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誤會(下)

明軍沿着嘉陵江認真勘探地形的時候,運輸俘虜的明軍船隻也開始路過重慶,把寶貴的勞動力運回敘州。只要看到這些過路的船隻,就足以進一步證實清軍在忠縣的慘敗,不過,高明瞻和王欣誠任憑風吹浪打,穩坐釣魚臺。而王欣誠的軍事動作又進一步加深了鄧名的戒備心理,因爲這完全可以視爲清軍在重慶周圍有意進行掩護,屏蔽明軍的情報工作,而且數百清軍士兵就敢出城,也可以看成是清軍擁有底牌的證據。

以前歷次作戰,鄧名都擁有相當大的情報優勢,或是絕對的水面控制,而現在不但要在陌生的土地上前進,側翼的嘉陵江也是兩軍共有,重慶這個要塞的存在給清軍帶來了很大的益處,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川西水師的優勢,而且還限制着明軍的行動。

“我們先在這裡紮營,繼續尋找李國英的軍屯。”鄧名覺得自己已經相當深入了,重慶也被拋在了側後,明軍沿着嘉陵江拉成一字長蛇陣,如果繼續強行拉長戰線的話,僅靠鄧名手邊的七千戰兵就很難充分獲取四周的情報,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了:“我們並不知道周圍哪裡可以隱藏伏兵,哪裡有李國英修築的秘密倉庫和要塞。自古驕兵必敗,我們還是要謹慎從事。”

雖然鄧名讓忠縣附近的兵馬儘快來增援前線,不過現在任堂還在繼續運輸俘虜,而且還需要保持對王明德等人的威懾,所以接到命令後只能讓三千戰兵趕去重慶,剩下的兩千人依舊要留在手裡,防止俘虜作亂或是王明德做出什麼愚蠢的舉動來。

這時鄧名和民夫定的協議就表現出其弊端來,鄧名要節省軍費,不肯把民夫投入軍事行動,所以有戰鬥力的兵馬雖然不少,但是能夠使用的軍隊卻很有限。幸好這些民夫留在忠縣威懾王明德和控制俘虜沒問題,不然任堂他們連三千戰兵都抽調不出來。

中秋節的時候,明軍依舊不停地後送俘虜,現在任堂和穆譚就盼着早日完成俘虜的轉運工作,等忠縣只剩下王明德的戰兵後,清軍沒有足夠的輔助部隊也沒有船隻,那他們的機動力就基本爲零,對明軍不再構成絲毫威脅了。

清軍和明軍相距二十里紮營,這樣彼此都可以有安全感,爲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王明德也派出一小隊兵馬靠近明軍的營地駐紮,每日負責向後方報平安——明軍可以在清軍的營地附近停泊戰艦以觀察他們的動靜,清軍卻沒有這樣的預警能力;鄧名爲了讓王明德放心,再加上宣傳工作方面的考慮,就告訴王明德他一向公平待人,不但同意這一小隊清軍駐紮,而且允許他們和明軍的前沿崗哨交流。

這些天,不時有過路的商船停靠,向駐紮在此地的明軍兜售貨物。幾天下來,王明德的士兵和前沿哨所的明軍混熟了,常常看到明軍士兵從身上掏出紙片向商人購買貨物。

今天停靠的船隻上下來了一個賣菸草的商人,清軍士兵看到明軍又掏出那種印刷精美的紙片,從商人手裡購買了一些菸草。

菸草一直是重要的軍需,在鄧名前世,二戰的時候,菸草被很多國家列入必要的補給項目。而在明朝時期,士兵同樣很喜歡這種麻醉品。崇禎皇帝曾經認爲“吃煙”和“吃燕”諧音,對燕王系的大明皇室來說很不吉利,所以下令在邊軍中禁菸。這道禁令被洪承疇上奏取消,洪承疇說禁也禁不住,士兵嗜煙如命,只是便宜了走私商人。

“我們提督也想禁菸,你知道的,他們家聽不得‘吃煙’這兩個字。”這個明軍是湖廣人,認定鄧名乃是福王之後。在禁菸的問題上,那些認爲鄧名是三太子的明軍士兵也持類似看法,那就是鄧名是因爲迷信的關係才企圖阻止大家吸菸:“提督說吃煙不好,會損害全身,會落下很多種病,還會減壽。”

明軍士兵一邊說,一邊把剛買的菸草遞給了他的新朋友一點,清軍士兵千恩萬謝地接過去,他早就看出這是很稀少的貨品;在王明德軍中,別說這麼好的菸草,就是普通貨色小兵也很少能夠得到。

“這是從湖廣運來的煙,提督雖然多次說吃煙不好,但並沒有明令禁絕,只是拼命抽稅罷了。”明軍士兵點燃了菸斗,深深地吸了一口,把煙吐出去的時候發出了一聲滿足的嘆息聲,然後接着發牢騷:“這麼一小袋煙,居然要十元,太貴了。”

“十元?這是多少錢?”清軍士兵對欠條缺乏瞭解,雖然聽明軍士兵說過這東西在成都、敘州可以當銀子使,但對它的價格並沒有概念。

“相當於一錢銀子。”明軍揮舞了一下手中的小口袋,剛纔他整整買了十小袋煙,雖然鄧名竭力提高煙稅,但士兵仍不肯放棄。

清軍士兵問完問題後就開始吸菸,聽到答案時剛吸了半口,一驚之下就噴了出來,他惋惜地看着那些飄散的煙霧,又是心痛又是驚奇地叫道;“那你剛纔豈不是花了一兩銀子買菸?”

“就算提督說的都對,減壽也好、傷身也好,我們當兵的今日不知明日事,吃兩口煙又怎麼了?”明軍士兵平淡地說道。

“可是這就要一兩銀子啊!”

“嗯,不錯。”明軍士兵點點頭,和大部分同伴一樣,明軍士兵在這種麻醉品上特別捨得花錢,買的都是最好的菸草。

“一兩銀子乾點什麼不好?”清軍士兵替敵人心疼。

“軍隊中有吃有喝,軍餉不買菸還能幹什麼?”明軍士兵不以爲然地答道。他是一個徵召兵,從應徵入伍那一天起就有專門的撥款,常備軍士兵的薪水津貼比他還要高,更是不在乎這點錢。

“存着啊,回家給婆娘攢起來。”清軍士兵獻計道。

“沒有婆娘。”明軍士兵搖搖頭。成都、敘州什麼都好,就是女人太少了,這次出征也是在川內作戰,看來多半不能立刻撈到一個媳婦了。

“所以要攢錢啊,”清軍士兵大聲說道,語氣裡也帶上了一絲責備:“少抽點菸,早日攢點聘禮出來。”

“不用攢,若是下次出征湖廣能討婆娘的話,提督會借給我們聘金,五十兩!”

“借?那不是還要還麼?”話雖如此說,清軍士兵心裡還是羨慕得不行,他辛辛苦苦地攢錢,但距離湊夠聘金還很遠:“五十兩,嘖嘖,大家閨秀都討得起了吧?”

“到時候讓婆娘去做做工,這債就免了。”明軍士兵想也不想地答道。

“五十兩都免了嗎?”

“是啊,而且婆娘還能掙些錢回家。乾的都是正經活計,織布、縫衣服什麼的,工房裡都是婆娘,一個男人也沒有,安全得很。”見清軍士兵臉上露出狐疑之色,明軍士兵估計對方想歪了,連忙解釋起來,川軍軍屬做的工,絕對不是明軍傳統中的讓妻女出去賣笑。

聽明軍士兵解釋清楚後,清軍士兵眼中露出些神往之色。明軍帶着一絲驕傲說道:“看吧,我的軍餉也就是買點菸了。要是能活到討婆娘的時候,不用擔心聘金;要是沒那命,至少咱的軍餉也享受了。”

“江魚,江蟹,新釀的米醋,還有辣椒和花椒。”遠處又停下一艘船,飄過來商販的叫賣聲。

雖然軍中有伙食供應,但明軍士兵仍然紛紛掏出紙片,從商人手裡購買了一些時鮮。和往常一樣,王明德的士兵們臉上掛着不好意思的笑容,湊到明軍邊上設法分一點吃。川軍士兵有能力享用調味品,尤其是川軍吃的那種辣椒,幾個陝西綠營士兵嚐了一點也都喜歡上了,味道比他們最愛的茱萸還要好。清軍士兵從明軍士兵口中得知,這也是長江提督帶回來在四川種植的作物,今年剛有第一次本土收穫,因爲產量小所以價格偏高,只有軍隊官兵能消費得起。

麻辣江鮮吃了個滿頭大汗,清軍士兵都感到有點不好意思了,他們又說出銀子的另一個重要用途:“還是得攢錢啊,你們不是不用一輩子當兵麼?將來有個幾十兩的積蓄,買兩畝地種種,那是多好的日子啊。”

“買地?不用,都府那裡的地隨便種,只要開墾了就是自己的。十畝地一年才交一百元,哦,才交一兩銀子的租子,直接交給官府。”

“是嗎……”

八月二十日,任堂還在忙着運輸俘虜,突然有人報告王明德的使者求見。

怒氣衝衝的使者進了門,雖然他極力剋制,但任堂還是能清楚地看出使者異常不滿的神色:“這幾天一直有我方士兵逃來貴軍這裡,若只是零星幾個,我家家主也就裝看不見了,但昨天竟然有一百多人結夥逃了。貴方這樣無所顧忌地煽動我軍士兵叛逃,難道就不怕有損鄧提督的信用嗎?”

“我們……我方什麼時候煽動過了?”任堂聽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任將軍還要抵賴嗎?未免太有損您的赫赫威名了。”使者手裡有大量的證據,清軍震驚之下嚴刑拷打被抓回去的逃兵,掌握了不少明軍的煽動x言論:“家主要求任將軍歸還逃兵,不要再繼續破壞我們兩軍的議和協議了。”

第40節 印象(下)第53節 齊射(上)第48節 失誤第22節 退讓(下)第18節 對手第29節 統一(下)第42節 中立(下)第25節 棄軍第26節 兄弟(中)第46節 證券(下)第42節 反擊第42節 中立(下)第39節 王佐(上)第19節 跋扈(下)第57節 分贓(下)第22節 殿下第27節 派系(下)第37節 等待(下)第5節 密信第59節 議款(上)第55節 俘虜(上)第44節 遊騎(下)第39節 嚮導(下)第44節 條約(上)第40節 印象(上)第51節 晚宴第26節 佈防第49節 風氣(上)第42節 中立(下)第17節 政策(下)第45節 突破(下)第30節 賽跑第54節 授權第43節 挫折第39節 衝突(上)第35節 鞏固(下)第53節 衝鋒第28節 算計(上)第36節 施琅第49節 擴張(上)第44節 夾擊(下)第47節 證據(上)第47節 約戰第2節 賞罰第27節 圍攻(上)第38節 牽制(上)第47節 贖買(下)第25節 投奔(上)第40節 泥潭(上)第5節 重整(下)第30節 變化(下)第26節 兄弟(中)第9節 問話(上)第55節 壓力(下)第46節 戰備(下)第27節 得兼第55節 壓力(上)第22節 退讓(下)第9節 海權第46節 戰備(上)第1節 誤會(上)第36節 施琅第3節 信號(下)第29節 解圍(下)第47節 約戰第32節 爭奪(下)第47節 證據(下)第44節 夾擊(下)第45節 隊友(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5節 出降(上)第1節 代售第11節 優待第39節 嚮導(上)第51節 晚宴第29節 統一(上)第45節 突破(下)第39節 嚮導(下)第17節 挖坑第11節 兩全(上)第49節 風氣(下)第13節 困獸第31節 胥吏第24節 怒潮(下)第13節 攻守第69節 忠臣(上)第16節 龍騎(上)第1節 轉運第11節 攻勢(上)第65節 援助(上)第32節 才能(下)第42節 艱苦(上)第2節 軟硬(下)第15節 戰象(下)第51節 救援第12節 強渡(上)第21節 根基第40節 入寇(上)第6節 密議(上)第59節 撤軍
第40節 印象(下)第53節 齊射(上)第48節 失誤第22節 退讓(下)第18節 對手第29節 統一(下)第42節 中立(下)第25節 棄軍第26節 兄弟(中)第46節 證券(下)第42節 反擊第42節 中立(下)第39節 王佐(上)第19節 跋扈(下)第57節 分贓(下)第22節 殿下第27節 派系(下)第37節 等待(下)第5節 密信第59節 議款(上)第55節 俘虜(上)第44節 遊騎(下)第39節 嚮導(下)第44節 條約(上)第40節 印象(上)第51節 晚宴第26節 佈防第49節 風氣(上)第42節 中立(下)第17節 政策(下)第45節 突破(下)第30節 賽跑第54節 授權第43節 挫折第39節 衝突(上)第35節 鞏固(下)第53節 衝鋒第28節 算計(上)第36節 施琅第49節 擴張(上)第44節 夾擊(下)第47節 證據(上)第47節 約戰第2節 賞罰第27節 圍攻(上)第38節 牽制(上)第47節 贖買(下)第25節 投奔(上)第40節 泥潭(上)第5節 重整(下)第30節 變化(下)第26節 兄弟(中)第9節 問話(上)第55節 壓力(下)第46節 戰備(下)第27節 得兼第55節 壓力(上)第22節 退讓(下)第9節 海權第46節 戰備(上)第1節 誤會(上)第36節 施琅第3節 信號(下)第29節 解圍(下)第47節 約戰第32節 爭奪(下)第47節 證據(下)第44節 夾擊(下)第45節 隊友(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5節 出降(上)第1節 代售第11節 優待第39節 嚮導(上)第51節 晚宴第29節 統一(上)第45節 突破(下)第39節 嚮導(下)第17節 挖坑第11節 兩全(上)第49節 風氣(下)第13節 困獸第31節 胥吏第24節 怒潮(下)第13節 攻守第69節 忠臣(上)第16節 龍騎(上)第1節 轉運第11節 攻勢(上)第65節 援助(上)第32節 才能(下)第42節 艱苦(上)第2節 軟硬(下)第15節 戰象(下)第51節 救援第12節 強渡(上)第21節 根基第40節 入寇(上)第6節 密議(上)第59節 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