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

劉備在華陰,等來了李傕的使者。李傕給劉備寫了一封信,信裡的意思大概就是說他以及關涼諸將都不想與朝廷爲敵,畢竟他們也是朝廷的臣子。但是他們故土難離,軍中的將士們也一再懇求他們留下來。所以恕他們不能接受部隊整編的命令。他們願意留在這裡,爲朝廷世代鎮守。希望朝廷能夠理解、體諒他們的一片赤誠之心。如果朝廷一意孤行想要收編他們的部隊,那將士們可能會強烈反對。到時候羣情鼎沸之下,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們了。

劉備看完這封貌似恭順、實則跋扈的信件,不由啞然失笑。李稚然啊李稚然,是誰給你了這樣的勇氣?

劉備把信給麾下諸文武看了一遍,文官還好,武將一個個氣得哇哇大叫。紛紛請戰,恨不得這就要提兵出去,砍了李傕的狗頭回來。

劉備止住衆將,道:“你等回營,隨時準備出擊。不過關涼鐵騎,名震天下,須認真對待,不得輕敵。”

衆將轟然應諾,然後便出營去了。出營後太史慈與趙雲並沒有獨自回營,而是拉住了麴義等人,一道詢問關、涼風情。麴義、段煨、張繡、徐晃等將,不是在涼州待過就是關涼出身。之前征戰幽、燕他們一直被閒置,這次征討關涼,劉備爲了安撫他們,便一股腦的都帶了出來。省得他們不服氣。

衆將走後,劉備臉色一整,便讓荀攸給他寫了封措辭嚴厲的佈告,讓人給李傕送過去。佈告寫得很直白也很霸道,任何人不得與朝廷討價還價!必須無條件接受朝廷的安排!否則,等來的便只有戰爭了!

李傕看到佈告之後,心中最後一絲幻想破滅了。旋又怒氣上涌,劉玄德你真以爲我們涼州好漢是泥捏的不成?李傕便馬上召集衆將,既然和談不成,那就先幹上一仗吧。這次李傕是鐵了心要和劉備一較高低了。

劉備舉兵西向的消息,第一時間便被曹操知道了。曹操知道後大喜,於是便給劉璋去了一封信,信中說大家都是漢臣,只有張魯桀驁不馴、割地自據,此爲天下之所不容也。自己願提大軍,助季玉討平張魯,以匡天下。

攻滅袁紹之後,劉璋也想辦法派人到了青州。朝廷念劉焉爲漢宗室,守土有功,天子又想起之前密謀而導致劉焉二子皆亡,憐之,於是便仍拜劉璋爲益州牧,使其襲父爵陽城侯,並增邑三百戶。

劉璋接到曹操的信之後,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是好,便喚來龐羲,將信給他看。龐羲之前曾在朝廷爲議郎,後來劉璋的二個兄長事敗死於亂軍之中,龐羲便護送劉焉的幾個孫兒一路來到了益州。留在益州之後,又與劉璋結爲姻親,嫁女於劉璋長子劉循。龐羲現在已經發兵把趙韙給滅了,又數與張魯交戰。雖然不能奈何得了張魯,但卻是益州數一數二的實權派了。

龐羲看到曹操的信之後,沉吟許久,方道:“主公,曹孟德梟雄也。其言舉兵助吾攻張魯,乃項莊舞劍,意在漢高也。若破張魯,其必趁勢奪漢中,吾當拒之。”

劉璋一聽,心想若真如此,豈不是前門拒狼後門進虎了。曹操可比張魯難應付多了。於是便對龐羲道:“卿言甚是,便去信孟德,婉言拒之。”

曹操接到了劉璋的回信,一看之下,卻是撕了個粉碎,道:“吾欲行之事,誰人敢阻之?”他寫信給劉璋,原本是想劉璋若是答應,那是再好不過。若是不答應,他也懶得理會。反正漢中已經成了事實中的割據,他爲朝廷的鎮東將軍,有徵伐之權。他要爲朝廷出力!他要爲大漢王朝流汗再流血!所以無論劉璋答應不答應,這兵他是出定了。誰讓張魯是個叛逆呢。

張魯也很委屈,青州那裡他也第一時間派去了使者。朝廷自然不可能封了劉璋再封張魯,而且張魯以下犯上,歷來是掌權者的大忌。所以這鍋張魯背定了。延平元年夏六月,曹操舉兵討伐張魯,誓要爲朝廷掃蕩不臣!

揚州,孫策與其父孫堅也在密談。關羽對江東賊心不死,屢次騷擾不停。大江這麼長,處處可渡,一時哪裡又全部防守得過來。只好派重兵駐守幾個重要的渡口,然後就是沿江修烽火墩了。同時,也派江東劍客俠士,對徐州進行反滲透。前線那是打得一塌糊塗。沒個消停的時候。

孫堅這時便交待孫策,讓他派大將鎮守江防,然後趁着北邊無力南下的時候,先把交州給收拾了。若平定了交州,荊南四郡從此便無後顧之憂,徹底與江東連成了一片。將來若是與曹操翻臉,便可以東、南兩個方向同時進軍,夾擊曹操的南郡。孫策聽了,牢記在心,然後便讓孫堅好生養病。自己出去佈置去了。

這一年,三大諸侯都沒閒着自己。

李傕召來衆將,對衆將道:“朝廷一意孤行,執意要收編吾等兵馬。如何是好?”

程銀是個滿臉絡腮鬍子的關西大漢,素來心急,聽得李傕一說,馬上就站了起來,大聲嚷道:“這麼說來,那劉備便是要趕盡殺絕了?”

李傕嘆息一聲,道:“只怕是如此。那劉玄德是鄭康成的弟子,向來看不起我關涼武將。你看他這些年來,可曾有遣使來問候關懷過我等乎?甫來此地,便要以勢壓人,若有不從,便要喊打喊殺。其人簡直視我等如豬狗,我實不能忍之!”

李傕也會玩套路了。搞階級對立,再挑撥仇恨。武將特別好面子,被李傕這麼一說,全都氣得嗷嗷叫。既然劉備如此輕賤他等,他們便定要給劉備個好看。

於是紛紛叫喊着要出兵。高幹與袁尚坐在旁邊,聽了李傕的話,不禁心中也是一凜。李傕是隻老狐狸,可得當心點。別被他賣了還傻呵呵的笑。

李傕見衆人情緒已被撥動,心中大喜,於是站了起來,舉起杯中酒,慷慨激昂的高聲道:“來,吾等同飲此杯,在此盟誓,同氣連枝,禍福共享,一道反抗暴劉!”

“同氣連枝!禍福共享!反抗暴劉!”諸將紛紛站了起來,隨着李傕一道滿飲杯中酒。就此結成同盟。

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六章 簡家之約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
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六章 簡家之約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