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

卻說李老三在金鑾殿上拂袖而走,轉過了金鑾殿,從後門出來,氣呼呼的,一路急行,嚇得一種內侍、宮女大氣都不敢出,只能邁着小碎步緊緊跟着。

李老三大長腿甩開了,登登登地一路向前,越走越是來氣。

一個小小的幽州偏將,自己看在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就說了一句,無非也就是讓你們好好再看看他的案子而已,幹啥啊你們這一個個的,還敢“請斬安祿山”!?一個小小的汜水謝三郎,不過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就能擾動了小半個朝堂!?三法司、兵部……合着參與三堂會審的這個衙門,都要殺安祿山?我怎麼就不知道,他怎麼那麼大的罪過啊……

李老三生氣之餘,越走越快。

你還真別說,要不有人說運動是調節情緒最好的方式。

他要是坐在什麼地方不動彈,就一個勁地生悶氣,那行了,肯定越想越生氣,積累到最後,肯定要“氣炸了”,然後開始做決定的話,那就沒準是啥什麼一般人都想想不出來的幺蛾子了……

現在呢,他一路疾行,生生從金鑾殿都快走到後宮了……

要知道,在平常,這段路程可是需要乘坐車輦的,就算坐車,都需要一刻鐘左右的時間,結果被他這麼一路走下來,嘿,二十分鐘,都馬上就要到了……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二十多分鐘的疾行,讓李老三把心頭的鬱結之氣都散發得差不多了……

他突然停下了腳步,仰天一聲長嘆。

他乃是登基二十餘年的開元天子,一手把大唐帶入煌煌盛世,他又怎麼可能是一個蠢人?散發了心頭的不快之後,理智重新佔據了上風,都不用仔細想,他都能想明白,汜水謝三郎,入仕不過一年,職位不過御史,又怎麼可能憑藉着一己之力攪動滿朝的風雨,之所以剛纔能夠帶動半個朝堂的官員“請斬”安祿山,說到底,還是他謝三郎說得在理而已……

這也是讓李老三真正不高興的地方,你謝三郎說得在理,那就更加襯托出我說得不在理了……我是堂堂天子啊,就算所作所爲真的不在理,你就不能換個方式勸諫嗎?在朝堂上喊打喊殺的,才能顯現出你的能耐來?

想到這裡,李老三心中的不快,好像又有積累的跡象……

就在此時,他身後的隊伍,微微有點騷動……

李老三更不樂意了,幹啥這是要!?沒完是嗎!?一點規矩都不講了是嗎!?前面朝廷那些官員,不是科舉就是有祖蔭,他們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不給我面子就不給了,你們這羣貨,不是宮女就是內侍,說白了,全是我的家僕,你們也敢不給我面子!?牛仙童什麼下場沒看見是嗎!?他是僅次於高力士的高級宦官,在你們這個晉升體系裡面,也的算頭部大佬了吧?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說拉出去打就拉出去打!?八十棍子,我就不信了,誰都打不死嗎!?

想到這裡,李老三猛然轉頭,就要遷怒身後的內侍和宮女。

結果,轉過頭一看,有脾氣也發不出來了,還真不能怪這些內侍和宮女……

有一位朝廷官員,跌跌撞撞的撞進了隊伍……

張九齡!

自從李老三出了金鑾殿,張九齡就趕緊追了出來,緊趕慢趕一路小跑,就是追不上一路疾行的李老三,他還不能嚷,這裡已經是宮城了,按照道理說,一般外臣非召不得入內,也就是仗着他大唐首相的身份,這才能在裡面多走幾步而已,要是大聲咆哮,還張嘴閉嘴招呼李老三……那樣的話,就算金吾衛想要睜一眼閉一眼都不成了……所以,堂堂大唐首相張九齡,只能一路小跑、緊追不捨。

可憐人家張老爺子,也是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一言不合,就“競走”了二十分鐘,以前是真不知道啊……要是早知道的話,好歹也能提前練練啊……

等到李老三終於停下腳步,堂堂“風姿偉麗”的張九齡,都累得拉了胯了……

“扶一把,扶好了……”

李老三一見也樂了,不過也趕緊開口,讓內侍上來扶好了大唐首相。

他一直覺得人家張九齡風度翩翩,並且在心目之中都形成思維定式了,甚至有人跟他介紹說誰誰誰風度挺好的,李老三都得問一句“比張九齡如何”。

這是啥邏輯?

說明在人家李老三心裡,就是拿人家張九齡做爲“有風度”的標準了!

結果,今天,這位“有風度”的大唐首相,站都站不穩了……。

諸位可別忘了現在八月初,正是天氣最熱的那段時間。

只見張九齡的滿頭大汗,順着臉頰流淌下來,滴滴答答地滴落在官袍之上,暗紫色的三品官袍,被汗水一浸溼,顏色加深,顏色如黑,遠遠望過去,黑一塊、紫一塊的……還風度?你見過溼一塊、幹一塊的風度嗎?又不是澡堂子……

李老三難得見到張九齡這麼狼狽,不由得一笑。

欸,事情就是這麼有意思——你要是感覺自己特別悽慘,然後又是生氣又是傷心的,結果轉頭一看,嚯,這還有個哥們,比我還慘呢,你的情緒頓時就平穩了,說不定還能有幸災樂禍的念頭出現,這便是俗語,人家騎馬我騎着路,回頭看見一個推小車的漢……

李老三也是如此啊,今天生氣,主要是因爲感覺自己沒有了面子,結果現在一看張九齡,嗯,今天你的面子也沒有了吧?起碼在我的面前,沒有了……

一想到這裡,李老三頓時神清氣爽……

此時,張九齡也緩的差不過了,他身爲大唐首相,一天天也聽操勞的,沒有個好身體,還真抗不下來,今天也就是突然被逼着“競走”來着,要不然的話,人家也不至於這麼狼狽……緩了口氣,張相也就緩過來了。

衝着身邊的內侍點點頭,一個微笑,示意他可以鬆手了。

然後穩穩地站在李老三面前,正冠,抖袍,捋髯,隨後才雙手高舉過頂,躬身一禮,一躬到地。

“臣,門下省詩中,曲江張九齡,謹爲陛下賀!”

李老三一愣,張九齡這是正式奏對的架勢啊,不由得他也收起了臉上的戲謔,同樣轉過身來,正面張九齡,站直身形,沉聲問道:

“張相不必多禮,但不知,朕何喜之有,讓張相親自道賀?”

張九齡站直身形,正視李老三的雙眼,一字一頓地說道: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

李老三多聰明的人啊,一聽這個就明白了,嘿,我說張九齡爲啥道賀呢,原來還是要說剛纔金鑾殿之上的事兒,還是謝直唄?嘿,你說我這剛剛消了氣,你就又來撩撥我?

一聽這個,李老三臉上的神情也就淡漠了下來。

“哦?朝有諍臣,國有明君?

這個說法,倒是有點意思了……

難道不應該是國有明君,才能超有諍臣嗎?”

張九齡一搖頭。

“明君在朝,不動不搖,如定海神針一般,鎮壓一國國運,自然如同天神一般,藏身於九天之上,俯視人間悲歡離合……

說句陛下不愛聽的話,就算真的有明君在國,普通百姓也不知道啊……

但是,有了諍臣就不一樣了……

諍臣一般都是名臣。

什麼叫名臣?

有能力,有成績,最重要的,是有名聲……

名聲幹啥用的,還不是讓老百姓茶餘飯後談論的……

如果,我是說如果,有名臣,當面和天子爭論起來,就是諍臣了!

這樣的話,老百姓自然也知道了……”

李老三可聽出來了,這就是說謝直呢。

諍臣不諍臣,另說,說謝直名臣,那絕對沒毛病……

人家汜水謝三郎沒當官之前,就在洛陽城落下了諾大的名頭,夜審楊七,都被編演成戲劇了,據說就靠着這一系列的戲曲,生生養出了一個名動洛陽的魏家班。

隨後什麼考場直懟主考官,爲了考試敲響登聞鼓,促成了大唐科舉考試的改革……然後什麼洛陽糧案什麼以死開道,李老三都懶得回憶了,就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個不是在民間引動風潮?

說實話,今天要不是張九齡提出來,他還真沒有意識到,別看謝直當官的時間不長,當官的職位也不高,但是要掄起經營當官的名聲來,滿朝文武捆一塊,都不是人家汜水謝三郎的對手,最起碼,別人在朝堂上面,幹了什麼大事,也就是回家自己偷着樂去了……你再看看謝三郎,好傢伙,專門找了個戲班子,專門幫着他吹牛-逼……

這事想管還真管不了……

爲啥?

因爲人家魏家班演出的這些東西,都是謝三郎的親身經歷,即便略有改編的地方,也斷然沒有胡說八道的地方……而且最關鍵的,人家改編的時候特別注意,根本沒有涉及到朝政的地方,你想管也沒法管!

至於完全以權勢壓迫的話……你當人家汜水謝三郎腦袋上的獬豸冠是白戴的!?人家一紙彈劾送到朝堂,誰敢壓迫他,他就敢轟碎了你!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謝直還真是一位“名臣”!

至於諍臣……他都敢在常參朝會上彈劾天子了,還怎麼“諍”?

再“諍”?那就只能造反了!

不過,就算謝三郎是個“名臣”、“諍臣”,又和明君有啥關係?

只聽得張九齡繼續說道:

“明君還是明君,有沒有諍臣,都能穩坐朝堂……

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

現在好了,有了諍臣和明君衝突,老百姓一聽,肯定感興趣啊……

這個時候,只要天子放過這個諍臣,並且勇於接納諍臣的建議,老百姓一聽,哦,原來天子是個明白人啊,這不就是明君嗎……

所以,纔是,朝有諍臣,國有明君!”

張九齡說完,李老三聽了,鼻子差點氣歪了,我還以爲你要說啥呢,鬧了半天,這是繞着圈子給謝三郎求情呢!

生氣歸生氣,李老三也聽明白了張九齡言語之中的邏輯。

你是明君,沒人知道。

諍臣,大家卻都知道。

你倆發生了衝突,你退讓了,大家一看,行,你對諍臣退讓?好,你是明君!

李老三一陣無語,合着自己要想弄個好名聲,還得借謝直的東風唄……

張九齡說完之後,就一直仔細觀察着李老三的面色,一見他不以爲然,甚至在淡漠之中,還隱隱帶着一絲怒氣,就知道他沒聽進去……不過這也難不住大唐首相,人家張九齡早有準備。

“陛下不信?可還記得貞觀年間舊事?”

李老三一愣。

貞觀乃是唐太宗李世明的年號,終其一生,一直是這一個,說什麼開元天寶年間是大唐的煌煌盛世,其實真正的基礎,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給打下來的,事實上,李老三登基之後,一直以先祖李世民爲自己的榜樣,一心一意地向李世民學習,也想讓他自己最後的功績能夠跟太宗李世民比肩,現在聽了張九齡提到太宗皇帝的年號,自然來了興趣。

“貞觀年間的舊事……哪一件?”

張九齡一見,就知道李老三上套了,嘴角輕輕彎起,吐出了兩個字。

“魏徵。”

李老三一聽,不由得恍然大悟。

魏徵,貞觀年間的大唐名臣,以“敢諫”而聞名青史。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

這是太宗李世明的明言,其中“以人爲鏡”,說的,就是魏徵。

相傳,貞觀年間,大唐初立,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從國家層面一直鼓勵勤勞致富、勤儉持家。

李世民作爲天子,當然得以身作則啊。

事實上,人家李世民的日子,過得也挺簡樸的……即便這樣,魏徵還看不過眼呢,沒事三天兩頭的上書天子,你得再簡譜一點,給李世民弄得不厭其煩。

結果,還真被人家魏徵給逮着一回。

話說李世民不知道從哪弄了一隻小鳥,特別喜歡,有一天正在後宮逗鳥呢,內侍傳言,魏徵來了,李世民頓時大驚,臥槽,老魏沒事還老上書呢,這要是讓他看見我玩鳥,還不得炸了?

怎麼辦?

要說人家李世民也有招,藏起來,你來肯定是找我說事的,三言兩語說完了,你走了,我接着玩。

然後,李世民就把小鳥藏在懷裡,用衣服蓋上了。

魏徵一來就看見了,小鳥這東西再小也得有個限度啊,你藏衣服裡,誰還能看不出來啊?

要說人家魏徵也挺有智慧的,天子都把鳥藏起來了,這就夠給面子的了,你再正式奏對,說你玩鳥不對,這就有點過了……

怎麼辦?

人家魏徵也有招,你不是把小鳥悶在衣服裡面了嗎,好辦,我就跟你多說點事。

結果,魏徵就拉住了李世民,沒完沒了地叨逼叨、叨逼叨……

最後,等魏徵走了的時候,李世民把小鳥拿出來一看,早就悶死了!

這要是放在一般君王的身上,孫賊,你悶死我一隻小鳥,你給我納命來!

人家李世民沒有,不但沒有,還說了“以人爲鏡”的那番話……

堪稱君臣相得的一段典範!

張九齡如今這麼一提,李老三也就徹底明白他的意思了,這是建議我拿謝直當魏徵用啊……

仔細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論脾氣,一樣,死硬死硬的……

論能爲,好像,汜水謝三郎也沒比魏徵差多少,大唐辦案第一人,總不是浪得虛名啊……

這麼說的話,倒是……

想到這裡,李老三突然眼神一凝。

不對!

隨即衝着張九齡一笑。

“張相,也難爲你爲了謝直開脫,竟然能想出這麼多手段啊……

說說!

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409章 貴人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116章 杜某爲三郎府試而來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492章 你配嗎?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557章 不要臉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500章 淮南大少爺第398章 牛仙童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689章 你跑啥!?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490章 人命錢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642章 傳首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233章 一共仨第347章 你兒子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49章 縣試開考第451章 便橋前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348章 高大哥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64章 破門!第349章 高主事第233章 一共仨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445章 金條子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288章 楊洄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535章 快!來不及了……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372章 魏家班第376章 辛評事第77章 你給我考試去第110章 白條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398章 牛仙童第138章 口供!口供!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140章 物證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30章 走吧,謝府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533章 用計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第74章 壓迫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364章 知客僧第51章 在下不服第407章 換茶第377章 回城第573章 提審任老道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99章 沒帶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372章 魏家班
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409章 貴人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116章 杜某爲三郎府試而來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492章 你配嗎?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557章 不要臉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500章 淮南大少爺第398章 牛仙童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689章 你跑啥!?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490章 人命錢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642章 傳首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233章 一共仨第347章 你兒子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49章 縣試開考第451章 便橋前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348章 高大哥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64章 破門!第349章 高主事第233章 一共仨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445章 金條子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288章 楊洄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535章 快!來不及了……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372章 魏家班第376章 辛評事第77章 你給我考試去第110章 白條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398章 牛仙童第138章 口供!口供!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140章 物證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30章 走吧,謝府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533章 用計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379章 史思明論安祿山第74章 壓迫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364章 知客僧第51章 在下不服第407章 換茶第377章 回城第573章 提審任老道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99章 沒帶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372章 魏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