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

宛城一失,前方再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張曼成兵進司隸了。雖然還有大將軍何進率了禁軍鎮守關隘,可那是最後一道防線了。劉備知道,朝廷是不會給自己時間,讓自己從容不迫的去經略南方數郡的了。必然要傳旨急令自己進軍南陽。

果然,沒兩天朝廷信使就疾馳而至,詔命劉備即刻進軍南陽,收復宛城,不得有誤。劉備又打探起京師形勢,知道皇帝他老人家在最開始愁了一陣,怕了一陣後,又照常歌舞不絕、酒宴不斷之後,劉備已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天子到底是成竹在胸還是破罐子破摔,誰也不知道,反正勸也勸不住的,就讓他老人家再醉生夢死幾年,然後在糜爛放縱中死去罷。又問及各處軍情,使者說全國各地亂成一團糟,張角一聲喊,除了黃巾以外,其他亂七八糟的妖魔鬼怪全出來了,今天這個稱王,明天那個拜將,天下十三州部,一時之間烽火處處,朝廷如今無可奈何,也只能抓重放輕,把全部希望放在這三大戰場之上。若能及時平定黃巾主力,再騰出兵力來,去收拾其他賊匪。只是這一亂,只怕是要亂好幾年了。不過沒關係,光一個涼州羌亂,就打了幾十年呢。朝廷諸公心中早都作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劉備又問及皇甫嵩等,使者道:“朱公偉輕敵冒進,致爲賊首波才所敗,如今與皇甫義真退守長社,據城而守,朝廷已遣騎都尉曹孟德部前往援助。唉,希望這一次,他三人能大破賊軍,不然宛城已破,穎川再出了岔子,陛下可真睡不安穩了。”

劉備心中冷笑,只要洛陽城不失,天下都丟光了,我們的陛下只怕還是該吃吃,該睡睡。送走使者後,劉備皺眉沉吟起來。本來打算平了江夏之後,提兵入武陵,去漢壽與荊州刺史徐璆匯合的。如此看來,武陵、長沙等地只能暫時先不管了。不過要入南陽易,攻宛城難啊。不說宛城如何堅固高大,就說還有一個襄陽還沒有拿下呢,要是攻打宛城的時候,襄陽黃巾在你背後來上一刀,那就好笑了。

想得頭痛,劉備便不由又怒罵了褚貢一番。貪功冒進者必敗,還是讀書人呢,沒看過兵書嘛?

不過事已至此,劉備別無他法,只好硬着頭皮也要上了。於是兵分兩路,一路以黃忠、關羽爲將,率萬人自漢水而上,入南郡,駐宜城,進逼襄陽。一路由自己率張飛、嚴顏、簡雍等,沿溳水入南陽,自隨縣至蔡陽,到時再看形勢而定,有機可趁就打襄陽,沒機會就掃蕩南陽,然後兵圍宛城。想來有了關羽這一路軍牽制襄陽,襄陽黃巾也無膽出城抄自己後路。

計策已定,劉備便不再拖延,於是大軍一分爲二,各自進軍。劉備自領二萬餘大軍,一路推進,沿途各縣黃巾,見了漢家大軍,不是逃之夭夭,便是跪地請降。之前逃匿的官員見王師到了,又一個個返還城中,這些不要臉的人,劉備實在是沒辦法,他如今只是一路軍主,根本沒權力插手地方事務。不然的話,一個個的全部抓起來,枷了下獄。一縣之守令,居然忘了守土之責,不顧全城百姓,棄城而逃。真是該死。劉備也知道,就算現在自己板着臉斥責一頓,這些人再花筆錢,他們的位置一樣安穩。知道自己無可奈何,劉備便乾脆眼不見心不煩,整日躲在軍營之中,除了告訴他們給自己大軍準備糧草,便再也懶得見了一面。

劉備攻下鄧縣,欲與黃忠兩路夾擊襄陽,襄陽城守將也是個人精,見勢不妙,竟然龜縮城中,避而不戰。黃忠關羽一枝軍如今進佔黎丘。而劉備欲從鄧縣攻襄陽,必過阿頭山,黃巾於阿頭山腰設有一寨,扼守要道。此寨不除,前後夾擊之勢難成,以一軍之力,襄陽死守的話,難以攻下。劉備想了想,索性讓嚴顏領了兩千兵駐鄧縣,然後讓黃忠關羽兩人分兵一路屯襄陽,牢牢看住襄陽城,一路分出黎丘,往蔡陽,奔新野。

一路順淯水而上,到了新野。此處爲水陸要衝,張曼成也不是個笨蛋,於此地留有一枝軍駐守。劉備出陣策馬繞了一圈,演義中諸葛亮的第二把火就是在此處燒的,把曹操大將曹仁燒得大敗而走。城不大,地勢着實險要。看着城牆之上黃旗裂裂,劉備便讓人上前喊降。喊了半天,無一人答話,看來這些都是黃巾軍的死硬份子了,那還說什麼,劉備把手一揮,大軍便動了起來,依然是老一套,投石車先上。於是不一會,轟隆隆的石彈砸地聲便四下響起。

卻說曹操領了一枝軍,星夜自新鄭到了長社,於西門外好一陣廝殺,然後趁亂入城。見了皇甫嵩、朱儁、孫堅三人,謂道:“吾觀賊勢衆多,若有十萬餘衆,我等三人合作一處,也只怕敵不過賊人,如何是好?”

孫堅道:“賊若敢來,死戰而矣,有何懼哉!”

曹操拿眼看去,只見孫堅一臉堅毅決然,心道孫文臺不愧勇武果烈之名,不過和黃巾賊子拼個玉石俱焚多不值啊。我等還未建功立業便要身死此處?太不划算了吧?

曹操正欲說話,便見朱儁道:“馬革裹屍而還,乃我輩軍人本色也。然黃巾未平,四海未清,身無寸功以報君王知遇之恩,若身死此處,某不甘也!”

於是振衣而起,出營而觀賊勢。皇甫嵩等跟從於後。時乃夏日,烈日炎炎,賊等怕暑,皆擇陰涼潮溼之地而歇。長社城外山多林密,野草叢生。不過波才、彭脫等也非是笨蛋,早就把樹木砍伐一空,製造攻城器械去了。幸好黃巾賊衆向來不守軍紀,無有法度。城外漫山遍野的野草卻是沒有除去,反而依草結營。

皇甫嵩看了半天,目光一亮,心生一計,道:“吾有一計,破賊易耳!”

曹操心中一動,道:“明公之計,莫非火攻?”

皇甫嵩捊須大笑,道:“知我者,孟德也!”

曹操搖頭道:“賊軍勢大,又日夜巡視甚嚴,只怕難以接近縱火。”

皇甫嵩道:“此有何難,我等每日先出城與敵搦戰,先輸上數陣,以縱賊軍驕心,待賊軍稍懈,擇一大風之夜,鳴鼓而出,四下縱火,賊軍自敗也!”

朱儁與孫堅一臉拜服:“明公此計甚妙,若如此,黃巾破矣!”

於是便依計而行,每日裡輪流由一人率了漢軍出城邀鬥,連輸數日,死傷無數。波才、彭脫於中軍見了,不由得意大笑:“狗皇帝遣了枝援軍來,老子以爲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原來也不過如此。哼,派個幾千人馬就想救長社之兵?休想!看老子如何圍死他們!”

連輸數日之後,長社漢軍似乎被打怕了,任黃巾賊軍在城下如何叫罵邀戰,卻只縮在城中一聲不吭。不敢出城。於是黃巾賊軍一時聲威大振,波才、彭脫等也得意洋洋,只以爲漢軍已經怕了自己。於是日日縱酒取樂,不再把長社之軍放在眼中。

數日後,夜晚,風高月黑,星月潛行。皇甫嵩見大風忽起,不由大喜,道:“天助我也!大破賊軍便在今日!”於是命軍士各束草一把,整裝待命。二更以後,黃巾軍中營火漸熄,刁斗無聲,便暗地引軍出城,縱火大呼。

又命人於城牆之上,點燃火把,互爲呼應。一時之間,漫山遍野皆是火光。於是衆將各率了本部,一齊鼓譟殺出。黃巾賊正睡得甘甜,忽聞金鼓動地而來,不由大驚,出帳一看,營中火光連天,風助火勢,火借風力,把前營燒得一片通紅。只見營中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一片混亂。

正慌亂間,卻又見無數漢軍出了城,一路喊殺而來,於是賊軍大懼,哭嚎着往後就跑。慌亂中自相踐踏死傷者不計其數。

皇甫嵩、朱儁、曹操、孫堅各引了軍,於後掩殺。波才、彭脫披甲而出,約束中軍將士,怒道:“不意漢賊火攻,實可惱也!”於是令中軍將士緊守營寨,若有人衝擊營寨,不分敵我皆殺之。

奈何衝撞而來的敗軍太多了,而中軍營中面對這些哭喊哀叫的自家兄弟又於心不忍,結果手上稍慢了一點,大營便被撞開,敗軍如潮水般涌入。好在波才、彭脫也早有準備,於中間空地列陣大呼:“散開散開,衝撞中軍者死!”逃到此處的敗軍見了自家將軍,心下稍安,神智也恢復了過來,聽見喊話,不用多說,便自動往兩側跑去,稍有遲疑的人,便死於箭雨長槍之下。彭脫於高臺之上見了漢將驅了敗軍而來,不由大怒,於是領了軍,與波才道:“師兄且歇,愚弟先阻上漢軍一陣!”然後領軍從側翼直擊曹操。

不好意思,身體欠恙,回家就不知不覺睡着了,對不起大家,不過還是會更的,下一更可能稍晚了,等不及的書友們可以明天早上看。

感謝書友江湖過客,,,,,的打賞。

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七百五十章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八百十五章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三十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
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七百五十章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八百十五章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三十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