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年關

康熙五十九年大年夜,京師暢春園卻絲毫沒有過年的喜樂氣氛,反而是一片肅殺,宮女太監們一個個躡手躡腳,生怕驚起一點點動靜。

四阿哥胤禛臉色平淡如水,在內侍的帶領下向着宮城內走去,不曾有絲毫的逾矩。唯獨望向宮殿深處時,嘴角微微有些抽動。

“武昌丟了,襄陽丟了,現在連荊州也丟了!”殿內傳來了一聲怒吼,隱隱還伴着喝罵之聲,使得前方帶路的內侍,身子也微微顫抖起來

這天威之下,還有誰倒黴?還不就是他們這些爲奴爲婢的人,這擦着碰着都是一個死,唯有萬般小心,祈求這天殺的楚蠻子早日平息下去,他們這些奴婢的日子纔會好過幾分

胤禛絲毫沒有半點動容,就這麼跟着內侍走進正殿,擡頭望去,地上僅是一片狼藉,一堆小太監跪在了地上,將額頭貼在地磚上,身子如篩糠一般抖動。

此時御榻上康熙皇帝已經形同枯槁老人,再也不見平日的光彩,他奮力將奏摺砸了下去,發出一陣嘩啦的聲音,臉上出現了幾分不同尋常的紅,胸膛更是不由自主喘起了粗氣,這位風風雨雨一輩子的皇帝終究是老了。

胤禛跪在了地上行了大禮,隨後低聲道:“稟告皇阿瑪,如今大年除夕夜,還當保重龍體,切莫傷了身子。楚逆不過是一地亂匪,待我大軍徵調之下,定當覆滅之,誅除殆盡。皇阿瑪切莫憂心,以保龍體萬全。”

康熙皇帝臉色微沉,胤禛這番話粗聽還好,可是後面這“楚逆不過是一地亂匪,待我大軍徵調之下,定當覆滅之,誅除殆盡。”是什麼意思?當初他一力孤行保全滿丕,所用的理由無非也是這個,如今胤禛重複了一遍卻讓人不得不多聯想什麼了。

這是指着鼻子罵他康熙是個昏君!罵他識人不明!

“這普天之下,盡數都是亂臣賊子!”康熙怒火升騰,這大清天下已經不止是楚地作亂,原先已經平息下來的西北戰事,已經出現了再次惡化的前兆,厄魯特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率兵再次侵襲吐魯番,似乎想要圖謀東進。

策妄阿拉布坦是原來準噶爾蒙古噶爾丹的侄子,不過此番東進可不是給自己的叔叔報仇,實際上當年噶爾丹出兵喀爾喀蒙古時,正是這個好侄子在背後捅了噶爾丹一刀,將噶爾丹遏制在科布多無法西還,而後更是聯合康熙徹底擊敗噶爾丹。

如今的策妄阿拉布坦實力尤勝於原先的噶爾丹,在康熙五十六年還攻佔了拉薩,後來被吏部尚書富寧安、西安將軍席柱帶兵給驅走,也是在這一仗當中,嶽鍾琪纔開始展露頭角,連十四阿哥胤禵掛撫遠大將軍大印,也是爲了征討策妄阿拉布坦。

若是曾經的康熙皇帝,恐怕都已經親征西北,直搗策妄阿拉布坦的腹心,可現在終究是老了。再加上之前那次征討噶爾丹,康熙雖然取得大勝,自身也是損失慘重,可終究不能將蒙古人徹底趕盡殺絕,當下也有心無力了。

就在這個當口,復漢軍從湖廣之地突然崛起,更是連戰連勝,先後擊敗了整個湖廣的綠營,連同荊州也一同攻了下來,這一下卻是從疥蘚之疾變成了清廷的腹心之患。

胤禛咬了咬牙,從懷裡掏出一本奏摺,稟告道:“皇阿瑪,兒臣願意領兵前往湖廣,平息叛亂,這是兒臣的平叛方略。”到目前爲止,清廷對復漢軍的態度都是叛而不是反。

不要小看這一點區別,實際上這關係到復漢軍的根本。復漢軍一直打出的旗號是反清復明,用這個角度來說自然是反,可是清廷卻一直抓着復漢軍原先是漢陽營叛亂而來的跟腳,否定漢陽營目前的政治立場。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清廷自然一直是抱着平叛的名義,胤禛這一次的方略也是平定湖廣漢陽營叛亂事奏的說法。

康熙看完之後,微微閉住了眼睛,他在內心裡隱隱有些不安,這次不是因爲楚逆和西北戰事,而是因爲這個奏摺所反映的一個態度,這讓康熙皇帝的臉色更加差了幾分。

“你想帶兵?”康熙絲毫不掩飾語氣裡的輕蔑,手指也點向了跪着的胤禛。他向來是準了人,可是對於這個每日裡的冷麪王,卻少了幾分瞭解。

胤禛內心有些恐懼,但是對權力的渴望和跟老十四爭鋒的心,終於是壓倒了內心的慌亂,他將頭深深埋在地上,儘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更加平穩。

“稟皇阿瑪,如今湖北全省已失十分之八九,若是鄖陽府再落到楚逆手中,將那幾十萬的流民動起來,恐怕後果不堪設想。爲今之計,需要一名重臣統帥南面兵力,集結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以及四川等省綠營兵力,並八旗馬隊與一部陝甘馬隊,方能馬到成功。”

勳陽府是流民聚集之地,一向是明清的火藥桶,稍微處理不好就會出亂子。

“兒臣毛遂自薦,願意當這統兵官,只願爲我大清除此奸逆。”這一番話已經透露出了許多東西,既有胤禛的拳拳爲國之心,更有藏在裡面的那點小心思。

可是在康熙這位已經御極六十年的老皇帝面前,還有誰能在他面前藏起自己的心思?胤禛的這番作爲只是進一步印證了他內心的想法,這也讓康熙內心更爲煩悶,雙手都有些不自主地顫抖。

他老四終究是忍不住了!

康熙內心越發地氣悶,不由得咳嗽了幾下,這一下咳嗽卻更加停不下來,老太監連忙扶着康熙的背,幫着康熙順氣,而此時趴在地上的胤禛,內心的恐慌反而平息了下來,帶了幾分別樣的心思。

自從老十四領了撫遠大將軍以後,這全天下都只當康熙已經是聖心默許了,這件事對胤禛的打擊之大,是旁人難以瞭解的,幾乎斷絕了胤禛的奪嫡之心!

這天下誰不知道?領天子節帶兵出征的都是什麼人?那幾乎都是板上釘釘的接班人了!誰不知道原先八爺黨當中不少大臣重新投靠了老十四,就等着擁立之功呢。

胤禛心裡終究是不服,大家都是一母同胞,自己更兼兄長,自己如何能讓?又如何敢讓?

現在老十四掌着撫遠大將軍的兵馬,自己不能再含糊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一百章 年關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
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一百章 年關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