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

張溫很着急,因爲氣候的原因。使得他不得不迅速發動中平二年的最後一次攻勢。然後,再想用兵,在沒有絕好機會的前提下,只能等來年了。

涼州雖然沒有後世那般多風沙、缺水源。但在此時,和中原大地相比較,仍然是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們心中的苦寒之地。

因爲人煙稀少,到了冬季,就會顯得特別冷。劉備也知道,冬月的最後一戰後,不論從輜重還是士兵的體能還有士氣方面,不再適宜再度發動攻勢了。

這一次,依然是五軍並進,董卓、周慎、陶謙、劉備、孫堅各率大軍往涼州進發。而張溫自引後軍壓陣,袁滂則坐鎮長安。鮑鴻作爲輜重官爲諸路大軍提供糧草方面的支持。

涼州,轄下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涼州刺史治所在漢陽郡隴縣,很少見的和漢陽郡郡治冀縣分開了。此時的涼州刺史乃是楊雍,在書呆子宋梟被徵還京師後,他出任了這個燙手的職務。

此時涼州諸郡,形勢一片混亂,最邊遠的敦煌、酒泉等地還好,不是荒無人煙就是沙漠連綿。金城郡已經全境陷落,隴西郡在柳枹罕城,有宋建率羌人作亂,爲禍數縣。而後漢陽、安定、北地等郡,各有羌人部落叛亂,還有活不下去的漢人落草爲寇,成爲縱橫一時的匪盜。這些匪盜漢人也搶、羌人也劫,無所不用其極。楊雍自上任以來,頭髮都白了許多。

宋建還好說,他聰明得很,選了個比較偏遠的位置稱王稱霸、作威作福,是以一時也沒人去管他。這傢伙打退了幾枝前來討伐的郡縣兵後,極度膨脹,竟然開始自稱平漢王,然後置百官丞相。史上這場鬧劇一直延續了三十幾年,直到建安十九年曹操命夏侯淵、張郃等率大軍攻破枹罕城,擒斬宋建等人才告落幕。

韓遂、邊章等人就囂張得多了,率了涼州精騎大搖大擺的從漢陽郡過境,楊雍竟然龜縮在隴縣城中,都不敢出兵阻攔一下。無他,楊雍手中兵將少得可憐,真要出城干預,搞不好他就要爲國捐軀了。他還不想死,想着多活幾年呢。

於是韓遂邊章等人竟然一路無驚無險的逃回了金城郡。

不過,董卓等人也不慢。一路尾隨進了涼州。漢軍入涼,待遇自是不同,沿途諸郡縣熱情迸發,出錢出糧出人,進行犒軍。

有了羣衆基礎,漢軍輕鬆許多。於是也就投桃報李,一路上順手剿滅了無數佔山爲王的盜寇。漢陽郡境爲之一清。

很快,前方斥候便探得明白,涼州賊兵兵屯榆中。張溫甚爲疑惑,榆中小城一座,雖然有黃河爲天險,但此處河水平緩,容易渡過。不知涼州賊有何底氣在此據守。漢軍在勇士城停了下來,張溫還算謹慎,他可不想忙活了這麼久,臨到了涼州翻了船。沒過多過,消息傳來,先零羌步騎數萬,前來相援。

聞報之後,張溫大鬆了一口氣。既然原因找到了,那就不怕了。於是使董卓將兵三萬,前去討伐先零羌。然後其餘諸將,圍困榆中城。

劉備病了。這一場病,來得很不是時候。他原本以爲,以他長年習武,強健的身體,根本就不會生病。但他錯了。這兩年,戰事連連,從益州到荊州,再到涼州。可以說,大多數時間,他是沒有一刻空閒。從三輔入涼州,一路上天氣驟變,劉備連續吹了幾天西北風,於是毫無徵兆的病倒了。

劉備病倒,向張溫上書,請東中郎將幕府中郎荀彧代領軍中諸事,張溫也是聽說過荀彧的,哪有不依。於是便應允下來。不過,卻將劉備一枝軍,放在了預備隊的位置上。衆將雖然不爽,卻看在劉備的面子上,忍了下來。

劉備也知道張溫的意思,自己率軍西上以來,連戰皆捷。也是讓其他人撈點油水的時候了。劉備自無不允,正好可以清閒下來,清清腦子。

董卓一走,張溫又遣周慎率三萬人渡河圍榆中城。諸軍爲輔。臨走,孫堅道:“周將軍,涼州賊在榆中,榆中城小民寡,必定無糧。賊衆必然要外出運糧。孫某不才,願率萬人先行,斷其糧道。而將軍率衆於後,以大軍繼之。涼州賊必然睏乏而不敢戰。若其棄榆中而走,我等率大軍於後併力討之,涼州一鼓可定也。”

周慎以爲孫堅欲與他爭功,哪裡肯讓孫堅先走。只是不聽。蕩寇將軍比孫堅的牌子要強硬得多,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周慎不肯,孫堅也沒辦法,只好跟在周慎後面吃灰。

結果周慎引兵圍榆中城,邊章、韓遂卻分兵屯於城外。待周慎大軍過河之後,卻夜襲葵園狹,這處地方是一坐土山,不高不低,離黃河相近,卻易守難攻,正扼住周慎後路。周慎若是欲從河對岸運糧,必然要受涼州賊軍的騷擾。這下好了,三萬精兵圍困榆中城,卻被叛軍斷了糧道,就看誰先撐不住了。

孫堅、陶謙等也不敢過河了,要是過了一半,賊人來個半渡而擊,就算吃不了大虧,但也決然討不了好去。這種虧本買賣,孫陶二人老於軍事,還不至於去做。

張溫看着好端端的局勢竟變成這樣,也不禁牙疼。周慎孤軍懸於河對岸,雖然不至於被叛軍消滅,可是軍中無糧,日子久了,只怕也撐不住。怎麼辦?想辦法過河唄。

這日,張溫盡起大軍,於黃河水緩之處,鋪設浮橋,打算強行渡河。誰曾想被邊章于山頭望見,便率了一枝軍來到河岸,只是準備火油箭矢,就等漢軍到了河中央,讓他們享受一頓好的。周慎得了張溫信號,率軍來迎。榆中城中,北宮伯玉又率萬餘精騎,尾隨襲擾不斷。前方又有韓遂引軍來戰。

周慎雖然不懼,卻也首尾難顧。只好又掉頭回營,堅守不出。張溫見對岸準備妥當,只好悻悻而退。

此計不成,張溫又生一計,準備夜渡。此時河水冰寒,諸將士多有不適。強忍着徹骨寒意,夜間摸到修了一半的浮橋上,再自河心入水,想泅渡過河。誰曾想賊軍早就想到這一出,邊章率了叛軍潛伏於河岸,枕戈而待,見河水中有異響,知道必然是漢軍來。待得腳步聲漸密,於是一聲鼓響,無數枝箭矢自河岸上呼嘯而出。可憐無數漢兒,凍得全身哆嗦,剛上岸還未來得及解下腰間酒囊緩上一緩,便被黑壓壓的羽箭釘死在河岸。

河對岸,張溫聽得無數慘叫聲,知道此計已然敗露,心中忿然,雙拳緊握得吱吱作響,最後一甩袖,咬牙道:“撤!”

折騰一晚上,死亡加上失蹤,共計折損二千餘。張溫心痛得不得了。連續好幾天都沒有召集衆將議事。

這晚,劉備在帳中,休息了十數日的他,總算有所好轉,連日靜養,如今只覺神清氣爽。於是久不活動的他,披衣而起。打算出營轉轉。

旁邊嚴顏勸道:“主公,夜深寒意重,你身體初好,不如早些歇息。”

劉恪不在的日子,嚴顏更多的是扮演着親軍將領的角色。劉備搖搖頭,道:“無妨,我靜極思動,走上一走,對身體恢復也有好處。”

見嚴顏欲再勸,劉備便笑道:“守正,我也自幼習武,身體哪有那麼孱弱。且放寬心罷。”

嚴顏便不再說,只是扶刀相隨於劉備身後。

今夜無月,但藉着營寨之中熊熊篝火,劉備仍然能看見遠處朦朧疊影。這數日來,雖然劉備不理軍事,但事無鉅細,他都瞭如指掌。在他看來,今年的征討,是徹底沒希望了。現在只能祈禱周慎能全身而退。不要敗得太難看。

不過要想退軍,還得張溫下令纔是。劉備正浮想連連,卻聽得遠處有細細的異響傳來。他自穿越以來,聽力視力都有大幅提高。比一般常人要靈敏得多。再凝神一聽,臉色陡變,道:“守正,傳令擊鼓,然後派人報與張車騎,有敵來襲。”

劉備營中鼓聲隆隆,漢軍諸營皆驚。不知發生何事。不一會,便清楚了,河對岸的涼州賊竟然有樣學樣,夜渡過河來襲。

若不是劉備發覺得早,漢營只怕便被襲破了。不過既然提前發現了,那便證明着叛軍的失敗。

邊章於河對岸,正自欣喜,卻被漢軍的突然驚覺氣得沒了心情。於是傳令鳴金收兵。涼州賊衝到漢軍營前,把手中的箭矢全部射空後,然後又迅速退卻,如潮水般消失於黑暗之中。

張溫欲率軍出營追擊,卻被劉備、孫堅勸住。道夜間黑暗難明,恐有伏兵。於是張溫從其言,罷兵不追。命衆將各自回營休整。

涼州叛將自度漢軍必來追擊,於是自率一部隱於途中,凍得全身發抖,卻未見半個漢軍。氣得跳腳大罵,見天色微亮,只得灰頭土臉的率衆退回營中。

經此一事,張溫已經明白,事不可爲。於是傳令周慎,讓其擇機退兵,而後再作打算。

十二月,周慎盡棄輜重營寨,率軍緩緩而退。北宮伯玉等人率大軍尾隨於後,一路到了河邊,見周慎行軍謹慎,無機可趁,而河對岸又有無數漢軍接應。只好目送周慎全身而退。自家罷軍退回榆中不提。

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七百六十五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七百八十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
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七百六十五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百七十六章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七百八十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