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關鍵人物

謝直出言打斷了張公子的描述,張公子都懵了,這裡面還能有啥不對的?

只聽謝直說道:

“我剛纔就有疑問,你一個紈絝子弟,根本就看不上侯七這樣的混子,更遑論你父親,他乃是科舉進士及第,多年爲官之後,做到河南縣縣令的職位上,已經是堂堂的六品官員了,他會和何大龍、侯七這樣的幫派人士勾結到一起?

我不信!

別說張員外郎和他們勾結在一起了,就是何大龍這樣的人物上門,要是沒有人帶着,你家門房都不能給他通傳消息!”

張公子一看謝直不信,頓時急了,你不信還得打我!?咱也別給謝三郎找事兒了,直接說了吧……

“謝直!

你得讓人把話說完了吧!?

家父身爲朝廷六品官,當時做河南縣令的時候,自然不會如何高看漕幫的一衆人等,但是那天何幫主帶着侯七上門,也不是自己來的,也是借了別人的東風才進了我家的大門……”

謝直眼睛一亮,折騰這半天,就等着這句話呢!卻穩住了,故作不信狀問了一句。

“哦?

還有人願意把東風借給何大龍?

呵呵……誰啊?”

張公子根本沒留意謝直漫不經心掩蓋之下的期待,順嘴就禿嚕了一個名字出來。

“楊玄璬!”

謝直一聽,激動得差點跳起來,他費了這麼大勁兒,折騰了這麼多的事情,不就是因爲這個名字嗎?

今天早些時候,李尚隱找他,請他幫忙釘死了楊玄璬,當時的謝三炮也沒有辦法……結果沒想到峰迴路轉,他一直沒有上心的王公子的案子,竟然給了他這麼大的驚喜,雖然他對王公子命喪西市也挺惋惜的,但是在確定消息之前,一直以爲這位王公子失蹤了,所以他就請二哥謝正出面,而他自己是在是沒有時間去親自偵破這個案子。

現在真相大白,王公子死在了侯七的手上,這裡面還牽扯到了張員外郎家裡的公子。

謝直可一直沒有忘記張員外郎在他當初考試、選官的時候是如何難爲他的,事後第一時間謝三郎就曾經找過孫逖,讓人家幫着分析分析到底怎麼回事?咱也沒有得罪過張員外郎,他怎麼就死活攔着自己當這個河南縣尉呢?

孫逖想了半天,也是沒有頭腦。

然後謝直髮現了張公子跟漕幫的關係,當時就知道了,這位張員外郎,曾經的河南縣令,就是洛陽漕幫“黑惡勢力”的“保護傘”!他攔着自己上位,就是想讓原來的河南縣的孫縣尉連任,繼續留在河南縣給漕幫當“保護傘”,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人走政不息”吧。

不過後來一想,也不對,因爲如果僅僅是官位的問題,張員外郎應該只會在選官的時候給自己使絆子,犯不上在吏部試身言書判的時候就動手腳。

正是因爲這個疑問,謝直還曾經仔細梳理過他抵達洛陽之後的所作所爲,以及,得罪過的人。

謝直當時發現,得罪過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楊家,另外一個是李昂。

也就是說,張員外郎在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就給他挖坑,不是爲了李昂出氣,就是受了楊家的請託。

仔細一想,謝直比較傾向楊玄璬而不是李昂,原因很是簡單,從他們三個人爲官的地點就能看出來。

張員外郎,在調任吏部本司員外郎之前,乃是河南縣令,再往前,一直在東都洛陽左近兜兜轉轉。

楊玄璬,雖說是弘農楊氏出身,但是他們這個分支,早早就定居到了東都洛陽左近,楊家二爺就沒有出仕,一直守在老家奉養父母來着,至於楊玄璬,不是科舉出身,這些年就是出任佐官,也得藉助家族的勢力,自然他家的勢力在洛陽,他也就在洛陽爲官,這麼一算,跟張員外郎一樣,兜兜轉轉的,就是沒有離開東都洛陽。

至於李昂,趙郡李氏,也是名門大族,自己也有才華,考上進士遊學之後直接出仕,都是美職,正字、校書郎、員外郎……這些官職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中央官職……

謝直一算,天子李老三,是開元二十二年纔到了洛陽,以李昂的情況,應該是一直在西京長安爲官纔對。

以三個人各自爲官的線路作爲脈絡,就這麼着以梳理,事情就比較明瞭了。

李昂,是京官,張員外郎、楊玄璬都是地方官。

如果非要他們三個人裡面必須有兩個有交集,謝直更傾向張員外郎和楊玄璬之間有聯繫。

不過呢,這僅僅是一種猜測,也不能就這麼武斷地下結論,最好還是對他們家族、姻親、人生軌跡做一個梳理,那樣的話,結論才能準確。

但是,這件事情就太難了。

這要是在後世,你又身份證,有檔案,有社保……這個那個的吧,人生的軌跡是可以回溯的,費勁不費勁的,不說,但是隻要動用足夠的心思,不難,再不濟了,有法寶,大數據!

但是,在大唐,基本屬於不可能,這真不是勢力大小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難以想象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謝直也沒犯這種二貨精神。

不過,他把這個猜測,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今天,謝二胖子和戴捕頭一跟他說王公子的情況,謝直的腦海之中彷彿瞬間劃過了一道閃電。

王公子這件事,必須辦!

一來,人家王公子喪命西市,畢竟是因爲瘦金體的字帖,還因爲給謝家兄弟幫忙做局揚名,才讓洛陽人知道了他手中瘦金體的存在,如此來引來殺身之禍。

二來,通過王公子這件命案,可以咬死了張員外郎,按照以前的推測,完全有可能牽連到楊玄璬的身上,豈不是正好完成了李尚隱的請託?

這兩個理由太好了,一個事關義氣,一個事關利益,謝直不想辦都不行!

所以,這纔有了他請二哥謝正出面,設局抓捕了張公子。

要說張員外郎家裡這位張公子,果然沒有讓謝直失望,簡直草包得不要不要的,剛剛嚇唬了兩句,全撂了,而且招供的這些內容,簡直超乎了謝直的想象。

楊玄璬曾經爲漕幫侯七做過請託,要不是他這個士曹參軍親自出面、親自給漕幫站臺背書,人家河南縣張縣令也不會出手爲漕幫進行遮掩……

這是什麼?

這是私相授受!

這是以權謀私!

而且事涉命案重罪!

這件案子如果查實,別說張縣令,就是出面請託的楊玄璬,也斷然討不得好,如果再加上洛陽糧案的影響。楊玄璬想不死都難!

謝直一想到這裡,暗自長出了一口氣,也不枉他費了這麼大勁來審問張公子!

不過呢,張公子算是給他提供了一個辦案的思路,他的證詞自然可以用來指徵楊玄璬,但是,這還不夠。

這就是謝直跟大唐其他司法人員不同的地方了,大唐的一羣官員,靠着“自由心證”就能給人定罪,太粗糙……謝直不同,他好歹也受過正經的法學教育,雖然穿越之後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大唐的司法風氣的影響,但是最基本的法理還是深深地印在了骨子裡,別的不說,“孤證不立”的道理還是忘不掉的。

所以,他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指徵楊玄璬。

啪!

謝直又是一拍桌子,這個時候,正是乘勝追擊的時候,斷然不能給他好臉。

“胡說!

楊玄璬乃是堂堂的河南府法曹參軍,雖然比不得你父親的六品京縣正印,卻也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你說他跟洛陽漕幫有勾連,我信,你說他親自出面,爲了漕幫的一個小頭目請託?

張公子一聽,差點瘋了,你個謝三郎不是挺明白的一個人嘛,怎麼我現在說什麼你都不信啊?

“別不信啊!

楊玄璬雖然沒有親自出面,但是他寫了親筆信了啊,而且他還派人來了,要不然我爹用得着給他面子嗎,還出手幫着漕幫遮掩命案?

你知道他派來的是誰麼?

高主事!

他雖然是河南府士曹的一名主事,連個品級都沒有的吏員,但是你在洛陽城裡面打聽打聽去,誰不知道他是楊玄璬的左膀右臂,那楊玄璬有什麼不方便出面辦理的事情,哪一回不是這個高主事出面?

這位高主事既然拿着楊玄璬的親筆信來了我家,跟楊玄璬親自出面有啥區別……”

謝直聽到這裡,踏實了,後面的話都不想聽了。

高主事!

終於找到這個人了!

要說謝直接觸過的案子也算不少了,穿越之前更是看過很多的案例,他發現很多案子的偵破過程,都大同小異,主要分爲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從小到大。

小人物犯罪,查他,然後牽連出小人物背後的人物,接着查,發現這個人物是個關鍵人物啊,通過他,又能發現好多的犯罪事實,牽連到更多位置更高的大人物,再查,基本就能破獲了整個犯罪團伙了。

第二種模式,從大到小。

先發現了小人物的犯罪事實,然後又發現有大人物給他充當保護傘,這裡面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了,小人物和大人物之間的層次差異太大了,如果沒有特殊的關係的話,他們不應該勾結到一起,甚至連認識都不會認識,但是大人物就是給小人物充當保護傘了,這裡面一種不爲人知的聯繫,這種聯繫是怎麼成立的?必須有一位關鍵人物!他是誰?找到他!這個案子的偵破就有了突破!繼而摸清這個犯罪網絡。

所以,無論是從小到大還是從大到小,這個關鍵人物,都非常的關鍵!

具體到洛陽糧案的這個案子上。

謝直雖然在金鑾殿上連放三炮,把漕幫、楊玄璬、含嘉倉全部告到,但是他心中也有疑惑,無論是楊玄璬還是含嘉倉令,全是堂堂朝廷命官,品級高低有差,卻也都是正經出身,怎麼會跟一個洛陽幫派扯上聯繫?

錢?

不會的,至少不會那麼簡單。

想賺錢,人之常情。

但是通過損公肥私這種方式進行利益輸送,這已經是進入了違法犯罪的範疇,他們突破了爲人爲官的底線,誰都知道這裡面有風險啊,怎麼規避暴露的風險,這纔是這幫人在收錢送錢之餘日思夜想的問題,隨便一個人過來,見面就送錢,他們不會收的,不是他們不再喜歡錢了,而是這裡面的風險難以控制。

怎麼辦?

不收的話,看着錢也眼饞啊……

有辦法。

找人作保!

如果還是這個人前來送錢,他們不敢收,但是如果有他們比較信任的人出面做擔保的話,他們就敢收了。

這個人,就是關鍵人物!

謝直剛剛接觸到洛陽糧案的時候,就一直不知道這個案子的關鍵人物是誰,現在好了,張公子的口供,讓謝直豁然開朗!

高主事!

河南府士曹的一名普通主事,連個品級都沒有的小吏,就是洛陽糧案的關鍵人物!

怎麼辦!?

這還有啥客氣的?

抓!

不過,在抓捕這位“關鍵人物”高主事之前,還需要做一點準備……

爲啥?

因爲這類“關鍵人物”一般情況下,都是整個犯罪網絡的核心,他有可能職位不高、聲名不顯,甚至在整個犯罪網絡之中也沒有什麼太高的位置,但是他是整個犯罪網絡中負責上傳下達的人物,其重要性簡直不言而喻,甚至很多犯罪網絡中的大佬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全知道。

這類人物,不落網還沒有什麼,如果落了網,整個犯罪網絡都會被震動,無論是大佬還是最底層的小弟,都想在第一時間把“關鍵人物”營救出去,生怕他扛不住全撂了。

換個立場來想,從偵破辦案的這個角度來說,這樣的關鍵人物,要不就不抓,如果抓到了,就要在第一時間給他審下來,要不然的話,就要面對犯罪網絡的各種反撲,有人頂不住……有人頂住了,卻也作用不大——因爲如果犯罪網絡營救關鍵人物不成,肯定會潛逃!

所以,爲了盡最大可能打擊犯罪網絡,儘可能地讓所有罪犯都接受應有的懲罰,必須第一時間把“關鍵人物”審下來!

具體到高主事身上,怎麼辦?

做好準備!

具體什麼準備呢?

謝直就把目光投向了張公子……

無題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518章 示恩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549章 攔不住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612章 所薦非人第368章 燒冷竈也講究時間窗口第279章 狠辣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499章 狠人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115章 不高興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81章 二哥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378章 史思明第442章 刺啦……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37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674章 說書人第513章 遇襲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564章 覆盤!王鉷,得查!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353章 隔牆有耳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633章 求不來!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149章 蕭夫子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642章 傳首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47章 另有其人第52章 謝直不服第275章 找馬六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172章 鹽價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288章 楊洄第613章 手藝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599章 破賊矣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369章 跋扈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357章 彌勒教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462章 吾往矣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175章 舉薦第220章 減、贖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509章 下一步第138章 口供!口供!第143章 二告第47章 另有其人第446章 突襲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
無題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518章 示恩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549章 攔不住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612章 所薦非人第368章 燒冷竈也講究時間窗口第279章 狠辣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499章 狠人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115章 不高興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81章 二哥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378章 史思明第442章 刺啦……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37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674章 說書人第513章 遇襲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564章 覆盤!王鉷,得查!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353章 隔牆有耳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633章 求不來!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149章 蕭夫子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642章 傳首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47章 另有其人第52章 謝直不服第275章 找馬六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172章 鹽價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288章 楊洄第613章 手藝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599章 破賊矣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369章 跋扈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357章 彌勒教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462章 吾往矣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175章 舉薦第220章 減、贖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509章 下一步第138章 口供!口供!第143章 二告第47章 另有其人第446章 突襲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