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

武昌城楚王府,茶香繚繞。

寧忠源手裡握着一張軍報,手指捏的青白,臉色陰暗不定。

崔萬採端着一杯山茶,正在細細品茗,適才他剛剛已經看過了那軍報,心裡也知曉寧忠源在擔憂着什麼。

“亭鶴,你可真坐得住,這大清的魏延已經來了,我復漢軍的諸葛可有妙計?”寧忠源臉色帶着淡淡的苦笑,隨即嘆息一聲,“如今渝兒還在江西,遠水救不了近火,你看是從九江抽調軍隊回來還是從北線抽調?”

“王上,此時絕不可調動北線的軍隊,北線原本就打得十分艱苦,才抗住了康熙的猛攻,若是再行抽調,則大勢將去!至於九江,恐怕此時也在重重包圍之下!”

崔萬採放下茶杯,道:“更何況漢陽公發來的這封急報,可不只是單純示警啊!”

“哦?可還有什麼其他說法不成?”寧忠源有些疑惑。

“正是,從軍報中可以得知,漢陽公並不擔心這傅爾丹的一萬人馬就能打下我武昌,反而認爲是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可以徹底解決我軍東面的威脅。”

崔萬採神情微微有幾分動容,低聲道:“漢陽公這一舉動可謂是大手筆!”

寧忠源重新將軍報細細讀了一遍,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你的意思是,渝兒打算放任傅爾丹的一萬人進來,然後他自去拿下安慶,拿下清軍的糧草轉運地,從而徹底掐斷這六萬大軍的生機!”

“不僅如此,漢陽公除了要徹底消滅這六萬清軍,還想跟康熙來一次決戰,若是此戰能勝,我復漢軍從此便龍入大海,再也不必擔心清軍的圍剿了!”

寧忠源站起身子,微微嘆息道:“只是,這一次若是放傅爾丹進來,與我楚地百姓是禍非福,我對不起他們,復漢軍也對不起他們。”

崔萬採心裡自然明白,以清軍的稟性,恐怕沿着通山到咸寧將會化成一片血海,可是當下已經沒有了更好的辦法,也只能去接受這樣的事實。

他雖然是讀書人,可是並不迂腐,便勸道:“王上,當下正是大爭之世,無論是我軍還是清軍,都是在一條線上兩頭角力,若是我等心慈手軟,百姓還會遭受更多的苦難!

“王上,當下應以大局爲重,臣已經安排政事堂的人去咸寧一帶疏散人口,這樣也能減少損失。”話說到這裡,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仁至義盡吧。

只是寧忠源心裡也明白,短時間內根本疏散不了多少人逃走,而傅爾丹的一萬大軍可能快出了幕阜山,到時候這裡的百姓將會直面刀鋒。

若只是如此,與掩耳盜鈴有何差異?想到這裡,寧忠源當下便下定了決心。

“亭鶴,頒佈我的命令,集中漢陽的守軍和武昌的守軍,隨我一同出征,今夜便出發,守衛咸寧!”

寧忠源的語氣十分平淡,可是話語中卻透着一股義不容辭的味道。

咸寧只是一個城池窄小的縣城,而武昌卻是城高壁厚的堅城,無論讓誰來守,都不會考慮前者。

“王上,何必如此,我等只需堅守武昌,以武昌城池之深闊,傅爾丹也無法奈我何!”

崔萬採有些傻眼,他不明白平日裡這個殺伐果斷的老軍頭,今日卻表現得如此大爲迥異,可是寧忠源這種愛護百姓的姿態,卻讓崔萬採有些無地自容。

寧忠源沒有讀過聖賢書,不懂什麼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是心裡卻明白一點,那就是在當初寧家危亡之際,正是這楚地的父老鄉親的支持,才讓寧忠源和寧家發展到了今天,纔有了復漢軍,若是此刻拋棄他們,自己有何面目去見這些父老?

更何況這並非堅守武昌就能高枕無憂,就算傅爾丹打不下武昌,還能打不下漢陽和孝感縣?那可是寧家紮根百年之地,豈能輕易言棄?

這便是寧渝和寧忠源的區別,在寧渝看來,只要能夠保住武昌,其他地方丟了都能拿回來,至於一些犧牲自然是難免的。可是在寧忠源的心裡,卻自覺對每一個臣民都擔負着一份責任。

正所謂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他寧忠源不是君子,可好歹也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

“亭鶴,寫下詔書,若是孤有何不測,即刻傳位寧渝,孤可以死,復漢軍不能亡,這是大傢伙的希望。”

“亭鶴,渝兒是你的學生,也是你的女婿,將來你要好好輔佐他!”

從來都是用你我相稱的寧忠源,第一次去用孤在自稱,他的眼神裡沒有畏懼,只有從容,只有對復漢軍的渴望。他不是一個真正有魄力的君主,卻對自己統治下的百姓愛得深沉。

崔萬採長長嘆了一口氣,連忙跪下來,苦笑道:“王上,是,臣死而後已!”

康熙六十年九月初八,傅爾丹率領不到一萬的疲軍從幕阜山上出來,抵達了通山,這一漫長而艱難的出征之路,卻是耗盡了全軍的銳氣。

超過一千人就此消失在了茫茫的山道之上,他們或許脫離了隊伍,或許滾落了山崖,就連傅爾丹也差一點死在了這條路上,只是等到這些人穿過了重重的崇山峻嶺,才重新點燃了內心的熱情和獸性。

傅爾丹並非什麼愛民如子的將軍,他也不相信這個,在穿越幕阜山上時,便已經下了允諾不封刀的命令,這才讓這些大頭兵鼓起內心殘存的勇氣,從幕阜山上活着爬了下來。

大軍行進之間,一路伴隨着燒殺搶掠,傅爾丹用這樣的方式激勵着戰心,也在激化着仇恨。所幸的是自通山前往咸寧的這一路上,人煙稀少,倒也沒有釀成十分慘重的損失。

正因爲如此,傅爾丹也在渴望着抵達咸寧,纔有機會去將自己目前手中的這把刀給磨成利刃,以血氣開鋒方能無往不勝。

而寧忠源將武昌城和漢陽城的守備部隊全都集合起來,再加上自己的王府守衛,也在向着咸寧出發。

這兩個守備團並非精銳主力,加起來也只有四千人,平時也都是以刀槍爲主,所有的槍炮都已經支援給了最前線的不對,因此大多都是手持刀槍,戰鬥力比較低下。

除此之外,寧忠源真正能夠依靠的還是王府的守衛,合計五百多人,他們的編制是跟主力師是一般無二的,除了全員裝備了雷式燧發槍,還有六門火炮。

對於彼此而言,這都是一場有進無退之戰。

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八十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
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八十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