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石三鳥

羅夫康從周賓那裡得到了一些有關周世榮第二縱隊的信息,周賓派來的人向羅夫康講述了部隊與二縱隊會合遇到的情況:周世榮率二萬多人向北出擊,至今未有消息,當面出現金軍,已遭敵攻擊。

周世榮沒有按照先前的計劃行事,自個先帶部隊出擊,留下後衛部隊,羅夫康知道周世榮的二縱隊已被敵人截成二半,周世榮部恐也遭到敵人進攻,不過他們打了勝仗,或許沒有想像當中那麼糟糕,不過有一點羅夫康還想不明白,怎麼周世榮打得是蒙古汗軍而不是金軍?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周賓只與周世榮的後衛部隊會合且已遭金軍攻擊,前景不容樂觀,一想到這,羅夫康皺起眉頭,他在爲周賓擔心,也在爲整個戰局擔心。

左大將領命後,帶着他的二萬人馬殺到帝國邊境,目睹右大將部死傷殆盡的悲慘景象,心中怒火騰起,左大將有理由比其他將領更加憤怒,除了右大將一事,他向帝國派出去的一萬二千人的騎兵部隊也慘遭覆滅的厄運,兩個大佐都戰死了,逃回來的只有可憐巴巴的幾個人。懷着一腔怒火,左大將率部疾跑如飛,他想都沒想,徑直往南進入瀚海沙漠,追趕帝國軍隊。

周世康和周賓看到當面的金軍爲數不少,周世康不知該怎麼辦,周賓適時進言:當面敵人人數甚衆,想要擊破敵陣靠我們自己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一直留在這裡,等敵人做好準備,我們決不能抵抗,唯今之計我們應撤出戰場,才爲上上之策。

周世康聽後,有點猶豫。

正當周世康舉棋不定時,左大將部的突然出現終於使他下定撤退的決心。左大將率部橫穿沙漠後,馬不停蹄尋找帝國軍隊,功夫不負有心人,左大將終於看到帝國軍隊的身影,大刀一揮,即向帝國軍隊發動進攻。

側翼受到敵人的猛烈攻擊,而且是蒙古汗軍,周賓知道如果再不撤離,等待他們的後果將是什麼。周賓說動了周世康一塊撤退,眼下,必須留下一部掩護大部隊撤退,頂住敵人的進攻。周賓令謝廷的二千騎兵、大隊長鄭世龍和魯道館的五百人阻擊蒙古汗軍的攻勢,好讓大部隊脫身。藤山和崎山一看敵人要逃跑,率部發動了攻擊,迫使周世康不得不留下二千騎兵與之周旋。

在五千人馬的掩護下,周賓和周世康各率部急忙撤離戰場,與羅夫康的部隊會合。

在周賓和周世康率部撤離戰場之時,羅夫康得知了黃馬軍的消息,偵察兵報告羅夫康他們碰到了黃馬軍,現他們正在趕往這裡的路上。羅夫康問偵察兵,來了多少人?是不是周世榮的部隊?偵察兵不認識周世榮,只把自己看到的吐露出來:“來的人不多,只有幾千人,其中有重傷員,還有家眷”。

羅夫康一頭霧水,他無法從中得到周世榮部隊的確切消息。

周世榮的部隊打完仗,在原地休息一天,第二天才踏上返回之路。周世榮令部隊往西南方向返回,在周世陽離開帳篷的那一晚,周世陽對周世榮說,南面很有可能已出現敵人,按原路返回將遭敵堵截,部隊應向西南方轉移,會更安全。

周世榮的部隊,朝西南方折回,走進了瀚海沙漠。

周世榮部隊前腳走進沙漠,左大將後腳趕到硝煙散盡的戰場,怒火萬狀的左大將沒看到敵人,以爲敵人向南去了,就向南追趕。左大將離開沒多久,蒙古汗王的先頭部隊也來到右大將的葬身之地,先頭部隊長官也木塔王子看見大量散落在草地上的蒙汗騎兵的屍體,憤怒至極,不過他沒有像左大將那樣被憤怒衝昏頭腦,他既未見敵蹤,也沒碰到左大將的部隊,心中思忖敵人往哪裡去了,想了一會,他決定往西南方搜索,於是也木塔率二萬人馬往西南方向去了。

在沙漠中行進的周世榮部隊,看見地平線上有一條黑線,周世榮凝視前方,嗅到敵人的氣息,金軍擋在他們的前方。周世榮令部隊停下腳步,他意識到一場戰鬥已不可避免。看到帝國的前鋒部隊終於掉進了他的包圍圈,阿勒兒心裡踏實不少,爲了能捕捉這隻獵物,阿勒兒可謂是煞費苦心,現在阿勒兒要做的是攔住這支帝國軍隊,等蒙古汗軍一到,把他們收拾掉。

周世榮的部隊與金軍交上了手,戰鬥正酣之際,黃馬軍背後又出現了蒙古汗軍。也木塔發現了帝國的軍隊,他看到金軍在跟帝國軍隊作戰,即刻率部投入戰場。二面受敵,黃馬軍一部與金軍繼續作戰,另一部轉過身與前來的蒙古汗軍廝殺在一起。

周世榮和他的將士們,即使面臨不利處境,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也毫無畏色,鎮定自若迎戰來敵。周世榮下定決心,即便是以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的一生,那麼他就以這樣的方式來爲自己的最後一刻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炮聲大作,喊殺震天,箭炮飛梭,黃沙濺飛,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周世鋒的坐騎被一顆炮彈擊中,血肉飛濺,周世鋒被推出數米開外,他正要站起來,數支利矛刺進他的身子,他下面的沙子頓時沾滿了鮮血。

王鬥勇是黃馬軍一名驍勇的戰士,體格強壯,武藝高強,他的武器是一把據說重達百斤的長柄寒鐵刀,這麼重的武器握在王鬥勇手上,他使用起來像使用一根木棍一樣靈活自如。王鬥勇出名一戰是特拉斯特之戰,在這場大戰中,王鬥勇斬敵三十三人,而且他專門揀武藝高強的敵人,哪個敵人殺得人多,他就殺過去對付這個敵人,幾回下來,倒下的總是敵人,他卻毫髮未傷。

特拉斯特之戰結束後,史大尉在上呈帝王的報告中提到了王鬥勇這個人:“黃馬軍有個叫王鬥勇的戰士,在特拉斯特戰中斬殺敵三十三人,且都是武藝高強之人”。帝王三世閱過後,授予王鬥勇一枚金質獎章,賞銀一百兩。王鬥勇成爲普通戰士中唯一一個佩帶金質獎章的人。史大尉把王鬥勇叫到自己的大營,親自爲他佩帶金質獎章,外加一百兩的賞銀。王鬥勇聲名鵲起,被稱爲“黃馬軍第一勇士”。

王鬥勇帶上金質獎章後,心中頗感自豪,殺敵報國之心熾熱,即便兩面受敵,王鬥勇也毫無懼色,一馬當先,連斬數個敵人。在作戰中,王鬥勇看到有個敵將無可匹敵,已將多名黃馬軍戰士手刃於馬下,王鬥勇拍馬迎上前去,王鬥勇揮刀劈向那名敵將,被他擋住,王鬥勇用力下壓,竟無法制服他,敵將化解了他的千斤壓。王鬥勇覺得此人有點本事,反而激發他的鬥志。兩人交戰十來回,鬥得火星四濺,未分勝負。無法用力取勝,王鬥勇就用巧,在敵將提起刀朝王鬥勇砍來時,王鬥勇拉住繮繩,身子一個側下,躲閃過去,然後迅速在他背後猛地給了他一刀,把他斫倒在地。

已經有十九個敵人成了王鬥勇的刀下鬼,王鬥勇正在爲第二十個奮力廝殺,可是,這個與他作戰的敵人,左躲右閃,就是不給他一擊中的的機會。見敵人打不過他,要逃,王鬥勇追上去,敵人跑得飛快,很快甩開王鬥勇一段距離。王鬥勇邊追邊吶喊,眼見要追上敵人時,數枚利箭嵌入他的身體,王鬥勇人一歪,眼睛看着那片湛藍無雲的天空,倒了下去。

阿勒兒計劃的第一輪圍捕行動業已開始,戰鬥正如火如荼,過不了多久,勝負可分。阿勒兒品嚐着這場戰鬥,品嚐着即將到來的勝利的滋味,勝利的感覺對他來講,實在是太好了。

“羅將軍,周賓將軍正向這裡趕來,快要到了。”一個哨兵向羅夫康報告說。

羅夫康走出屋,見不遠方有大隊人馬向他這裡趕來。

周賓與羅夫康見面了,周賓跳下馬,對羅夫康說:“我們遭到金軍和蒙古汗軍的攻擊,我抽出三千人掩護我們撤離,周世康也抽出一部阻堵敵人的進攻。”

周賓的撤退無疑是正確的,羅夫康沒有什麼異議,羅夫康問周賓:“你們怎麼受到了蒙古汗軍的進攻?”

周賓回答說:“蒙古汗軍突然從我們的側翼殺了過來,力量迅猛,令我們猝不及防。”

“這事蹊蹺。”羅夫康嘴裡嘟囔着,他感到事情有點不妙了。

周賓和周世康到達後沒幾時,周世陽的隊伍也到了。

周世陽和周世康看見對方,激動地跑了過去,擁抱在一起,“三哥”,“四弟”,寒暄過後,兩人相視無語。見周世陽來了,羅夫康走了過去,他心中有好多疑問要靠周世陽才能解決。羅夫康問周世陽,周世榮和其他人現在何處?

周世陽說:“我們越過沙漠,與右大將部相遇,打了一仗,仗打完後,我率一部人馬先行離開,他們卻執意睡一覺後才走,如今他們在何處,我也不得而知。”

周世陽的一席話,終於使羅夫康意識到自己的擔憂變成現實。羅夫康打開地圖,周世榮他們越過沙漠,那一定是瀚海沙漠,與右大將作戰,作戰地點肯定是在蒙古汗國與帝國的交界處,從周賓部隊受到的進攻來看,周世榮也一定被敵纏住了。

事情真的不妙了。

羅夫康通知一縱隊各部將領到屋內開會。將領都到齊後,羅夫康令人把門關上,然後他向將領們介紹當前的戰況:“各位將軍,目前的戰況發展是敵人的力量加強了,蒙古汗軍又捲土重來,向帝國發動了進攻,周世榮的部隊越過沙漠後,深入蒙古汗國與右大將激戰,至今下落不明,我們現在實際上被分成了二部分,一部分是周世榮的部隊,另一部分則是在座的各位以及將士們。我們分兵作戰,而敵人力量驟增,現在的戰局發展對我們不利。”

這時,老團長鄭維浩直率地說:“周世榮的部隊孤軍深入,金軍的將領是不會放過這麼一個打擊消滅敵人的戰機的,恐怕周世榮部在劫難逃。”

鄭維浩的這句話,引得將領們議論紛紛,他們普遍感到戰局不妙了。

羅夫康接着說:“現在敵人的力量遠遠多於我們,我們有被敵人包圍消滅的危險,所以我們亟須要做的就是把部隊撤下去,回到史大尉那裡。”說到這,羅夫康的語氣變重了:“因此,你們現在要隨時做好撤退或掩護其他部隊撤退的準備,並向你們所屬將士傳達清楚,此事關係到你們能不能活着回去,決不可馬虎,聽到了嗎!”

見將領們全神貫注聽着,羅夫康說:“好,你們現在回去,做好準備。”

戰爭的進程已超出了羅夫康的預料,然而,這就是戰爭,它從來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面對着瞬息萬變的戰情,羅夫康能做的就是適應戰局的變化,並在當前的戰局下作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正確的抉擇。

將領們離開後,羅夫康拿來一張地圖,在地圖上羅夫康標註出了周世榮部隊與右大將作戰的大致方位以及現在其餘部隊所在的位置,這張地圖羅夫康要捎給史大尉過目,在地圖上標註好了後,羅夫康給史大尉寫了一份當前戰局的情況說明及應對方略:

爵王、大尉史衛傑:

目前據前方情報獲知蒙古汗軍又大舉進犯帝國,周世榮部隊在蒙古汗國與右大將作戰結束後,至今未能有他們的消息,推測其已遭敵擊,被敵攔住,難以脫身。當前因敵人力量有了極大增加,而我方卻因作戰力量消減,已無法抵禦敵人的進攻,所以,我認爲部隊應儘早向南撤退,與你們會合,否則就有陷入敵人重圍的危險,爲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爲了能抵抗敵人強大的攻勢,撤退是唯一合理的選擇。

羅夫康

十二月九日

羅夫康把示文和地圖放在一塊,令信使十萬火急把它們送到史大尉的手中。這件事辦完後,羅夫康靜坐片刻,他覺得還須再下達一個書面命令,令駐守昂薩城的李頂和吳啓龍離開駐地,回到史大尉的駐地:

李頂、吳啓龍:

敵人大軍來襲,部隊即將南撤,命你們率所部即刻離開昂薩城,趕往史大尉之處,不得有誤。接到命令後,動作要快,不要拖延,立刻動身啓程,祝你們一路順風。

羅夫康

十二月九日

羅夫康派人把這個命令火速送到昂薩城,羅夫康對送令的人說:“你把這封信送到之後,不要回來了,就跟他們一塊行動,記住,路途上注意安全,這封信很重要,一定要儘快送到。”

羅夫康把該做的事都做了,他走出屋外,眼睛望着遠處的北方,在某個地方,定是已經出現敵我將士肉搏相交的場面,那是一副何等悲壯慘烈的畫面。

蒙古汗王和左右兩賢王率大部隊進入了帝國,途經蒙帝交界處,蒙汗騎兵和戰馬的屍體、牛羊的殘骸、蹄子、腸子、屍骨、皮毛,散落各處,歷歷在目。蒙古汗國已有二十五年沒有出現今天這般景象,蒙古汗王怒不可遏,惡狠狠地說:“桑雀花開了,世道變了,帝國這隻黃口小雀反噬我們了。”

“汗王,一定要給帝國點顏色瞧瞧。”左右兩賢王異口同聲地說。

蒙古汗王報復的機會來了,也木塔派人請求增援,也木塔部隊在沙漠中正與帝國軍隊鏖戰,由於黃馬軍抵抗甚烈,一時半會兒無法將其搞定,也木塔請蒙古汗王再增加兵力,早日解決敵人。

蒙古汗王率部趕到戰場,看到敵我雙方將士混戰在一起,拔出精鋼寶刀,大聲說:“蒙古汗國的勇士們,爲右大將報仇的時刻到了,衝上去把敵人消滅掉。”蒙古汗軍的鐵騎迅疾衝進戰場,熾烈的仇恨之火吞噬着連日苦戰,死傷累累的周世榮的部隊。這是阿勒兒最希望看到的。

客觀地講,周世榮的部隊能在蒙金軍兩面夾攻下能堅持到第三天,與阿勒兒指揮的金軍出工不出力有關。阿勒兒預料到蒙古汗軍肯定會大批捲入戰場,所以他令金軍採取有限攻勢:只派一部分兵力與敵人作戰,另一部分則只要堵擊住敵人即可,敵人不來攻擊,就不攻擊敵人。阿勒兒認爲,如此行事一來減少自己將士的傷亡;二來把包袱甩給蒙古汗軍,消耗蒙古汗軍的力量;三來蒙古汗軍不是報仇心切嗎,那就讓他們去收拾敵人吧,而金軍協助他們作戰,幫他們幹掉敵人,這樣即便到時說起來,金軍也算是出過力了,補贖前愆,蒙古汗軍也不好對金軍說什麼,這真是一石三鳥。

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9章 避難之地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43章 內外夾攻第74章 前途未卜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4章 帝國一師第111章 救世主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23章 騎虎難下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37章 始作俑者第38章 僱傭軍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69章 失敗之道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29章 避難之地第70章 攻擊爲效第56章 一鳴驚人第96章 築壘試驗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8章 同仇敵愾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47章 南下營勢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11章 救世主第48章 吐絲口城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33章 誰服從誰?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86章 虎口脫險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1章 黃金甲
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9章 避難之地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43章 內外夾攻第74章 前途未卜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4章 帝國一師第111章 救世主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23章 騎虎難下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37章 始作俑者第38章 僱傭軍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69章 失敗之道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29章 避難之地第70章 攻擊爲效第56章 一鳴驚人第96章 築壘試驗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8章 同仇敵愾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47章 南下營勢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11章 救世主第48章 吐絲口城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33章 誰服從誰?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86章 虎口脫險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1章 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