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

光和三年春,三月,蕭瑗還在和蠻人扯淡,劉備大軍在德陽停留了好長一段時日。他終於知道蕭瑗爲什麼堅持要招安了。叛賊太多太散亂了。你把大股賊軍打散打敗了,小股的又來了。蠻部本來就分散,都是聚族呼嘯而來,大者數千人,小者數百人,近的打跑了,遠的又來了,這個時候消息又閉塞,周而復始,弄得劉備是疲憊不堪。除非自己能狠下心把蠻人全殺了,否則只有談叛纔是唯一解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一勞永逸。

劉備在軍營中待膩了,想回洛陽了。可是戰爭既然開始,什麼時候結束真不好說。他也想帶着部隊把蠻人打個落花流水。可是大雪、大雨、山洪等惡劣天氣的時候不能打吧?就算漢軍能吃苦,能適應,可蠻人這種氣候都回了深山老林裡窩着呢。對手都找不到怎麼打?後勤不到位,軍士狀態不好……各種狀況,打仗真不是說打就打的。

沒有想象中的摧枯拉朽、橫掃一切,劉備很頭大。這時他才明白蕭瑗爲什麼力主招安了。招安纔是一勞永逸解決叛亂的良法呀。不然打來打去的,軍資錢糧消耗不說,還把地方打得殘破,實在是得不償失。最關鍵的是,劉備他老孃和盧植把婚事定在了今年,他這個準新郎不回去,怎麼定日子?

不是蕭瑗不想加快進度。他也沒法子。蠻人頭領太大了,他們內部還沒統一意見呢,天天吵來吵去,拍桌子罵娘,抄刀子打架。蕭瑗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沒多久又是過年,蠻人過春節也很隆重,把蕭瑗當作第一等的貴賓給請到寨子中去了。天天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還獻上二八年華美麗動人的蠻女侍寢,想拒也拒不了。等蕭瑗“被迫”享受完,正月過完了。然後又是接着吵。

吵什麼呢?一邊要退兵,繼續回來種田打獵捕魚,老老實實的過日子。反正蕭大官也說了,天子不追究他們之前的罪責,搶回來的東西肯定也不用還回去了。一邊呢,搶上癮了,原來在家種田,一年就這點收入,還要被官府欺壓,如今一造反出來搶,又輕鬆又快活。既然已經手上沾血了,放下刀鬆弓箭皇帝老兒會饒了他們嗎?再說了,聽說西邊和北邊也鬧騰得厲害,皇帝哪裡抽得出手來收拾他們?只要朝廷不發大軍前來,他們就不怕,沒見巴郡這些沒用的兵都被我們打敗了嗎?先搶幾年,過幾年舒服日子再說,到時真來了朝廷大軍,再降也不遲呀!

偏偏這時候的大頭領對下面的小頭領還沒有特別強約束力,人家不一定聽你這個大頭領的。於是這麼多大大小小的蠻部,要蕭瑗一家一家的去談,苦口婆心,語重心長,掏肝掏肺,好說歹說,終於在蕭中丞的努力下,叛賊撤軍了,願意投降的更是把大半兵力給撤回部族領地,搞生產發展去了,只留下一些人馬在此應付之前的所謂“蠻部盟誓”,表示自己還是和大家一起共進退。寧死不降心存僥倖的,也不再圍江州,把大部隊都撤回墊江上游,在墊江上游附近來回掃蕩,反正萬一要開打,順水而下江州就行。

時間到了四月,江夏蠻又叛了。皇帝心中不高興,覺得天下怎麼這麼不太平,不是這裡反就是那裡亂,難道我是昏君嗎?於是下旨斥責蕭瑗和劉備,讓他們辦事麻溜點。

劉備看到聖旨不以爲然,該幹嘛幹嘛。你以爲打仗就是兩幫人互砍啊?這中間有很多很多很多的道理關節的好不好?劉備心中暗自鄙視着皇帝,卻沒想過,他自己之前也是這樣想的。

這日,劉備剛寫完家信和給張飛、簡雍等人的書信,便有信使來報,原來是蕭瑗送了信來。蕭瑗也懶得拖延了,讓劉備挑日子下墊江,好生打一仗,以打促談,以打促和吧。不給蠻人一點顏色看看,他們是不知道厲害的。不然整天吵來吵去,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去呢。

劉備看完蕭瑗的書信,沉吟一會,便令左右擊鼓聚將,一通鼓畢,諸將皆集。劉備便道:“大軍在德陽時日已久,附近蠻人不敢再來。吾受蕭中丞令,不日提軍南下,掃蕩兇頑。衆將聽令。”

“張珓,汝率部曲二千衆依舊屯於德陽,大營不改,旗幟不換。爲我等鎮守後方,押運糧草。”

“嚴顏,你依舊爲我大軍先鋒,立刻去搜集船隻,籌備糧草,準備南下墊江。其餘諸將,與我自領軍於後,依次而行,不得有誤!”

衆將領命而出。第二日,號角聲聲中,劉備率了一衆軍將南下墊江,張珓與德陽令相送至渡口。

墊江,三水匯聚之地,古爲巴國別都。歷來爲兵家必爭之要地。後世改名爲合川。可能墊江和合川大家都沒什麼印象,但提到釣魚城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南宋於合川釣魚城堅持抗蒙三十六年,以一城之力抗蒙古舉國之兵,奴酋蒙哥飲恨於此。可見墊江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戰略要地。

偏偏一個人人皆知的要地,就這麼隨隨便便的讓蠻人給圍了,還把城外的水寨給佔了去。劉備早先知道消息時,氣得半死。墊江三水匯聚,西邊爲涪水,中間爲漢水,東邊爲潛水(渠江)。三水彙集之中,有一沙舟,水寨便立於此。可以說,三水之上,只要稍有異動,水寨便可立馬得知。據此要害,上可攔江破敵,下可順流攻城(江州),真是水上天險。

好在劉備已經做了萬全準備。大軍順水而下,快到墊江時,水寨已經遙遙可望。此時水寨中已經鼓聲大作,看來是已經發現了上游來犯漢軍。多日安逸,漢軍突然出現,讓蠻人一陣手忙腳亂,不過好在一個個深通水性,手腳麻利。亂了一陣之後,便紛紛駕了舟船出來迎敵。劉備看見前方的船隻,不由心裡大罵,一羣豬,水寨丟了怎麼船也丟了,不知道燒船?要知道,蠻人一般來往大江,都是竹筏子和獨木舟,哪裡有這等制式樓船?

劉備見前方蠻人操舟出擊,便把手一揮,於是,無數只兩頭尖尖用鐵鏈相連在一塊的小船順水而下,小船上也不知堆了何物,吃水甚輕,因此速度極快,不一會,便要與蠻人相撞了,此時劉備一聲令下,後面的大船上無數弓手站了出來,挽了火箭,萬箭齊發。一瞬間,之前的小船便被點燃,噼哩啪啦的燒了起來。

原來劉備之前讓劉恪率了一隊人出去,混跡於巴郡各地,打探消息。蠻人又不懂這些,防守又不嚴,沒多久就被劉恪打探得清清楚楚,駐軍位置,水寨位置,佈防人員情況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於是劉備此次出征,便徵用了許多火油,硝石等易燃之物。既然水寨攔路,那便一把火給燒了罷。

蠻人迎擊,正合他意,小舟上有鐵鏈,碰撞之後再鐵鏈一繞,就糾纏在一塊了。正好用來引火。此時火勢沖天,漸漸燒到了蠻人船隻上,蠻人大驚失色,往來呼號不止。船上火起,他們一個個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些人拿着刀跳腳大喝,有些人取水滅火,有些人跳水遁逃,就是沒有一個人想着迎敵。此時劉備舟船已到,火勢漸廣,他也不命人往前,只讓弓箭手把火箭往水寨方向射,弓箭手無力氣了,便讓其他人來射,一輪輪火箭雨覆蓋後,水寨終於也冒起熊熊大火。

劉備與衆將聽了水寨之中怒罵呼喝聲不絕,不由大笑。水寨即去,蠻人步卒何足道哉?

又燒了一陣,把水寨幾乎全燒成了灰,劉備才率衆靠近墊江。墊江城頭,縣令正與一衆官吏觀看火勢,縣令道:“可是王師到了?”

旁邊一個勁裝少年施了一禮,道:“回縣令,正是我家哥哥到了!”那人正是劉恪,自被劉備遣派出來後,便一直活躍於叛軍附近打探消息,知道劉備要下墊江,他也與伴當來了墊江城。

縣令捻鬚道:“不愧是劉玄德,大軍一至,蠻人水寨便成飛灰,如此,我墊江城兩害去其一也。”

岸上一側蠻兵見漢軍水師出現,並把自家水寨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又急又怒,卻又沒有辦法。他們這邊只有些小竹筏子,又豈敢前去以卵擊石。蠻人再憨直,送死的事情是不會幹的。

只好劃了小筏子在岸邊巡遊,看見一個族人,便救起來一個。到得後來火滅後,水面上漂浮着一層黑灰,放眼望去,只見焦木殘屍在水中浮浮沉沉。說不盡的淒涼悲慘。

蠻人在岸邊佇立半晌,見再無一個活的族人出現,不由得跪下放聲大哭起來。劉備這一把火,不知道多少青壯葬身水底,半點骨頭也不剩便做了那魚鱉口中之食。

蠻人何曾經歷過這等慘事?他們造反以來,縱橫郡縣,無人敢抗,便不可一世起來,自以爲漢廷不過如此,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是以他們燒、殺、搶、掠,最後敢圍漢廷大城,還嘗試着攻打。直到今日,才知道,不是漢廷拿他們沒辦法,而是之前漢廷沒有認真對待。一旦朝廷認了真,他們便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不然,今日大江之上的族人,便是他們的下場。

可以說劉備一把火,徹徹底底的把蠻人給燒醒了。

不好意思,這兩天一直在排隊買票,大清早就起來了,累得要命,要回家過年了,大家懂的……但最後還是沒買到,唉,鐵路太坑了,網上購票3分鐘就沒票,排隊也沒有,完全搞不懂。明天起恢復正常更新,今天欠下的,也會補上。嗯,今天等於只更了一章,還欠一章,那麼明天三更回報。

那個,最後感謝下江湖過客,,,,,兄的打賞。

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六百八十一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談談匈奴與班超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六百七十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
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六百八十一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談談匈奴與班超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六百七十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