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

寧渝並沒有在蒲圻停止太久,很快就整軍南下,從蒲圻到嶽州的距離並不遠,不過中間還隔着一個臨湘,此地北臨長江,西傍洞庭,東南蜿蜒着羅宵山的餘脈,地勢險要,羣峰起伏,丘崗連綿,因此又被稱爲湖南的北大門。

張昌恩並不傻,在此地早已佈下了重兵,因爲如果把兩萬人馬全部收縮至嶽州,反而對於防守是極爲不利的,他決意通過臨湘部署防線,逐步遲滯復漢軍的腳步,以完成康熙交給他的任務,因此在整個東南方向,擺下足足一萬大軍,藉助地勢進行防守。

剩餘的一萬綠營則駐守在嶽州內,此外張昌恩也在積極的跟兩廣總督楊琳聯繫,希望能夠讓兩廣的幾萬綠營進入湖南,從而打一個大大的勝仗。

就在張昌恩抓緊佈置時,寧渝也沒有閒着,在大軍抵達臨湘時,並沒有第一時間猛攻清軍陣地,而是帶着親衛營上了羅霄山北側,清軍一部就駐守在南側,這一仗勢必以爭奪羅霄山爲先,才能居高臨下,打下臨湘。

跟着寧渝一同上山的,還有目前第一師新任參謀長董策,自從大整編以來,很多一師的軍官都得到了提拔,自然也包括寧渝的這位愛徒,他的第一團打的非常漂亮,因此是目前雛鷹營學兵中升的最快的一個,其他人還在當團長時,他已經升任爲一師的參謀長。

除了董策以外,目前一師其他人也都大變樣了,副師長由鄭家後輩子弟鄭廣國擔任,這也是爲了顧全大局,畢竟如今復漢軍主要的軍政大權都讓寧家抓在手裡,對於程鄭二家,自然也需要拿出一些誠意來。

衆人手裡持着千里鏡,望着羅霄山南側的清軍陣地,一直連綿到山腳,看上去彷彿無邊無際一般,正所謂兵滿過萬,無邊無沿。

“樞密使,讓我帶着人摸上去,狠狠打一下子!”

董策一邊持着千里鏡觀察清軍陣地,一邊唸唸有詞,頗有幾分不甘心的模樣。

在董策看來,像這種外緊內鬆的陣地,實在是太好拿捏了,如今他也是打了不少仗,對着清軍的紮寨之法也算是頗爲了解,因此一眼便看出了許多破綻。

寧渝微微搖頭,卻沒有急着開口解釋,而是望向了身旁新來的副師長鄭廣國,笑道:“令明,你怎麼看?”

鄭廣國的性子比起程之恩還要內斂,一臉的絡腮鬍子,卻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持着千里鏡看了許久,這才低聲道:“啓稟樞密使,我軍若是此時發起強攻,雖然能夠獲勝,不過自身損失恐怕也會很大。”

董策聞言挑了挑眉頭,雖然打了幾場仗,可畢竟也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心裡自然也是心高氣傲,便有些不服氣,“還請鄭副師長明示,清軍以如此陣型迎敵,爲何不能一戰而下?”

鄭廣國也不生氣,只是耐着性子,一邊比劃着,一邊說道:“湖南綠營雖然戰力不佳,可如今他們據山而守,我軍又是剛剛抵達此地,若不修養生息,仰攻清軍,勢必會造成重大傷亡,這與我軍戰略目標不一。”

這一番話一出,寧渝也不由得仔細打量了眼鄭廣國,心裡暗道卻是小覷了這個中年漢子,表面看上去訥訥不言,可卻對寧渝的這一次出征目標把握的非常精準——那就是儘可能減少傷亡,才能更好的調動清軍的步伐。而鄭廣國寥寥數語,便將寧渝的內心給勾畫了出來。

寧渝臉上浮現出笑容,拍了拍鄭廣國的肩膀,這也是他表示親暱的舉動,隨後指着羅宵山,輕聲道:“我軍此次目的,在於調動敵軍,而不在於一城一地,若是自身傷亡慘重,那麼哪怕打下嶽州,也是不合算的,張昌恩沒了嶽州,還能退往長沙,可我們第一師打沒了,那可就什麼都沒了。”

這個道理其實並不複雜,但是很多人都被這個近在眼前的嶽州給吸引住了,幾乎所有人都以爲,只要拿下了嶽州,那麼付出傷亡也是可以接受的——而如今寧渝很明確的表示,首先要保證的是第一師,其次纔是嶽州。

在場的幾位軍官也都非庸才,經過這麼一解釋,大體心裡也就明白,便紛紛前來詢問:“若是不打嶽州,我軍下一步該如何進行?”

寧渝深深望了一眼羅霄山,隨後頭也不回地下了山,一邊行進着一邊說道:“不打羅霄山,不代表不打嶽州,傳令給一團,進軍長安和桃林一帶,二團和炮團留在此地,監視着羅霄山守軍的動向,若是他們動就死死黏住,若是他們攻,則全力防守。”

這裡所謂的長安自然不是指那個天下大名鼎鼎的長安,而是指嶽州旁邊的長安鎮。

“至於三團和四團,趁今晚連夜前往城陵磯,做好設伏的準備,咱們就不玩甕中捉鱉這一出了,直接來個打草驚蛇,抓住張昌恩這個活烏龜。”

是夜,獨立炮團的火炮開始轟鳴了起來,不過炮聲並不激烈,反而有一下沒一下的,而且由於距離過遠,根本無法對清軍造成任何威脅,只是每當大炮轟鳴一聲,山上的清軍便會抖上一分。

此時駐守在羅霄山的一萬清軍是永州鎮的兵,原本戰力就不算強,如今聽到這炮聲更是心亂如麻,參將王宣原本也只是依靠關係和錢財,才當上的這個參將,正兒八經的仗是沒怎麼打過的,當下身子就有些哆嗦。

可是這身邊也沒什麼人可以商量,因此王宣也就強撐着身子,讓這永州鎮的綠營兵都紛紛進入了陣地,只待復漢軍前來攻擊,可是心裡卻是提心吊膽,生怕復漢軍一夜之間將守軍給沖垮。

而就在此時,寧渝則帶着兩團的兵馬向着城陵磯出發,由於方向不在一個地方,清軍根本就看不到復漢軍的活動,特別是這一路上人人嘴裡銜枚,生怕發出一點動靜,再加上一夜的炮火轟鳴,這兩團人馬便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不斷的炮火轟鳴下,王宣硬生生堅守了一夜,原本提心吊膽的他,發現自己毫髮無損,膽子便又也大了起來,派了一些探子前往對面的復漢軍查探情報。

見到山上的清軍探子下來了,董策和新任的一團團長宇治景,連忙帶着一團的兩千人馬向東出發,佯裝攻擊長安與桃林,而這一切都被清軍哨探看在了眼裡。

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一百章 年關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
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一百章 年關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