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

寧渝對於傅爾丹十分關心,傅爾丹也並非對寧渝絲毫不在意。

“這個寧渝賊子,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傅爾丹用一把銀閃閃的刀子切割着案上的羊腿,這是他去西北打仗這幾年養成的習慣,每天必須多吃一些肉食,他纔能有精力去思考一些東西。

一旁的侍衛輕輕俯下身子,“據說這個寧渝,是楚逆的少將軍,還得了個什麼南下都督的名頭,前些日子接連挫了我軍銳氣,一時好不得意。”

“眼下皇上派我來兩江,要做的是拿下九江,然後進逼武昌,這個寧渝帶着人就在我眼皮子底下,你說我是打還是不打?”

傅爾丹也沒有等侍衛去回答,只是用毛巾擦了擦手和臉,感嘆道:“這西北的牧民在趕羊的時候,都是直接帶着頭羊,這樣後面的羊才能跟上。”

“對這楚逆同樣應該如此,別看這幫子逆匪又是佔據豐城,又是佔據贛州,可他們的命脈還是在武昌。只需要把武昌拿下,這些逆匪就沒了根,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傅爾丹冷哼了一聲,“這般簡單的道理,可是那幫子蠢才卻想不到,還一個勁的張羅着南下,實在是鼠目寸光!”

話雖這麼說,可傅爾丹卻顯得十分冷靜,沒有半點怒意。

康熙六十年九月初五,盤踞在南昌城內的六萬大軍開拔北上,傅爾丹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微眯着眼睛,朝着前來送行的兩江官員拱手示意。

“諸位大人,本將奉皇上所託將去攻打九江,這糧草輜重屆時將直接發到軍前,諸位有勞了!”

江西巡撫王企欽和左右按察使在一旁送行,只是臉色卻有幾分難看,如今豐城的逆賊盡在咫尺,可是這位大人卻視若無睹,居然直接拋下了滿城的百姓去進攻什麼九江?

這天下哪有這般的道理?再說傅爾丹把這六萬大軍帶走後,整個南昌府的綠營就只剩下不到三千人,還盡是老弱病殘,如何能敵如狼似虎的楚逆大軍?

可無論王企欽如何作態,傅爾丹都裝作沒看見一般,輕輕一磕馬腹,便離開了城門,帶着大軍一路北上而去,只是留下了一路的煙塵。

見到這傅爾丹如此絕情,按察使劉如儀一臉灰敗之色,帶着祈求的眼神望着王企欽,“王大人,若是讓逆賊知道了南昌空虛,我等該如何是好?”

王企欽被傅爾丹這一氣,整個人怒恨交加,他狠狠一甩袖子,“你問我如何是好,我問誰去?”

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啓程北上的消息,自然瞞不住就在豐城的寧渝,他仔細聽着哨探的報告,並且一點點確認其細節,這才相信,這個傅爾丹確確實實是想北上攻打九江了。

不過寧渝認爲這其中似乎還有些東西需要再看看,因此並沒有着急去直接攻打南昌,反而在傅爾丹北上之後,同時也撤出了豐城,選擇了東進撫州。

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都有些沒看明白,如果說此時進攻南昌,幾乎是可以兵不血刃,直下南昌,進而還能與九江守軍裡外夾擊傅爾丹。

“大都督,此時東進似有不妥之處,以我軍當前實力,是可以直接攻下南昌的,到時候沒了後勤補給的傅爾丹,絕非我等敵手。”

董策臉色平穩如故,可語氣中卻已經有了幾分焦躁。

寧渝微笑道:“這個道理十分淺顯,很多人應該都能想明白,那爲什麼傅爾丹就沒有想明白呢?如果他不知道此行北上的風險,我可是不太信的。”

“大都督的意思,傅爾丹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董策似乎有些明白了過來。

“先看看,先看看。”

寧渝也不急不躁,一路往撫州趕去,此時獨一師也正從建昌府北上,屆時可以在撫州重新合軍,到時候寧渝手下的軍隊就有三個師,除了一個主力師以外,還有兩個獨立師,足足有兩萬之衆了。

大軍行進浩浩蕩蕩,寧渝更是再三強調軍令,在行軍途中絕不可擾民,士兵不允許私自外出,每日裡除了趕路以外,便是趁着閒暇時進行學習。

就連寧渝本人,也針對性跟一些中高層將官,去講解關於戰場作戰的一些經驗,這對於其他人而言也是非常寶貴的,因爲目前來說,整個復漢軍最有戰場經驗的,還就是這位少將軍。

九月份的天氣,說變就變,一道驚雷將寧渝從睡夢中驚醒,只得走出營帳,卻發現外間的天氣變得有幾分陰沉,一副即將要下雨的模樣。

寧渝的心裡有些微微悸動,望着黑沉沉的天空,心裡的思緒卻擴散了開來,從去年起兵之後,整個復漢軍都在不斷打仗,不斷行軍,可是像這樣打來打去,連寧渝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寧渝一下子就想到了傅爾丹,那個他沒有見過的人,正率領着六萬大軍,似乎就隱藏在某個陰暗的角落,隨時準備給寧渝致命一擊。

傅爾丹在什麼位置?根據軍情處傳遞來的消息,三日前已經抵達了德安府,可後面的情況就有些雲裡霧裡,傅爾丹將哨探放出了二十里,但凡有人接近便殺無赦,在這種情況下,軍情處能夠提供的消息真的很有限。

寧渝一邊反覆思索着傅爾丹可能會有的動作,一邊緩緩踱步,卻不知不覺走到了侍從室,見到一名年輕士子正秉燭夜讀。侍從室爲了保障寧渝緊急的事情要處理,都會安排人來輪流值夜,這一點寧渝也是知曉的,因此也不以爲意。

“見過大都督,卑職杜度於今夜子時值夜,有事還請大都督吩咐。”年輕人面如滿月,看上去倒顯得頗爲有福。

寧渝在腦海裡回憶了一遍,卻是沒有任何影響,只好笑道:“你在看什麼書?”

杜度有些靦腆笑了笑,一邊將手中的書遞了過來,一邊笑道:“這夜間值班耗費日久,頗爲無趣,卑職便帶了這本三國志演義,倒是讓大人見笑了。”

寧渝啞然失笑,對這年輕人的坦誠倒是頗爲欣賞,“值班原本就比較無聊,我也是知道的,看看書倒也無妨。”

一邊說着,寧渝一邊將書冊翻開來,卻正好翻到了魏延兵出子午谷這一章,心頭卻猛地一跳,彷彿有十分關鍵的東西在腦海裡一閃而過。

“你說,若當時魏延真的沿着子午谷小道進攻長安,此計可能勝?”

杜度有些懵住了,隨後低聲道:“若真是兵出子午谷,則魏延大軍定當全軍覆沒。那條道路實在過於艱險,五千人若是輕裝前行,難以攻克長安堅城。”

這話說的的確對,但是並不是此時寧渝的所思所想,他在桌子上描畫着,冷靜而凝肅地問了一個問題,卻險些將杜度給嚇到。

“你說傅爾丹,會不會選擇繞過九江,從德安走興國,從陸路直撲武昌?”

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十章 尋礦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
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十章 尋礦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