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處置

清軍的水師完全潰散後,鄭成功見大局已定,便讓部將分頭堵截企圖逃跑的清軍艦船,他本人則返回廈門港。剛纔見到高崎方向出現烽火,鄭成功心中有些不安,就急着想去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了以防萬一,還派了一隊船去高崎附近的海面巡邏。

等鄭成功返回廈門港的時候,前去高崎的使者已經返回,立刻就向延平郡王報告了所見所聞。得知陳蟒已經獲勝後,鄭成功非常高興,剛纔他還有些擔心已經登陸的清軍可以向北方突圍,然後通過北面的海峽逃回去一些,現在這最後一扇門也已經堵死了。

陳鵬投敵叛變,根據鄭成功的規矩,應該是全族誅滅,本人亂箭射死。可使者告訴延平郡王,陳鵬手下的軍隊集體替他求情,希望延平郡王能夠法外施恩。

“既然如此,那就從輕發落吧,不能寒了忠義之士的心。”鄭成功很痛快地答道,這些部隊沒有跟着將領一起叛變讓他心情大好:“陳鵬斬首,但不用懸掛營門了。”懸掛叛徒的首級是爲了震懾潛在的叛徒,但陳鵬的手下顯然都是可靠的志士:“處斬後,首級交給陳蟒,讓他給收殮下葬吧,這樣他和陳鵬也算是全始全終了。”

略一思索後,鄭成功下令由陳蟒代替陳鵬的職務,統帥這支軍隊。

“陳蟒的妻子、兄弟皆不問,親兵不管一開始是否附逆,一概赦免了。”

鄭成功飛快的發佈完命令,傳令兵大聲應是,帶着延平郡王的決定再次趕往高崎。

“陳鵬真是跳樑小醜,”使者走後,鄭成功身邊的長子——鄭經輕蔑地評價道:“竟然敢小看父王在軍中的威信,真是自取滅亡!這都是父王的兵馬,他一個人也休想拉走。”

聽到延平世子的話語後,不少部將也紛紛表示贊同,鄭成功微笑着接受了他們的祝賀,然後繼續調兵遣將,爭取儘快殲滅那些來不及撤退的登陸敵軍。

等衆將都領命而去後,鄭成功的營帳內只剩下他們父子二人,鄭成功這才糾正道:“你說的不對,陳蟒他們不從賊,固然有我的威信在內,但最關鍵的是,他們都是大明的赤子忠臣;不要說陳鵬,就是我想投降,他們都不會聽從,而是會自行散去。”

“父王說的是,孩兒失言了。”鄭經急忙點頭稱是。

“你是世子,在人前說話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讓人有所誤解。”鄭成功感覺鄭經並沒有完全聽進去,對軍心也有一些誤解,這讓他有點擔心。

……

東岸的清軍部隊在看到施琅逃走後就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大批地嚮明軍投降,閩軍水師抵達時,已經沒有幾個清軍還在頑抗;東南的登陸場剛纔是達素親自在指揮,鄭成功水師逼近時,達素已經沒有讓禁旅八旗全部登船的時間。在達素和黃梧撤退後,岸上還有近千禁旅八旗,他們成爲了清軍抵抗的中堅。

在這些禁旅八旗的督促下,這裡的清軍不肯輕易投降,而是在岸邊據守、困獸猶鬥。

面對清軍的密集防守陣容,對面的明軍也沒有急於發動攻勢,而是繼續防守。隨着周圍海域上的清軍艦船不斷被繼消滅,這些清軍終於失去了所有獲得解決的希望,在海上清軍船隻不斷消失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明軍水師開到清軍背後,向海岸上摩肩接踵的清軍陣型展開炮擊。

前面被明軍擋住,身後就是汪洋大海,清軍完全沒有躲避火炮的機會,只能呆在沒有遮掩的海灘上,被明軍的炮火狂轟濫炸。炮彈不停地撞進人羣,每次都會響起連續的骨折聲,這種白捱打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有大批清軍士兵因爲無法忍受這種折磨,開始嚮明軍的防線跑過去投降。

在天黑前,連禁旅八旗也失去了繼續抵抗的勇氣,他們中同樣有上百人在明軍的炮擊中傷亡。見戰局已經毫無希望,不可一世的禁旅八旗也派出使者,嚮明軍請求投降,滿洲八旗提出的要求就是免死——他們也知道鄭成功未必會守信,但絕望的人總想抓住一根稻草。

剛剛又從廈門港趕到前線的鄭成功同意了對方的要求,表示只要滿洲八旗放下武器,他就會饒了這些人的性命。

“父王真要放過他們嗎?”等使者走後,鄭經好奇地問道。

剛纔鄭泰送來了一份報告,他沒能抓着黃梧或是達素,但截住了大批清軍的船隻。一批清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棄船逃上了金門島,鄭泰的部隊隨後趕到,把這些清軍包圍起來。爲了儘可能地減少明軍的損失,鄭泰以不殺俘爲條件,派使者去勸降。結果一部分清軍選擇了相信鄭泰,放下武器嚮明軍投降,這些俘虜不到一千人,其中二百是跟着達素一起來的禁旅八旗。等這些清兵放下武器後,鄭泰就把他們都捆起來,然後統統扔進了海里。

“我當然會言而有信。”鄭成功並不認爲鄭泰做的有什麼不妥,在明清兩軍的觀念裡,處死俘虜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大家都在這麼幹;至於毀諾一事,從上倒下都都認爲是平常事,鄭泰勸降成功幫助明軍避免了傷亡,士兵們不但沒有反感,反倒都認爲鄭泰手腕不錯,

鄭成功覺得自己身爲郡王,在說話算數這個問題上應該比鄭泰強一些纔對:“等真韃子投降後,就把他們雙手斬斷,耳朵切掉,然後送回泉州。”

雖然這些人都成了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殘疾,但誰也不能說鄭成功沒有遵守諾言,等了大約半個時辰後,前去受降的明軍軍官返回報告,說剩下的清軍全部交出了武器。至此,達素在廈門東南方向上登陸的一萬多清軍也全都成了明軍的俘虜,其中還有二百多名滿洲大兵。

鄭成功正要下令行動,把投降的滿洲兵都砍去雙手,但他心裡突然記起一事,導致已經到了鄭成功嘴邊的命令又被他嚥了下去:“先都關起來吧,認真一點兒,不要把真韃子都餓死了。”

把這二百多禁旅八旗都關押起來後,鄭成功又下令準備一支艦隊,把這些滿洲八旗兵都送去舟山:“聽說鄧提督又一次攻打南京去了,這些真韃子就讓張尚書轉交給鄧提督吧。”

不久前鄭成功通過清軍控制區內的消息得知,鄧名離開武昌後繼續南下,已經攻破九江,控制了這個向長江下游進軍的關鍵地區。看起來鄧名的攻勢不太可能到此爲止,鄭成功估計鄧名可能是擔心自己和張煌言忙於攻打臺灣,沒有對騷擾太用心,因此又一次自親政江南。

剛纔鄭成功突然想起鄧名在南京城下的處理辦法,那就是把滿洲兵賣給南京的地方官,鄭成功覺得此舉中收錢是幌子,釋放滿洲八旗影響他們的鬥志纔是鄧名的主要目的。既然如此,鄭成功就打算把這批俘虜也交給鄧名去處置,這種類是獻俘的工作即可以表示自己的敬意,也可以讓鄧名去決定取捨——鄭成功並不打算重蹈覆轍。

“這不是有點太麻煩了嗎?”鄭經對鄧名的身份也很清楚,不過他總覺得沒有必要對鄧名那麼客氣:“若是鄧提督已經回去了,那俘虜又該着呢麼辦?”

“若是鄧提督已經離去了,那就歸張尚書全權處置了。”鄭成功已經想好,若是鄧名的計劃真是藉此瓦解對方軍心士氣的話,那自己可以和鄧名統一行動——再說此戰消滅的滿洲八旗也不少了,釋放二百個人也不會有什麼惡劣影響。

對於鄭成功對鄧名的態度,鄭經實際也是有些意見的,覺得鄭成功對一個實力遠不如自己的宗室,沒有必要啊這麼客氣。

“剛纔我說的話,你還是沒有聽進去啊。”鄭成功注意到兒子的不以爲然,又嘆了口氣,幸好閩軍還是由鄭成功是說了算,雖然鄭經對大明的態度有些微妙,但鄭成功還不至於讓這種思維影響到自己的決策和心態。

這批清軍盡數投降後,廈門戰役至此就告一段落,鄭成功一戰繳獲了八千多匹戰馬,終於可以開始組建自己的騎兵隊伍了:“本來我想攻打臺灣的話,物資還是有些不足的。”

從南京返回後,鄭成功對臺灣就是念念不忘,可是他的兵力不太寬裕,擔心自己若是率主力出發,廈門就會變得太過虛弱,給清廷乘虛偷襲的機會。如果在攻打臺灣的過程中,傳來廈門失守,家屬和倉庫全部被清軍取得的消息的話,鄭成功擔心攻臺的大軍就會動搖。

但現在看起來鄭成功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靠着新繳獲的裝備,鄭成功啊就能夠在進攻臺灣的時候不至於把廈門削弱得太厲害,而且經過這場大敗後,清軍短期內也絕對無法湊齊再次進攻廈門的兵力,這讓鄭成功獲得了一段安全、可以進行自由活動的時間。而只要攻佔臺灣,鄭成功就要把所有家屬和壯丁都挪到臺灣區,這樣鄭成功也就不用爲了根據地的安危而不敢出兵東南了。

不久後又是一個新的好消息傳來,施琅爲了讓把滿洲大兵跑掉,寧可犧牲自己的戰艦,現在行清軍主力已經失去了,進入了防禦階段。鄭成功知道這次清廷損失的船都是全國的水師主力,這讓北京在幾年之內的都無法再聚集起一支規模相當的入侵艦隊。

明軍正在清點戰利品的時候,吳六奇仍領着援兵在遠離廈門的一處海灣內避風,之前吳六奇接到了總壇的檄文,也遵照達素的命令帶着兩廣水師來廈門助戰。但一直到圍繞廈門的一些列水戰、陸戰都結束後,吳六奇的主力艦隊仍沒有抵達廈門海區域。

之前吳六奇已經把一些雜牌部隊派去泉州了,讓他們服從施琅,跟着一起出發,也答應了達素的號召。可吳六奇的心腹部隊,缺完全沒有派去參加今天的戰鬥。對吳六奇來說,若是清廷一方能夠取勝,那他也不是完全沒有出力——他派出了一部分粵兵。

“施琅和黃梧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敢去正面與鄭成功交戰,他們兩個人都做了鄭成功那麼就的部下,難道就不懂的害怕嗎?”施琅和黃梧的勇氣讓吳六奇感到相當驚訝,他和鄭成功也打過不少次交道,發現自己海戰完全不是延平郡王的對手,陸戰也不行。

“鄭逆去年在江寧大敗,聽說被樑化鳳上幾千水手就打垮了。”吳六奇身邊的一個幕僚說道,他和吳六奇不同,認爲還是有機會攻佔廈門的。

“我敢肯定,擊敗鄭逆的肯定不是樑化鳳的幾千水手,就是幾萬也未必夠用,一定是朝廷集中了山東、河南等地的兵馬,一起增援江寧,最後對上鄭逆時能有好幾倍的優勢,鄭逆一看一看,江寧是肯定打不下來了,所以還是退兵把。”和施琅與黃梧不同,吳六奇對南京之戰有自己的看法,前者都親口詢問過南京一戰的親歷者,所以在他們看來,鄭成功的軍隊的戰鬥力發生了嚴重下滑;而吳六奇沒有見到樑化鳳的部隊,認爲鄭成功的戰鬥力依舊和以前相差不多:“可這兩個人把鄭成功的撤退看成虛弱,竟然會想主動進攻廈門。”

把一部分雜牌部隊派去泉州後,吳六奇就帶着艦隊緩緩向廈門前進,他並不打算參與到這場進攻中去:“黃梧和施琅加在一起也打不過鄭成功,別說他們兩個,就是再加上一個我也不行,這仗是先到先敗、後倒後敗,不到不敗。”吳六奇對心腹們分析道,他不是剛剛投降清廷的,而且已經爲清廷立下過很大的工作,所以不用急着去立功。

慢吞吞地走了一天,吳六奇也沒有前進多久,天色剛開始變暗就下令宿營。

結果第二天一早,吳六奇就接到消息,知道清軍無論是海戰還是陸戰,都被鄭成功所擊敗,已經退回泉州去了。

“我早就知道?”吳六奇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先見之明,就地向朝廷遞上奏章,稱自己獨木難支,爲了兩廣的安全考慮,必須立刻返回廣州了。寫好奏章之後,吳六奇立刻帶着艦隊踏上了回鄉路,毫不猶豫地遠離廈門而去。

……

廈門戰役徹底告終時,鄧名從衛士口中得知,漕運總督的秘使已經趕來鎮江,現在正在營地外等候他的接見——

筆者按,今天家裡來了一些親戚客人,字數少一些,明日補上。

第67節 守法(上)第22節 退讓(下)第53節 齊射(上)第15節 戰象(下)第16節 攀談(上)第35節 鞏固(上)第31節 大敵(上)第49節 風氣(下)第45節 隊友(下)第26節 告狀第53節 兌換第43節 風向(下)第56節 推銷(上)第12節 調整(上)第15節 戰象(下)第48節 失誤第3節 援軍第48節 專利(上)第40節 入寇(下)第26節 兄弟(中)第7節 變臉(下)第29節 功名第26節 兄弟(下)第39節 都府第2節 軟硬(下)第37節 立碑第56節 待遇(下)第30節 威壓(上)第5節 重整(上)第53節 烈焰第20節 合夥第58節 戰書第15節 戰象(上)第28節 人心第21節 東進(下)第55章 山崩第46節 戰備(下)第47節 贖買(上)第57節 強弱第10節 爆破第57節 夜戰(上)第42節 反擊第10節 鎖喉(上)第28節 欠條第38節 隔江第26節 生意(上)第36節 施琅第14節 強攻(上)第35節 進軍第20節 合夥第7節 變臉(下)第6節 魯王第31節 呆仗(上)第1節 精明(下)第33節 唐王第55節 死地第60節 算盤(下)第49節 昆明第8節 震怒(上)第18節 恐怖(上)第28節 借刀第5節 密信第37節 等待(下)第20節 僞詔(上)第12節 強渡(上)第21節 煙霧(下)第32節 才能(下)第10節 決議(上)第3節 信號(下)第51節 救援第5節 重整(下)第45節 鍊金(下)第47節 情報(下)第7節 演變(下)第42節 升級(上)第52節 壯士第36節 分攤(上)第16節 龍騎(上)第5節 隔閡第52節 私心第13節 勇氣(上)第22節 搶攻(上)第45節 鍊金(上)第15節 朋友第16節 示威第49節 擴張(下)第51節 救援第47節 情報(下)第4節 國民(下)第49節 副手(下)第59節 議款(上)第65節 援助(下)第56節 待遇(上)第10節 麻將第27節 反攻第35節 會面(上)第35節 會面(上)第34節 詐降第39節 良機
第67節 守法(上)第22節 退讓(下)第53節 齊射(上)第15節 戰象(下)第16節 攀談(上)第35節 鞏固(上)第31節 大敵(上)第49節 風氣(下)第45節 隊友(下)第26節 告狀第53節 兌換第43節 風向(下)第56節 推銷(上)第12節 調整(上)第15節 戰象(下)第48節 失誤第3節 援軍第48節 專利(上)第40節 入寇(下)第26節 兄弟(中)第7節 變臉(下)第29節 功名第26節 兄弟(下)第39節 都府第2節 軟硬(下)第37節 立碑第56節 待遇(下)第30節 威壓(上)第5節 重整(上)第53節 烈焰第20節 合夥第58節 戰書第15節 戰象(上)第28節 人心第21節 東進(下)第55章 山崩第46節 戰備(下)第47節 贖買(上)第57節 強弱第10節 爆破第57節 夜戰(上)第42節 反擊第10節 鎖喉(上)第28節 欠條第38節 隔江第26節 生意(上)第36節 施琅第14節 強攻(上)第35節 進軍第20節 合夥第7節 變臉(下)第6節 魯王第31節 呆仗(上)第1節 精明(下)第33節 唐王第55節 死地第60節 算盤(下)第49節 昆明第8節 震怒(上)第18節 恐怖(上)第28節 借刀第5節 密信第37節 等待(下)第20節 僞詔(上)第12節 強渡(上)第21節 煙霧(下)第32節 才能(下)第10節 決議(上)第3節 信號(下)第51節 救援第5節 重整(下)第45節 鍊金(下)第47節 情報(下)第7節 演變(下)第42節 升級(上)第52節 壯士第36節 分攤(上)第16節 龍騎(上)第5節 隔閡第52節 私心第13節 勇氣(上)第22節 搶攻(上)第45節 鍊金(上)第15節 朋友第16節 示威第49節 擴張(下)第51節 救援第47節 情報(下)第4節 國民(下)第49節 副手(下)第59節 議款(上)第65節 援助(下)第56節 待遇(上)第10節 麻將第27節 反攻第35節 會面(上)第35節 會面(上)第34節 詐降第39節 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