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

凜烈的寒風呼呼地颳着,將一片片冰涼刺骨的雪花拍打下來,使得整個天地幾乎都變成了一片白色的世界,而在這孤寂而酷寒的荒野上,除了一小隊正在行進的人羣外,卻是再也沒有任何的活物。

那些正在冰天雪地裡行進的人們,身上裹着破舊的棉甲,頭上裹着頭巾,腳上穿着同樣破爛不堪的棉鞋,正在一瘸一拐地行進着,而這支顯得極爲落魄無比的隊伍,唯一比較顯眼的便是爲首一人,他身上穿着一身整齊的八旗正黃旗棉甲,相比起身邊其他人,簡直要威風太多了。

除此之外,那人頭上還戴着一頂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樑,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鐵管,原本上面應該插着纓槍、鵰翎或獺尾什麼的,可是此時卻是光禿禿的,顯得略微有些遺憾。

衆人似乎滿臉都帶着疲憊,冰涼刺骨的雪花不停地打在人的臉上,卻並沒有人去在意這些,他們只是默默地走着,中間不時有人就此滑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亦或者還有人喘着氣,一步步地往前挪着,生怕脫離了隊伍。

走了許久,那風雪似乎颳得更加厲害了,雪粒子不斷地砸在衆人的身上還有臉上,徹骨的寒冷幾乎使得大部分人裸露在外面的皮膚感覺到生疼,就彷彿有人正在用烙鐵直接印在皮肉上一般,甚至導致一些人連疼痛的知覺都沒有了。

“該死的羅剎人,該死的楚逆狗賊,該死的張廷玉.......”穿着八旗正黃旗棉甲的漢子雙手踹在袖口中,整個人恨不得將衣物裹得更緊一些,可是即便是這樣,他也在感受到身體的溫暖正在持續不斷的溜走。

苦啊!他小貝勒允禕什麼時候吃過這樣的苦頭!

要知道,允禕可不是一般人,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二子,簡單來說就是雍正皇帝的親兄弟,乾隆皇帝的叔叔,不過這位皇叔的年紀並不比乾隆大太多,也有二十歲,被雍正封了貝勒,因此人人稱他爲小貝勒爺。

這位小貝勒爺原本是好好呆在京師的,後來跟着徐元夢一塊跑到了盛京,接着又被乾隆皇帝帶到了朝鮮,可是等到復漢軍打過來以後,這位小貝勒爺又跟着跑到了鄆春,開始擔當八旗的軍務,聽俄人的調遣。

其他的八旗兵聽到了允禕的抱怨聲後,頓時也開始抱怨了起來,對於他們來說,眼下的處境幾乎比死了還難受,甚至可以說連死都死得不夠踏實。

在鄆春,旗人的日子並不好過,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那也只能在俄人將領面前唯唯諾諾,而其他的大臣們更是每日要去給薩拉務拉伯爵行禮,至於那些更底層的旗人們,則成爲了鄆春最低賤的奴隸,他們唯一能夠活下去的價值,就是做一切俄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就像當年被抓到盛京的包衣一般。

自從進了鄆春之後,八旗高層就失去了對八旗兵丁的掌控能力,所有的一切都要聽從俄人軍官的命令行事,什麼髒活累活都要幹,甚至連俄人在海參崴築城的時候,都要求他們這些八旗兵去幹苦力活。

衆人這一次冒着風雪從鄆春出發,就是要前往海參崴,而那裡已經聚集了一大批的八旗兵丁們,等到他們到了以後,將會投入到築城的工作當中。

嚴格來說,像這樣的冬季並不適合築城,但是俄人擔心復漢軍會在明年開春後進軍遠東,便想着乘着冬季將棱堡修建出來,將來好應對復漢軍的攻勢——至於修棱堡的苦力活,自然就交給了八旗兵們,俄人只是拿着火槍站在遠處監督他們。

敢不聽話?輕者就是一頓鞭子抽下去,重則便是直接開槍擊斃。

在接連被打死了幾十個八旗兵之後,其餘的人終於選擇了服從,他們開始努力投身於俄人在遠東建設當中,一個個拔地而起的哨樓和棱堡底下,埋着的全都是那些累死或者是凍死的八旗兵丁們,他們的屍骨甚至都成爲了材料,與堡壘融合在了一起。

在俄人的眼裡,這些來自華夏的韃靼人並不是真正的盟友,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流浪狗,收留他們只是因爲這些人還有那麼一些作用,至少當一個合格的工具人還是很不錯的,而在這中間會死多少人,俄羅斯人並不關心,他們也不會在乎。

在鄆春,旗人的日子並不好過,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那也只能在俄人將領面前唯唯諾諾,而其他的大臣們更是每日要去給薩拉務拉伯爵行禮,至於那些更底層的旗人們,則成爲了鄆春最低賤的奴隸,他們唯一能夠活下去的價值,就是做一切俄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就像當年被抓到盛京的包衣一般。

“小貝勒,咱們這趟馬上就快到了!”

一名年紀頗大的八旗兵,不住地低聲下氣道,他知道這位爺過去沒有吃過什麼苦頭,就算是跟着大軍逃難那也是一個貝勒,哪像現在這樣,甚至可以說,就連他們這些人,那過去也沒有吃過什麼苦頭啊!

在場能夠活到如今的八旗兵們,基本上個個都是大有來頭的,什麼紅帶子黃帶子都不出奇了,要不然也不會活到現在,只是這些過去的宗室勳貴們,眼下卻連最基本的飽飯都吃不了一頓,每天還要往死裡幹活。

允禕撇撇嘴,望着一大把年紀的老八旗兵,“恆奇,什麼就快到了?咱們眼下才走了一半多,剩下的路有多難走你又不是不知道.......還是先找個地避避風雪吧......”

“爺,貝勒爺,可不敢歇呢,這一歇下去可就再也爬不起來了......眼下這天氣,想活命就只能到海參崴去,到了那裡才能生火取暖,還有活命的機會!”恆奇有些着急,念念叨叨了一番。

允禕心裡不爽了,“你個狗奴才哪有那麼多的廢話,你看看大夥都累成啥樣了,歇歇怎麼了.....”說着他又望向了那些八旗兵丁,“大夥累了吧,趕前面找個避風的口,咱歇上一歇才走.......”

“嘿,聽貝勒爺的。”

“爺,可不能歇呢.....”

“你們就跟這胡說,歇會難道還會死人?”

眼看着羣情洶洶,那些叫嚷着不能歇的兵丁們卻是不敢說話了,他們基本上都是關外的八旗,知道這冰天雪地的好歹,可是這裡面很多人都是從關內過來的,都沒怎麼在關外老林子廝混過,自然不知道好歹,一個勁地要攛掇要歇息。

允禕見這麼多人擁護他,當下心中得意,便帶領着衆人頂着風雪找了一處破爛的廢墟,走進去卻是直接躺下了,衆人也紛紛如此,在廢墟中找到地方躺下,而其他那些認爲不能歇的兵丁們無法勸阻,只得等待着......

時間滴答滴答走過去,外面的風雪颳得越來越大了,廢墟中卻是一片寧靜,似乎所有人都已經沉沉睡了下去,就連前面那些不願意歇息的兵丁們,此時也躺了下去。

太累了,真的實在太累了。

在廢墟中,八旗兵丁們卻似乎齊齊進入了夢鄉,臉上露出了幾分微笑,而在夢境裡,大清國依然是那麼強盛,他們這些八旗子弟們也依然處於養尊處優的生活,拿着鐵桿莊稼,每日裡遊手好閒也沒人說什麼,反正不管怎麼樣都能去領個差事,要麼進宮去當大內侍衛,要麼就去八旗中廝混個職位,實在不行了,還能去綠營當個參將什麼的.......

對於如今的八旗兵們而言,這一幕似乎只能存在於夢境了,他們寧願選擇在夢境中逐漸凍死,也不願意在起來面對那殘酷而慘痛的現實了。

實際上,在如今的鄆春,像這般的旗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發現即便是逃到了鄆春,可是未來卻越發顯得渺茫,曾經衆人熱血沸騰呼喊的興復大清,如今也成爲了一場徹底破滅的迷夢,就連醒來後都顯得是那麼絕望。

........

海參崴,原本是吉林將軍麾下的領土,在元朝的時候又被稱爲永明城,而在如今俄羅斯人的手中,卻被叫做‘符拉迪沃斯託克’,在俄語中的意思叫統治東方。

在過去,這裡僅僅只是漁民們捕魚的一處場所,可是到了如今,卻成爲了俄羅斯帝國統治東方的落腳點,他們對自己的野心幾乎絲毫不加以掩飾,反倒是赤裸裸地表現出這種慾望所在。

“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這裡是統治整個遠東的開始,但是我相信,這不會是結束。”

薩拉務拉伯爵帶着一羣俄羅斯軍官,走在正在大肆新建的棱堡工地上,他望着逐漸拔地而起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堡,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望着面前的薩拉務拉伯爵,微笑道:“如果女皇陛下能夠親自來到這裡,她一定會爲伯爵大人的功績而感到振奮,這可是俄羅斯帝國夢寐以求的天然不凍港,有了這裡的港口,將來俄羅斯帝國的海軍也能出現在太平洋上!”

對於俄羅斯帝國而言,他們一路征服東方的土地,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在東方獲得一個出海口,從而保障俄羅斯帝國東方利益。

而如今薩拉務拉伯爵從清廷方面敲詐過來的海參崴,卻給了他更大的驚喜,因爲這是一個天然的不凍港,即便是到了寒冷徹骨的冬季,海參崴也不會結冰,這也意味着船隻一年四季都可以正常出海航行,這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是極爲難得和珍貴的。

“寧楚的態度已經表露無疑,他們已經拒絕了帝國的善意,代表他們已經想過同帝國在這裡打上一場大仗,那麼到時候能否守住符拉迪沃斯託克,才能真正決定此地的歸屬。”

薩拉務拉伯爵不是一個笨蛋,他十分深刻地理解到了此時寧楚的態度,也深深感受到了對方與清廷的區別,或許將來的這一仗已經無法避免,而他此時的一切努力,都是爲了保住自己巧取豪奪的成果。

對於在遠東獲取的土地,薩拉務拉對鄆春並沒有特別在意,他更加在意海參崴,因此纔會着重強調海參崴本身的重要性,而伊凡·謝爾蓋耶維奇便是女皇陛下從聖彼得堡派來的棱堡專家,也是未來海參崴的城防官,負責如今整個符拉迪沃斯託克防務的設計以及建造。

“將來如果寧楚打過來,鄆春丟給他們也沒什麼,可是海參崴必須要在我們的手裡。”薩拉務拉伯爵十分鄭重其事。

“是的,伯爵先生。”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側身行禮,“女皇陛下將我從聖彼得堡派到了遠東,其目的自然是爲了讓我能夠保證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安全,而對於這一點,我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

“不妨說說看。”

“是的,伯爵先生。”

“在這一片空地上,我將會設計兩個炮位出來,他們的角度可以完美地攻擊到攻城的敵人,使得他們死傷慘重。”

“在這裡,塔樓之間的連接可以進行兵力的快速轉換,這樣即便是有敵軍攻入城內,我們依然有足夠的機會將他們打出去........”

聽到伊凡·謝爾蓋耶維奇的侃侃而談,薩拉務拉伯爵眼神中帶着一份讚賞之色,“伊凡,女皇陛下派你前來,簡直就是最正確的選擇,由你來負責設計建造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將會成爲永遠不會被攻破的棱堡!”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六章 雛鷹營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一百章 年關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六章 雛鷹營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一百章 年關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