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

寧渝在老宅陪着老夫人和寧夫人吃了幾日的齋飯,這齋飯是山上慈恩寺送下來的,依然是粗糧紅豆飯配上幾根蘿蔔黃瓜條,可如今想到圓慧和尚已經不在,心裡頭便有些空落落的。

老夫人也時常感嘆,這麼好的一個大和尚說去就去了,然後又想到了自家,這老太太心裡卻有些恐懼,去廟裡的次數更勤了,想來這人無論到了多大歲數,終究是不願意死的。

寧渝有時候在想,這北京城裡的康熙皇帝若算算年齡也有六十有五了,至於記憶裡康熙是什麼時候死的,寧渝卻記得有些模糊了,似乎也就這幾年的光景了,恐怕他也會很怕死吧。

寧渝就這麼在家裡難得清閒了幾日,然後過了五月初五,選了個良辰吉日,帶上了府中的幾名家丁與護衛,押着禮物便出發去了漢陽,準備着拜師大儒崔萬採。

這孝感縣離漢陽府城原本就沒多遠,因此行至午時便已然到了城內,然後寧渝讓府中家丁當前帶路,卻是到了崔府門外。

說起來是崔府,實際上就是一所普通的小宅院,跟漢陽城內其他百姓沒有什麼不同,似乎很不願意讓人知道崔萬採住在此地。

不過說起來奇怪,這宅院大門雖然緊閉,可門口還站着兩位身強力壯的護衛,與這宅院風格倒也不同。

那護衛見到寧渝一行人,也不避不讓,道:“來者止步,府內有客,還請諸位迴避。”

寧渝被人攔路倒也不氣,只是問道:“你們究竟是什麼人?這崔大師門下怎會有你們這般不講理的惡僕?”

那護衛一臉高傲的模樣,擡頭道:“小的並非崔府門人,是撫標陳參將陳大人手下的護衛,如今我家公子前去求學,還望諸位速速離去。”

這麼一說,寧渝就想起來了,如今漢陽城也算是魚龍混雜,原來的湖廣按察使張連登在去年升任湖北巡撫,而他的撫標中軍參將正是這位陳禮陳大人,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張連登在湖廣一代堪稱威名赫赫,嚴格來說,官聲也還不錯,性格仁慈,堪稱仁政愛民,早在康熙四十九年就做了湖廣按察使,在去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七年才升任湖北巡撫,可見其根基深厚。嚴格來說,就連他老子寧忠源也是張連登的人。

張連登這個人做事情也十分有章法,其行政手段威惠兼施,去年隨州數千名篙工作亂,原本是一場潑天大禍,可是張連登絲毫不畏懼,當機立斷下令逮捕了爲首作亂的十五個人,而後經過審訊,知道這些人都是爲飢寒所迫,便只懲治了爲首的數人,其餘均不過問,隨州百姓十分感恩戴德。

可是張連登此人有一點不好,那就是護短,因此跟着他一塊升任的還有陳禮,做了正三品參將,官銜甚至還在從三品的寧忠源之上,而寧忠源素來看不起陳禮,認爲此人徒有其表,因此二人之間素來矛盾重重。

寧渝瞧見這兩位趾高氣揚的護衛,只是輕輕揮了揮手,身後同樣出來了兩名寧家護衛,將辮子纏在腦後,便飛撲了過去。

那兩名護衛也不敢隨意在城中動刀,只好握着拳頭迎上去,打了乒乒乓乓。可一動手才發現,這寧家護衛很明顯都是軍中勁卒,下手快準狠,沒兩個便被掀翻在地,動彈不得。

這院子內的人似乎也聽到了動靜,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漢子邁步走了出來,臉色黑沉。

“我道是哪位?原來是寧賢弟到了。”青年皮笑肉不笑。

寧渝有些摸不着頭腦,似乎在哪裡見過此人,卻記得不太清楚。

青年見寧渝似乎不曾認得他,臉色更是黑了幾分,道:“前些年曾陪同我父親,去你寧家做客,故而見了寧公子一面。”

寧渝瞬間明白了,此人乃陳禮的大公子陳世恩,前些年間寧忠源還是從三品遊擊時,這陳禮不過一正五品守備,因此曾想來巴結寧忠源,而寧忠源瞧見陳禮蛇鼠兩端的品行,便淡淡的打發了。

如今張連登提攜陳禮一路升到了正三品的參將銜,便對往事耿耿於懷,惱羞成怒之下,自然想要處處排擠打壓寧忠源。連帶着陳世恩在近日見到寧渝,新仇舊恨之下,恨不得咬上兩口。

寧渝淡淡道:“原來是陳公子,卻不知陳公子不在望月樓飲酒作樂,佳人相伴,何必來這讀書之地,莫非陳公子還真讀過幾本書不成?”

這話卻是毫不客氣,這陳世恩在漢陽城裡堪稱頭一號紈絝子弟,每日裡只知去妓院青樓消遣,生的衣服好皮囊,卻是一肚子草包,何曾看過半本書?他寧渝好歹也是受過教誨的童生。

這一番話卻是氣的陳世恩眼睛都紅了,恨不得親自上來拼命,只是見府中所謂武藝高強的護衛,已經被人按在了地下無法動彈,只好強自忍了這口氣。

“寧渝,你等着!寧家沒多少好日子了!我們走!”放下一句狠話,陳世恩徑自一個人離開了,至於地上的那兩名陳家護衛,卻是看也不看。

寧渝並沒有將這句威脅忽視掉,而是暗暗記在了心裡,想來這陳家指不定又要出什麼幺蛾子,到時候或可提醒父親幾句,早作打算。不過今日正事卻是拜師,不可誤了。

寧渝親自下馬去院門前,輕輕敲擊三下,朗聲道:“小子寧渝,奉家父之命,特意前來拜師,還望先生賜教一二。”

院門裡卻是毫無動靜,寧渝心知這老先生今日被這陳世恩給噁心壞了,連帶着對他的印象恐怕不佳,想到這裡,在心裡又狠狠地罵了幾句陳世恩,這小子不學無術,倒連累本公子一塊倒黴。

又過了片刻,正待寧渝準備退去下次再來時,院門卻開了,門中出現了一位青衣上杉的中年人,瞧着年紀也不過四十出頭,怎麼看也怎麼不像一代大儒,士林首領。

這倒不是寧渝以貌取人,只是在他眼裡看來,這但凡中醫都是老的好,這老師自然也是老的香。

不過寧渝面上卻沒有透露出來,依然恭敬地行禮道:“敢問先生是何人?亭鶴先生可在裡面?”

那中年人臉色有些怪異,強自擠出一絲微笑道:“鄙人就是崔萬採。”

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二章 奴才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六章 雛鷹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
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二章 奴才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六章 雛鷹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