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心病難治

嶽青槐等人消滅了散在各處的齊軍,回師與昭華會合,團團將郯城圍住,也不急着攻打。白天在城外喊話勸降,晚上燃起羹火唱着燕地歌謠,悽婉的歌聲隨着夜風飄入城內。

城裡的燕國百姓聽到故國歌謠,潸然淚下。

昭華巡視軍營,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可是到了晚上獨自一人時卻輾轉反側,急得難以入睡。

★ тт kán★ C 〇

嶽青槐帶着人到郯城外圍視察地形,看到緩緩流過的郯河,眼裡閃着興奮的光芒。

昭華見他回來,迎出中軍帳,見他神色,笑問:“是不是軍師有了破城之法?”

“沒錯。”嶽青槐搖着破蒲扇,不顧一衆將士的急切,緩緩喝了茶,賣足關子,這才取了支箭,在沙地上筆劃了大概圖形。

“瞧,這條河叫郯河,貫穿全城,如果在這個地方堵塞了上游,不出幾天則河水倒灌郯城,城中必亂。到時候我們可以趁機殺入。”

“好,軍師高見。”將領們紛紛贊同。

昭華臉上笑意盡失,眸中盡是不忍之色。

鳳逸知他心裡所想,勸道:“陛下請勿憂心,兩國交戰,死傷在所難免。”

“軍師,可有更好的法子?”

嶽青槐很乾脆的說:“如果不用這個法子,繼續拖下去,齊國那邊的大軍殺到,我們會很被動。如果要強攻,我方傷亡會比較大,陛下不忍傷害城中百姓,那麼受傷害的就是我們的將士了。”

昭華沉思不決。

“陛下,快下令吧。”將領們紛紛摧促。

昭華沉吟半晌,才下令:“就請軍師派人去上游堵塞河道,聽城中號炮一響,立即疏通河道。鳳逸,你帶人趁夜潛入城中,發動百姓反抗,待大軍攻城時,想法將百姓疏散入高地,儘量減少傷害。南將軍和陳將軍指揮攻城。”

衆人領命而去。

三天後,城中的齊軍驚訝的發現,郯河水倒灌入城,人畜難行,守軍不知所措。

同時,城外燕軍發動總攻,城內的燕國百姓趁機作亂,拿起砍刀鋤頭殺向齊軍。

由於郯城城已是孤城,外圍全部被燕軍佔領,沒有任何支援,苦戰一晝夜後,郯城齊軍徹底被擊潰。

王鎮惡驍勇善戰,一人一騎殺出重圍,逃到城郊一處不爲人知的樹林時,忽然黑暗中突出幾道青草絆馬繩,將他摔落馬下,他剛要爬起,一張大網迎面罩下,十來個手執鋤頭魚叉的人將他擒下。

這次大戰,燕軍仍是以微小代價全部消滅齊軍,並生擒對方主將。

至此,燕地齊軍全被殲滅,前後不到半個月。

勝利的歡呼響遏行雲。

只有昭華面無喜色,命人厚殮犧牲將士,同時又厚恤了在水淹城池中不及疏散,無辜遭殃的百姓,用錢物撫卹了家屬,並親自焚香致祭。全城百姓感佩萬分。

昭華親自召見了擒住主將的鄉人,準備重重賞賜。

爲首的一個身上有奴隸烙印的鄉人說:“小的受過陛下大恩,不敢再圖賞賜。”

昭華納悶地瞧他:“我見過你麼?”

“陛下肯定是不記得了。”那奴隸說,“當年在齊皇宮,一羣奴隸被驅趕着鬥獸,是陛下自願入籠鬥狼,救了我等性命,還爭取到了自由。”

“哦。”昭華想起來了,仍然命人拿來賞賜。

“陛下仁德如高山大海,廢奴令一出,多少奴隸看到了活路,正要努力從軍,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

鳳逸接口說:“他說的是,現在從軍的人很多,但是我們糧草兵器不足,再加上要避着齊人監視,沒有大量擴軍,現在打下三關,威震天下,而且繳獲很多,糧草兵甲財物都很充足。可以放心擴軍了。”

昭華點頭同意,立即頒下招兵旨意。

又招集衆將,提醒他們不要太過高興,北驍國皇帝贏奉明素來胸懷大志,不滿攝政的秦丞相,不甘心做傀儡皇帝,他隱忍多年,也該到了動手的時候,如果發動政變扳倒了攝政多年的秦丞相,那麼北驍國內部將有大變化,與齊國的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到時齊軍精銳主力殺回來,前景不容樂觀。

嶽青槐還是信心十足,說:“就算很快停戰,齊軍也是疲憊之師,而且和北驍國開戰日久,他們箭矢兵戈多有損耗,馬匹也喪失了許多,這不是短時間就能補充得了的,我們要抓緊機會。”

這時,龍蟠領着衛國兩萬兵馬,前來助陣。見到昭華,面有愧色,說:“衛王不肯發兵,爲臣子的只能聽命……”

鳳逸,南敬亭等人臉色都不大好看,嶽青槐還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昭華仍是雍容華貴,禮節周到地接見了龍蟠,沒有任何不悅之色。

私下裡又告誡鳳逸,南敬亭等人:“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人情世態炎涼,是事有固然,物有必至,好比早晨集市上貨物多,人們擠着去,晚上東西賣完了,人們自然散去。沒必要爲這事斷絕友助。衛國先旁觀情勢再出手,本無可厚非,如今肯派兵助我,已經不錯,你們不要心存怨言,吊個臉子讓人不痛快。還有對那些以前拋棄我現在又投奔我的門客,也不要惡言冷語。”

衆臣皆心服,龍蟠得知更加羞愧,向昭華保證道:“臣一定力諫衛君,全力相助陛下,再請留國也出兵相助。”

齊國皇宮依然是金璧輝煌,宏偉壯麗,沉重的烏雲重重壓在殿頂,風雨在看不見的暗處翻涌。

邊境的奏報放在皇帝的御案上,文康看了又看,幾乎不敢相信,召來太傅,廷尉等幾位重臣進宮商議。

何太傅說:“定是燕人趁我大軍開往北驍國前線時,趁機作亂,亮出已故昭華太子的名頭,這個人也許是個傀儡,只是爲聚攏人心之用。”

文康笑笑:“只怕不見得,那人花招多得很。”

“可是,他不是死了嗎?陛下親眼看着他的棺木擡出宮門。”

文康想起自己曾經說過的話:“他若想翻身復國,除非死人復生,河水倒流。”

如今,可不是死人復生,河水倒流了麼?

短短時間內,那人就幹掉了四萬齊軍,成功復了國。在此之前他僞裝得多好,強行忍下了多少苦難和屈辱啊!

文康又笑了起來,笑出了眼淚,笑得無比淒冷,直說:“好,好,好……能容忍我至此,現在才待機而對,朕不得不佩服,日後死在這上頭,亦無憾。”

忽然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發黑,右胸的箭傷又隱隱作疼,疼得鑽心刺骨。

旁邊的人看了,又驚又懼,趕緊把皇帝扶回寢宮,召太醫過來。

文康昏沉沉怔了半天,感覺到有人在拿他的手腕,回過神來看見是御醫。文康縮回手,道:“朕沒病,去傳陳嘯仙過來。”

過一會兒,陳嘯仙應召入宮,卻見皇帝直直的盯着他,表情古怪,不象是要他診脈的樣子。

陳嘯仙不敢擡頭,等着皇帝問話。

文康緩緩發問,語氣中帶着無形的壓力和危險:“陳太醫,你做的好事啊。”

陳嘯仙戰戰兢兢回道:“臣做了什麼事讓陛下不高興了?”

“還裝蒜。”文康一拍桌子,怒道,“那人爲了逃跑,裝做傷病嚴重,不能行走的樣子,瞞得了朕瞞不過你,還敢說你和他不是一路,別以爲先前朕沒有問你,你就以爲朕被你矇在鼓裡,什麼都不知道。”

“臣罪該萬死。”陳嘯仙伏地請罪,招出實情,“昭華公子求臣救他,說寧可死也不願過這種沒有尊嚴沒有自由的日子。公子自入宮以來,一直是臣爲他治療傷病,他所受的傷害,臣最清楚,外面看上去是慘不忍睹,內心的傷痛更是無法言喻,他這樣的人,從雲端跌入泥濘,受到這樣的對待,如果不是心裡有個信念支撐他,他是活不下去的。”

文康聽了,沉默不語,眼眸中的怒火熄滅,變得憂傷悵然。

陳嘯仙又說:“臣身爲醫者,救人就要救到底,不但治肉體之傷病,還要治他的心病。他苦求臣救他一命,臣無法推拒,也不能坐視不理。”

文康看着牆上掛的那半幅殘畫,眼神又溫柔又哀傷,輕輕地問:“那麼他的傷病不是他表現的那麼重了?”

陳嘯仙很奇怪他的口氣,回道:“到陰雨潮溼天氣他會筋骨疼痛,天氣好轉或是浴溫泉會好些,用藥酒可稍有緩解,最好的辦法是生活在乾燥炎熱地方。最重要的是他心病難醫,除非……”

陳嘯仙遲疑了一下,說不下去。

文康接口:“除非是一國之君的地位和一場大勝利的榮光才能挽回他的尊嚴,才能治他的心病。”

陳嘯仙猶豫了一會兒,說:“陛下對他的寵愛不能改變他失敗者和被征服的處境,也改變不了他亡國奴的身份。這些心病,很難治。”

“所以朕將他賜死時,是你救了他,使他假死?得以順利出宮。”

“不,救他的不是臣,是陛下。”

“什麼?”文康眼光又變得凌厲,瞪着他。

陳嘯仙趕緊又伏下身去,道:“當初公子服下毒酒,是陛下下令救他,所以臣才得以趁機給他服下解藥,如果陛下不願救他,他是活不了的。”

“真是伶牙俐齒。”文康冷然一笑,“原來他死而復生逃出齊國,不是你的錯,是朕所爲,你倒是撇得一乾二淨。”

文康嘆了口氣,心裡又悲又喜百感雜陳說不出的感覺,已經沒有最初發現被騙時的怒火。本來恨得入骨,要處死那個人,要做一個真正的王者,不再困於私情,橫下心下了手,當初是痛不欲生,如今聽得他還在人世,只覺得恍惚茫然,靈魂都是輕輕悠悠的,不知道身在何處。

原來恨到極處,愛未轉薄。

眼光又落在牆上那半幅畫上,眼神又迷離又幸福又悲傷。得知那人也有幾分真心,可是這點真心卻終是不敵江山如畫,國恨似海。每想到這裡,心頭縈繞着淡淡歡喜,更多的是苦澀和悵然。

半晌,轉向陳嘯仙,道:“你說你如此欺君,朕該怎麼處置你好呢?”

陳嘯仙伏地不敢擡頭,也不敢出聲。欺君之罪是死罪,況且因爲他的相助,齊國的大敵昭華逃出囚籠,只這一點,怎麼死都不爲過。

好一會兒,文康才發話:“你不是說過,想要救治更多的人嗎?”

陳嘯仙驚訝地擡起頭來看他。

“免了你的太醫院官職,到城中慈善醫館爲人診病吧。”

陳嘯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好久,才伏地叩首:“謝陛下隆恩,謝陛下……”

“你知不知道朕爲何寬放了你?”

“臣不知。”陳嘯仙一臉茫然。

文康一笑,命他退下。又轉頭對侍立一旁的落月說:“你知道朕爲什麼這麼做?”

落月答:“陛下此舉必有深意,奴才不敢妄測。”

“難道朕是那種深藏機心的人嗎?”文康哈哈一笑,又說:“朕只是想通過他多救一些人,爲那人積些福德,也爲自己以前造的孳贖些罪過。”

落月不敢置信地看着他,看他青澀盡去,也不見以往的暴虐和戾氣,成熟了許多,改變了許多,眉眼間盡是凝重沉穩之氣。而這種氣質,只有經歷痛苦和挫折的人才能在無意中流露出來。

文康看着手裡的奏報,似笑非笑,一隻手輕輕叩着桌面,胸中蕩起戰鬥的豪氣。旁邊的侍者看到皇帝象換了一個人,眼中粲然生輝,一掃先前的悲痛和頹廢,整個人好像從死地裡忽然活了回來,象一個戰士一樣煥發生機。

第二天,皇帝御正殿臨朝,將邊境的奏報說給衆臣。

殿上大臣聽說燕太子死而復生,在短短半月拿下鎮守燕國的郯城三關,恢復了燕國全境,都無比驚歎和憤怒。

一大臣上奏說:“即然天降異象,昭華太子死而復生,可知是天佑燕國,不如我們允許他復國,重新劃定邊界。”

“胡說。”文康冷笑一聲,“什麼天降異象,死而復生,無非是借鬼神之說收籠人心罷了,他玩這招又不是第一次。”

大將軍公孫昌尚在驍齊山邊界駐守,並未回朝,朝中武將爲首的就是保衛都城的禁衛軍統領韋傑,他上前慷慨激昂奏報:“燕人居然敢反叛我國,臣願領軍前去剿滅這幫亂臣賊子。”

“不行,禁衛軍保護都城和皇上安全,怎麼可以輕易出動。”其它大臣反對。

文康手撫御座扶手的金龍,眼光落在某個地方,默不出聲。

殿上衆臣分爲兩派,一派認爲趕緊出動大軍前去剿滅,另一派認爲暫時先劃定邊界,容忍燕國復國,等齊國停了與北驍國的戰事,重新修整兵馬再南下。

沒有爭出結果,皇帝下令退朝。

回到寢宮,文康立即給在前線的大將軍公孫昌修書一封,諮詢他的意見。

公孫昌接到皇帝密信,驚得呆住,簡直不敢相信昭華並沒有死,還利用天降異象之說聚攏人心,招兵買馬,並在短短半月間連克齊燕邊境三座重鎮要塞。皇帝修書問他的意見,分明是問他目前能調動多少兵馬,和北驍國的戰事能否早些結束。

公孫昌和手下謀士將領們商議一番,向皇帝復旨。

說目前手下兵馬調不出來,如果帶兵殺到燕國,那麼至少兵力要和對方相當纔可以。調出這麼多的兵力,則齊國與北驍國邊境有危,一旦北驍國軍隊趁人之危,突破驍齊山,再攻克彬州,則國都直接暴露在威脅中。所以請皇帝忍下一時之氣,暫時容忍燕國復國,等騰出手來再圖後事。

文康接到回奏,沉思良久,命秉筆主簿寫下國書,先賀昭華正位稱帝,再賀恢復河山。最後希望於兩國邊境的邗河會獵。

高大堅固的郯城如往常般平靜,不同的是,城樓上耀武揚威的齊國王旗已經被揚眉吐氣的燕國王旗代替,城中秩序井然,沒有受戰爭太大影響,被水淹過的房屋大多也被修理好了。

爲了避免擾民,燕軍仍駐在城外。大營內,昭華接到國書微微一笑,傳示衆臣。

照例由楊蠡先發言:“齊皇在威脅我們。”

鳳逸搶先說:“誰還怕他不成?他既然賀我皇正位,就該派品秩高的使臣來送國書纔是,如今只派個普通信差來,分明是故意藐視皇上,還說什麼請皇上會獵于丹江,想恐嚇我們。”

“是啊。”南敬亭附和說,“齊國精銳大軍都在北驍國邊境上駐守,他拿什麼恐嚇我們。”

昭華等衆臣發表過意見,才說:“現在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楊蠡先回奏:“我們應當趁勝追擊,迅速擴大戰果。”

接下來是位於丞相位次之後的大將軍南敬亭回奏:“陛下,我們應當保住戰果,派大軍牢牢守住邊界,如果再輕啓戰端,一旦有失,那麼我們先前所得就會毀於一朝,前功盡棄。”

然後,司農大夫,御史大夫等人也附和,意思是如果現在進攻齊國,萬一不勝,會毀了已經到手的勝利果實。不如現在這樣劃江而治,各安一方。

昭華沒說話,拿眼看向嶽青槐。

嶽青槐上前回奏:“如果我們現在劃江而治,雖得一時苟安,然而終是不長久,齊國騰出手來,整頓兵馬,再次侵犯我國,那該如何?”

楊蠡,鳳逸等人紛紛附和。

等他們說完,昭華站起來,身形如山,態度堅定,道:“朕決定北上與齊國決一死戰,不接受劃江分治,定要爲國民謀一個長治久安。”

當即發下虎符,命南敬亭爲徵北主帥,陳之武爲先鋒,休整後率十五萬大軍北上伐齊。

作者有話要說:下章預告:復國之戰打完就是滅齊之戰。大將軍不直接打小華,繞過去打他的後方。小華怎麼辦?在大戰略上不可以出錯。

毛爺說:要痛打落水狗,不可以給他反咬的機會。

小華說:毛爺說的對。

親們對小康的贖罪方式能理解咩?能咩???

插入書籤

第93章 小別重逢第121章 烽煙再起第10章 酷刑第4章 志向第134章 誓師出戰第129章 情如流水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9章 懲罰第84章 恨海無涯第47章 侍寢下第10章 酷刑第74章 潰逃第32章 生辰第52章 作弄第74章 潰逃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126章 生死無恨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20章 伴讀第45章 肉骨頭第36章 怨恨小修第112章 記仇忘恩楔子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83章 蒙冤第17章 慾望去油星第3章 投降第7章 受刑第71章 承諾第69章 糖果第75章 患難第142章 榮枯咫尺第25章 陰謀第105章 攻心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4章 遊園第106章 守諾第89章 長春香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32章 生辰第27章 情動第121章 烽煙再起第46章 侍寢上第10章 酷刑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57章 愛恨糾纏第68章 執手第59章 瀕死第26章 審問第6章 天牢第9章 忠義第105章 攻心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46章 侍寢上第19章 懲罰第50章 決定第75章 患難小康的番外第29章 壽宴第99章 君子之志第112章 記仇忘恩第93章 小別重逢第35章 療傷第66章 對手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60章 君恩第34章 凌虐第74章 潰逃第10章 酷刑第92章 雨過天晴第24章 毒計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91章 海納百川第63章 佳節第84章 恨海無涯第99章 君子之志第60章 君恩第34章 凌虐第112章 記仇忘恩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106章 守諾第53章 賭博第70章 歡愉第85章 咫尺相思第81章 棋局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135章 初戰告捷第33章 盟約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58章 殺機隱現第142章 榮枯咫尺第49章 秘事第65章 共浴第133章 臥薪嚐膽第38章 在意第16章 辭鋒
第93章 小別重逢第121章 烽煙再起第10章 酷刑第4章 志向第134章 誓師出戰第129章 情如流水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9章 懲罰第84章 恨海無涯第47章 侍寢下第10章 酷刑第74章 潰逃第32章 生辰第52章 作弄第74章 潰逃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126章 生死無恨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20章 伴讀第45章 肉骨頭第36章 怨恨小修第112章 記仇忘恩楔子第97章 伴君如虎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83章 蒙冤第17章 慾望去油星第3章 投降第7章 受刑第71章 承諾第69章 糖果第75章 患難第142章 榮枯咫尺第25章 陰謀第105章 攻心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4章 遊園第106章 守諾第89章 長春香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32章 生辰第27章 情動第121章 烽煙再起第46章 侍寢上第10章 酷刑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57章 愛恨糾纏第68章 執手第59章 瀕死第26章 審問第6章 天牢第9章 忠義第105章 攻心第140章 大廈將傾第46章 侍寢上第19章 懲罰第50章 決定第75章 患難小康的番外第29章 壽宴第99章 君子之志第112章 記仇忘恩第93章 小別重逢第35章 療傷第66章 對手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60章 君恩第34章 凌虐第74章 潰逃第10章 酷刑第92章 雨過天晴第24章 毒計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91章 海納百川第63章 佳節第84章 恨海無涯第99章 君子之志第60章 君恩第34章 凌虐第112章 記仇忘恩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106章 守諾第53章 賭博第70章 歡愉第85章 咫尺相思第81章 棋局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135章 初戰告捷第33章 盟約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58章 殺機隱現第142章 榮枯咫尺第49章 秘事第65章 共浴第133章 臥薪嚐膽第38章 在意第16章 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