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遼國新君

由於前半程的耽擱,哪怕過長安後輕裝疾行,等劉皇帝趕回西京時,也已是二月下旬了。不過,在這段時間內,從劉皇帝這邊,驛騎陸續出動,大量的軍事命令向屯駐於北面大漢邊軍傳達而去,爲了抓緊時間,越過了政事堂以及樞密院,由皇帝直接下達命令。

在此事的反應與處置上,其他人不敢說些什麼,倒是太子劉暘,少有地主動向劉皇帝進言,指出其中不妥。

在長安時,父子倆已然做過充分溝通,劉暘也知道劉皇帝北伐主意已定,輕易更改不得,也沒有多言勸阻的意思。他只是提出,北伐大事,需以舉國合力,調動內外力量,更需中樞臣僚緊密配合,方能順利奏效,發揮充分的實力。

因此,越過中樞直接下令,固然求得一個速度,卻也容易在下面引起一些混亂,也會打擊到中樞臣僚們......

不得不說,隨着年齡閱歷、能力見識的增長,在很多事情,劉暘都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思想了,並且也開始敢向劉皇帝進言。

就拿此事來說,雖然只是個詔旨傳達的問題,劉皇帝是強勢慣了,且一心撲在北伐大事上,不會顧及那許多,而中樞那邊就算得知皇帝越過他們直接下達詔令,也是不敢多說什麼的。但是,劉暘卻能注意到這些細節,並且主動進言,這便是成長。

看到了這一點,劉皇帝非但沒惱,反而對劉暘表示讚賞。太子這些年的表現,自然一直在劉皇帝眼中的,進步也是一點一滴的,但或許是自己威勢太強了,“慈父”的形象裝都裝不像,使得劉暘壓抑得很,少有主見。

如今,看到他又有了進步,並且敢於向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劉皇帝心裡自然是高興的。作爲儲君,在大政上自然要迎合劉皇帝的想法,追隨他的腳步,但也要有自己的思想認識,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當一個木偶,否則時間久了,終將泯然衆人......

當然,這種變化,也確是劉暘的成長,也是心理上的一種成熟。從事太子這個職業十多年了,劉暘的經驗也是在不斷豐富中,就像走鋼絲,要注意平衡,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也是最難的。

在劉皇帝的陰影籠罩下,太積極了不行,消極就更不行;強勢了不行,軟弱則更不行;鋒芒畢露不行,深沉韜晦似乎也不可取......

至少到目前爲止,劉暘表現得確實不錯,已經到劉皇帝不刻意挑錯,就挑不出錯的地步了。比起皇帝,顯然太子要更難做!

採納劉暘的建議後,劉皇帝適時地做出改變,向西京朝堂主要是政事堂以及樞密院兩機構下達了一份詔令,直接告以北伐之志,讓他們全力籌備。而通過中樞進行戰爭動員,一旦開始了,就是堅決徹底了,停下來的可能再度降低。

寬闊的直道上,行營勻速前進,上千大內宿衛嚴密地拱衛着鑾駕,氣氛很嚴肅,哪怕洛陽已近,所有人仍舊默默地保持着趕路的姿態。

明媚的春光不時透過簾幕晃動的縫隙鑽入車內,劉皇帝倚在一張靠枕上邊,打着瞌睡,春暖花開之際,也是犯困的季節。

“官家,武德使求見!”行進間,喦脫在外邊稟報道,聲音很小,似乎怕驚擾到了劉皇帝。

但劉皇帝聞之,卻還是驚醒了,掀開車簾,注意到策馬在御駕外圍的李崇炬,問道:“北面又有新情況了?”

李崇炬點點頭,異常嚴肅地拱手應道:“陛下,遼國新主已立!”

“這麼快!”殘留着的困頓消散一空,劉皇帝難掩詫異,吩咐道:“上車說話!”

說完就卸下了窗簾,李崇炬也很快,登上鑾駕。免了他畢恭畢敬的行禮,劉皇帝讓坐近了,嚴肅地問道:“是誰繼位,耶律必攝,還是耶律賢!”

聞問,一向以沉穩嚴肅示人的李崇炬,此時也不禁露出一種意外的表情,應道:“是耶律賢!本月初五,齊王耶律賢與遼國宗室、貴族、大臣歃血盟誓,於柩前繼位!”

“沒人反對?沒有內鬥?沒出亂子?”劉皇帝一連幾問。

雖然知道劉皇帝的期待,但李崇炬還是搖了搖頭,說道:“耶律賢似乎與遼國上層達成了共識,雖有爭鬥,但終究沒釀成內亂,耶律賢得以平穩繼位!”

“嘶......”劉皇帝忍不住抽了一口氣,毫不掩飾其失望,緊接着眉頭深蹙,急聲問:“有沒有搞清楚,究竟怎麼回事?前兩日,你不是還上報,上京暗流涌動,爭鬥不休,局面爲何會這般快便安定下來?”

劉皇帝的語氣中已然帶上了幾分怒意,李崇炬頭也不由得低了幾分,沉聲應道:“回陛下,關鍵在於遼南院大王耶律斜珍,耶律賢得到了此人支持!”

“耶律斜珍......”劉皇帝面色陰沉,呢喃了句。

李崇矩稟道:“耶律斜珍回朝奔喪,當夜,耶律賢親自登門拜謁,在府門前等候了兩個時辰,方纔得見,二者會面說了些什麼,不曾探得,但隨其後,在遼廷推舉新帝的朝會上,耶律斜珍便亮明旗幟,支持耶律賢繼位!

耶律斜珍是遼國當下聲名最盛的統帥,他表明立場後,遼國軍政中持搖擺態度的貴族大臣,也都轉而支持耶律賢了!

漢族大臣中,韓匡嗣,高勳、韓德樞等人也相繼的表示支持耶律賢!兼耶律賢適、蕭思溫等掌握實權的文武大臣保駕護航,大勢所逼下,耶律賢得以繼承帝位!”

聞之,劉皇帝的怒意稍微平復下來,仍覺不對,說:“耶律璟的兄弟們能同意?那耶律必攝呢?他難道就沒有任何作爲?”

對此,李崇矩露出一種疑惑的表情,嘆道:“這就是令人不解的地方了!初時,遼國朝堂支持他的人並不少,安平王耶律敵烈更是努力爲之奔走,然而耶律必攝似乎卻沒有謀求帝位的野心,一心操持耶律璟喪事。

後來,羣臣推戴耶律賢,他也沒有任何抗拒,而是帶頭向新主臣服,大局由此得定!”

“不堪大用啊!”聽到這樣的結果,劉皇帝終於按捺不住了,以一種怒其不爭的態度罵道:“這個耶律必攝在想什麼?他能眼睜睜看着父兄的基業被旁系佔奪而無動於衷,不加抗爭?皇帝之位,就這麼拱手讓人?他的雙膝,就如此軟弱?”

見劉皇帝這義憤難填的模樣,李崇矩有些不知道說些什麼,垂着頭等他發泄結束了,方纔說道:“陛下,遼國新君立,在衆臣推戴下繼位,遼國新舊交替間內亂,怕是機會不大了!”

劉皇帝略微平復下心情,說:“他們那個太平王呢?不是說他上竄下跳,分外積極嗎?”

“耶律賢繼位之後,封其爲趙王,以作籠絡!”

“耶律敵烈呢?”

“封魏王、侍中、太尉、保國軍節度使!”李崇矩道:“另外,遼國大臣,多有加官進爵以及財貨賞賜,耶律必攝也被加官北院大王,輔政......”

“這個耶律賢,很有手腕啊,也兼具魄力!”終於,劉皇帝感慨了一句:“不只能聚攏人心,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對皇位的直接競爭者,還能如此大方,難得啊!”

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342章 殺肥第145章 了結第96章 壽春城內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470章 分封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80章 進攻第78章 火油彈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58章 回師第9章 寫得不錯!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674章 爆發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406章 調任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401章 老郭威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62章 分封?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61章 大捷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251章 壽國公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完結感言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690章 拼圖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6章 “座談會”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46章 糧與錢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474章 補漏匠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298章 事泄了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0章 屯務廢改第70章 同州之戰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71章 叛軍勢蹙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59章 明貶實升這纔是感言第6章 進士樓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
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342章 殺肥第145章 了結第96章 壽春城內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470章 分封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80章 進攻第78章 火油彈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58章 回師第9章 寫得不錯!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674章 爆發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406章 調任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401章 老郭威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62章 分封?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61章 大捷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251章 壽國公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完結感言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690章 拼圖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6章 “座談會”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46章 糧與錢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474章 補漏匠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298章 事泄了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0章 屯務廢改第70章 同州之戰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71章 叛軍勢蹙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59章 明貶實升這纔是感言第6章 進士樓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