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

一曲軍歌終了,衆人內心澎湃,望着臺上的寧渝,靜靜期待着。

“從雛鷹營到復漢軍,從黃州府到如今的九江府,你們不是戰場上的是單純數字,你們都是活生生的人,你們胸口上掛着的那一塊塊木牌,那是你們每個人身份的見證,爲的不是別的,就是讓死去的兄弟,還能回家。”

寧渝有些動情,他想起了很多人,甚至包括最初雛鷹營的二百人當中,都已經有四十多人死在了戰場,可以說這些人的名字他都能叫出來,可是戰場終究是殘酷的,那些犧牲的人,那些還在拼殺的人,都不會爲此而後悔。

“那些死去的弟兄,我們不會忘記,我已經呈文楚王,將會在武昌建起忠勇祠,所有犧牲的兄弟,都將入祠供奉,只要我復漢軍不枉,他們都將世世代代享受人間煙火!”

“除此之外,所有戰死者其家免徭役三年,若是家中有子嗣者,十四歲以下者皆可送往雛鷹營,將來給家族也能謀個好前程!”

寧渝這番話十分赤裸裸,可是效果也是極好的,原本從軍就有田拿,如今戰死者也不是白死,除了正常的撫卹以外,還會入忠勇祠,家中免徭役也是非常大的恩典,更不用說子嗣可入雛鷹營了,誰不知道,如今的雛鷹營,那簡直就是復漢軍的心頭肉。

如今復漢軍高層當中,除了寧、程、鄭三家子嗣以外,其餘的大部分便是雛鷹營出身,一個個或是位居參謀長,或是位居師長副師長,再不濟的也是個團長營長一類的,可不比大頭兵強出許多?

在這樣的好消息的刺激下,許多人都感覺無比振奮,原本整齊如林的隊伍,也有些微微的凌亂,這種好事一般還真沒地尋去,因此衆人的目光更加的熱切。

有了利益的捆綁還不夠,寧渝決定再添上一把火,他望着臺下的衆人,高聲道:“天道有序,萬物有時,清廷入主中原以來,便倒行逆施,鬧得人心死亂,反抗之聲不絕於耳,如今我復漢軍起兵以來,無往而不利,正合大道本意。”

“想要實現大道,我要用命,你們也要用命,咱們只要堅持打下去,以後你們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這番話其實就是在造勢,也是在給臺下的士卒們洗腦,不過效果卻很顯著,至少臺下許多人心裡便就是這麼想的,畢竟從湖廣一路打出來,一直打到江西,眼看着要進安徽了,幾乎每戰必勝,士兵的士氣都幾乎達到了頂峰。

衆人在臺下歡呼,只是歡呼聲剛剛落下,便有人提出了問題。

“大都督,我們這是要一路打到京城去嗎?”

“大都督,我們不怕死,我們也不怕失敗,我們就想知道,這前面的路,是什麼樣子的?”

也不知是誰,突然在人羣裡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可是很快就得到了衆人的認同,他們心裡也有這樣的疑惑,他們不怕死,也不怕犧牲,只是怕自己看不到未來,心裡會很遺憾。

寧渝並沒有去細究是誰提出來的,反而他覺得這兩個問題,都提得恰到好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今的復漢軍已經是什麼都不缺了,但是唯獨在給士兵豐富的物質獎勵以外,還需要給他們帶去希望和未來。

千萬不要小看希望和未來,物質能夠激勵起來的士氣不過只是一時的,等時間消逝便會慢慢過去,而希望和未來,能夠讓人們一直堅持下去,一直拼搏下去,這纔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望着臺下渴求的士兵們,寧渝深深呼出一口氣。

“你們想要知道的,我都會告訴你們,京城,我寧渝會去,但不是現在!”

“至於我們未來的路,我寧渝可以告訴大家一句話,推翻滿清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便是建立一個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大同世界,你們每一個人都能用自己雙手,去給自己賺取一份受到保護的未來。”

寧渝眼眶微微溼潤,他激動道:“等到了那一天,你們就會明白我說的意思,這樣的未來我現在給不了你們,但是不代表將來就不會存在,光靠我寧渝,光靠復漢軍還不夠,需要全天下的人一起努力,而你們加入復漢軍,便是爲了這一目的而去踐行!”

軍心被徹底引爆,人人痛哭流淚,實在是這樣的日子,是他們所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要知道現如今整個大清,被餓死被凍死的百姓實在是數不勝數,而能來參加復漢軍的,幾乎也都是活不下去的窮苦人,他們對此感同深受。

如今聽到寧渝的這一番話,整個復漢軍都爲之震撼,原先的很多問題都在這一霎那消失的無影無蹤,復漢軍的最後一塊短板,終於被彌補上了。

這是一次籌謀已久的臨戰大祭,寧渝的目的自然是想要在跟康熙決戰之前,把復漢軍再一次回爐重練,把裡面原本就所剩不多的殘渣給剔除掉以後,得到的自然是一把無往而不利的鋒利寶劍。

李紱在臺下望着這一幕,感覺整個人都有些呆滯,他實際上很早就發現瞭如今復漢軍所存在的問題,但是他覺得這不是問題,畢竟比起清軍這塊不可錘鍊的破銅爛鐵,如今的復漢軍幾乎就是神兵利刃,二者根本無法比擬。

正因爲如此,在寧渝回到九江之後,李紱並沒有提出這個問題,可萬萬沒想到寧渝自己弄了一出戰前大祭,便將這一問題用如此巧妙的方式給解決了,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化境的地步。

無論在什麼時候,利與義都是一體兩面,人不可能只有利而沒有義,否則會被天下人共擊之,成不了什麼氣候,如果只有義而沒有利,那麼人心就聚不到一起,遲早會被外界的環境所打敗。

現如今的復漢軍,正是將利與義完美結合在一起,再加上恢復漢家江山的大旗,可以想到的是,等到光復整個南方之後,復漢軍將會以壓倒性的實力,徹底戰勝清廷。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李紱在心裡驚歎了一聲,與此也更加慶幸,在這一次天下大勢的博弈中,他已經站對了位置。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十二章 問責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十二章 問責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