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老成謀國

爲什麼說李林甫這是給張九齡挖坑呢?

根子,還是在李老三的身上。

前文說了,李老三想回長安城了,不僅僅是想念長安宮城之內的宮娥才女……咳咳……長安的溫泉……

除此之外,也是不願意在洛陽待着了……

主要的原因,洛陽城的宮城……鬧鬼……尤其是冬天……

這個理由,嗯……真……特麼扯淡……

你說你是天子,那是老天爺的兒子,不說是個神仙吧,起碼也算是神仙直系親屬唄……那鬼這種存在,就算不是地府的公務員,也是地府的編外人員,說白了,就是一個臨時工而已……你說你倆又不是一個體系的,你怕個屁啊!?

李老三,不,他還就怕,就是這麼倔強。

事實上,據說去年冬天的時候,李老三就有點害怕了,這些東西屬於宮內秘聞,也就傳出來一點消息來,具體的內容,誰都不知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李老三不願意在洛陽宮城待着了,尤其是冬天……

這個消息,李林甫是怎麼知道的?

答案很直接,武惠妃。

該怎麼說就得怎麼說,他李林甫之所以能夠政事堂,就是因爲走通了武惠妃的路子,等他當上了政事堂的相公,一直沒有斷開和武惠妃的聯繫,甚至還通過武惠妃的影響力,與天子內廷之中的宦官多有來往。

現在,李林甫聽說了個消息,武惠妃病了。

這事兒,要是一般人知道了,第一反應就是應該探病,最多送點藥,或者尋找個天下名醫之類的給送過去,以此來維持雙方的關係而已。

但是,人家李林甫是一般人嗎?

他聽說了武惠妃患病的消息,第一時間就跟李老三嫌棄洛陽宮城鬧鬼這件事情聯繫起來了……

也不知道走通了哪一個內侍的關係,把一句話帶到了天子李老三的面前——武惠妃這回得病,之所以一直不好,就是洛陽宮城鬧鬼所致,而且惠妃娘娘這次得病,並不是惠妃娘娘招惹了這些髒東西,說句不好聽的,這是爲了您天子擋了一災……

這話傳過去,武惠妃聽說之後,特別滿意,爲天子擋災?這是救駕啊!正所謂計恨不過截糧,功高不過救駕,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獲得天子李老三青睞?這可比找個天下名醫把她的病治好了合適多了!如果這麼說的話,她寧願這個病一直不好……

武惠妃算是高興了,但是李老三可就難受了……

他本身就嫌棄洛陽宮城鬧鬼,現在聽說了自己最寵愛的妃子鬧病,竟然是爲了他擋災所致,心中愧疚、憐惜之後,不由得產生了一個聯想,這惡鬼,現在纏着武惠妃,要是……等她病好了,惡鬼該纏着誰了?人家武惠妃能給他擋一回,擋兩回……難道還能回回都擋住嗎?他可是記得,洛陽宮城主要是冬天鬧鬼,現在這剛八月份,秋天,惡鬼就怎麼厲害了,等到冬天,這還了得!?等到那時候,萬一武惠妃擋不住了,怎麼辦?不行,趕緊撤!

當然了,堂堂天子,自然不會把自己內心的這種恐懼說出來……

但是,他不說,也有人知道啊……

誰?

李林甫啊!

這種話就是他想出來的,他還能不知道嗎?

他爲啥要傳了這句話過去,就是奔着坑張九齡呢。

爲啥?

這裡面的思索就多了。

一來,瞭解武惠妃,知道她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肯定會配合這句話。

二來,瞭解李老三,知道他聽到這句話,肯定會信以爲真。

三來,瞭解張九齡,知道人家之所以成爲大唐首相,能夠死死壓在他的頭上,就是因爲人家張九齡一心爲公。

然後,只要他在八月份提出迴歸長安的提議,張九齡肯定會反對。

就算他張九齡知道了自己在其中的種種算計,他也必定阻攔李老三,因爲他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天子儀仗踐踏農田,在這種秋收在即的時候!

這是陽謀!

李林甫都已經計劃好了,前幾天那次提出來,就是爲了讓張九齡反對的,今天再提出來,還是讓張九齡反對的,正所謂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李林甫準備在八月中秋節前一天再提一回,估計張九齡就還得反對。

這就好辦了。

李林甫準備在那之後,找個機會向天子李老三進言。

話都想好了,。

天下之大,都是天子的,何處不可去?

朝堂臣工,都是幫着天子治理朝堂的,焉能限制天子行止!?

有了這兩句話墊底,就算不能直接拿下張九齡這個大唐首相,也能在天子李老三的心裡埋下一根刺!

再來這麼幾回,他就不信了,還不能即便李老三再信任張九齡,也不能在朝堂之上就放這麼一位爺管着自己!

今天就是李林甫要爲張九齡挖坑的第二次,在衆人都把目光投向張九齡的時候,李林甫也看過去,目光中,滿是奸計得逞的得意,然後,他就看到……

張九齡,點了點頭!

嗯……他還是拒絕……不對!

點頭!?

他同意了!?

張九齡同意了!?

張九齡同意李老三迴歸長安!?

這怎麼可能!?

李林甫頓時目瞪口呆。

不僅僅是他,其他人也一個個呆若木雞的,三天前提這件事情,您還橫巴拉豎擋的,怎麼今天就改主意了?您老人家可是大唐首相啊,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都代表了朝廷,現在這情況,說是朝令夕改可能有點過,但是這也變得太快了吧?

結果,張九齡彷彿不知道衆人心中想法一樣,在所有人難以置信的目光之中,滿臉笑容地說道:

“天子欲歸西京長安,自然並不不可,不過還要多做準備纔是……”

然後,張九齡就仔細解釋了一下爲啥要準備,都要準備個啥……

第一個,長安的家裡,是不是得收拾收拾?

大傢伙離開長安也三年多了,現在長安城的家宅如何,誰也不知道啊,有沒有漏雨的地方,有沒有坍塌的牆角,這個都說不準了吧?

別人不說,只說天子。

天子回到長安,自然要回到宮城居住,雖然也有人給看着吧,但是天子一走三年,他們可有什麼懈怠的地方?是不是回去之前,得系統性地裡外看看,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該收拾就收拾、該調整就調整,最不濟了,也得派人好好打掃打掃吧?

第二個,沿途的路上,也不是也得準備準備。

天子出行,事涉國威,全套儀仗都得擺開了,還有隨性的這麼多的官員,官員還帶着這麼多家屬以及伺候主家的家僕侍女,別的不說,一上路,好幾萬人!

這一趟從洛陽到長安,說近可是真不近啊,這也好幾百裡地呢,稍微一耽誤,就是二十多天,咱們從長安來洛陽,不也走了這二十多天的時間嗎?

這二十天,這好幾萬人,吃啥,喝啥,住在哪,全靠當地衙門支應。

是不是得提前跟這些地方衙門打聲招呼,給人家一個準備的時間啊?

別的不說了,到了哪不得喝口水啊,喝水你得煮開了吧?燒水得有柴火吧?地方衙門要是沒有準備,咱們這些人怎麼辦?總不能自己帶吧?那還不得把洛陽北邙山給砍禿了!?再說了,滿朝文武、天子儀仗,一人揹着一捆柴火趕路,這也太不像樣子了吧?

所以,還得讓地方衙門提前準備好啊。

但是,地方衙門這塊吧,良莠不齊,有的地方窮,能夠投入的準備,有限,這個是客觀條件,咱不好多說啥,不過呢,也有好多地方官員,爲了自家所謂“廉潔”的名聲,他就硬抗着不做準備,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起碼上回從長安到洛陽,不就碰上一個嗎?對於這種官員,事後如何處理,咱就不多說了,但是,總不能讓天子在那受這份委屈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咱們還是早做準備爲好……

具體而言,怎麼準備呢?

派人,給咱們打個前站!

就像行軍打仗一樣,大軍前行,不僅僅有斥候探路,還得有先鋒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咱們這回,也安排這麼個人,給咱們探路去!

派他走一趟長安。

去的路上,通知各地衙門,讓他們早早做好迎駕的準備。

到了長安,持令牌進宮城,與留守長安宮城的宦官一起,整飭長安皇宮,直到徹底達到天子的入住條件。

回城路上,檢查各地的準備工作,以此來督促各地衙門。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能讓他幫着把天子回京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到了前頭。

有了這麼一位“先鋒官”,是不是能夠讓天子返京的這件事情更加順暢?

而且,時間剛剛好。

從洛陽到長安,二十天。

到了長安之後,因爲長安宮城一直有人駐守,這次回去,主要是監察監督,所以時間不會太長,就算是耽誤點時間,二十天的時間也足夠了。

回城從長安到洛陽,二十天……呃,這回二十天可不成了,涉及到要沿途監察各地的準備情況,所以時間肯定會更長一些,不過考慮到,這同時也是監察之類的工作,就算耽誤時間,也耽誤不到哪去,十天,二十天的,肯定能辦了。

這麼一算,連來帶去,七十天到八十天。

如今剛剛八月初,如果這三兩天就把人員選定下來的話,十月中旬也就該回來了。

正好。

那個時候天子啓程回京,啥事也不耽誤……

衆人一聽,紛紛暗贊,張相果然不愧是張相,這麼一安排,前前後後的事情都考慮到了,相對於李林甫李相那種只會嚷嚷着回京的政事堂相公而言,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如果非要評價一番的話,那就是四個字,老成謀國!

李林甫卻不知道有多糟心,挺好的謀劃,就被張九齡派出一個“先鋒官”給破解了……這些理由聽着挺強大的,其實說到底,他還是反對天子“現在”回京!

注意,不是反對“回京”這件事本身,而是反對“現在”這個時機。

說到底,他還是怕天子儀仗把農田給踩了。

還說什麼派人通知地方衙門做好迎駕準備,哪是通知迎駕啊?

還不如說的直白一點,讓“先鋒官”過去,跟這些地方衙門說一聲,天子可就準備近期回京了哈,你們秋收的工作,抓緊點……

至於回程的時候,說什麼檢查地方衙門的準備工作,不如說好好看看他們秋收、上稅的工作完成得怎麼樣了,要是實在不行,再幫着拖兩天……

想明白這一切,李林甫不由得心中大恨!

這張九齡,太陰險了!

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完全隱藏在這位“先鋒官”的背後,一大堆理由說得冠冕堂皇的,還不是心疼那點子莊稼!?

爲了點糧食,就敢明目張膽地糊弄天子,還老成謀國!?屁!

不提李林甫對“老成謀國”有啥不同的看法,也不管他如何糟心,天子李老三倒是心花怒放啊。

李老三本來以爲張九齡還得攔着他回家呢,說實話,心裡都有點不高興了……

結果,人家張九齡根本沒那意思,還一個勁幫忙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讓自己能夠回去的路上舒服一點,能不能讓回去以後住得舒服一點,這還有啥可要求的?

再說了,人家張相說時間正合適,不單單說了“準備”的時間正好,其實別的時間也正好,一來,就算今天商量好了要返京,他也走不了啊,好歹不得收拾收拾東西啊,二來,武惠妃那還病着呢,本來身體就不好,再一路車馬勞頓的,別再嚴重了,要是再讓她調養兩個月時間,把身體調養好了,也省得自己這擔着心……

李老三越想越覺得這麼安排合適……

相應的,越看張九齡越是順眼……

正順眼呢,突然想起來一個事,也來不及商量讓誰做“先鋒官”回長安打前站了,直接說道:

“張相老成謀國,返京一事,就請張相代爲安排吧,具體人選,政事堂斟酌,明天報上來……

對了……

前幾天我傳口諭給政事堂,請張相斟酌一事,不知結果如何了?”

張九齡聞言,臉上的笑容緩緩淡去。

“天子動問,張某自要作答。

但是張某有一事不明,還請天子解惑。

三堂會審幽州偏將安祿山喪軍辱國事,有什麼可斟酌的?”

一句話,把給朝堂上的其樂融融的氣氛,按下了一個暫停!

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36章 進士科,盤它!第693章 殺楊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464章 破門!第275章 找馬六第488章 笑面神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461章 混賬第156章 論鹽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371章 儒家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141章 人證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643章 送行第526章 到底有沒有關係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429章 謝三郎有事相求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244章 靠水難生之善惡終有報第403章 御史臺傳話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10章 老了第524章 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第428章 送行酒第48章 劉四殺妻第516章 轟!第207章 不能賠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433章 拿下第383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491章 糟心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553章 悶酒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503章 第一局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156章 論鹽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75章 或有可能第593章 上牆!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513章 遇襲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9章 謝家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371章 儒家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59章 牀位也能搶!?第457章 返洛第636章 胡將守邊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85章 拜帖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36章 胡將守邊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58章 謝家侄子初長成第445章 金條子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273章 除惡務盡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643章 送行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17章 賭輸了,又如何?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394章 主導權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69章 再次勘驗第332章 謝三炮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6章 真相大白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
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36章 進士科,盤它!第693章 殺楊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464章 破門!第275章 找馬六第488章 笑面神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461章 混賬第156章 論鹽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371章 儒家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141章 人證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643章 送行第526章 到底有沒有關係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429章 謝三郎有事相求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244章 靠水難生之善惡終有報第403章 御史臺傳話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10章 老了第524章 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第428章 送行酒第48章 劉四殺妻第516章 轟!第207章 不能賠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433章 拿下第383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491章 糟心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553章 悶酒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503章 第一局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156章 論鹽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75章 或有可能第593章 上牆!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513章 遇襲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9章 謝家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371章 儒家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59章 牀位也能搶!?第457章 返洛第636章 胡將守邊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85章 拜帖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36章 胡將守邊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58章 謝家侄子初長成第445章 金條子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273章 除惡務盡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643章 送行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17章 賭輸了,又如何?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394章 主導權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69章 再次勘驗第332章 謝三炮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6章 真相大白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