拉瑪和他的一部人馬經過浴血奮戰,衝出了金軍圍攻,朝西南的切夫普東隘口跑去。此戰,克拉瑪的五萬人馬,最後只有不到二萬人活着逃了出來,金軍殲滅克拉瑪的斡朵兒瀚軍三萬多人。

經過一連串的大小戰役,費朗和他的金軍將士總共殲滅斡朵兒瀚軍十六萬多人馬,自身傷亡五萬多人,陣亡官兵不到二萬,無疑對費朗的金軍來講,這是空前的勝利。對斡朵兒瀚人來講,他們則遭受到了滅頂之災。金軍所到一處,對斡朵兒瀚人肆意搶掠屠殺,毫無節制。據統計,被金軍殺戮的斡朵兒瀚人(不包括斡朵兒瀚的將士)在五百萬到六百萬之間。在斡朵兒瀚的國土上,有三塊著名的紅土地,即佔庭之戰的那片土地(斡朵兒瀚大將達古?莫馬川戰死的地方)、庫斯格列之戰的那片城土以及波多彌亞之戰的那片區域。

當帝國的軍隊在攻打金國王城米里斯提的時候,費朗的金軍則在斡朵兒瀚的國土上連戰連捷,不停掠殺着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斡朵兒瀚人,擴張着卡布諾尼人的控制區域。而斡朵兒瀚軍之所以在跟金軍的作戰中屢戰屢敗,除了在戰略戰術,武器裝備及兵員人馬弱於金軍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斡朵兒瀚人在與金軍的作戰中沒有集中兵力,分兵來援,以致被金軍各個擊破,逐一消滅。

當費朗率領他的金軍在與斡朵兒瀚人的作戰中所向披靡,連戰連捷,攻城掠地時,駐在金國西北邊境重鎮葛達巴力一帶的餅德部則一直等待着費朗金軍的來犯。餅德預測外逃的金軍在帝王四世二十四年不會進犯葛達巴力。所以,到了帝王五世元年,餅德和他的將士就格外防範金軍的進犯。派出去的搜尋隊走出五六百公里之遠依舊未發現金軍的蹤跡,餅德令搜尋隊不用再深入搜尋敵蹤,保持這樣的搜尋範圍。餅德對搜尋隊的隊員們說:“該來的自然會來,你們就在這一帶活動,察探敵情吧”。餅德和他的將士一直關注西邊敵人的動向,北邊達勒善部的突襲着使令餅德和他的將士有點措手不及,餅德去文給羅夫康將軍,詢問羅將軍該如何對付北邊之敵?羅夫康復文給餅德,“北方之敵,敵情如何暫不得知,若敵人人數多,你部與董向燾部一起對付北邊之敵;若敵人數不多,董向燾所部及三旗軍一部可以應付,你部暫不動,仍應集中力量應付西邊之敵”。羅夫康令餅德派一部監視米里斯提西北方向的敵情。於是,餅德和他的將士開始做兩面準備。只不過,隨着北邊金軍的原形畢露,餅德和他的將士確定金軍的主力在西邊,在北邊的敵人人數不多,應該是外逃金軍分化出去的一支部隊。

帝王五世元年二月,羅夫康去文給餅德,告訴餅德“北面之敵在董向燾部和三旗軍一部的進攻下大敗向北逃竄,這證明北面之敵實力有限,不足爲懼,你們大可不必太放在心上。這說明外竄金軍主力是在你們這個方向上。當此我攻城部隊攻佔米里斯提的重要關頭上,你們須對西邊之敵抱以足夠的警惕,隨時做好敵來犯的準備。要做好足夠的偵探工作,以便能及時做好對敵的作戰準備,制定好相應的作戰方針戰術,從容應戰。”餅德和沈澄、薩富默及多里亞商討對敵的方針。餅德認爲,金軍要想收復他們的國土,會採取兩種作戰樣式,一種是一步到位,直接攻打葛達巴力;另一種是先攻打中西亞的其它國家,逐步向前推進,跟帝國一師開戰。沈澄、薩富默和多里亞認同餅德的說法,根據金軍採取的兩種作戰樣式,餅德和他的將領們制訂的作戰方案是“若敵直攻葛達巴力,把主力部隊部署在外側,用堅城拖住敵之主力,外側主力纏住敵軍,與來援的帝國北方軍各部隊一起打擊敵人;若敵逐次來攻,先攻打中西亞各國,待敵進入到我軍控制範圍時,先出一部與敵作戰,把敵人拖住後,其餘部隊再對敵人發動攻擊,等帝國援軍一到,對敵人發起總攻,消滅敵人。”

餅德和他的將士在葛達巴力一帶一直在等着費朗金軍的到來,轉眼到了帝王五世元年的年末,費朗的金軍未見蹤跡,金都米里斯提被尼賽洛部及三旗軍攻佔了,緊接着,羅夫康將軍的示令送到餅德的面前,羅夫康令餅德和他的主力部隊回到噶巴布斯河以南,只留一部分駐防葛達巴力城。

米里斯提之戰,牽制了帝國北方軍二十多萬人馬。在攻打米里斯提期間,羅夫康和他的北方軍時刻要做好二手準備,攻城和殲敵。羅夫康既要派部攻打米里斯提,又要對付外敵的來攻。在外線上,餅德部和董向燾部採取守勢;在內線上,尼賽洛部和三旗軍則採取攻勢。羅夫康用一句話風趣地形容道,“我們在金國一邊要攻城,一邊要跟外敵作戰,好比一手殺豬,一手宰牛,兩手都要顧及,但也要分個輕重主次,若牛來,則先磨刀霍霍去宰牛;如牛不來,則揮起剁刀,殺豬放血,然後等牛來,再宰牛。”現在,米里斯提之戰勝利告捷,待把米里斯提這隻“大肥豬”的肥肉分完後,羅夫康下令餅德部主力、董向燾一部、三旗軍主力、尼賽洛攻城一部、金國上區西邊朗鵬的一部回到噶巴布斯河以南。十多萬帝國北方軍的人馬回撤到噶巴布斯河以南一帶,三旗軍陸續回到他們的旗地,帝國一師的部隊則駐在噶巴布斯河以南一帶地區。

羅夫康召北方將士在脫布涅頓的慶頓城召開了一個慶祝大會,羅夫康在會上把帝王五世明尚豐發過來的賀文念給在座的將官聽,羅夫康表彰了在金國上區作戰和駐防的所有將士,說道沒有參戰將士的英勇作戰,就不可能取得米里斯提之戰的最後勝利,平定金國之敵的偉大功績。羅夫康接着說道,“我們攻打米里斯提,一邊攻城,一邊阻敵。大家也知道,敵人有十多萬的人馬逃了出去,一部在我們的北面,在我們的打擊下,漸漸氣盡,遊蕩在北邊的苦寒之地苟延殘喘。還有很大一部分,向西逃去,至今不知跡象。我們在派部圍困米里斯提時就不能不防範來自西邊敵之主力的來襲。可以說,我們是攻城殲敵兩不誤,兩手都要抓,不抓不行。”“米里斯提是敵人的王城,敵軍重點防守的重城,攻城的將士在攻城中付出了很大犧牲,並最終攻佔了金都米里斯提,實屬不易。在外線防禦的各部在攻城時要時刻防範外逃之敵的來攻,爲攻城的部隊充當屏障,保護攻城的部隊不受外敵的襲擾,勞苦功高,亦值得嘉賞。”說到這裡,羅夫康向在座的將官袒露了自己的心扉:“在攻城的時候,我是時時刻刻做着兩手準備,一邊觀察着攻城的情況,一邊注視着外敵的動向,以便同時與敵人作兩線戰鬥,跟敵人打一場大戰。現在,這個心結解開了,敵人的主力沒來,我們便解決了米里斯提之敵。這使得我們今後可以全力與外敵作戰而不用被敵一城一鎮所牽制,被束縛住一部分兵力。我們攻佔了金都米里斯提,在金國的戰鬥自此告一段落,我們也可以卸下沉重的包袱,輕裝備戰,顯得自如灑脫,遊刃有餘了。”

在羅夫康看來,大軍屯集在米里斯提城下,圍困攻打如同是讓一個人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而現在當米里斯提終於被帝國北方軍攻佔後,羅夫康的心頭上就像是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一樣,讓羅夫康感到輕鬆了不少。這樣,羅夫康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對付外逃之敵,以期徹底翦除金軍對帝國北方的威脅。

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97章 大戰在即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81章 血戰棲潭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5章 黑暗時刻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3章 殘陽如血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65章 男子漢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52章 蓄勢待發第92章 掃尾工作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11章 救世主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86章 虎口脫險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69章 失敗之道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93章 重心北移第89章 禦敵之策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76章 不歸之路第6章 黃馬軍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8章 同仇敵愾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
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97章 大戰在即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81章 血戰棲潭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5章 黑暗時刻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3章 殘陽如血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65章 男子漢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52章 蓄勢待發第92章 掃尾工作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11章 救世主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86章 虎口脫險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69章 失敗之道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93章 重心北移第89章 禦敵之策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76章 不歸之路第6章 黃馬軍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8章 同仇敵愾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