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進軍

湖廣綠營不知道李來亨正在趕來戰場的路上,現在胡總督那份褒獎名單上已經沒有幾個人了,反倒是黑名單長得一張紙寫不下,現在幾乎囊括了所有參與出兵的文官、武將和幕僚。

見到軍心如此糜爛,胡全才其實對戰爭的前景也不是很看好,不過他現在是騎虎難下:兩萬多明軍進入湖廣他的地盤後,通過不停地攻陷胡全才的城池、殲滅他的軍隊擴充到五萬以上,甲兵從一開始的六千左右發展到現在兩萬左右,奪取了半個湖北;最近一連串的糾紛更讓胡全才與湖廣縉紳、官兵的關係降到了冰點,現在能夠壓服手下人靠的全是北京滿廷的威勢。

現在胡全才已經坐在火山口上了,一本《孫子兵法》也已經快被胡總督翻爛,他說什麼也沒法在書中找到挽回軍心、士氣,把湖北明軍一鼓聚殲的辦法,反倒是他怎麼看兵聖都說如果敵人處於湖廣綠營現在的狀態,就趕緊去打不必客氣——可見兵聖也不是萬能的。

胡全才現在退而求其次,希望至少能夠把明軍趕回老家去,最近的軍事行動就已經是爲這個目的服務的。胡全才生怕對方會抓到自己的破綻再發動一次進攻,所以每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緩緩地向鍾祥滾動前進。清軍將佐也猜到了胡全才的心意,他們同樣不願意冒險浪戰,就一營、一營地向前蹭着走,每天清軍的大部分兵力都處於防守狀態,不給明軍絲毫的進攻機會。

可是對方明明已經繳獲衆多,卻偏偏不肯老實地離開。胡總督權衡再三,覺得對方應該也很清楚他們無法依靠現有的實力佔據兩湖,朝廷的效率再慢,遲早也會從河南派援軍來。

“難道你們一定要逼死老夫麼?”胡全才憤恨難平,等河南、甘陝派來援軍才能趕走明軍,和依靠湖廣自己的力量收復湖北是完全不同的:“爲什麼不老老實實地趕緊走人?”

胡全才又把孫子兵法翻了一遍,他感覺自己確實是處於死地了,不然也不會不顧形勢一意孤行。

“死地……”這個詞引發了胡全才的靈感:“死地則戰!”

營帳裡沒有其他人,胡全才順着剛剛出現的靈感琢磨下去:“如何才能把全軍引入死地,迫使他們不得不與賊人決一死戰呢?”

……

鍾祥。

“胡全才有沒有上過戰場?”鍾祥明軍已經與李來亨取得聯繫,知道友軍正在全速趕來,而清軍也沒有絲毫退卻的意思,眼看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不可避免,鄧名有些緊張,就詢問起對方主帥的情況。

劉體純、郝搖旗等人都紛紛搖頭,胡全才雖然在軍中的時間不短,但以前在甘陝時的主要工作是招降納叛,後來幫吳三桂籌集糧草;等到了湖廣後在洪承疇手下倒是曾經獨當一面出任過鄖陽巡撫專門負責防禦郝搖旗、賀珍等人,但是他的工作仍然是節制地方將領,每次都是坐鎮後方督促糧草。

郝搖旗告訴鄧名,他從未聽說過胡全才曾經親臨一線,而胡全才鎮守鄖陽時,夔東明軍的主要注意力一直在如何打穿夷陵江防,得不到友軍支援的郝搖旗那期間一直避實擊虛,沒有強攻過擁有兩萬清軍的鄖陽。

“胡全才之前沒有指揮過一場萬人以上的大戰,不要說野戰,就是守城戰鬥都沒有,”鄧名看了一眼周圍的將領,夔東四將都是身經百戰,就連他自己也多次在戰場上衝殺:“當初鄖陽兵力有兩萬人,這也是胡全才指揮過的最多軍隊,這次戰事還是他出任湖廣總督以來的第一場大戰,我說的對吧?”

衆人都說鄧名講的不錯。

鄧名輕輕舒了口氣,在他原本的世界裡湘軍很有名氣,但現在湖廣清軍卻是清廷手下的二流部隊,湖廣縉紳遠沒有北方士人對清廷那麼死心塌地,他們的矛盾心理大大影響到了湖廣綠營的戰鬥力。一支二流的軍隊,由一個只有在後方統籌經驗的統帥指揮,還處於士氣瓦解的邊緣,鄧名覺得結束湖廣的戰事應該沒有懸念了。

“不知道鄭成功那裡怎麼樣了。”鄧名記得文安之說過七月左右鄭成功可能就會發起攻勢,這次在湖廣耽擱的時間遠比鄧名最初預料的要長的多,只是戰事未了他無法離開,不然說不定會給明軍留下一個臨陣脫逃的印象:“要速戰速決。”鄧名暗下決心。

……

此時在崇明島,看到鄭成功只留下監視部隊,率領大軍駛入長江後,樑化鳳立刻命令把船隻上的火炮都拆下來,動員全軍加固炮臺,囤積物資、彈藥。

鄭成功的水師比蘇鬆水師強大的實在太多,樑化鳳覺得就算整備水師也無濟於事,出去和明軍在江面上交鋒完全是以卵擊石。因此樑化鳳決定把全部力量都用來加固防禦工事,只要明軍給他十天時間,等防禦工事得到加固、完善後,崇明島就不會再任人宰割了。

在加強防禦的同時,樑化鳳還在拼命鼓舞士氣,清軍現在還沒有從最初的驚駭中恢復過來,這同樣需要一些時間來讓士兵恢復,同時樑化鳳還希望鄭成功能夠在上游清軍那裡吃兩場敗仗,哪怕是稍微受挫也好,這樣就能讓崇明島的清軍振奮起來。

至於附近的明軍監視部隊,樑化鳳也依舊保持和他們的通信,他首先把從水師上拆除大炮的動作說成是友好行爲,其次通知這些明軍他要爲守軍從兩岸購買糧草。樑化鳳通報完以後,光明正大地派出沒有武裝的船隻出島購買蔬菜和糧食,暗中則偷偷收集火藥和兵器,進一步加強崇明島的防禦能力。

相比小動作層出不窮的樑化鳳,吳淞提督馬逢知則老實得多,看到明軍的實力後他覺得清廷在東南的統治很可能要到頭了,自從答應了鄭成功的要求後就一直老老實實地呆在軍營裡,沒有試圖和周圍的清軍地方官聯繫。

對馬逢知的無所作爲,他手下的將佐和幕僚都急得不行,一個急脾氣的幕僚就對馬大帥嚷嚷道:“如果大帥要效忠朝廷,那就要設法離開這個險地,現在鄭逆的主力已經往下游去了,只留下少量人監視我們,我們突然開往浙江,這點人馬是攔不住我們的;如果大帥要反正,那就不要再猶豫,立刻出兵與延平郡王會師,水陸並進直取南京,即是將功贖罪,也要爭取立下大功,這樣將來大帥的位置才安穩。現在大帥既不助明、又不助清……延平若敗,清廷絕不會饒了大帥,延平若勝,大帥也沒有任何地位。”

可馬逢知依舊不肯作出決定,他指出若是此時出兵,必然會被鄭成功當作前鋒使用,去與那些抵抗的清軍硬拼:“延平郡王已經答應了,同意我按兵不動,那我爲什麼要主動送上門去,折損自己的兵馬呢?”

馬逢知環顧着周圍的將佐,問道:“你們有不少人都勸我速下決心,那你們誰肯去打前鋒?”

一句話把所有的部下都問得啞口無言,那個幕僚仍不死心,追問道:“就算大帥按兵不動,等延平攻下南京後難道還能容忍大帥按兵不動下去嗎?”

“這你就不懂了,延平直取南京,清廷必然調集周圍的所有精兵強將到南京抵抗,此戰必定艱苦,我們現在去與延平會師,就得被送上前去與這些強軍拼個你死我活;所以要延平自己去拿下南京,把這些清軍精銳都消滅,到時候江西、浙江等地的守軍必然膽寒,而且也沒有了主心骨,接下來的仗就好打了。”馬逢知的話讓幕僚恍然大悟,原來馬大帥並非沒有決定,而是想得遠比自己要遠。

щщщ ★ttКan ★C ○ 只聽馬逢知繼續說道:“南京苦戰一番,延平也需要修整兵馬,肯定會讓我們去掃蕩周圍,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獨自作戰,打下來的領地也可以歸我們所有,不比現在出兵強得多嗎?現在拼光了人馬,說不定會被延平併吞,而且就算我們打南京立下再大的功勞,難道延平還會把南京許給我們不成?”

見馬大帥說的如此透徹,將佐們頓時人人興奮,都覺得割據一方的好日子就近在眼前,馬上還有人說道:“大帥,將來若是要出兵,我們可一定要去浙江,江西也行啊,可不能渡江去打揚州。”

“這個我還會不曉得麼?”馬逢知笑道,等鄭成功奪取南京隔絕南北後,清廷肯定會全力南下,試圖重新打通漕運和交通,到時候誰在北面誰就會首當其衝。

看到鄭成功的軍容後,馬逢知在驚懼的同時,突然也萌生了一些野心,這兩天他不止一次地對自己說:“鄭成功僅僅在福建沿海生聚教訓,就能組織起這樣一支大軍來,若我能割據浙江,在清廷和鄭成功苦戰的時候好好經營,誰敢說我就不能成爲一方諸侯,甚至與羣雄逐鹿天下呢?”

……

在馬逢知和樑化鳳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時,鄭成功的先鋒已經抵達瓜州,這裡的清軍守將是遊擊左雲龍,他和馬逢知、樑化鳳不同,斷然拒絕鄭成功的勸降,準備進行抵抗。

得知瓜州城內的幾千清軍不肯投降後,鄭成功大笑:“螳臂擋車,當真不知死活,不過也好,正好拿他們祭旗,也給馬逢知、樑化鳳他們看看本藩的軍威。”

略一停頓後,鄭成功就命令中都督甘輝道:“率鐵人軍出戰!”

張煌言此時仍在鄭成功軍中,聽到這命令後就叫道:“且慢,鐵人軍是大王的親軍,殺雞何必用牛刀,若是大王手下不便,這瓜州便由我來打吧。”

鄭成功精選魁梧雄壯的精兵組成鐵人軍,每個士兵都有一套全身鐵甲,張煌言見過後也嘖嘖稱讚,認爲會在戰場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由於鄭成功設計的全身鐵甲十分沉重,只有非常強壯的士兵才能披掛着它在戰場上殺敵,延平郡王雖然擁兵十萬,但鐵人軍不過五百人而已,張煌言覺得這種殺手鐗應該秘不示人,等到關鍵時刻再突然拿出來。

“本藩有十幾萬大軍,怎麼會手下不便?”鄭成功覺得張煌言這話有些太輕視他的軍力了,他並非沒有其他的軍隊可用,以往他也確實把鐵人軍藏在手中,不讓清軍知道他有這樣一張王牌,但現在鄭成功覺得是時候向南京周圍的清軍展示自己的實力了:“張尚書請看,我們若是不能一鼓攻破x瓜州,說不定周圍的韃子就會生出僥倖之心來,只有讓他們看到官兵的天威,知道絕對無法抵抗,纔會老老實實地向我們投降。”

鄭成功在出徵前已經打造好一些攻城器械,裝在大船中一起運來,隨着他一聲令下,明軍就把一些梯樓從船中搬出來,鐵人軍此時也已經準備就緒,一些戰士登上梯樓,還有一些則在下面跟着車一起前進。

見到明軍向城門緩緩逼來,瓜州守將一疊聲地下令放箭,鄭軍的鐵軍雖然行動遲緩,但在瓜州城下潑下的箭雨中毫髮無傷。這些鐵甲兵不僅全身都在鐵甲的保護中,臉上還有面具保護,清軍使用的破甲箭撞在鄭成功特製的鐵甲上,也只能發出無奈的叮噹聲,紛紛墜落在地。

瓜州的防禦工事也並不完備,沒有像夔東周圍的城市那樣密佈梅花樁,明軍填平壕溝後就一直把梯樓推到城牆邊,他們的梯樓差不多和瓜州的城牆一邊高,放下前橋後,鐵人軍的士兵就直接從梯樓裡走上城牆。

“弩箭,齊射!”

左雲龍大聲喝道,用威力最大的弩射擊鄭家的鐵甲兵,但竟然看到即使被弩箭擊中,鄭家士兵依舊行若無事地繼續前進,他們對面的清兵都駭然失色。

一個個鐵塔般的高大明軍慢慢地走到對手面前,舉起武器向清兵斬去,幾個還在發呆的清兵立刻就被砍翻在地,其他反應過來的清兵紛紛挺搶、掄刀而前,對着這些行動遲緩的明軍亂扎、亂砍,但和弓弩的攻擊一樣,這些刀槍的攻擊同樣完全無效,頂多只能把明軍打得後仰而已。

明軍士兵的行動雖然遠遠不如清兵靈活,但是他們刀槍不入就立於不敗之地,即使被對面的清軍擊中數十次都沒有大礙,而清軍若是不幸中了一記,立刻就會倒地不起。

登上瓜州城牆的明軍鐵甲兵越來越多,與之廝殺半天的清軍一個戰果也沒有取得,很快開始失去信心,再看到前排的人被明軍殺死後,後排的清軍也不肯上前從事完全無效的攻擊。

見士兵不斷地後退,督戰的清軍將佐一個個都心急如焚,左雲龍剛纔親眼看到三個長槍兵一起在扎一個明軍的鐵甲兵,把他頂在牆垛上使出吃奶的力氣戳,但就是戳不透對方的盔甲,等到三個槍兵力氣耗盡,那個明軍就從牆垛上離開,重新開始向前移動。

剛纔就有人曾想攻擊明軍的腳,但清兵看到明軍的褲腿下露出的是鐵鞋而不是草鞋,明軍的腳面同樣受到很好的保護。

“砍小腿!”已經快絕望的左雲龍突然大喝一聲,他命令親兵營的士兵專攻這些明軍的下三路,對方的移動極其遲緩,看得出來他們身上的盔甲異常沉重,只要能傷到他們的腿腳,守軍覺得他們多半就無法再扛着這樣沉重的負擔繼續推進了。

親兵們應聲上前,他們面前的明軍又高舉起手中的斧劍,幾個親兵搶在行動遲緩的敵人把武器斬下前,就地一滾欺進到明軍身前,揮刀向他們的小腿上砍去。

這些武器裝在明軍的褲子上,被彈了回來,發出清脆的金屬碰撞聲。在褲子的布面下,鐵人軍的戰士都穿着長筒的鐵靴,這種鐵鞋也是鄭成功參考荷蘭人的甲冑後親自設計的,能夠防禦刀槍的攻擊。

明軍的鐵人軍不可阻擋地繼續推進,把大批的清兵從牆頭驅逐開,緩緩地取得了對城樓的控制權。鄭成功滿意地看着秘密武器的巨大成功,命令後續梯隊跟上。

後續部隊早就已經等得不耐煩了,鐵人軍的威勢早就讓他們身後的明軍鬥志昂揚,士氣異常高漲,聽到戰鼓聲後,數以千計的明軍吶喊着向前衝去。此時城樓已經在鐵人軍的控制中,已經沒有了清軍的火力威脅。

大批的明軍迅速地登上城牆,協助鐵人軍把瓜州守軍殺散,在明軍打開城門的時候,守將左雲龍也已經死在了一個鐵甲武士的手中,喪失鬥志的清軍餘部從另外一側城門逃離。

看着這些落荒而逃的敵人,鄭成功下令不要進行追擊:“放他們走,讓他們去告訴周圍的府縣,瓜州的韃虜是如何不堪一擊的。”

瓜州一戰,鄭成功的鐵人軍大顯神威,輕鬆攻破了重兵把守的城門,而且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拆除了清軍部署在瓜州的攔江鐵索、木樁和炮臺後,滿清部署在南京下游的江防已經消去大半。

第48節 融洽(上)第19節 跋扈(下)第39節 嚮導(上)第26節 兄弟(下)第32節 扶持第30節 劍閣第2節 賞罰第30節 三投第26節 兄弟(上)第28節 戰報第17節 虛招(上)第48節 賀禮第51節 求戰(上)第32節 吐哺第48節 潛逃第25節 壓力(上)第41節 獻計第64節 平息(上)第45節 移民第59節 黃雀(下)第48節 潛逃第20節 困獸第52節 登陸(下)第31節 裁軍(上)第2節 VIP第28節 人心第31節 側擊第30節 三投第35節 進軍第50節 動向(上)第2節 目標(上)第12節 徵稅第53節 烈焰第18節 激戰第3節 壓力(下)第68節 混亂(上)第22節 謊言第3節 裁軍第2節 競爭第40節 印象(下)第21節 東進(下)第48節 專利(下)第28節 算計(上)第26節 兄弟(上)第50節 挫折第62節 蠢動(上)第50節 債券(下)第5節 協作(上)第34節 晉王(上)第32節 突圍第34節 糊塗(下)第40節 擁立第13節 勇氣(下)第33節 問策(下)第5節 重整(上)第57節 觀感(上)第3節 信號(下)第18節 登陸(下)第2節 VIP第45節 隊友(下)第3節 君臣第5節 潤滑第28節 算計(上)第21節 風起(上)第28節 盟軍(下)第13節 攻守第58節 同盟(上)第36節 方向(下)第5節 放棄(下)第63節 黃雀(上)第26節 告狀第15節 出降(下)第54節 投機(上)第30節 新年第54節 授權第38節 買賣(上)第17節 堅壁第20節 廷議第19節 感慨(下)第39節 衝突(下)第26節 生意(下)第24節 洞悉第57節 強弱第49節 敗像第53節 慘痛(上)第56節 待遇(上)第31節 呆仗(下)第5節 退兵第25節 印象第18節 對手第27節 圍攻(上)第1節 秘旨第59節 魔鬼(下)第26節 判斷(下)第27節 合作(上)第4節 國民(上)第34節 問候(上)第40節 印象(下)第25節 印象第8節 紛亂
第48節 融洽(上)第19節 跋扈(下)第39節 嚮導(上)第26節 兄弟(下)第32節 扶持第30節 劍閣第2節 賞罰第30節 三投第26節 兄弟(上)第28節 戰報第17節 虛招(上)第48節 賀禮第51節 求戰(上)第32節 吐哺第48節 潛逃第25節 壓力(上)第41節 獻計第64節 平息(上)第45節 移民第59節 黃雀(下)第48節 潛逃第20節 困獸第52節 登陸(下)第31節 裁軍(上)第2節 VIP第28節 人心第31節 側擊第30節 三投第35節 進軍第50節 動向(上)第2節 目標(上)第12節 徵稅第53節 烈焰第18節 激戰第3節 壓力(下)第68節 混亂(上)第22節 謊言第3節 裁軍第2節 競爭第40節 印象(下)第21節 東進(下)第48節 專利(下)第28節 算計(上)第26節 兄弟(上)第50節 挫折第62節 蠢動(上)第50節 債券(下)第5節 協作(上)第34節 晉王(上)第32節 突圍第34節 糊塗(下)第40節 擁立第13節 勇氣(下)第33節 問策(下)第5節 重整(上)第57節 觀感(上)第3節 信號(下)第18節 登陸(下)第2節 VIP第45節 隊友(下)第3節 君臣第5節 潤滑第28節 算計(上)第21節 風起(上)第28節 盟軍(下)第13節 攻守第58節 同盟(上)第36節 方向(下)第5節 放棄(下)第63節 黃雀(上)第26節 告狀第15節 出降(下)第54節 投機(上)第30節 新年第54節 授權第38節 買賣(上)第17節 堅壁第20節 廷議第19節 感慨(下)第39節 衝突(下)第26節 生意(下)第24節 洞悉第57節 強弱第49節 敗像第53節 慘痛(上)第56節 待遇(上)第31節 呆仗(下)第5節 退兵第25節 印象第18節 對手第27節 圍攻(上)第1節 秘旨第59節 魔鬼(下)第26節 判斷(下)第27節 合作(上)第4節 國民(上)第34節 問候(上)第40節 印象(下)第25節 印象第8節 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