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新生(一)

冬去春來,石花街洋溢着濃厚的過年氣氛。

石花街民風淳樸,過年過節,禮儀隆重,食品豐盛。春節是民間最盛大的節日。

石花街人過年,從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節前人們用竹茅子編成掃帚,家家戶戶開始打“揚塵灰”,清洗傢俱。家中有小夥子勤快的,把傢俱,如桌子、板凳等,扛到河裡去洗刷。姑娘們則用竹籃盛着碗、盅、杯、筷等,拎到河邊去涮淨。河邊往往這幾天,盡是洗刷的人羣,大家相互打着招呼,年輕人相互開着玩笑,小孩子們嬉鬧着在河邊玩耍。養豬的人家則急着要殺年豬,天不亮就趕着豬到湯鍋前排隊,豬叫聲在鎮子裡此起彼伏。到處洋溢着要過年的氣氛。性急的人家甚至試着放鞭炮。到了過小年這一天,家家都要備辦過年所需要的物品,紛紛上街購買敬奉神靈用的香表、蠟燭等祭物。這一天,祭品店,紙品店的生意特別的紅火,人們大籃子、小筐子的把物品購回家來,中午,全家聚在一起團圓吃年飯。再窮的人家也要準備一點葷菜,讓小孩解解讒。到了晚上,家庭主婦們都要虔誠地祭拜“竈神”,就是點上一盞小燈,放在竈裡面,因爲司命奶奶要回孃家了,還要燒雞血表,就是把雞血灑在表紙上燒掉,意味着送司命奶奶上天。

臘月二十五一般是不準過小年的,因爲這一天,傳說是楚霸王這天只顧打仗,忘了過小年,只好在二十五補過,老百姓忌諱霸王,王八之類。

到了臘月三十,就要過大年了,人們就更忙了。室內外打掃佈置一新,窮苦百姓起碼要買一張喜慶年畫,如年年有魚(餘)、壽仙老人等之類,回家貼在屋子門口對面的牆上,門口貼上大紅喜慶對聯。富貴人家裡則張掛名人字畫等,門口除貼對聯外,還懸掛圓形或方形紅燈籠。家中設中堂,上書題:“天地君親師位”。條桌上擺放香,蠟、食品等貢物。中午吃團年飯時,家中人口必須到齊,鳴放鞭炮,閉門團年,團年飯十分豐盛,一般人家都有“八大碗”,蒸菜類、炒菜類,擺上滿滿地一桌子。團年飯菜中一定要有魚,但是隻看不吃的,以取年年有餘(魚)之意。吃完飯後,一家人圍在一起準備新年的食品,大家說說笑笑,在一起包餃子,俗稱包圓寶,還要打掃庭院,衛生除污,挑圓缸水等。

除夕夜裡,燈光通明,一直燃到天亮。年輕的要拜年長者,年長者要賞小孩子們“壓歲錢”,這一刻,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越是嘴甜,越能得到大人們的喜歡,那麼壓歲錢就可能得到的越多。人們開始圍在火盆前“守歲”,通宵達旦,等待着送舊迎新。

到了午夜子時,新的一年開始了!按黃曆上標明的吉慶方位,由家長帶領家人出天行,對天跪拜、焚香、燃放鞭炮,以圖新年吉利。大年初一早上,大人小孩都得早早地起牀,換上乾淨的衣服或新衣服,早飯吃“元寶”,或煮“腐子”(即當地的一種甜酒打入雞蛋),表示“年飽”,寓意在新的一年裡不缺吃的、穿的。然後相互拜年,相互祝福,恭喜發財。在這一天裡誰都不得說不吉利的話或髒話,不得掃除和潑水,不得動刀、剪等,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三,近親好友之間相互接客,吃年酒。初三早晨,放鞭炮,焚香以表示送“年”。

過完年後還要過節氣。石花街人對過節氣也十分講究。初五爲“破五”節,家家要用地命菜等素菜來包餃子,並開始接已出嫁的姑娘回孃家過節。商店鳴鞭炮,開始營業。初九爲“上九日”,婦女穿上整潔、漂亮的衣服,到附近廟宇敬香、拜神,祈求生兒育女,平安無事。從十三開始,到十五爲春節正期。當地俗謂“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從十三晚試燈開始,一直到十五晚,家家吃湯圓,室內外到處點燈。龍燈、花燈、蚌殼精、旱船等玩藝上街通宵玩耍。小孩們提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在大街小巷裡跑着,唱着祖宗們留下來的、古老的歌謠。正月十六,婦幼遠遊,俗稱“遊百病”。至此,節氣纔算正式過完。

今年是人民政權成立後的第一年,春節期間的節日氣氛特別濃厚。各街道的玩藝做得惟妙惟肖,生動喜人。蒼苔的龍燈足有三十米長,光龍頭就有二十多斤重,一個壯小夥子舞十幾下就累得直喘氣,那氣勢,連好多老年人都連嘆沒有見過。西河的高蹺故事,不但能走動,還能跳躍,技藝高超,讓人歎爲觀止。老街的旱船、蚌殼精,動作生動逼真,不禁讓人舒心、開心。除了傳統的節目外,今年熊清泉還組織新街搞了新穎的玩藝“大頭舞”,演員戴上特別大的,顯示各類人物的頭飾,手搖手絹或蒲扇,十分喜愛,那模樣、那動作不禁逗人大笑。葉子龍也不示弱,編排了“打漁殺家”等節目,演員化妝成各類人物,個個姿態各異,惟妙惟肖。

演出隊伍上街了!前面是鑼鼓開道,後面隊伍在街上牽一條長炮繩,來到一個較大的地方,就圍成一個圓圈,中間就形成一片空地。演員們就在中間開始表演,引得衆人都前來觀看,一時間人山人海,把演員們圍個水泄不通,眼看中間的空地越來越小,葉子龍急得大喊,牽炮繩的小夥子們又趕快手持炮繩向外擴圈,觀衆、演員們樂得哈哈大笑。小孩子們看不見,只好在人羣中竄來竄去,有時鑽在別人的褲檔下面,嚇得別人趕快捂住褲子。還有的小孩央求大人們把他們扛起或騎在肩膀上觀看。

到了初五這一天,蘇秀秀正盤算着回不回孃家去看看。孃家哪有人喲,兩個弟弟也不知情況如何?這幾年也沒有回去過。正和葉子龍商量着,小弟弟來了,他是來接姐姐回去過節氣的。蘇秀秀高高興興地跟着弟弟回五山了。路上,弟弟不停地向她講述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

熱熱鬧鬧的春節終於過去了,王書記接到縣委的通知,開春以後,要進行土地改革運動。王書記召集了鎮上的骨幹一起研究黨的政策,制訂實施方案,成立土改工作隊。王書記在會上指出,這次運動的重點,以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變革農村生產關係,解放農村生產力,不亞於一場大的戰役戰鬥,是一場攻堅戰。他要求黨員、團員、骨幹,積極帶頭參加土改工作隊。

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章 反目(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八章 送信(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八章 送信(一)第四章 逼婚(三)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九章 青水石板 (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四章 逼婚(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章 反目(一)第四章 逼婚(三)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三章 營救(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七章 智鬥(二)第八章 送信(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三章 營救(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八章 送信(一)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八章 送信(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八章 送信(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七章 智鬥(二)第一章 楔子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七章 智鬥(四)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
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章 反目(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八章 送信(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八章 送信(一)第四章 逼婚(三)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九章 青水石板 (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四章 逼婚(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章 反目(一)第四章 逼婚(三)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三章 營救(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七章 智鬥(二)第八章 送信(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三章 營救(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八章 送信(一)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八章 送信(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八章 送信(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七章 智鬥(二)第一章 楔子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七章 智鬥(四)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