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

黃蓋爲曹仁所敗,不得不退回長沙舔舐傷口。而江夏程普爲李通所阻,因不能與黃蓋合兵一處,聞黃蓋兵敗。又恐自己爲曹仁算計,所以亦退回夏口,打探消息,靜候周瑜的到來。

周瑜提了二萬大軍,逆江而上。夏侯淵在豫州,也聞風而動,提兵出廬江。不過卻在廬江邊界停了下來。

他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廬江與九江相鄰,鬼知道瘟疫有沒有傳播過來。不到萬不得已,他是萬萬不願意踏入廬江一步的。只是爲了策應南郡的曹仁,好牽制揚州援軍,他也只能擺出這樣的姿態了。

不過周瑜壓根就不理會夏侯淵。荊州纔是當下之急,你要來打廬江,就讓廬江太守對付你好了。他奉命出征荊州,揚州之事,孫策自會應對。

周瑜不管,孫權卻不得不問。“曹軍犯我廬江邊境,公瑾如何不問?”

周瑜看了一眼孫權,這個孫氏老二。在周瑜印象中,孫權性格內斂,喜怒不形於色,比起孫氏老三孫翊的暴躁性格來,卻是不知道要強到哪裡去了。周瑜便道:“夏侯提兵來廬江,意不在此,而在阻我入荊州。其真若動兵,當使南陽軍擊江夏。此乃故作姿態耳,勿須理會便可。”

果然,夏侯淵見嚇不住周瑜,便引軍退。他接到曹操的信件,知道目前的征戰重點是荊州,現在還不到與揚州全面翻臉的時候,而且現在的揚州,疫病橫行也是個巨坑。他纔不要率軍進入揚州境內。

孫權見周瑜言中,心中歎服,暗道兄長曾言周公瑾、魯子敬世之大才,果然如此。

周瑜一路行至江夏,程普接住,言及前番戰事。周瑜聽了,稍一沉吟,乃道:“曹營有策士至此,不知是程仲德,亦或郭奉孝乎?”

遂使人打聽,未幾,消息傳來。果然是郭嘉隨軍來此,爲曹仁贊畫軍機。周瑜聽了,暗道郭奉孝爲曹操左膀右臂,今來此地,足見曹操對荊州必得之心。卻是不可大意了。

曹仁這會也接到了周瑜援軍到來的消息,於是忙請郭嘉來商議。郭嘉到後,笑道:“子孝何必心憂,荊州形勝半數在我,且又有豫州之勝兵。何懼揚州兵馬?”

曹仁一想也是,南陽與南郡,把整個江夏給包圍了。而且武陵那邊已不足爲慮,長沙黃蓋又已吃了敗仗,只要一鼓作氣,打敗了江夏兵馬。荊州唾手可得。至於敗,會敗嗎?曹仁壓根就沒想過。作爲統軍大將,他一向是要有必勝的信心。

當然,郭嘉就沒有這麼想了。戰略上蔑視,戰術上重視。自古以來,以少勝多的戰例,數不勝數。人多也陰溝裡翻船的事,並不少見。要真的狂妄自大,那纔是真傻。郭嘉自然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於是便命人收集資料,有關於揚州兵馬與周瑜的資料,被他研究了個透。

周瑜來了之後,也沒有輕舉妄動,兩邊都在憋着勁兒,睜大着眼睛,尋找着敵人的破綻。打仗,不是過家家,那是要死人的。沒有必勝的把握就去互毆,實在是沒有必要。

兩邊主將都在暗中準備,于禁也加快了速度。

他也沒打算把整個武陵給攻下了。只要控制了漢壽周邊諸縣,等於南郡的側翼就得到了安全保障。至於更遠地方的縣城。等大戰結束之後,那些官員們自然該怎麼做。這天下間爭霸的,哪裡有一城一縣的打過去的。無非都是佔據了要害之地,然後各地的騎牆派們就會選擇勝利的一方投靠。

攻下漢壽,既能保障南郡,又能監視長沙。一舉兩得。只是漢壽堅城,急切之間,于禁也攻打不下。何況武陵太守之前又調重兵於此防守。

勸降自然沒用,能爲一郡太守的,不是孫堅的死忠,也八、九不離十了。于禁這陣子,又是喊話,又是投書,結果半點反應也沒有。城頭之上,軍隊密集,刀槍如林。擺出這陣仗,意思很明顯,想要漢壽城,你來打我啊!

于禁本來想把漢壽城給圍死了。但想着自己的軍糧只怕是耗不過漢壽城。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攻城。

攻城,是個很殘酷的技術活,你得用人命不斷的去試探,防守方的弱點。然後再來調整攻城的節奏與手段,進行鍼對性的攻擊。

防守方則竭盡全力,用盡一切手段,來應對攻城方的打擊。總體而言,防守方,無疑還是要比攻城方有優勢。厚厚的一面城牆,背後的父老親人,就是他們堅實的依靠。

于禁一邊指揮着麾下將士們攻城,一邊看着城上城下矢發如雨。就目前來看,漢壽城還沒有破綻,但他相信,這只是遲早的問題。

只要是人在防守,就會犯錯誤。他很冷靜,也有足夠的耐心,等候那個錯誤的發生。至於死傷的士卒。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都是他親自練出來的將士,但爲了功業,也只好狠心捨棄了。

于禁指揮曹軍,攻打數日,撥城不下。見士卒折損頗多,便下令收兵,停歇一日。城頭守軍也是疲倦欲死。曹軍一退,他們連歡呼的聲音都顯得那麼的無力。

武陵太平多年,揚州兵馬又向來是水戰強而陸戰弱。稍微強一點的兵馬,不是被孫策直接掌握,就是在各元勳老將手中。武陵這個地方,又有甚厲害的甲士?

這猛然被于禁率虎狼之士一打,真的是有點兒吃不消。

于禁退下後,便深思道,難道真要決沅水淹漢壽?心中作了計較,于禁便使人往沅水,觀察地形。沅水自西而東,流經臨沅、漢壽,最後注入雲夢澤。于禁本來也不想用此法,但漢壽兵馬,執意不降。而他揮軍攻城又連日不下。荊州大戰在即,他不想在武陵耗費太多時間。江夏戰場,纔是他一顯身手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也只好決堤了。漢壽城毀了,將來再建便是。這幾日曹軍未曾攻城,漢壽城中便派了細作出去,查探動靜。

未幾,消息傳入城中,言曹軍在沅水上游築堤攔水。城中,自武陵太守以下,文武官佐,反應過來之後,皆全身冰涼,亡魂皆冒。曹將何其歹毒!這是要滿漢壽城的性命來陪葬吶!

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七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六百八十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八百十六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
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七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六百八十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八百十六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