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派系(下)

“後天應該就能到武昌,見到提督了。”和朱盛蒗說話的時候,郝搖旗顯得相當興奮,自從率兵前來他一直這樣,自己卻完全沒有察覺。

相比手下的軍官,郝搖旗顯然承擔了更大的壓力。他的名聲不太好。因爲他之前是李自成的大將,被文人視爲禍亂天下的罪人之一。大順崩潰,李自成身亡,郝搖旗當時也動搖過,意圖向滿清投降。但他不肯爲滿清做馬前卒,攻擊那些不肯投降的闖營舊將,終究還是在袁宗第、劉體純的勸說下歸於明軍旗幟下,繼續抵抗清軍。

因爲這次的動搖,郝搖旗的名聲變得更糟糕。李成棟、金聲恆反正後江南的形勢劇變,一度對南明相當有利,但舊明軍和前闖營內鬥不休,被清軍各個擊破。在這場內訌中郝搖旗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

當時投降清軍的將領陳有龍反正,攻克寶慶,急襲長沙,大有將湖南清軍一掃而空的勢頭。

但陳有龍投降清軍時,曾經把南明督師何騰蛟的全家殺了個精光,獻給滿清做投名狀。現在見陳有龍立功在即,何騰蛟與他有滅門的血海深仇,怎肯見他成功,何騰蛟就指使招安的闖營攻打陳有龍。闖營衆將雖然名義上是何騰蛟的部下,但還具有相當的獨立性,李過、高一功、劉體純、袁宗第都拒絕執行這個命令;李過不但拒絕發動內訌,還向闖營衆將表示,現在清廷勢大,南明只剩下數省殘破之地(當時西營還沒有加入南明),絕對不是內訌的好時機,而陳有龍若是能迅速攻破長沙,湖廣明軍有了後勤保證就可以開入江西支援金聲恆、李成棟,反攻浙江、江南。

何騰蛟最後求告到郝搖旗身上。當初南明君臣都敵視闖營,是何騰蛟爲他們求來糧草,定下了寬鬆的招安條件,說到最後何騰蛟聲淚俱下。郝搖旗想起何騰蛟接濟軍餉的恩情,又同情他全家被害,就帶領本部兵馬去偷襲陳有龍。正在攻打長沙的陳有龍因爲已經和李過等人取得聯繫,約定攻陷長沙後一起反攻江西、江南,所以對郝搖旗完全沒有提防,還以爲他是來增援自己的。遭到郝搖旗的偷襲後,陳有龍全軍潰敗,隻身逃走,長沙之圍遂解,清軍得以出城收集糧草,並把周圍的兵力統統集中到長沙城中。

正在整頓軍馬準備去增援江西的李過聞訊後,痛斥郝搖旗此舉敗壞大局,爲了保證糧草和後路,闖軍調頭重新包圍長沙。李過知道時間緊急,日夜在城外督促攻城,在闖營不惜代價的強攻下,長沙清軍再次支撐不住,守將徐勇爲了鼓舞士氣親自上城頭督戰,也被闖軍重傷不起。眼看長沙城破在即,這個功勞還是屬於和自己有間隙的李過,何騰蛟再次強令闖軍撤圍,立刻開赴江西支援開始陷入劣勢的金聲恆,同時還調集明軍擺出火併的架勢。

李過眼看又一次大內訌要爆發,只好撤除了包圍,清軍得以再次出城收集糧草,聚集兵力。拖了幾個月以後,何騰蛟纔再次攻擊長沙,這時剛剛攻克大同的山西清軍全速南下,趕到湖廣給長沙解圍,擊潰了何騰蛟的部隊還切斷了李過的糧道。李過急忙撤退後,孤立無援的金聲恆也宣告失敗。

本來清軍數萬精銳被拖在山西,江南形勢一片大好,只因爲明軍連續的內訌、朝令夕改,整整浪費了近一年的時間。何騰蛟因爲私仇耽誤國事自然是罪魁禍首,但他後來被清軍所殺,王夫之、蒙自發等人就一起指責闖營乃是禍害,其中尤以郝搖旗爲甚,認爲郝搖旗火併陳有龍是東南大局敗壞的起因,如果陳有龍迅速拿下長沙,那後面的連鎖反應都根本不會發生。

三王內訌,孫可望投敵後,只要不是瞎子就知道抗清大業已經是岌岌可危。當時郝搖旗的心情也非常低沉,曾經對袁宗第和劉體純嘆息,說他每次回想起長沙之戰都會後悔不已,要是他當時和李過等闖營將領採取一致行動,那局面可能就逆轉,絕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不過劉體純表示今日之事絕非郝搖旗一人之過,長沙之戰確實是一場後果嚴重的內訌,但是南明的內訌還少麼?難道所有的內訌都是郝搖旗一個人乾的不成?而袁宗第則對郝搖旗說,天下的人都可以投降,唯獨闖營舊將不能投降。文人都說闖營將士是禍亂天下的罪人,而不肯承認闖營只是被欺負得活不下去的可憐人。如果闖營將領向滿清投降了,那就更要做那些真正禍亂天下的人的替罪羊——現在那些人都在清廷中升官發財,向他們投降的話,如何對得起從崇禎初年以來並肩作戰的闖營烈士們?

後面的形勢發展並沒有太出乎郝搖旗的預料,每次南明發生一次內訌,都會導致戰場上的嚴重失利。三王內訌的規模空前,親王們各自調動十幾萬兵馬互相廝殺,中央的戰將幾乎人人蔘與其中,這要是戰場不發生大潰敗纔是怪事。不過劉體純和袁宗第似乎已經看開了,盡人事、聽天命,文人可以罵我們是禍首,但我們戰死了而你們卻投降了。郝搖旗也是這種心態,努力作戰,期待着不抱多少指望的奇蹟出現。

而這奇蹟確實出現了,鄧名從天而降,昆明大火讓戰局再次趨於穩定。雖然南明的元氣大傷,但沒有立刻斷氣,晉王依舊能苦苦支撐下去。

隨後湖北一連串的勝利,還有與鄭成功配合的南京之戰,讓郝搖旗確信:滿清或許能勝利,但敵人依舊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後面還會有艱苦的戰鬥,郝搖旗也許還可以在戰場上與清軍廝殺十年——在重慶戰役失敗後,郝搖旗曾經悲哀地想到,未來的幾年可能就是他最後的時光了。

高郵湖一戰,讓郝搖旗手下最悲觀絕望的人也恢復了對勝利的希望,雖然地盤還遠遠沒有恢復,但一夜之間人心已經恢復到了三王內訌之前;軍事形勢上也差不多,現在和三王內訌之前一樣,清軍又陷入了兵力吃緊的狀態,需要休養生息,在很多條戰線上都有進行防禦的必要。

“鄧提督的名字是化名,對吧?”朱盛蒗也相當興奮,高郵湖一戰後,他的世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被郝搖旗在山寨裡保護得多麼好,如果南明崩潰那虁東定然無法獨存,三王內訌後朱盛蒗的心態基本是混吃等死了。

親征的皇帝在自己的領土上被擊斃,幼主登基,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認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清廷都無法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既然敵人無力進攻,那明軍就有收復失地的機會。南明又一次獲得了發起戰略進攻的機會,無論步伐多麼小,只要能前進就有希望。朱盛蒗也從自己的藏身之處鑽出來,多次口若懸河地和郝搖旗商談天下大勢,甚至還對明軍該在哪個方向上發起戰略反攻發表了很多看法。上次朱盛蒗有這種興致還是李定國擊斃尼堪的時候。

無論鄧名到底是哪個宗室,只要坐在皇位上的是朱家人,那朱盛蒗就是皇族。從這一點說,將來坐在皇位上的是永曆天子還是長江提督,朱盛蒗並不是十分在乎,反正輪誰也不可能輪到他這個東安郡王。

爲了自己的皇族身分,朱盛蒗必須要強調“鄧名”是一個化名。剛聽說此人時,朱盛蒗還是十分懷疑,可是在鄧名擊殺胡全才、生擒郎廷佐後他的懷疑漸漸減少;而在高郵湖勝利之後,誰要是敢當着朱盛蒗的面前說“鄧名”不是化名,莫怪東安郡王一巴掌扇上來。

再比如擊殺胡全才那件事吧,雖然鄧名發檄文說是自己殺的,郝搖旗也私下和朱盛蒗說過事情的真相,但現在郝搖旗已經絕口不提,再談起鍾祥之戰時滿口都是鄧提督英雄了得,深入敵營刺殺敵酋;而朱盛蒗則願意認爲郝搖旗最初那套說法只是一個玩笑,至於這個一點兒也不可笑的笑話,東安郡王決心深藏心底,帶進棺材,一輩子再不和人提起。

“當然是化名。”雖然知道朱盛蒗是明知故問,郝搖旗還是毫不猶豫地答道:“提督是三太子!”

郝搖旗依稀記得,好像曾經有謠言在心腹將領中流傳,大概是說鄧名未必是三太子,而是袁宗第不知道從哪裡尋來的一個宗室。不過這種可笑的謠言郝搖旗認爲自己從來沒有當真,鄧名肯定是烈皇的遺孤。雖然闖營逼死了崇禎,但他的兒子深明大義,體諒闖營將士的苦衷,把恩怨拋諸腦後,準備親自領導闖營取得最後的勝利,完成中興大業——還有比這更能流傳後世的佳話嗎?

“嗯。”朱盛蒗點點頭,他並沒有反駁郝搖旗的話,不過在他內心深處還是覺得有一點兒可疑。

若是烈皇的皇子,甲申之變後肯定會去江南,既然到了江南,怎麼會不投身舟山軍中?還千里迢迢從江南趕來四川。如果說皇子對張煌言有什麼成見或是貪生怕死,還能勉強解釋,但鄧提督英武,和張煌言的關係聽說也不錯,可見這種說法不值得一駁。

在四川出現的宗室很有可能是蜀王之後,但朱盛蒗聽說蜀王家被西營殺得乾乾淨淨。距離四川不遠的除了蜀王還有楚王,據說楚王家也被殺得精光,但作爲楚王旁支的朱盛蒗感情上卻不願意相信:“若鄧提督是楚王就好了,那中興以後我差不多能升爲親王了吧?嗯,要說很有可能啊。再說烈皇遺孤的年紀似乎有點對不上,而老楚王那麼多孫子,好像有年紀差不多的啊。”

第1節 秘旨第33節 通牒第15節 戰象(上)第56節 離去第23節 援助第33節 搜索第3節 君臣第34節 經濟第34節 經濟第5節 隔閡第59節 魔鬼(下)第12節 徵稅第14節 肉票第29節 功名第6節 勇士第21節 煙霧(上)第27節 反攻第60節 爭奪(上)第44節 靖難(下)第12節 圍困(上)第34節 攻勢第37節 干涉(上)第59節 撤軍第13節 試探(上)第26節 生意(下)第12節 強渡(下)第17節 挖坑第58節 同盟(上)第1節 失憶第35節 會面(下)第27節 憧憬第42節 剃髮第18節 鏈條第40節 困境第21節 根基第42節 中立(下)第49節 風氣(下)第20節 康熙(上)第39節 哨探第31節 血戰(下)第58節 同盟(下)第58節 同盟(下)第58節 接觸(上)第24節 怒潮(下)第14節 強攻(上)第50節 追擊(中)第41節 阻擊第29節 機密第26節 判斷(下)第38節 迎敵第61節 未來第23節 波瀾(上)第59節 魔鬼(下)第13節 困獸第37節 等待(上)第40節 印象(下)第11節 劫營(上)第32節 吐哺第62節 蠢動(上)第11節 攻勢(上)第40節 印象(下)第46節 合營第47節 贖買(上)第58節 同盟(下)第7節 變臉(上)第48節 失誤第7節 仲裁(上)第56節 蠱惑第60節 烽火第38節 牽制(上)第6節 戰俘第18節 恐怖(上)第15節 戰象(下)第44節 遊騎(下)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18節 鏈條第53節 擒賊第52節 縱火第48節 融洽(下)第9節 授權(下)第60節 戰俘第15節 相識(下)第31節 胥吏第28節 算計(下)第59節 黃雀(上)第14節 強攻(上)第59節 黃雀(上)第51節 夢想(上)第27節 派系(下)第39節 良機第16節 龍騎(下)第4節 棟樑第15節 出降(下)第50節 追擊(中)第49節 風氣(上)第56節 待遇(上)第17節 堅壁第68節 混亂(下)第54節 權變(下)第9節 授權(上)
第1節 秘旨第33節 通牒第15節 戰象(上)第56節 離去第23節 援助第33節 搜索第3節 君臣第34節 經濟第34節 經濟第5節 隔閡第59節 魔鬼(下)第12節 徵稅第14節 肉票第29節 功名第6節 勇士第21節 煙霧(上)第27節 反攻第60節 爭奪(上)第44節 靖難(下)第12節 圍困(上)第34節 攻勢第37節 干涉(上)第59節 撤軍第13節 試探(上)第26節 生意(下)第12節 強渡(下)第17節 挖坑第58節 同盟(上)第1節 失憶第35節 會面(下)第27節 憧憬第42節 剃髮第18節 鏈條第40節 困境第21節 根基第42節 中立(下)第49節 風氣(下)第20節 康熙(上)第39節 哨探第31節 血戰(下)第58節 同盟(下)第58節 同盟(下)第58節 接觸(上)第24節 怒潮(下)第14節 強攻(上)第50節 追擊(中)第41節 阻擊第29節 機密第26節 判斷(下)第38節 迎敵第61節 未來第23節 波瀾(上)第59節 魔鬼(下)第13節 困獸第37節 等待(上)第40節 印象(下)第11節 劫營(上)第32節 吐哺第62節 蠢動(上)第11節 攻勢(上)第40節 印象(下)第46節 合營第47節 贖買(上)第58節 同盟(下)第7節 變臉(上)第48節 失誤第7節 仲裁(上)第56節 蠱惑第60節 烽火第38節 牽制(上)第6節 戰俘第18節 恐怖(上)第15節 戰象(下)第44節 遊騎(下)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18節 鏈條第53節 擒賊第52節 縱火第48節 融洽(下)第9節 授權(下)第60節 戰俘第15節 相識(下)第31節 胥吏第28節 算計(下)第59節 黃雀(上)第14節 強攻(上)第59節 黃雀(上)第51節 夢想(上)第27節 派系(下)第39節 良機第16節 龍騎(下)第4節 棟樑第15節 出降(下)第50節 追擊(中)第49節 風氣(上)第56節 待遇(上)第17節 堅壁第68節 混亂(下)第54節 權變(下)第9節 授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