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隔牆有耳

卻說謝直答應了高主事,準備去看看他侄子高明如何,然後再決定是否收這孩子爲徒,正好告辭的時候,卻被人喊住了。

我在這呢能有熟人呢!?

謝直一愣!

洛陽糧案雖然是他一手揭開的,但是在金鑾殿上連放三炮之前,還真對洛陽糧案的全貌不甚瞭解,要說他最熟悉的,還是漕幫的那一幫人。

不過呢,御史臺乃是整個大唐朝堂的監察系統,在三法司裡面,隱隱約約佔據着一個超然的地位,就連御史臺的大牢,都隱隱壓了其他司法部門一頭——這裡只關犯官,不關閒雜人等!

也就是說,漕幫的那一幫人,都沒有資格被關押在御史臺之中。

而有資格被御史臺親自關押的,除了高主事,都是洛陽糧案的一衆犯官,謝直還真得不熟悉。

回頭一看,果然不認識。

只見這位犯官的年歲可是不算小了,一頭花白的頭髮,鬆鬆垮垮地疏在一起,還有幾縷不自然的飄蕩下來,一張臉倒是周正,不過卻也不滿了灰塵,接着御史臺大牢裡面有限的光線,也能看清楚他臉上的疲憊。

這位犯官一見謝直把目光轉向了他,也不由得精神一震,連忙開口。

“可是謝三郎當面?”

謝直沒說話,卻把目光轉向了高主事,詢問意味頗濃。

高主事剛剛把自家侄子硬塞給謝直,自然對他感激不盡,要是侄子真能拜師謝直,從高明來算,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算不淺了,一見謝直動問,想都沒想就把這位犯官的底子給掀了。

“正是河南府士曹參軍,楊玄璬!”

謝直一聽,猛然一震,竟然是他!

真要是說起來,別看謝直到了洛陽城之後幹了這麼多的事情幹,除了事件本身,單單從立場來說,淨跟人家老楊家對着幹了,楊七、楊二姐、楊銛……可是說來好笑,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楊玄璬。

主要是因爲這位楊家家主身爲河南府士曹參軍,又趕上了河陰倉、通濟渠等一連串的“國家工程”,他不得不代表河南府這個當地的行政層面出面親自操持,一年到頭奔波在外,連家都沒時間回去,又怎麼會見過謝直?

在當時的楊玄璬看來,他真正的對手,應該是同爲河南府諸曹參軍的謝璞,至於謝直,不就是謝璞家的侄子嘛,出面鬧事,也就應該由自家兒子楊銛出面接下他的招數而已,這纔是旗鼓相當,說白了,謝直與楊家的爭鬥,不過是小兒輩之間鬧着玩而已,輸贏勝敗又能如何?

結果,等謝直到了河南縣白身三告,他想後悔都來不及了,楊銛氣得吐血,楊家女兒的名聲被謝直懟了個稀碎!

等那個時候楊玄璬再想出手如何,卻也來不及了,正所謂積重難返,就是說的這種情況,而且他當時正在通濟渠監工,同時又肩負着洛陽糧案這一衆犯官“發家致富”的夢想,實在是一點功夫都沒有啊……

然後的事情就不必多說了,他深恨謝直,準備利用何大龍對謝直的怨恨,接着洛陽城糧價飛漲的機會煽動通濟渠青壯鬧事,卻迎來了謝直的親自現身,僅僅憑藉自家的威名和兩柄長弓,就把他多日的謀劃戳了個稀爛,隨後更是在金鑾殿上連放三炮、一舉揭開了洛陽糧案的遮羞布,讓一切蠅營狗苟全部大白於天下。

最讓楊玄璬接受不了的,卻是謝直控制住通濟渠的局面之後,明知道他這個幕後主使就在通濟渠的小院之中,竟然沒有見上一面的興趣,直接派了謝家部曲入內捉拿。

等到他被謝勇帶出小院之中,人家謝三郎,早就帶着人金鑾殿告狀去了……

事情雖然簡單,但是太傷人了!

好麼,我這還處心積慮地對付你呢,您嘞一出事就反轉了局面,然後見都不願意見上一面……

這是什麼!?

這是人家謝三郎根本就沒拿咱當事啊!

連個面都不見,還有這樣的對手?對手對手,不見面……對得上嗎?

楊玄璬經此一事,也算徹底弄清楚了自己以及楊家在人家謝直心中的地方,不由得有些意興闌珊,別家打架,打了小的出來了老的,到了老楊家,兒子不行,感情老子也不行……

剛剛想明白這些的楊玄璬,當時差點被氣吐了血,再加上一直以來倚重爲左膀右臂的高主事反水,親自出面一個人一個人地指徵,楊玄璬也沒有了半點抵抗的意思,在意興闌珊之中,半推半就地就承認了自己的一切罪責……

認了!

沒轍,不認也不行啊……

不過,在認罪之後,他獨自一人待在牢房之中,也不由得思緒連篇。

不瞎琢磨也不成啊,認罪以後御史臺的人都不搭理他了,想立功幫着辦案朝廷都用不着他,有人家高主事呢,用得好好的,何必換人?難道換人之後,也去求天子李老三再給一個恩典、饒他一條性命?何必呢?經手的三法司官員都不傻,沒必要給自己找那麻煩……

卻說楊玄璬一路瞎琢磨之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們老楊家,他在大唐官場沉浮多年,自然對大唐律疏相當熟悉,都不用去翻看,以自己的情況,斷無生理,沾上了所謂“謀反”的罪名,不但自己得死,兒子楊銛,兄弟楊二爺,一個都活不了,男丁斬首、女眷充公,這就是最後的結果了,如果審理洛陽糧案的官員下手不太狠的話,說不定自己的小兒子楊錡可能還能得一條活命。

想到這裡,楊玄璬就是一聲長嘆,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無論如何,也算是老楊家留下了一脈香火。

正所謂天下沒有一樣的兒女,只有一樣的父母。

人家高主事爲自家侄兒謀求前途的時候,楊玄璬也在琢磨這件事。

而且,相比較之下,楊家楊錡的境遇,可能還不如高主事的侄子高明呢。

高明就是歲數小、沒依靠,怕他以後夭折,只要順順利利長大,日子可能會過得艱難一點,但是也不是過不下去。

而楊錡呢,雖然年齡也不算小了,自然沒有了夭折之擾,但是他卻有迫在眉睫的危險,如同陰雲一般籠罩在他的頭上。

危險來自何處?

謝直!

楊玄璬年過半百,又在大唐官場上沉浮多年,見慣了生死成敗,難道還沒聽說過“斬草除根”這四個字嗎?

楊家完了,就剩下了一個半大孩子,留着他幹啥?等着他以後長大了給一家人報仇嗎?

楊玄璬自問,如果他和謝直異地相處,肯定要斬草除根纔是!

一想到這個,楊玄璬頓時就是一激靈,難道老楊家的香火,就要斷送在他們這一代嗎!?

不行!

弘農楊氏那是千年華族,雖然開枝散葉、遍佈大唐,但是他們這一支的香火,可不能說沒就沒啊……

怎麼辦?

楊玄璬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人託付,然後自己卻搖了搖頭,能找誰啊……

找宗族?

不可能的,最親近的就是大觀王房的楊洄,他身爲咸宜公主的駙馬都尉,如果真的想的話,藉助武惠妃、咸宜公主的威勢,無論如何也能護住楊錡的一條性命,但是他敢嗎?

他真要是有那能耐,敢跟謝三郎對着幹,當初咸宜公主大婚的時候,他就不能讓謝直“以死開道”,更不會親自出面,被謝直懟回來之後連個屁都不敢放!

他護着楊錡?

他自己肯定不行,就得借用咸宜公主和武惠妃的威勢。

咸宜公主……也沒戲,沒看謝直在她大婚之上一通折騰,她除了哭泣、耍脾氣之外,什麼也做不了嗎?她要是真有點想法,也不可能這麼長的時間一點動靜都沒有,反而讓謝三郎在洛陽城中的威名越來越重。

武惠妃……估計也夠嗆,在咸宜公主大婚的時候,武惠妃也曾派遣身邊的宮中大總管劉太監出面,結果呢,人家謝直一點面子都不給!想那武惠妃雖然得寵,卻也是深居皇宮的一介婦人,派了太監出面解決不了的事,基本就宣告了她在宮外無能爲力了……然後呢,給李老三吹枕頭風?這倒是可能會給謝三郎造成點麻煩……但是,那有個屁用!?正所謂緩不濟急,還沒等她的枕頭風吹明白呢,估計人家謝三郎早就給老楊家“斬草除根”了!這種情況還指着她個啥啊,指着她報仇嗎?楊玄璬用她!?香火傳承都斷了,有沒有人報仇,很重要嗎?

所以,楊玄璬仔細一想,想要楊錡活命,還真不能把他託付給楊洄,不提難度,單說結果,沒用!

既然楊洄沒用,那麼整個弘農楊氏就不能託付了。

爲啥?

仔細一想,這個原因也挺無奈的。

楊洄跟楊玄璬這一支纔是最近,你託孤不找楊洄卻找別的族人,別的族人都得琢磨一下爲啥?結果詳細一打聽,啥,這孩子跟謝三炮有仇!?還是他親爹作下的孽!?快算了吧!咱別給自己家招災惹禍了,人家謝三炮如今是什麼名聲?睚眥必報是說着玩的?別咱們可憐這孩子,卻招惹來謝三郎狂風驟雨一般的報復,到了那時候,誰來可憐我啊?

至於拒絕楊玄璬的理由,那不是現成的嘛,老哥,不是我不幫忙啊,咱們雖然都是弘農楊氏,但是仔細算起來,還是大觀王房的楊洄和你家最近,你把孩子託付給我,卻不託付給楊洄,我要是接了,這不是影響咱楊氏一族的團結嗎……

各掃自家門前雪,不問他人瓦上霜。

這話雖然說起來冰冷,但是卻是人之常情,即便在最爲看重宗族、世家的大唐開元年間,也毫不掩飾地展示了出來,宗族重要是不錯,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咱們整個家族蒸蒸日上,但是,你楊玄璬一個馬上就要上斷頭臺的,好像就沒有這個資格了吧?弄到最後,你可別因爲一個半大孩子連累了咱們整個宗族……

再最後說一句不好聽的,當初你在洛陽糧案裡面發大財的時候,也沒見着你把貪來的錢分給宗族之人啊,噢,吃香的喝辣的的時候,你不想着大家,等到你家落難了,不管不顧地把麻煩甩過來,你拿“宗族”二字當什麼了!?說到底,這是你楊玄璬自絕於宗族,而不是我們無情!

千年華族,說起來提氣,但是在繁花似錦之後也是血淚斑斑,最起碼,弘農楊氏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處理“枯枝敗葉”的經驗,當初大隋朝轟然倒塌的時候,都沒有把弘農楊氏斬盡殺絕,憑你楊玄璬身上一個小小的洛陽糧案,想往弘農楊氏上牽扯?笑話!

楊玄璬以前沒有出仕的時候,也沒少幫着宗族處理這些事,自然也知道宗族的所謂“明哲保身”之道,一想到不能把兒子楊錡託付給楊洄,自己就絕了從宗族借力的心思。

可是,不能找楊洄,不能找宗族,又能找誰!?

朋友?差不多都關在御史臺了……即使沒有被捲入洛陽糧案的那些,也一個個的對他避之不及,誰會冒着被謝三郎報復的危險,結果照顧楊錡的重任?

就在楊玄璬惆悵百結的時候,突然看到旁邊的高主事牢房來客人了。

一聽……

謝直!

原來他就是謝三郎!

楊玄璬頓時勃然大怒,這也就是手邊上沒有合手的東西,要是有一副弓箭啥的,楊玄璬恨不得把謝直射成刺蝟!

即便他明知道牢房之中什麼都沒有,也不放棄希望,一個勁地尋找,哪怕找到一塊小石頭也行啊……

可惜,真沒有……

隨着尋找的最終無果,楊玄璬最終也頹然了下來,就算找到了又能怎樣?拿石頭崩謝三郎一下,就算報仇啦?五歲的時候,可能行,現在都五十多了啊……

楊玄璬就這麼頹然地坐在自己的牢房之中,聽之任之,就當旁邊是兩條狗,吵鬧一頓,就是爲了搶根骨頭而已,煩人是煩人,也就僅此而已了……

不過,他即便不想聽,卻也把高主事和謝直的言語聽了完完整整。

越聽,他的眼神就越亮……

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586章 王繇、王準、王銲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9章 謝家第557章 不要臉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33章 一共仨第398章 牛仙童第495章 賣命錢,你出第412章 老成謀國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357章 彌勒教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663章 土!他看見……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643章 送行第434章 出發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433章 拿下第367章 借福第202章 你來啊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544章 該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275章 找馬六第573章 提審任老道第244章 靠水難生之善惡終有報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74章 壓迫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383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4章 壓迫第283章 逾此線者,死!第410章 駙馬爺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655章 土!機會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372章 魏家班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256章 陰險謝三郎第279章 狠辣第233章 一共仨第46章 縣尊問案第349章 高主事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408章 續水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548章 他不死,誰死!?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439章 閻王殿?第264章 監斬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349章 高主事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676章 金!箭矢……第62章 李兄且慢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23章 大唐驛站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376章 辛評事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72章 洗冤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446章 突襲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
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586章 王繇、王準、王銲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9章 謝家第557章 不要臉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33章 一共仨第398章 牛仙童第495章 賣命錢,你出第412章 老成謀國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357章 彌勒教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663章 土!他看見……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643章 送行第434章 出發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433章 拿下第367章 借福第202章 你來啊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544章 該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275章 找馬六第573章 提審任老道第244章 靠水難生之善惡終有報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74章 壓迫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383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4章 壓迫第283章 逾此線者,死!第410章 駙馬爺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655章 土!機會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372章 魏家班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256章 陰險謝三郎第279章 狠辣第233章 一共仨第46章 縣尊問案第349章 高主事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408章 續水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548章 他不死,誰死!?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439章 閻王殿?第264章 監斬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349章 高主事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676章 金!箭矢……第62章 李兄且慢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23章 大唐驛站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376章 辛評事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72章 洗冤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446章 突襲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