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

益州刺史部,郡、國十二,縣、道一百一十八。益州刺史如今駐廣漢郡雒縣,要到很多年後,纔會移治成都。除了漢中、廣漢、蜀郡、益州等幾個郡漢人頗多外,其他的郡國,幾乎全是蠻人。這些本土蠻人,其實就是當年的巴國後裔,秦惠王並巴中,給他們種種優待。他們一樣姓中國之姓,讀中國之書,唯一使用的語言也是漢語,當然,講的不是普通話,也不是河雒音。

秦時,巴郡蠻,以巴氏爲君長,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長歲出賦二千一十六錢,三歲一出義賦千八百錢,其民戶出幏布八丈二尺,雞羽三十鍭。漢時,南郡太守靳強請一依秦時故事。歷來安順,到了光武皇帝的時候,纔有一支潳山蠻始叛。被大軍平定之後,徙其部衆於江夏。又過了百年,到了和帝時,因爲收稅不均,又叛了,以後歷次叛亂……

板楯蠻,秦昭襄王的時候有一隻白虎,帶了小夥伴縱橫秦、巴、蜀、漢等境,傷害千餘人,玩得不亦樂乎,無人敢擋。昭王聞報,想派軍隊,卻又因爲羣虎遊蕩不定,時隱時現,派軍隊去不划算。於是重募國中有能殺虎者,賞邑萬家,金百鎰。這個賞賜夠重了吧?萬戶之封,誰擋得住這**?於是當時巴郡閬中有一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樓射殺白虎。老大一死,其餘老虎四散遁入山中,不再出來爲害人間。昭王很高興,但因爲這是個夷人,就欺負他不懂律令文書,萬戶侯沒了,一百鎰金子也沒了。派了人和他們部落刻石會盟。盟約內容大概是:嗯,你們種田的話,一頃地之內不收你們的稅,就算你們娶十個老婆也不收你們的算錢,傷人的坐牢,殺了人的出錢可以贖死罪。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我們誰也不惹誰,我不欺負你,你也別造反,大家安安生生過日子。就這樣,夷人安之。簡直太好對付了,所以說夷人還是很老實本分的。別欺負他就行了。

高祖還是漢王的時候,把這幫傢伙用恩義收服了,帶了他們調頭去打秦國,可能對他們說不怕,清酒我幫你們出了,然後我再給你們更多的好處。天下平定下來的時候,高祖讓他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然後待遇下來了,只是免了板楯蠻七姓老大的賦稅,讓他們終身不用上繳皇糧,但其他戶,一歲交一次,每口四十,當然,這個條件已經很好了。比秦時的還要好。板楯老大很高興,接受了這個待遇,世代服從漢廷的命令。

因爲板楯蠻天性勁勇,到了光武中興的時候,郡守甚至經常帶他們去打仗平叛。後來到了先帝時,政治敗壞,官吏經常欺壓,日子漸漸過不下去了。蠻人性起,就聚衆給反了,後來的太守以恩信降服之。安靜了幾年,這次,居然又反了。這次造反的原因是什麼呢?

劉備騎在馬上,抱着錦裘緩緩思索着。

這些都是他出發前,查檢資料,打探好友得來的消息。查驗地圖,劉備得知巴郡十四城,人口百餘萬,乃益州排名前三的大郡。可是面積大不說,境內十四城,竟然都沿江而建。而造反的板楯蠻,就世居於漢水、渝水兩側。怪不得一郡皆驚,還能騷擾廣漢、漢中。敢情都順水而上的呀。

劉備被顛得有些屁股疼了,便一踢馬腹,追上前面的蕭瑗道:“蕭公,要不要歇息下?”

蕭瑗道:“玄德不必擔心我,老夫還吃得消,再堅持會,爭取今天天黑之前到白水關歇息!”劉備怏怏退下,蕭老頭,我不是擔心你,我是在擔心我呀。蕭瑗帶上劉備劉恪,加上百餘護衛,一路疾行而下益州,要不是最近天氣不好,而蜀道多崎嶇,蕭瑗只怕都要打火把走夜路了。劉備看着這鬚髮都斑白了的蕭老頭,心中佩服不已。這纔是公忠體國的朝廷大臣。平時默默,國有危難的時候,便不顧己身,奮然而出。

一路緊趕慢趕,等到了雒縣的時候,劉備都感覺自己瘦了好幾斤。再看劉恪和皇帝給蕭瑗選的侍從,一個個的精神奕奕,屁事沒有。甚至蕭老頭都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劉備便不覺有些氣餒。

廣漢郡,十一城,人口數十萬。而雒縣,因州郡治所皆設於此,更顯繁華。不得不說,這時的人們還是很有眼光的。雒縣,就是後世的廣漢,被譽爲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而這時的雒縣,距成都也不過數十里。打開地圖,找到雒縣,便會發現,這密集的地方,竟然密佈着近十座城池。可以說,蜀地之精華盡在於此了。

蕭瑗入了城,連熱茶都沒喝一口,便拿出令旨,讓益州刺史接旨。皇帝讓你替他看着益州,你就是這樣看着的?搞得民怒天怨,叛亂四起?這叛亂是自己搞不定,瞞不下去了才上報朝廷的吧?益州刺史一臉悲切的接了詔書,他將會被裝在檻車裡面,一路押送到京師論罪,如果自陳表說得好,再碰上皇帝高興,或許只是貶個官,要是一個沒弄好,那就等死吧。益州刺史已經在想着自己還有多少家財,要送多少給宦官才能夠保命了。

蕭瑗處理了益州刺史,便命州郡衆官入內議事。衆人依次坐定後,蕭瑗便問道:“如今形式如何?賊兵已至何處?誰可教我?”

堂下立馬有一官員,奉上地形圖,放於蕭瑗案上,一一指給蕭瑗看。廣漢郡還好,只有德陽、廣漢、葭萌境內有賊兵抄掠;巴郡現在除了大江東邊那六縣,其餘皆反。叛賊甚至繞過墊江順水而下,圍了江州。要不是江州死命抵抗,江州都要淪陷。至於漢中反賊,已被漢中太守擊退,如今一郡皆寧。

蕭瑗又把叛亂起因,發展,諸郡主持平叛的人員兵力等諸事一一相問。郡中諸人也全部竹筒倒豆子似的全說了。劉備看着廣漢太守這一地諸侯在蕭瑗面前說話也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心中就笑了。蕭瑗一來就把益州刺史給拿下,這個下馬威,可是把這幫傢伙給震住了。不然的話,要是這些傢伙心藏鬼胎,隱瞞一二,這將來情況如何,還真不好說。

又談了一陣,蕭瑗便發令,讓巴郡太守和漢中太守還有犍爲太守前來議事,然後才讓諸官散去。蕭瑗此行,皇帝旨意乃是讓他督討益州平叛事。等於益州平叛方面他說了算,要是放到後來,蕭瑗就是益州都督,平叛大將軍,只差持節了。不過現在還沒這官職,且一般有叛亂,頂多派個太守什麼的就搞定了,這次派了個御史中丞來,已經很難得了。這還是因爲你們地方的太守都搞不定。

劉備見諸人退散,便上前對曰:“蕭公,廣漢諸人所言,不知真僞,不若我等派出細作,自行打探,而後相互印證,如此方纔不誤國事。”

蕭瑗端着一杯茶,讚許的看着面前這個少年,微笑道:“嗯,謹慎是對的,玄德,此事就着你去辦。老夫年事已高,精力不濟,日後你還得多盡心盡力,有勞了。”

劉備忙道:“蕭公此話,簡直折殺小子了。蕭公乃是長者,且我等都爲朝廷,小子豈敢不盡心用命?”

兩人又閒談幾句,劉備見蕭瑗一臉疲色,便讓他早點歇息,自己也退下睡覺去了。

劉備在廬江經歷過軍陣,得了盧植親手**。此時雖然不敢說如何高明,但該怎麼做事,事情的輕重緩急,他還是成竹在胸的。在他看來,情報乃是重中之重。於是第二日,他便遣了劉恪率了數隊人出去,探聽消息,勘察地形。

等漢中、犍爲、巴郡太守陸續抵達雒縣的時候,劉備把消息也收集得差不多了。叛亂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地方官欺壓太甚,不該收的稅亂收,不該徵的物亂徵。板楯蠻認死理,不該我交的我堅持不交,不該我出的我堅決不出。於是矛盾就來了,先是衝突罵人,再是動刀子打架。事態一步步升級,憤怒在一步步擴散,等到郡中反應過來的時候,反叛聲勢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抵擋。於是才急急忙忙的上報,然後徵發軍隊去平叛。結果又打不贏,蠻人一見軍隊更氣憤了。他們造反又不是想自己做皇帝,只是想把聲勢弄大了,有個大官來安撫自己的部族就行了。因爲不如此沒辦法呀,山高皇帝遠,他們世代居住在此,京城在哪,怎麼去,他們完全不知道。只好用造反這種方式來吸引朝廷的注意力。結果預想之中的撫慰賞賜沒有下來,倒等來了平叛的大軍。於是首領怒火高漲,不過了,就這樣,造反的人越來越多,如雪球般壯大,直至數郡不寧,驚動朝廷……

劉備看完卷宗後,就不由的長嘆一口氣,治國的根源,還是在於治吏。歷觀這十餘年來州郡的叛亂,基本上都是地方官員苛迫太過,不管漢民也好還是蠻人也好,都是活不下去被逼無奈才扯旗造反的。真是可憐可嘆。

官員們難道不知道壓迫得太厲害百姓會造反嗎?他們知道!但他們仍然這樣去幹,只爲自己的利益而不顧百姓的生死。因爲他們總是僥倖的想,他們不會反的,他們不會反的。一次次的進逼百姓的底線。就像後世的狗官,逼得百姓喝藥自殺,縱火**,有些被逼得沒辦法了的甚至去報復整個社會。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官逼民反的道理?他們照樣知道,但他們照樣這麼做了,而且出了事,他們最多調動下職位,屁事沒有,等風平浪靜了,可能還會這樣幹!

這就是吏治敗壞的結果!劉備滿腔怒火,暗暗發誓執掌大權之後,一定要把吏治工作放在首位才行。

第二更奉上。

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百十一章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
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百十一章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