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舌戰

高坐在寶座上的皇帝一言不發,年輕的面容在身後五扇盤金雕龍屏風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威嚴,修長的手指輕彈御座上的金龍,眼光掃向階下的羣臣。

齊國最年輕的上議政大夫屈無瑕出列啓奏:“陛下當初答應燕國的投降條件,只處置昭華一人,善待燕國百姓,不毀宗廟陵寢,不燒殺不屠城,燕國臣民對陛下感恩戴德,如今若殺了昭華太子,必會引起燕國上下的怨恨,恐怕陛下以前所施恩德付諸東流,如今燕國剛剛臣服,境內不靖,各處都有零星反抗,這個時候殺了燕國太子,無異火上澆油,燕國舊臣煽動燕人造反,該如何是好?”

此話一出,許多大臣表示同意。其中有些是老成持重的大臣,有些是被燕國厚禮美女賄賂過的大臣。

大將軍蒙放反對:“此言差矣,昭華率軍抵抗我齊國王師,使我國損傷諸多將士,一刀殺之尚且太過便宜,怎麼可以留他性命。那些不知好歹的燕國螻蟻,剿滅即可,有甚可怕?何況先王之仇不可不報。”

此話一出,絕大多數武將紛紛附合。

雙方都說得有理,大臣分爲兩派爭執起來。

文康的眼光看向左相國袁子益。

袁子益出身齊國四大世家之一,在朝廷上極有影響力,之前受過燕國的重禮,被楊蠡派來遊說的燕使說動,覺得沒必要趕盡殺絕。便上前啓奏:“昭華是燕國太子,一向受國人愛戴,燕皇臨終前已傳位給他,是燕國的精神支柱,而且他本人在燕國乃至六國也是素有賢名,威望甚高。若是殺了,必會引起燕人懷恨,若是不殺,設法磨其銳性,令他臣服,想必燕人也會漸漸失了鬥志,不如先關押起來,等我齊國完全接管燕國,燕人也淡忘故國後再殺也不遲。”

簾後的太后快要急死,連聲咳嗽,示意文康開口說話。

文康充分聽了衆臣們的意見,才微微一笑,道:“衆愛卿先等等,聽聽昭華太子怎麼說。”

說出拿出鑰匙給侍衛,道:“傳旨,宣燕國罪臣上殿。叫昭華從光明門外,三步一叩首,跪行進殿。”

此話一出口,殿內衆臣倒吸一口涼氣,雖然昭華是降人俘虜,但也是文康名義上的表兄,居然如此狠心當衆折辱,真是令人膽寒。

侍衛趕緊到天牢傳旨。

拿鑰匙打開牢門,把昭華從刑架上放下來,解開捆綁的繩索。

昭華被放下來一時動彈不了,鞭傷雖然不很重,但是被吊了一夜,卻讓他他疼得全身**,骨頭都象碎成一塊塊,動都動不得,尤其是雙肩,好象脫了節一般失去知覺。

傳旨的侍衛怕耽誤時間,給他餵了幾口水,胡**按一番,命人架着他從天牢一路來到宮門外。

昭華聽到旨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傳旨的侍衛也不大忍心,這樣一個絕世風華的人受到這樣的羞辱,任誰也看不下去。

更別說其他燕國人又驚又怒,五內俱焚。

昭華揉了揉又酸又麻又痛的身體,閉了閉眼,再睜開眼,擡頭望着頭頂碧藍色的天空,好象天上有人在看着他,給他力量。

這次上殿性命攸關,他已經被放在砧板上隨時讓人宰割,應對略有不當,明年今日就是忌日。可是他不能死,現在他是燕國的希望,臣民的支柱,他還要復國,要傳承先人基業,要完成平生的理想,首先要做的就是活命,只有活下來,纔會有希望,才能想以後的事。

正如臨別時楊蠡時的贈言:酬志尚有日,慎保五尺軀。留得豪氣在,明朝返故鄉。

昭華做出一副恭敬的樣子,跪下來膝行向前,三步一叩首,虔誠無比,他全身是傷,又被捆吊了一夜,渾身痠痛如錘擊刀割,待從皇宮大門撐到正大光明殿,已經將近一個時辰,膝上額上都是磨爛磕破的血痕,血跡一路延伸到光明殿內。

昭華容貌清俊親善,本來就容易招人好感,待看他披散着頭髮,赤着雙腳,身着囚服三步一叩首,跪行進殿,一派亡國的落魄淒涼的樣子,方纔那些要殺的大臣們已經消了憤怒,再也恨不起來。

文康見他跪行上殿,叩頭出血,脣角揚起一抹滿足的笑意。

待昭華行過三跪九叩的大禮,在御階下跪好,文康故意問道:“太子殿下,方纔衆臣商議處置你的辦法,許多大臣都說要用你的人頭祭宗廟,你說應該怎麼辦呢?”

聽文康發問,昭華不動聲色地答道:“當然殺了我比較好。”

此話一出,文康包括簾後的太后,滿朝大臣,燕國宮人都大吃了一驚。

“這是爲何?”文康發問。

“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陛下今日不殺我,日後若是我尋了機會東山再起,豈不是後悔莫及。”

“哈,”好象聽到可笑的話,文康大笑:“你以爲你是猛虎麼?你只是階下囚而已,是任人踐踏的螻蟻。”

“階下囚也不可小看,螻蟻也可咬人,否則陛下爲何對處置一個囚徒拿不定主意?”

文康知道他在激將,可是當着羣臣的面如此說,再說要殺他,等於承認自己怕了他。

果然,文康冷笑一聲:“別把自己太當回事,朕不殺你,不是因爲你沒有罪,而是朕要以德服人,令天下歸心,以示朕仁不殺虜,義不滅國。故而不欲輕舉屠刀。”

昭華拜下去:“陛下恩德澤被四海,罪臣萬分感服。”

“陛下,萬萬不可。”大將軍蒙放見昭華三言兩語說動文康,心裡着急,出列再奏。“夏桀囚商湯而不誅,殷紂拘文王而縱之,結果福禍相轉,天道逆行,桀爲湯所滅,紂爲周所亡。昭華爲人,陰謀多端,今陛下饒他性命,恐有夏桀商紂之患。一旦讓他得了機會,將如猛虎歸山、蛟龍入海,日後必危害齊國,請陛下收回成命。”

右相國林瀟也開口奏道:“陛下,前車之鑑,後世之師,一時之仁,國運攸關。陛下欲稱霸中原,繼而統一天下,一定要有一個穩固的基礎,齊燕不可共存,望陛下三思。”

屈無瑕嗤笑:“大將軍把一個階下囚比商湯文王豈不可笑,況且陛下明鑑萬里,可不是夏桀殷紂之流的無道昏君。”

蒙放知道自己言辭有誤,把囚犯比商湯文王,把皇帝比做夏桀殷紂,犯了大忌。見皇帝陰着臉似是很不高興,卻無從辯解,心裡發急,只得怒瞪屈無瑕一眼。

文康沉思着不置可否,只看着昭華,見他微微蹙眉似在想什麼。開口問道:“昭華,你以爲呢?”

“罪臣敢問,陛下勞師遠征,將士血戰沙場,圖得是什麼?”

“哦?”文康一挑眉毛,表示有了興趣。

“一場戰爭,無論以何名義,最終目的還是佔其土,役其民,奪其財。如今齊國已經坐擁燕國之地,征服燕地之民,還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財物稅賦,不知陛下還有何求。昭華命懸陛下之手,任人宰割,無反抗之力,只怕燕地之臣民恐陛下趕盡殺絕,生起變亂,盡燒庫藏之積蓄,驅趕治民之齊吏,陛下所得又失去幾分。誅已降之臣,失已得之地,竊以爲不足取……”

“住口。”蒙放一聲怒喝。“你休要在此巧言乞命,你外飾恭馴之貌,內藏叵測之心,哄得了皇上,卻哄不了本大將軍。”

蒙大將軍一聲喝斥,震動殿堂,衆臣大多驚懼。昭華卻淡淡瞥他一眼,道:“原來是統領三軍威震諸侯的蒙大將軍。恕下國小臣,見識淺薄,不知齊國是齊皇之國,還是大將軍之齊國?”

蒙放登時被他擠兌得臉色發紅,說不出話來,昭華此言,分明暗指他君前失禮,功高蓋主,不把君主放眼裡,這是犯了天下所有君主的大忌,蒙放氣得拔出佩劍向他砍去。

蒙放自恃爲顧命大臣,出身世家又是皇親,有功於國,破例賜於配劍服履上朝的殊榮,卻不知謙抑自斂,常以兒輩呼喝文康,早引起文康的不滿,見他當殿怒喝,君前拔劍,更是惱怒,一把抓起案上的硯臺準備扔過去,但是一想,又不能當衆剝大將軍的面子,亂了君臣大禮,只得放下硯臺,大聲喝道:“住手。”

昭華側頭躲過蒙放一劍,仍是面不改色,道:“大將軍要殺昭華,昭華敢不引頸就戳,但是大將軍即然還是臣子,應等皇上下旨再動手方是爲臣之道。”

被他如此夾槍帶棒的刺了一頓,蒙放脹紅了的臉已經發紫,只得訕訕的收了劍,退回朝位,仍是據傲無禮,毫無請罪的意思。文康見滿朝文武沒有一人敢批評蒙放君前失儀,卻只有昭華這個燕國罪囚綿裡藏針地批評了蒙放對皇帝不敬,只氣得憋了一肚子火無處發作。

屈無瑕又奏道:“今國都之內,上下都稱頌陛下仁德寬厚,不殺俘虜,陛下之名遠播諸侯,今齊國滅燕,各國驚懼,如赦免燕君,可爲天下樹一榜樣,只要臣服陛下的,可免死罪,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陛下霸業,指日可待。”

這話讓文康聽了舒服了些,仍然陰着臉一副威嚴不可犯的樣子,道:“齊國的皇帝是朕,不是別人,朕乾綱獨斷,凡事自有定奪,哪容他人嘮叨置喙。”

此話一出,蒙放的臉色更是難看得要命。

文康不理他,又轉向階下的罪囚,道:“昭華,你說過只要答應你的條件,就聽憑朕處置,你知道朕會怎麼處置你嗎?”

“罪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言勇。罪臣聽憑陛下處置,死而無怨,只希望陛下遵守諾言信守條約,保留燕國宗廟,善待燕國臣民。”

“好。”文康不緊不慢地當殿宣佈了對俘虜的處置:“朕要你做朕的奴隸,在朕面前你只能自稱奴才,你的性命和身體髮膚,乃至靈魂思想都屬於朕一人,朕讓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讓你生你才能生,讓你死你才能死,明白嗎?”

“明白。”昭華咬咬牙伏下身去,叩頭謝恩。自入齊以來,爲了保頭,不知磕了多少個頭。

“明白什麼?朕沒聽清,大聲點。”

昭華忍辱再拜:“臣罪當死,蒙陛下厚恩,保須臾之命,罪臣感激涕零,願侍奉陛下左右,往來役使,以度殘年。”

“好。從今日起你就是朕的奴隸,你要替你那個萬惡的父親贖罪。”

“罪臣領旨謝恩。”終於保住性命,昭華鬆口氣,但是折磨還未結束。

“首先,罪人爲奴要受剪髮之刑。”文康開始第一步的折磨。

聖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否則便是不孝,不孝就是不忠。所以世人對剪髮視爲恥辱,這是事關人格尊嚴忠孝節義的大事。

但是奴隸不是人,屬於主人的會說話的工具,是沒有權利擁有自己的頭髮的。

昭華緊咬下辱,任憑齊國侍衛將自己一頭烏黑的長髮剪去,看黑髮一綹綹落地,好象割斷與父母的血脈聯繫一般,心痛如絞。

文康又開始第二步折辱:“既然先皇太廟需要昭華的首級供奉,就割發代首供於太廟好了。”

割發代首,供於太廟。好比把昭華的人頭獻給齊國先皇享受勝利的榮耀一樣。昭華全身都在發抖,這樣的恥辱實在是難以承受,可是做爲亡國奴,性命都握在對方手裡,有什麼能力反抗,既然不能反抗,也只好聽從處置。只得心裡暗暗發誓,此仇不報枉爲人。

文康還不罷休,開始第三步折磨:“凡是齊國奴隸要烙上皇宮專用烙印,以示擁有。既然你是我齊國奴隸,就該打上烙印。”

殿上所有從天牢提來的燕國降人又恐懼又憤怒,打烙印是主人給牲口打印來和別家牲口區別,以示擁有權。可是居然把他們的皇太子象牲口一樣打烙印,這樣的侮辱誰受得了。

“不。”鳳逸一聲大叫,伸開雙臂徒勞地護住昭華。

昭華推開他,悲傷地搖搖頭:“不要做無謂的反抗。白白供他人開心。別忘了我說過的話,一定要活着,活着就有希望。”聲音極小,但足以讓身邊少數燕國人聽到。

別人家的男主都是長髮飄飄,偶家男主偏偏是短髮,自己拍一下。

皇帝高坐金殿處理朝政

插入書籤

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143章 相見相約第24章 毒計第126章 生死無恨第4章 志向第74章 潰逃第2章 決戰第96章 恨意纏綿第56章 夢非夢第106章 守諾第60章 君恩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32章 生辰第39章 祈福第44章 陷害第129章 情如流水第76章 同舟第78章 仁愛第25章 陰謀第83章 蒙冤第22章 比武第76章 同舟第19章 懲罰第73章 敗績第43章 審問有美圖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3章 投降第118章 稚子何辜第30章 射箭第137章 艱苦僵持第28章 迷失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3章 欺母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章 冷宮第80章 權衡第102章 連環毒計第60章 君恩第20章 伴讀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54章 真情假意第75章 患難第75章 患難第86章 暗流洶涌第2章 決戰楔子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52章 作弄第15章 君心難測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8章 慶功宴第13章 欺母第46章 侍寢上第116章 新生命第94章 風波迭起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103章 幕後風波第9章 忠義第102章 連環毒計第36章 怨恨小修第35章 療傷第53章 賭博第41章 指環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79章 宿仇第139章 屈己求和第1章 冷宮小康的番外第136章 心病難治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79章 宿仇第60章 君恩第25章 陰謀第1章 冷宮第69章 糖果第135章 初戰告捷第58章 殺機隱現第74章 潰逃第114章 血洗宮廷第29章 壽宴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61章 勸諫第136章 心病難治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16章 新生命第44章 陷害第8章 舌戰第131章 傷心碧血第61章 勸諫第94章 風波迭起第5章 離國第90章 懷璧之罪第113章 風雨前奏第96章 恨意纏綿第3章 投降第19章 懲罰第8章 舌戰
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143章 相見相約第24章 毒計第126章 生死無恨第4章 志向第74章 潰逃第2章 決戰第96章 恨意纏綿第56章 夢非夢第106章 守諾第60章 君恩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32章 生辰第39章 祈福第44章 陷害第129章 情如流水第76章 同舟第78章 仁愛第25章 陰謀第83章 蒙冤第22章 比武第76章 同舟第19章 懲罰第73章 敗績第43章 審問有美圖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3章 投降第118章 稚子何辜第30章 射箭第137章 艱苦僵持第28章 迷失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3章 欺母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章 冷宮第80章 權衡第102章 連環毒計第60章 君恩第20章 伴讀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54章 真情假意第75章 患難第75章 患難第86章 暗流洶涌第2章 決戰楔子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52章 作弄第15章 君心難測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96章 恨意纏綿第18章 慶功宴第13章 欺母第46章 侍寢上第116章 新生命第94章 風波迭起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103章 幕後風波第9章 忠義第102章 連環毒計第36章 怨恨小修第35章 療傷第53章 賭博第41章 指環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79章 宿仇第139章 屈己求和第1章 冷宮小康的番外第136章 心病難治第123章 刺心之箭第79章 宿仇第60章 君恩第25章 陰謀第1章 冷宮第69章 糖果第135章 初戰告捷第58章 殺機隱現第74章 潰逃第114章 血洗宮廷第29章 壽宴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61章 勸諫第136章 心病難治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16章 新生命第44章 陷害第8章 舌戰第131章 傷心碧血第61章 勸諫第94章 風波迭起第5章 離國第90章 懷璧之罪第113章 風雨前奏第96章 恨意纏綿第3章 投降第19章 懲罰第8章 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