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生死之戰

戰爭進行到此階段,雙方陷入僵持之中。

昭華回營檢查兵馬,見傷亡頗重,處處聽得傷兵哀嚎不斷。回帳與衆將商議好久,也沒有好辦法,強攻損失巨大,合圍則兵力不夠。再耗下去,糧草不繼,真是爲難。

昭華面上仍是從容淡定,晚上獨處時卻是愁眉緊鎖。

盯着昏黃的燭光,想起師父說過的話,不要指望別人,要靠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只要還有咬緊牙關的力氣,就要挺住。

陳新端來飲食,只有粗礪劃嗓子的粗餅和清水,看昭華居然能吃得下去,有些心疼,說:“陛下爲一國之君,該有爲王者尊嚴,這些勵志之舉,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如此自苦?臣下瞧着也不象樣啊。”

“我不是自苦,是甘心情願與將士同甘共苦,這樣我心裡好受些。”昭華就着清水嚥下最後一塊粗餅,“與齊國這場仗估計三年內難以結束,糧草是個大難題,以後的苦日子多着呢。”

“可是陛下的身體……”

“在齊宮那麼難熬的苦都受下來了,這點苦算什麼。”昭華看着他,“倒是你,本來是尊貴的王子,就算國滅爲奴,也是吃穿不愁,跟着我,風吹日曬,日夜趕路,有時連飯都吃不上,還要冒生命危險。”

“奴才願意伏侍陛下,只要能看到齊國滅亡,吃點苦算什麼。”

昭華命人擡來一箱金銀,道:“你原是王子,操持賤役也不值,拿着這些金銀回故國吧。”

陳新惶恐跪下:“奴才沒有抱怨過受苦,自問也沒有犯過錯,陛下爲何驅趕?”

“你真想爲我做事,拿着這些金銀回故國。”

“請陛下明示。”

昭華扶起他,道:“你帶着這些金銀回故國去鼓動臣民,陳國被滅,一直屈於齊國淫威,也是時候反抗一下了。”

陳新會意:“現在反抗,齊國一定無暇顧及,其它被齊國滅掉的國家如魏國、同國、中山國也會相機而動,雖然無兵可以助陣,卻可以不再納糧交稅。沒有糧食,齊軍僵持不下去。”

昭華微笑讚賞:“不愧是王子,果然有些見識。”

侍衛進來稟報說楊蠡從燕都親自押糧草過來,昭華大喜過望,迎入中軍帳,見面故意嗔道:“怎麼現在纔來?要餓死我的人嗎?”

楊蠡變得又黑又瘦,笑道:“路不好走啊,再加上秋雨綿綿。戰場越往前推進,糧道拉得越長,等到天寒地凍時分,更麻煩了。”

“哦。”昭華沒說話,看看地上預示着天氣越來越冷的白霜,忽然心中一動,道:“我有辦法。”

“快說。”

昭華提筆在紙上寫了個名字遞給他,說:“齊國司設監有個工匠姓石,他的手藝極巧,做不但會做精巧的機械舞人。還會制一種小木車,叫流車,可以前後左右行進自如,人坐在上面用足蹬轉,可以自由操縱。你派人找他,許以重金,讓他加以改造,製成運糧車。”

楊蠡很是高興:“陛下總有好法子,臣這次來不虛此行。”

“楊相國親自押糧過來,是不是對現在僵持的戰事也有了好法子?”

楊蠡一笑:“陛下真是玲瓏心肝水晶肚腸,臣親自押糧過來,的確是有事與陛下相商?”

昭華急問:“楊相國有破敵之術?”

楊蠡哈哈大笑:“臣是商賈,只會經商,又不是將軍,哪裡有破敵之術?”

昭華無奈一笑:“那麼楊相國此來有別的事?”

“臣一介商賈,蒙陛下垂青,相識於市井,結交於微末,於大難中付以託國重任,臣不勝惶恐之至,一心想要報效陛下,以報答知遇之恩。幾年來戰戰兢兢,生怕有失,有傷陛下知人之明。”

“你雖是商賈,卻有奇才,只要是有真本事的,朕自會破格使用,不懼人言。”

“陛下認爲臣有才,是看見臣年輕輕的就能白手起家,創下一番事業。那麼陛下可知,臣爲何能以一介平民,馳騁商界?”

“楊相國請說。”

“臣雖不才,也知一句老話:名之所在,應與人共享,利之所在,當與人同分。臣賣貨物時,會給顧客讓利三分。做生意能獲九分利潤時,必讓兩分與同行,所以那些商人們都願意與臣合作,顧客們也願意照顧臣的生意,於是臣的生意越做越大,成爲燕國第一富商。”

昭華端着茶碗,沒有飲下,看着碗裡的茶沫,許久沒有開口。

一會兒,擡頭望向楊蠡,道:“相國的意思是,齊國太大,我燕國一家不能完全獨吞,要與人瓜分最好麼?”

“臣沒有這麼說,一切憑陛下聖裁。”

昭華看着他似笑非笑:“楊相國爲何總是能拿出好計策?”

“因爲陛下不拒人言,總能在一堆建議中挑出最符合利益的一條。所以臣胸中良策源源不絕,天下賢士也源源不斷。”

昭華笑了起來,心裡打定了主意。

昭華命楊蠡和重臣分頭持了禮物,前往東林、北驍、西楚、衛國、留國等國家遊說,願與他們共同瓜分齊國。

楊蠡帶着禮物起程前往東林國,遊說東林國君,東林帝心存疑慮,楊蠡道:“名之所在,應與人同享,利之所在,當與人同分。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肯去做並做得到的,卻沒有幾個人,吾皇胸襟廣闊,眼光宏遠,願將利益與君共分,君上還有何疑慮?”

東林國君看着昭華開出的誘人條件,心思大動。

平邑戰場,齊燕雙方各有攻戰,只是燕軍出谷攻打齊軍容易,齊軍攻打恃險而守的燕軍困難,公孫昌率敗兵與馮禎會合,見情勢不利,傳令各壘仔細把守,不與燕軍出戰,戰事僵持數月沒有結果。

已入冬季,大雪從天而降,平原山地都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景色雖然美麗壯觀,然而對交戰雙方,都是苦不堪言。燕軍駐紮的地方還有山林可用,齊軍所駐的平地連取暖的樹木都缺乏。天寒地凍,做戰困難,雙方都暫停攻擊。

昭華帶着一隊人在陣前察看,只見齊軍營壘堅固防守嚴密,分爲兩營,成犄角之勢互爲支援,確是難以攻取。

嶽青槐持鞭指着對面齊軍陣營道:“看齊軍重兵縮成一團死守,我軍強攻,傷亡必重,就算拿下戰壘,也無力攻向齊都。”

昭華說:“公孫昌有名將之稱,本事不遜於當年的蒙放。左將軍馮禎。是馮太傅之子,文武雙全,也是有勇有謀,很難對付。”

公孫昌遠遠看見對面陣營,有人巡視,當中一人金冠銀甲,風姿非凡,料知是昭華,取過弓箭,拉出一輪滿月,對準那個身影。

“他很能沉得住氣,死守不出……”

“蹭!”一支利箭射來,正中昭華腳邊,猶帶破空之聲。

“啊……”旁邊的侍衛觀濤嚇得大叫,被昭華瞪了一眼,意識到失態,捂了嘴,訕訕道:“差一點就射中陛下,臣嚇壞了。”

昭華淡淡的斜了地上的箭一眼,容色不變,道:“剛纔說哪了?”

身邊將領這才從方纔的震驚和恐懼中醒過神來:“剛纔……說到,哦……說到齊軍死守不出,我們強攻傷亡太大。”

“齊軍真是人才輩出啊。”昭華感嘆,“先前走了個蒙放,還帶走了幾個大將。可是又有一個公孫昌驍勇善戰,還有馮禎,是個善守之將,公孫昌善攻,他來領兵,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陛下可是有了對敵之策?”

“這策是對付公孫昌的,在齊宮我曾對他說過,將來有機會要與他光明正大一戰。如果我親自與他對陣,也許會引他出來一戰。”

這邊燕軍陣營裡運籌謀劃,那邊齊軍陣營裡也是苦思戰法。

公孫昌攻燕都失利,率軍回撤到平邑與主力會合,看僵持日久,天氣日漸寒冷,對己方十分不利,心裡發急,埋怨馮禎怯戰,打算出壘攻擊,一心想速戰速決,儘快殲滅對手。

馮禎反對:“大將軍這樣不妥。如今燕軍先佔地形之利,我們這樣打上去太冒險了。應該以退爲進,誘使燕軍出險地,深入齊境,拉長他們的糧道,使他們防不勝防,我軍可斷他的糧道,切斷他的運輸線,使其補給不濟,不能全力向前,然後再圍而殲之。”

“可是他們在攻打我們。”

“我們可以一邊堅守,一邊派精銳騎兵反衝。燕軍攻不下我軍陣地,糧道又不暢,十萬大軍必缺少後力。此時正是用奇之時,而非冒險之機。”

公孫昌搖搖頭,“真是書生之見,敵強我弱之勢下,只憑防守是守不住的,哪怕你是一塊鐵板也會被人一點點鑿穿,只要一點失守,遂成千裡潰堤,必一敗塗地。所以,兵家雲:最好的防禦是進攻。”

“可是……”馮禎又想說話。

公孫昌取出皇帝的旨意,道:“皇上命我等速戰速決,我齊軍數年征戰,剛結束與北驍國的戰事,兵力和軍需損耗都未補充,將士已有疲憊之態,鬥志不強,趁現在士氣尚在之際,全力出擊,尚有取勝的機會。再僵持下去,不但糧用匱乏,還會誤了來年的春耕,對我國更是不利。明日你留守營壘,我親自與燕賊一戰。”

馮禎勸說不動,只得聽命。

這邊齊軍已經定下戰策,那邊燕軍陣營裡,嶽青槐也尋出了計策,說:“即然陛下能引公孫昌一戰,臣倒是有一策把公孫昌引入我們設下的包圍圈。”

“快說,快說。”衆將領趕緊問。

“安排一個香香的誘餌,如果公孫昌看到這餌,一定會出壘而戰,然後我們誘其深入到山谷中,待他進入,再控制谷口,進而分割包圍,一舉殲滅。”

“說了半天,你打算拿什麼誘公孫昌出營迎敵?”

嶽青槐沒說話,眼光瞄向昭華。

鳳逸反應過來,怒道:“原來你是要陛下爲餌,誘那公孫昌出來,虧你是軍師,居然出這等餿主意。”

其他將領也紛紛表示反對。

昭華不發一言,手指輕叩桌案,一下下似叩向人們心中,將領們安靜下來,緊緊盯着他,等待着,等着他最後的決斷,諾大營帳,只剩有條不紊的指節敲案聲。

必勝的信心,藏在有節奏的叩擊聲裡。

半晌,昭華停了叩擊,將領們鬆了口氣,緊張地盯着他。

“就按軍師說的,朕親自引公孫昌出來,其他將領從兩翼穿插至齊軍後側,利用地形,控制谷口,形成包圍之勢。”

“是。”衆將整齊地領命,鬥志昂揚。

鳳逸追在昭華後面發急:“陛下怎麼可以這樣以身爲餌,萬一……”

“沒有萬一……”昭華打斷他,“此戰若敗,我軍死路一條,先前的復國之戰前功盡棄。所以一定要傾盡全力求勝。” шшш✿ тtκan✿ c o

次日,昭華親自引一萬軍攻擊齊軍營壘,鳳逸也領了一萬人馬在側翼列陣進攻。

旌旗遮蓋日月,矛戟閃爍寒光,千軍萬馬衝過來,踏碎寧靜的黎明。

齊軍嚴重陣以待,公孫昌下令:“衆將士一定要奮勇爭先,若是勝了,必要追逐殺敵,也無須別的,只將那僞皇帝格殺即可,不用留活口,本將軍重重有賞。”

殺聲震天,日月無光,大地顫抖不止,草葉上的白霜也被蒸蒸殺氣嚇得無影無蹤。

公孫昌率將領列陣而行,一排排甲盾步步推進,連綿的方塊陣營堅不可摧,黑衣黑甲如天邊黑雲。

弓箭手掩於厚盾之後,連連放箭,燕軍也以弓箭還擊。

齊軍使出了看家的強力連環弩,箭如急雨,燕軍騎兵紛紛被射下馬來,後面的騎兵仍然捨生忘死拼命往前衝。

昭華持劍衝入敵陣,連連砍殺數名敵將,鮮血染紅戰袍。

訓練有素的齊兵結成方陣,將衝過來的燕軍騎兵分割包圍。

燕軍騎兵被箭矢射落,或被圍上來的齊兵砍死,有的臨死前還將長矛刺向敵人,活着的人拼盡全力向王旗靠攏。

一支流箭射來,正中昭華左肩,護衛左右的侍衛們一陣慌亂,很快結成嚴密的圓陣,護着昭華後撤,所有殘存的燕軍竭力跟着王旗敗走。

公孫昌見狀,親自率主力大軍傾巢追擊,馮禎苦諫:“南人向來陰柔,昭華更是多詐,其敗不可信。”

公孫昌略略判斷了一下眼前局勢,想昭華愛惜人命,怎會讓這麼多兵馬過來送死誘敵,況且,燕軍將領們也斷不肯讓主帥冒這個險,以身誘敵。消滅對方主帥的機會就在眼前,如果失去,則時不再來。

想了想,最終還是求勝心切,不肯聽馮禎勸告,親率大軍追去,只留馮禎留守營壘。

這時南敬亭,龍蟠各率兩萬兵,爲兩翼從間道繞到齊軍後側,斷絕糧道。嶽青槐親率三萬大軍,從中間殺出將齊軍截爲兩段。陳之武率兵包抄至齊軍之後,待齊軍攻進山谷之後,控制谷口,斷了齊軍後路。形成了大包圍。

又以數千精兵監視齊軍留守部隊,使他們不能和主力會合。

公孫昌見狀,急使人調後軍,探馬來報,後軍已經被嶽青槐率軍扼住,無法會合。爲妨被分割殲滅,公孫昌命全軍修築工事,築成長壘,死守待援。

其間齊軍數次組織突圍,只是齊軍已經先失了地利,被燕軍結合地勢,堵住谷口,凡有齊兵衝出,都被居高臨下的亂箭射回。

被困山谷,公孫昌只得飛奏求援。

齊軍主力被圍的消息傳到都城濟州,朝野震驚。文康急命蒐集全國留守部隊,配合兩萬禁衛軍,援救齊軍。

燕軍陣營裡,鳳逸正埋怨護主不力的侍衛觀濤:“你是幹什麼吃的,居然讓皇上受了傷?”

觀濤愧疚地低着頭,不敢出聲。

鳳逸罵完侍衛又埋怨軍師嶽青槐:“居然出這等餿主意,讓陛下冒險誘敵,萬一聖駕有危,那不是全完了。”

“你不要怪他,戰場刀劍無眼,哪能不傷毫髮?況且我也不是第一次受傷。”昭華讓隨軍御醫拔出箭矢,包紮好傷口。

臂上的傷口陣陣疼痛,幾年前的舊傷也跟着疼起來,那是遊歷外國時被盜匪所傷。後來,文康曾撫摸他的傷口曾說:“若朕在,必不會讓那人得手。”

如今思來,徒留感慨。

“鳳,隨我回郯城徵調人馬。”

“可是,你的傷……”鳳逸擔心地看着他。

“這點傷不算什麼,戰事要緊。”昭華起身穿衣,“齊國遍搜軍隊,援兵很快就會到,爲防止齊軍內外合圍,我們要急調大軍,不可耽擱。”

昭華回到國內,傳下號令,盡召十五歲以上男子從軍組成打援軍隊。並親自鼓動:“凡是從軍的,一概賞爵一級,亦不需你等上陣殺敵,只要守住丹河,不讓援軍打過來,就是大功一件。”

平民奴隸們聽了心思大動,不需上陣衝殺,只要阻住齊軍援軍過河,就可以算成軍功,可得賞爵賞錢物,這樣的好事很難得。

很快,昭華召集五萬多臨時拼湊的新軍,命鳳逸領着直插銅關,阻擋齊援軍,斷絕糧道,徹底阻斷齊國都與公孫昌之間一切聯繫。又命楊蠡籌措糧草,再修書給東林國,西楚國君,懇求援助。

西楚國派兩萬精兵幫助包圍,還支援了十萬支箭。

齊軍被圍困于山谷之中,糧草日漸缺乏,只得宰戰馬,割死屍而食。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瀕臨絕境。公孫昌見形勢危急,將所有精銳分爲幾個編隊,分別突圍。下令只要有一個缺口被打開,其他編隊立即跟上突圍。

嶽青槐預選射手,佔據地形,四面埋伏,萬箭齊發,如暴雨傾盆。

士兵被亂箭射倒,被馬蹄踏翻。熱血浸化積雪,人馬相踐殘屍縱橫,慘呼之聲不絕於耳,如人間地獄。

齊軍衝圍數次,皆被射回。公孫昌又氣憤又焦急,選精銳軍穿重鎧,親自執盾操戟,身先士卒衝擊敵陣。

箭如雨下,齊軍紛紛被射倒,活着的人在公孫昌的帶領導下,踏着同伴隨的屍體仍然不怕死地往前衝。

昭華見公孫昌勇猛忠義,感嘆:“真是忠勇壯士。”

嶽青槐道:“臣知道陛下愛賢敬才,可是公孫昌此人,必不會爲我所用,陛下不可心存愛惜,請早下決斷。”

昭華眼神深邃,猶豫一會兒,舉起手臂揮下:“傳令,格殺勿論。”

又一陣密集的箭雨,向突圍的齊軍主帥方陣射來。

作者有話要說:下章:小康面臨艱難選擇

A 繼續打下去。

B 割地求和劃江而治。

C 投降。

小華面臨的選擇同上。

A 繼續打。

B 接受割地求和。

C 接受投降。

明天要開學了。可憐的暑假就這麼過去鳥……

插入書籤

第50章 決定第135章 初戰告捷第28章 迷失第139章 屈己求和第58章 殺機隱現第106章 守諾第72章 出征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114章 血洗宮廷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5章 離國第109章 燈火闌珊抓蟲第76章 同舟第70章 歡愉第23章 鬥獸第69章 糖果第38章 在意第131章 傷心碧血第9章 忠義第13章 欺母第30章 射箭第64章 好戲第91章 海納百川第58章 殺機隱現第54章 真情假意第105章 攻心第59章 瀕死第26章 審問第21章 功課第47章 侍寢下第118章 稚子何辜第76章 同舟第58章 殺機隱現第80章 權衡第4章 志向第75章 患難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119章 如煙無事第103章 幕後風波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65章 共浴第46章 侍寢上第6章 天牢第83章 蒙冤第60章 君恩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91章 海納百川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44章 陷害第114章 血洗宮廷第27章 情動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79章 宿仇第15章 君心難測第85章 咫尺相思第39章 祈福第106章 守諾第1章 冷宮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40章 舉喪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35章 療傷第1章 冷宮第136章 心病難治第21章 功課第56章 夢非夢第12章 伺候第61章 勸諫第60章 君恩第106章 守諾第75章 患難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11章 調教第40章 舉喪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55章 警告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57章 愛恨糾纏第66章 對手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69章 糖果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77章 情人淚第45章 肉骨頭第3章 投降第113章 風雨前奏第29章 壽宴第110章 薄情之諾第116章 新生命第105章 攻心第32章 生辰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102章 連環毒計
第50章 決定第135章 初戰告捷第28章 迷失第139章 屈己求和第58章 殺機隱現第106章 守諾第72章 出征第120章 恩怨兩消第114章 血洗宮廷第127章 逃出牢籠第5章 離國第109章 燈火闌珊抓蟲第76章 同舟第70章 歡愉第23章 鬥獸第69章 糖果第38章 在意第131章 傷心碧血第9章 忠義第13章 欺母第30章 射箭第64章 好戲第91章 海納百川第58章 殺機隱現第54章 真情假意第105章 攻心第59章 瀕死第26章 審問第21章 功課第47章 侍寢下第118章 稚子何辜第76章 同舟第58章 殺機隱現第80章 權衡第4章 志向第75章 患難第108章 求助御醫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119章 如煙無事第103章 幕後風波第115章 移情泄恨第65章 共浴第46章 侍寢上第6章 天牢第83章 蒙冤第60章 君恩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91章 海納百川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44章 陷害第114章 血洗宮廷第27章 情動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125章 霸業皇圖第79章 宿仇第15章 君心難測第85章 咫尺相思第39章 祈福第106章 守諾第1章 冷宮第130章 一杯毒酒第40章 舉喪第132章 天降吉象第35章 療傷第1章 冷宮第136章 心病難治第21章 功課第56章 夢非夢第12章 伺候第61章 勸諫第60章 君恩第106章 守諾第75章 患難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11章 調教第40章 舉喪第145章 真正大結局第55章 警告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57章 愛恨糾纏第66章 對手第31章 天威有美圖第141章 亡國之憾第128章 一對傻子第144章 溫柔的結局第69章 糖果第107章 宮廷暗波第124章 艱難決擇第77章 情人淚第45章 肉骨頭第3章 投降第113章 風雨前奏第29章 壽宴第110章 薄情之諾第116章 新生命第105章 攻心第32章 生辰第104章 金絲雀籠第102章 連環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