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誓師出戰

那老者長鬚飄飄,精神矍鑠,頗有道骨,行了禮,道:“聽說陛下立志復國,草民前來獻禮助威。”

“老丈獻什麼禮?”

老者捧上一柄寶劍,道:“草民之子是名鑄劍師,自燕國亡後,聽說陛下迅速求和,又甘願入齊爲奴爲國求一線生機,認爲陛下是能夠忍人所不能忍的中興之君,故而日夜爲陛下鑄劍,三年終煉成一劍,獻與陛下,望陛下此去旗開得勝,光復河山。”

昭華一聽,莊顏起身回禮,雙手接過寶劍。

緩緩拔出寶劍,一道寒光映過,電燁光凝,徹骨寒涼。濃濃的肅殺之氣逼人而來。

“此劍名爲不光劍,之所以取此名,是因此劍過於凌厲,故取此名以警持劍者不可恃強,鋒芒畢露。”老者又問:“陛下可知如何使用?”

用劍不是劈、刺、砍、削這些嗎?昭華知道老者必有深意,沒有立即回答,愈發恭敬:“請老丈賜教。”

老者輕撫古樸莊重的劍柄,道:“此劍是爲聖君所用的仁德之劍。以智勇爲劍端,以忠義爲劍刃,以禮儀爲劍柄,以誠信爲劍背。以五行來運作,以陰陽爲開合,上可決浮雲,下可斷地維,一旦使用,匡正社稷,四海聽命。”

昭華聽了,若有所思。

“陛下蒙囚繫之恥,受無道之辱,心中必懷沖天怨憤,急盼上陣殺敵雪恥,可是這把劍,卻不是爲泄憤逞勇之用。請陛下忍個人憤怒,舉仁德之劍,率仁義之師,順四時、睦民意、安四鄉,替天行道,勿殺戳過重。”

“昭華受教了。多謝老丈忠言。”昭華再次恭敬行禮,命人擺下宴席,親自爲老者捧觴獻壽,表示尊崇。

清晨,金色的朝陽從天邊升起,灑落千萬縷淡金,照得將士鎧甲閃閃發光,如林般的劍戟閃爍寒光。

三萬兵馬集結完畢,在赤龍江畔嚴陣以待。昭華看着好不容易積下來的軍隊,心裡沉甸甸,想起當年在這個地方率十幾萬王師力拒強敵,鮮血染紅了江水,卻不幸戰敗,如今只剩下這點軍隊,雖然齊國實力已經大爲削弱,可是仍是百足之蟲,這場仗只能勝不能敗,若能取勝,先前被滅亡的陳國魏國等國家,必然會不安份起來,齊國的實力會更削弱。若敗則失去良機,復國無望。

此次前去,決無退路。

看着面前一個個年輕忠誠的面孔,昭華即感慨又恐懼,這些人的性命,還有他們的家庭幸福就捏在他手裡了,不能有一分不慎,一定要盡全力把他們帶回國。

大將軍南敬亭向前稟報:“報陛下,兵馬已齊備,糧草以先行,只等陛下出徵號令。”

昭華頭戴雙龍捧珠金冠,身穿明光鎧甲戰袍,一身戎裝襯得他英姿非凡,威重無雙。站在點將臺上,緩緩掃視眼前全副武裝的將士,問:“諸位將士可知我們此行是去做什麼?”

幾個將領代表全軍上前回道:“陛下此去,是復我社稷,還我山河,安我子民,討伐無道。”

昭華點頭,一臉沉重肅穆,慷慨激昂地陣前陳詞:

“沒錯,我們此去,是要用鮮血洗刷恥辱,還我國之尊嚴。”

“當年,就在這個地方,我們用生命抵抗齊國二十萬精銳,鮮血染紅江水,勇士的英靈至今還在江畔飄蕩。從那時起,我們燕國人被齊國人踏在腳下,視爲草芥糞土。齊人燒殺搶掠,奪走我們的財物糧食甚至妻女,用掠奪燕國來做他們稱霸的基石。”

“當年,我們是敗了,可是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厥不振,跌倒再也爬不起來。”

“幾年來忍辱負重,受盡苦難,一個念頭始終沒有離開過我的心頭,那就是復國雪恥。”

“雖然,齊國有排山倒海的戰車,有堅甲利兵,有高大的戰船,強勁的□□。可是,我們燕國有衆志成城,有一顆不屈服的心,有寧死不當亡國奴的信念。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夫拼命,萬夫莫當,就不怕任何強兵威脅。”

“朕曾在宗廟立下誓言,若不復國,就黃沙遮面,屍骨不全。如果這次敗了,我們燕國就再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必勝。”

“此次出征,不打敗齊軍,誓不生還。”

全軍將士被他這番話激勵得羣情鼎沸,振臂高呼:“恢復河山,天佑吾國。”

昭華拔出寶劍,割向手臂,看着劍上的鮮血落進酒碗,深邃的目光投向遙遠的天地之間,聲音低沉有力:“天佑吾國,不復國雪恥,不是烈丈夫。”

“出發。”大將軍南敬亭大聲下令。

戰車隆隆,旗幟飄揚,三萬大軍整齊又迅速地向三關進發。

銳利的矛戟林立,閃爍着復仇的光芒,一股久蓄未發的力量,正在洶涌而出。

嶽青槐又傳令:“各軍聽從號令,齊迸齊退。進則有賞,退則有罪。”

訓練有素的兵士們默默前進,儘量悄然快速地推進。腳下的大地被腳步和馬蹄聲震動得如席捲地面的巨雷。

“陛下,三關就在前面。”容乾遙指着山那邊的城關說道。

昭華遠遠望去,只見城關矗立,城堞雄偉,城堡巍峨,烽火臺高接青天,無比壯觀。深吸一口氣,只覺胸中一股豪情燃燒萬丈,只恨不得飛過去血戰一場。

容乾看昭華臉色越來越蒼白,心裡擔心:“陛下,連着行軍五天,累了吧?”

說着準備扶昭華坐下歇息。

昭華推開他,繼續前行,連着數日身着鎧甲鞍馬勞頓,身體無處不痠痛,再加上天熱難耐,實在是辛苦萬分,卻不能露出疲倦之色,只能苦苦硬撐。

“容乾,你記得當初我們是怎麼從這條路到齊國的嗎?”

“記得。”容乾神色哀痛,“是披枷戴鎖,被齊軍鞭打着,當囚犯押着來的。”

“比起當年,這點苦又算什麼。”昭華很坦然,憶及往事並無悲傷。

當年戰敗伏地乞降,被迫離國爲奴的恥辱一直銘刻在心,那時,他發誓,這樣的事絕對絕對不會再發生。

現在吃這些苦,很安然。

三關,爲蘭陵關,八義關,郯城,位於齊燕邊界,扼守兩國邊界咽喉之道,打通三關,進可以進攻齊國,退可以守住燕國,是非常重要的所在。

中軍主營內,昭華緊盯着面前的沙盤,沙盤上高低起伏,大川險關歷歷在目。北邊是齊國,南邊是燕國,中間夾着小國衛國留國。

三關,是位於齊國燕國的重鎮,每座城池均有超過一萬兵馬駐守,合起來共四萬多,互相聯通,隨時可呼應支援,燕軍當前動用的只有三萬,對付如此強敵,難度可想而知。

昭華徵求意見之前先鼓動戰意:“此仗是對齊第一仗,只能勝不能敗,不求消滅多少敵人,只求能樹立我軍將士的必勝信心,如此一場硬仗,諸位信心如何?”

“臣等願誓死一戰。”將士整齊的聲音如雷鳴般響亮,充滿信心。

昭華滿意地點頭:“我們不是要拿命拼,是要用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各位將士有何計策請暢所欲言。”

大將軍南敬亭先開口:“我軍兵力不足,臣以爲等楊相國帶兩萬後援兵馬來了以後再出戰比較妥當。”

“不必了,楊相國帶那兩萬人要護衛都城,還要掃清赤龍江以南的齊國勢力,不用他們過來。”

又一個將領說:“鳳逸已經前往衛國請求衛國發軍,我們等友軍一到,共同發兵比較好。”

“不要癡心妄想。”昭華很不滿地看着他,“打仗要抓住好時機,趁現在對方還沒有防備,趕緊出手較好,總是瞻前顧後,怎麼能成事?”

“臣只是想……”那將領想辯解。

“朕知道你的意思。你們是想保存實力,讓衛國軍隊先承受攻擊,你們想得美。”昭華冷笑一聲,“你們這麼想,人家也這麼想,鳳逸這一去,八成是帶不來友軍的。”

“什麼?”容乾聽了有些發急。“衛國也受齊國威脅,時刻有滅亡之虞,他們怎麼會袖手旁觀,看着我燕軍一家和齊國鬥呢?”

“容乾你真老實。”昭華一笑,“各國都是要保存實力的,我們贏了,那些騎牆的就會倒向我們,我們的力量就會倍增。若敗了,他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搞不好還會趁我們和齊國兩敗俱傷時在後方搶我們的土地。”

將領們聽了十分失望,又生氣又沮喪。

昭華很清楚地說明:“所以,我們不要想着靠別人,衆將只要考慮如何靠這三萬人拿下三關就可。”

衆將擰着眉沉思着。

昭華鼓勵道:“三關雖然總兵力比我們多,可是他們分守三城,而我們的三萬精兵是集中在一起的,集中力量,各個擊破,不愁不能取勝。”

衆將的信心重新被鼓動起來,紛紛出謀獻策。

南敬亭說:“三座城池,都駐有強軍,我軍只三萬兵馬,應該集中軍力,圍點打援,分別各個擊破之。當前我們要考慮的是先從哪座城池下手。”

“那麼應該先打哪座城池呢?”

南敬亭說:“蘭陵關妨守最弱,應該從它下手,拿下蘭陵關,就可以據城而守,攻擊另外兩城。”

昭華不置可否,看向其他將軍。

陳之武上前說:“臣以爲應該先攻打最強硬的郯城,只要打下郯城,其他兩城必心生懼怕,攻下另兩城就容易了。”

“說得輕巧。”南敬亭不以爲然,“郯城背山據險,城內兵精糧足,主帥又兇狠善戰,如何拿下?就算拿下我軍也傷亡慘重,如果拿不下,我大燕復國無望。我們就這些家底,輸不起。”

“還沒開始開仗,大將軍就先談失敗,豈不是有失三軍鬥志?”陳之武反駁。

昭華制止兩個將軍的爭執:“開戰前向最好的結果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也是謹慎老成之道。總之,先求穩當是正理。”

又擡頭望向嶽青槐:“嶽軍師,你是朕親自請來的軍師,對此戰有何妙策?怎麼不說話?”

“陛下天縱英明,用兵求穩,這樣是好的。只是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一味求穩,並不是上策。當年你對抗齊軍時,若是肯用險用奇,可能結果會好些。”

“嶽軍師有妙計,只管說就是,朕定會從善如流。”昭華明白他的意思,朝他一笑,表示支持。

嶽青槐得到鼓勵,說:“表面上我們的兵力不如對方,可是正如方纔陛下所說,他們兵力雖多卻是分散的,而我們的兵力是集中的,這就是優勢。再者,陛下復生的消息已經在通向齊國的關道上全面封鎖,同時,留駐在我國的齊吏也全被拿下,也就是說對方還沒有防備,這對我們又是一個優勢。”

“是啊,我們的優勢很明顯。”衆將的信心和戰意被鼓動得空氣高漲。

“快說怎麼打,快點。”急不可待的想要上陣立功。

“臣以爲,應該先打八義關。”嶽軍師下了結論,看着帳中衆人都有疑問的眼光看他,接着又說:“八義關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又兵強馬壯。但守將檀叔恭驕橫自大,且好酒貪婪,素來傲視同僚,目中無人。他如果遇上麻煩,其他人對他不服,見他吃癟,不一定會來救援他,要看他栽個跟頭才甘心。所以先拿下八義關,比較容易些。”

昭華沉默一會兒,道:“我方兵馬不多,要速戰速決,各個擊破。初戰務必要勝,必須聚力再聚力,出手就定要致敵死地。”

“我們不但要取勝,更要全殲敵人,還要減少我方傷亡。”嶽青槐胸有成竹,“所以,只能智取不可力敵。憑我方現在的優勢,肯定會取勝。”

“臣願爲陛下打第一陣。”陳之武上前請膺。

“臣也願往。”容乾也上前請戰。

一隊載滿酒桶的車馬行至八義關城下,領頭之人身着燕國大夫服飾,對守關城門官說:“我是燕國送貢品的貢使,送兩百桶美酒給上國,請開城門。”

“候着,等候通報。”城門官傲慢地回道。

“還有十小桶美酒是送給檀叔恭將軍的。”

城門官報給檀叔恭,檀叔恭聽說燕國貢使貢美酒入都,還有十小桶美酒是送給自己的,很是高興。燕國的美酒以太湖水釀成,極是醇香醉人。每年春秋兩季燕國都會貢酒入國都,每次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另外還有珍寶美女按例送來。

檀叔恭命人打開城門,五十輛馬車,裝着二百桶美酒緩緩入城,另外還有一車裝着送給檀叔恭的禮物,還有一輛華麗的翠幄車坐着送來的美女。

每年檀叔恭都會索要燕國美女和財物,燕國方面也不敢拒絕,他府裡的燕國美女已經有了十來個,當然美人是不嫌多的。檀叔恭收下禮物,命人將車隊安置到城中驛館,令人款待。自己則摟着新來的兩名燕女,飲酒作樂不亦樂乎,兩名美女打開美酒,殷勤勸酒,檀叔恭開懷暢飲,左擁右抱,共渡仙鄉。

深夜,暗淡的月光灑向大地,八義關全城寂靜無聲,只有打更的和輪流守城的軍士在巡邏。

驛館內。五十二名車伕,和五十名押車,偷偷起身,輕手輕腳的走到放酒的院子,院落內擺放着二百個酒桶。打開酒桶,裡面跳出二百名精壯勇士,從酒桶和車底部掏出藏好的兵器,陳之武打頭,領着三百勇士,悄悄摸向城門。

八義關城三年沒遇過戰事,守城的巡邏兵也不大仔細,等發現有來歷不明的人接近城門,被陳之武一箭穿喉,連叫都沒來得及叫一聲。

其他勇士敏捷地爬上城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掉守城門的軍士,陳之武放出煙火信號,然後和幾個人轉動絞盤,守城兵發現,急忙敲鐘示警,衝上來廝殺。陳之武拔劍攔住衝上城樓的齊兵。其它幾個人轉動絞盤,打開城門。

驚天動地的吶喊之聲響起,成千上萬燕國將士涌入城門,殺向來不及提防的齊軍。

守城門的齊軍裨將一看勢頭不對倒地裝死,趁燕軍佔領城池之際,悄悄爬起,奪馬而逃。

作者有話要說:小華挾雷霆之悲憤殺過來鳥,但系,要控制一下情緒呀

下章:突然襲擊可以一時取勝,對方有了防備,後來的仗會越來越難打,小華再使不光明的招術

偶不大會渲染慘烈的戰爭氣氛,也不大會細寫場面,沒寫過。戰術計謀方面,有學軍事的老爸從小薰陶外加臨時顧問,還能寫一點。

喜歡看戰爭的讀者親可能會失望,要儘量適應呀!!!!不能適應也要輕點拍哦!!!

插入書籤

第17章 慾望去油星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31章 傷心碧血第30章 射箭第40章 舉喪第116章 新生命第35章 療傷第14章 遊園第73章 敗績第65章 共浴第102章 連環毒計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142章 榮枯咫尺第93章 小別重逢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91章 海納百川第68章 執手第7章 受刑第111章 勾心鬥角第7章 受刑第37章 掩飾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54章 真情假意第80章 權衡第22章 比武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2章 決戰第45章 肉骨頭第68章 執手第57章 愛恨糾纏第59章 瀕死第79章 宿仇第44章 陷害第95章 平淡是福第90章 懷璧之罪第143章 相見相約第95章 平淡是福第49章 秘事第52章 作弄第38章 在意第23章 鬥獸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4章 志向第49章 秘事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39章 祈福第85章 咫尺相思第29章 壽宴第38章 在意第79章 宿仇第84章 恨海無涯第55章 警告第32章 生辰第134章 誓師出戰第61章 勸諫第119章 如煙無事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37章 掩飾第16章 辭鋒第92章 雨過天晴楔子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45章 肉骨頭第65章 共浴第119章 如煙無事第116章 新生命第113章 風雨前奏第105章 攻心第91章 海納百川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4章 志向第26章 審問第69章 糖果第11章 調教第71章 承諾第35章 療傷第16章 辭鋒第138章 生死之戰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69章 糖果第68章 執手第75章 患難第137章 艱苦僵持第81章 棋局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137章 艱苦僵持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85章 咫尺相思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69章 糖果第70章 歡愉第4章 志向第116章 新生命小康的番外第8章 舌戰第4章 志向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96章 恨意纏綿
第17章 慾望去油星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31章 傷心碧血第30章 射箭第40章 舉喪第116章 新生命第35章 療傷第14章 遊園第73章 敗績第65章 共浴第102章 連環毒計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142章 榮枯咫尺第93章 小別重逢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91章 海納百川第68章 執手第7章 受刑第111章 勾心鬥角第7章 受刑第37章 掩飾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54章 真情假意第80章 權衡第22章 比武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2章 決戰第45章 肉骨頭第68章 執手第57章 愛恨糾纏第59章 瀕死第79章 宿仇第44章 陷害第95章 平淡是福第90章 懷璧之罪第143章 相見相約第95章 平淡是福第49章 秘事第52章 作弄第38章 在意第23章 鬥獸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4章 志向第49章 秘事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39章 祈福第85章 咫尺相思第29章 壽宴第38章 在意第79章 宿仇第84章 恨海無涯第55章 警告第32章 生辰第134章 誓師出戰第61章 勸諫第119章 如煙無事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37章 掩飾第16章 辭鋒第92章 雨過天晴楔子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45章 肉骨頭第65章 共浴第119章 如煙無事第116章 新生命第113章 風雨前奏第105章 攻心第91章 海納百川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4章 志向第26章 審問第69章 糖果第11章 調教第71章 承諾第35章 療傷第16章 辭鋒第138章 生死之戰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69章 糖果第68章 執手第75章 患難第137章 艱苦僵持第81章 棋局第122章 以退爲進第137章 艱苦僵持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85章 咫尺相思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69章 糖果第70章 歡愉第4章 志向第116章 新生命小康的番外第8章 舌戰第4章 志向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96章 恨意纏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