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雛鷹營

過了兩日,周福已經派人去山上將那些孩童接了下來,然後在山下寧家宅子先暫且安置了下來。

寧渝見此事已經處理妥當,便放下心來,只是吩咐先不要給太多吃食,應該一點點來,否則很容易發生吃太多撐死的慘劇,另外一人安排一套粗布衣衫,若是有人生病則先隔離開來。

周福在抓緊安排的時候,心裡確實驚訝不已,這些做法看似簡單,卻無一不是生活中的寶貴經驗,若是那些四五十歲的經年老吏倒也正常,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處事竟然也如此老辣。

對於寧家的下人來說,這位寧家少爺是天之驕子,可是這不代表他們人人心中服氣,畢竟在更多的人看來,這位寧家小公子雖然天資聰慧,可畢竟年輕,還沒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來。

此時的周福卻再也不敢小覷這位小公子,幾乎是看着寧渝從小長大的這位老管家,在這段時間對寧渝的變化是最有感觸的,不過他也沒多想,只當是寧家老祖宗遺澤深厚,這數代人下來竟沒有一個紈絝子弟,整個家族勢力如初生的太陽,散發着耀眼的光芒。不過這樣一來反而使周福更爲忠心耿耿,畢竟跟着這樣的主子,未來兒孫也會更有前途。

如此這般又過了數日,周福便帶着一個年輕人拜見寧渝,道:“公子,如今雲夢莊子那邊基本整理完畢,只是這二百餘人過去居住,怕是房子不夠住......一時想建新的房子,這時間上恐怕得緩一緩了。”

шшш¤ ttka n¤ c o 寧渝微微沉吟了一陣,道:“這府中的木匠和泥瓦匠可有幾位?”

周福在心裡盤算了一下,道:“木匠大概有七八位,泥瓦匠十來位,這人數勉強夠了,只是這木料泥瓦磚料還欠缺許多,若公子再延緩兩月,想必應該可以將房子收拾完畢。”

寧渝輕笑道:“這倒不必,屆時我會帶兩位木匠和兩位泥瓦匠去雲夢莊子,其餘的你不必擔憂。”

周福有些摸不着頭腦,只好應聲了,隨後便指着旁邊的年輕人道:“公子,這是犬子周同,原先沒能跟在老奴身邊,從小在雲夢那邊姨娘家長大,如今卻已經成人,對雲夢的情況熟悉的不得了,這原先雲夢莊子就是他在看顧的,快過來給公子請安。”

那年輕人長相敦厚憨實,忙不迭的跪下去磕了三個頭,道:“少爺,這以後我就跟您啦,您說啥我幹啥!”

寧渝心裡對這年輕人十分滿意,畢竟在這個年代,真的找了那等心思活泛的,怕是難以壓制,而這般樸實的更加聽話一些,用起來也更放心,道:“你父親跟着我父親跟了幾十年,如今你跟着我,若是好好做事,將來也能跟幾十年。”

周福一聽這話,連忙激動的跪了下來,磕頭道:“多寫公子大恩大德,犬子若是膽敢衝撞公子,公子儘管下手段懲治就是,就算要了他這條狗命也是應該的,老奴絕無二話!”連帶着周同繼續磕頭。

周福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爲在這個年代,當寧家的奴才可不是一件簡單事,在這途中被趕走的數不勝數,這寧渝既然許諾周同能跟他幾十年,便是保了周同一個未來,這是真正的鐵飯碗,堪稱恩同再造,這比許諾多少金銀財寶還要管用。

寧渝將父子二人扶了起來,道:“好好做,寧家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忠於寧家的人。”

待周福這邊收拾妥當後,便吩咐周同帶着幾位小廝陪着寧渝一塊上路,隨行的除了十個護衛和幾個工匠以外,就是那二百多孩童,還有幾十輛大車,車上的糧食等物資一應俱全。

出發前寧渝心中有些擔憂,雖然距離不是很遠,不過五六十里地,但是這大清朝治安相比是不太好的,若是路上出了剪徑賊人,可該如何是好?便將這一節告訴了周福。

周福得了許諾,此時心情大好,微笑道:“小公子且放心,這整個漢陽府還沒有賊人敢劫我寧家的車,這縱使遇到了一些不開眼的小賊也不妨事的,隨車的十個護衛均是軍中勁卒,殺過人見過血的,人人悍勇無比,這幾十個小賊來了就別想或者回去!”

聽到這話,寧渝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下來,這次去雲夢畢竟關係到自己的初始大業,若是起步就栽了豈不是惹穿越者前輩笑話?爲了不當這個笑話,寧渝已經將自己能想到的都確認了一遍,必須萬無一失。

一行人在出發之前,由寧渝安排將那二百一十個孩童分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隊,每隊二十人,然後安排了年齡稍長比較有威信的少年帶領,並吩咐途中各自好好照看本組孩童,切勿掉隊。

就這樣,一隻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孝感出發,前往五十里外的雲夢,一路上平安無事,一直行了半日,衆人便抵達雲夢縣的莊子外。

這片莊子其實非常偏遠,距離雲夢縣城還有十幾裡地,附近左右均是荒山,除了幾個獵戶在此地居住,幾乎沒有其他的人煙。而且四周山道狹窄,道路難行,因此十分荒涼。

周同指着莊子向寧渝介紹道:“這莊子原先是老太爺建立的,後來老爺不喜此地荒涼,便漸漸廢棄了。如今莊子裡除了我看守以外,已經再無旁人。”

不過寧渝對此地倒十分滿意,在寧渝看來,唯有這樣的地方,才能再不受打擾的環境裡實現自己的目的。

很快,第一個問題就來了,莊子裡的屋子不過七八間,全部塞進去也不夠住。

寧渝心中早有定計,將那些孩童全都召集到莊子前的空地上來,自己站在一塊稍微較高的坡上,俯視着下面的二百餘孩童。

寧渝掏出了懷裡的身契,然後在所有孩童的注視下,一點點撕碎,然後丟在了火盆裡,然後用火石點燃,火苗逐漸吞噬了這些碎片,化成了一團黑灰。

一旁的周同看到這一幕,驚訝的差點叫出聲來。在世人眼裡,這些身契可都是錢,如今居然有人將錢扔進火盆裡。

寧渝不以爲意,道:“從今天開始,你們便無需再做奴才,這裡沒有奴才了。“

此話一出,卻是讓所有人都爲之驚訝,不做奴才那做什麼?他們習慣了做奴才,如今卻一下子不讓他們做奴才了,這讓他們感覺到茫然。

“今日,是你們到雲夢莊子的第一天,正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這第一天就是定規矩的時候,日後你們的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去拼搏。你們可知曉?”

臺下孩童一個個懵懵懂懂的,只有一部分年齡較長的孩童眼裡透着興奮的光,那種光寧渝在前世時很熟悉,叫做希望。他們在這裡看到了希望,這也是寧渝所希望看到的。

寧渝繼續道:“在未來的日子裡,一直到你們每個人十六歲的時候,你們都將會生活在這裡,生活在這個地方,我會給你們飯吃,給你們衣裳穿,我會請人來教導你們讀書識字,會教導你們學會各種技能。等你們十六歲考覈完畢後,還將會給你們每個人一份差事,你們就可以憑藉自己的雙手,去賺錢,去成家立業。“

“你們在未來,將會成爲在天空翱翔的雄鷹,再也沒有什麼能夠遮擋住你們的眼睛,而這裡,將會是你們是希望之地!”

“這裡,以後叫作雛鷹營!”

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六十章 父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
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六十章 父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