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

只見政委說道:“馬光呀馬光,你這個混小子!你乾的好事!黨組織把你培養成一個團級指揮員,你的素質呢,你的涵養呢,都讓狗吃了!黨組織白白培養了你一場,你是苦大仇深,你是嫉惡如仇,可李老先生是你的仇人嗎?夏雲僅僅只是你的愛人嗎?是你的私有財產嗎?你連夏雲的一半都不如呀!她知道她是黨的人,一切都要服從黨的安排,服從黨的需要。她是從黨的利益出發,去處理黨的事業、個人感情的。這一點,你要好好向夏雲學習的!夏雲在那麼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爲了黨的事業,自覺地挑起革命的重擔,和敵人做殊死的鬥爭。我們的黨性、階級覺悟哪裡去了?你爲什麼不替夏雲的處境想一想!你、你、你,你真該死啊!”政委一個人在那裡罵個不停,誰也不敢上前去搭話、幫腔。高旅長在一邊聽了,也不做聲,任憑政委發泄。高旅長心裡清楚,劉政委這樣做,是有他的目的。他了解他的這個老夥計,他這樣做是在堵那些要對馬光進行嚴厲處罰的人的嘴的,是在暗暗地幫馬光的。大家想想看,旅長、政委都對馬光這件事非常氣憤,那今後怎麼處理,那還不是聽兩位首長的意見。劉政委罵了半天,也罵累了。慢慢地,氣也消了大半。最後,他宣佈旅裡處理決定,讓馬光到偵察連當一名戰士,好好當兵,以觀後效。另外,通信連郭指導員調到師裡工作去了,連裡缺幹部,讓夏雲到通信連去當指導員。

高旅長這時發話了,他問馬光有什麼意見。馬光已經被劉政委訓得渾身冒汗了,他心裡非常清楚,他犯的可不是一般的錯誤,是嚴重的政治問題。首長們批評的對,批的中肯,擊中了他的要害。他確實需要好好地反省自己了。他在心裡暗暗地責罵自己:馬光啊,你是怎麼搞的,黨組織對你寄予多大的希望啊,部隊首長是多麼地信任你,你怎麼在這個時候頭腦發熱了呢,首長劈頭蓋臉地批評,夏雲苦口婆心地幫助,這都是爲他好呀!現在旅長問他,他能說什麼呢,而且也不是一、二句話都能表達清楚的。現在最重要的是行動。今後要用實際行動來改正錯誤,以實際行動來挽回影響,以實際行動來向李老先生賠罪。李老先生,我一定知錯必改,一定好好爲老百姓謀幸福,爲老百姓的翻身求解放,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一定會做到的。想到這裡,馬光回答旅長的話很簡單:請首長們放心吧,我一定從頭做起,當好兵。看我的行動吧。夏雲也表示不辜負首長們的希望,幹好本職工作。

離開了指揮所,馬光就和夏雲分了手。他們倆都沒有說話,只是用眼神看着對方,那眼神裡要表達的心情,只有他們倆能懂。這裡面有悲傷,有失望,有憂愁,有希冀,也有信任和支持,還有寄託和關愛。他們默默地站在那裡,互相望着。要分開了,夏雲轉身疾步向通信連駐地方向走去。馬光也拿起揹包,緩緩地向附近的一個山坡走去。山坡上長滿了被馬蹄踐踏過的、生命力頑強的褐色馬前草。山坡的那一邊是偵察連的駐地。

褐色的濃雲籠罩在村莊的上空,狂風在南河上掀起了陣陣波濤,拍打着河岸。村周圍的綠樹外,閃電照亮了天空,稀疏的雷鳴聲震撼着大地。鷂鷹伸直了翅膀,在烏雲下盤旋。一羣烏鴉呱呱叫着跟在後面。從西南涌起的黑雲噴散着冷氣,順着南河飄動。大風旋起的灰色塵埃,像巨柱,在地面上快速轉移。河邊草地那邊的天空黑的嚇人,被春天的悶熱蒸發得乾渴的大地,好像在等待着什麼似的沉默着。一場大暴雨即將襲來。

韓連長正在大門口翹首張望着,他已經接到了旅部的通知。馬光團長要來偵察連當兵。馬光可是他的老首長。他也是馬光一手把他提拔起來的。在這次突圍過程中,他們在一起經歷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鬥,是戰場上的生死戰友和兄弟。他了解這位老首長,他的爲人,他的膽識,但也是想不通馬光爲什麼做出了那樣的舉動。“人有旦夕禍福”,他想,當時,馬光只不過是想嚇唬嚇唬老頭,沒有想到竟然開了槍,而且擊中了要害,一下子要了李老先生的命。馬光來了,是安慰,是指責,是-------,唉,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馬光來了,韓連長急忙迎上前去。沒等他舉手敬禮,馬光就先向他敬了一個禮。慌得他趕忙還禮。他趕忙去接揹包,馬光不肯。

馬光說:“我現在是個兵了,而且是你的兵了。韓連長,你分配任務吧!”

韓連長連忙說:“你看你,怎麼這樣說呀?我,我,我---”

“我什麼呀,我現在就是一個普通的戰士。”馬光說道。

“那好,那你現在就住在連部吧”韓連長回答道。

“不,我既然是個兵,怎麼能和連首長睡在一起呢?”馬光堅持地說道。

“那好吧,你就到8班去吧,大個子李是那兒的班長。”

韓連長一說完,馬光就拿起揹包走了。韓連長惶惶地站在那裡。

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三章 營救(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八章 送信(三)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章 營救(一)第十章 反目(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一章 楔子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七章 智鬥(四)第八章 送信(二)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八章 送信(二)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章 反目(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四章 逼婚(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四章 逼婚(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七章 智鬥(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八章 送信(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章 反目(二)
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三章 營救(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八章 送信(三)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章 營救(一)第十章 反目(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一章 楔子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七章 智鬥(四)第八章 送信(二)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八章 送信(二)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章 反目(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四章 逼婚(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四章 逼婚(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七章 智鬥(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八章 送信(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章 反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