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

“整個豐州就這麼一座學校?”走出名爲“致和”的書院,劉皇帝忍不住回頭再看了看,問馮廣。

“回陛下,豐州人寡,且百姓多厭學,專注於衣食飽暖,不願意送子就學。臣興此學校,也是幾多勸導,並減免學費,方纔有這三十多名適齡學生。”馮廣解釋道。

說着,臉上還露出些許感慨:“即便如此,年滿10歲後,許多百姓,便已拒絕支持求學,寧願學生們回家幫襯農牧。臣雖怒其不爭,卻也不便以行政命令強求......”

“不提這塞北,就是在中原,於尋常之家而言,10歲的孩子也能承擔不少家務了吧!”聽其描述,劉皇帝輕聲道。

馮廣嘆了口氣,點頭應道:“臣也明白,在豐州,對百姓而言,溫飽生存纔是首要之事,故而也不忍責之!”

聽劉皇帝與馮廣的對話,跟在另外一旁的李業突然開口了:“臣倒覺得,黎民黔首放棄就學,不足爲惜!”

他這一開口,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劉皇帝看着他,輕笑道:“舅舅又有何高見!”

“不敢談高見!”李業拱手一禮,淡定地說道:“古語有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臣想,禮儀、道德、學識這些東西,對於當地邊民而言,只怕還不如一頭牛、一隻羊更加吸引人。

人無求學之心,何必強求?學校既建,開門候之,若有遠識而求教者,縱窮困潦倒,又豈能絕其渴求之心?若無其志,廢學又何惜?”

說着,李業還是小心地瞥了劉皇帝一眼,畢竟,在興學致學方面,劉皇帝歷來的態度還是很積極的。

但見他面無表情,李業心中也不免生出些嘀咕,不過,還是繼續道:“另外一方面,這些平民百姓,懂得越多,就想得越多,人心就越亂,不如不教。並且,他們之中,大部分人,只怕一輩子都走不出豐州,甚至走不出村堡鄉鎮,只要他們本分做人,遵紀守法即可,如此官民皆安......”

李業這番話,聞之者神情各異,都對李國舅這番話感到驚訝。劉皇帝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雖然只是對教育的一種看法,但也體現出了李業的政治思想與治政理念,這就完全是站在統治與特權階級的角度還看事情了。

“國舅此言,只怕有悖聖人有教無類之意!”劉皇帝還沒有表示什麼,趙匡胤卻開口了,明顯對李業的話不贊同。

聞之,李業看了眼趙匡胤,淡淡一笑:“清談高論罷了!這成百上千年來,又何曾實現過!”

“朝廷推廣學教,鼓勵治學,既是惠民,更是爲了替朝廷培養人才,以便將來選拔人才!”趙匡胤說。

李業還是輕描淡寫地應道:“如今大漢的官吏已經夠多了,哪裡來那麼多職位滿足成千上萬的士子?每科取士也就百餘人,讓那麼多讀書人來爭這爲數寥寥的機會,希望本就渺茫。與其如此,還不如讓他們安心種地納稅......”

說到這兒,李業又瞟了劉皇帝一下,繼續道:“陛下興教育,養士人,卻爲利國之事,但也當有所針對,與那不切實際的‘有教無類’相比,還是因材施教,更能培養成材,也能節省不少花費!那些真正有志於學者,有能於學者,朝廷才該恩養扶持......”

“國舅這番話,若是讓朝中那些老夫子聽到了,說不準要鬧起來了!”默默地聽着二者的爭辯,劉皇帝終於發話了,對李業道。

從劉皇帝的言語表情,都難體會到聖意,因而李業仍舊繼續表明看法:“腐儒之見罷了!自以爲能兼濟天下,實則理政而政崩,治民則民亂......”

注意到李業鄙視的語氣與神態,劉皇帝終於擡手止住他:“好了!”

“是!”一直注意着劉皇帝反應的李業,立時再拱手,不再言語。

劉皇帝呢,也沒有在此事上有進一步的討論的。事實上,李業的見解,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契合劉皇帝想法,或者說迎合了劉皇帝觀念。劉皇帝,當然是希望大漢的百姓,都是恭順良民,如其所言,本分做人,老實繳稅,除此之外,不當有其他思想與想法......

簡單地講,一羣愚民,是更加便於朝廷統治的。

當然,劉皇帝倒也沒有那麼狹隘,也不會出臺什麼禁錮思想的政策,這些年,大漢官民之間各方面都還是很有活力的。

站在李業的立場,他有提出這等教育理念的權力與理由,但劉皇帝,需要考慮得則更多,更全面。無論什麼時候,平衡二字都貫徹於他的思想行爲之中。

階級的固化,隨着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形成,劉皇帝也沒自信阻止,他在世也只能壓制,爲天下儘量維持一個相對公平。

但是,如按照李業的想法去施行教育制度,制定學教政策,那簡直就是在加速推動階級固化。

“這致和書院就那一名先生?”按下心中的些許想法,劉皇帝有點刻意地轉移話題,問馮廣。

馮廣道:“臣與州衙屬吏,政閒之時,也輪番前來授學!”

“你這個刺史,還真是親力親爲啊!”劉皇帝笑了笑,忽然想到了什麼,直接問:“朕沒記措的話,這豐州境內,可有個大儒,爲何不用?”

“嗯?”馮廣略感驚異,一時沒反應過來,想了想,兩眼微亮,試探着說:“陛下指的,可是那徐鉉?”

“舍他其誰?”劉皇帝淡淡道。

迎着劉皇帝的目光,馮廣解釋道:“陛下,徐鉉獲罪流邊,乃是罪徒,臣豈能邀之以治官學。”

看着馮廣,劉皇帝以一種開玩笑的語氣道:“流刑之人本歸你們管轄,如何用,也是地方上的事。你們不會是聽到那些傳言,覺得此人得罪了朕,所以不敢用他吧!”

劉皇帝這話,問得馮廣心驚肉跳的,都不知道如何迴應了,只得面露惶恐地躬身道:“臣惶恐!”

“徐鉉人在何處?”劉皇帝也不爲難他,直接問。

“服流刑者,一般安排在各吏職下爲奴,勞作以贖罪,並獲口糧。念徐鉉乃是讀書人,幹不得重活,故而這些年一直在牟那山腳牧羊!”

“讓徐鉉牧羊,虧你們想得出來!著書立說是此人強項,他能牧得了羊,他會嗎?”劉皇帝頓時搖搖頭。

聞言,馮廣遲疑了下,不過見劉皇帝似乎沒有對徐鉉表現出什麼厭惡之情,反而關懷密切,於是說道:“牟那山那邊,有百餘戶牧民,周邊牧民對徐鉉有所幫助,每歲都能如數上繳羊皮......”

第145章 中秋第1750章 《桃蘭賦》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3章 夜宴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4章 巡遊第61章 北使南歸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74章 萬歲呼聲第497章 重拾第484章 不對勁!第492章 事發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70章 御宴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761章 新問題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5章 王樸走了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00章 梁山濼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241章 “戲言”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06章 敲打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01章 大整軍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6章 雍王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324章 交代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世宗篇終 駕崩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94章 減稅難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43章 事畢第45章 靖江軍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
第145章 中秋第1750章 《桃蘭賦》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3章 夜宴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4章 巡遊第61章 北使南歸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74章 萬歲呼聲第497章 重拾第484章 不對勁!第492章 事發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70章 御宴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761章 新問題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5章 王樸走了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00章 梁山濼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241章 “戲言”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06章 敲打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01章 大整軍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6章 雍王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324章 交代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世宗篇終 駕崩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94章 減稅難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43章 事畢第45章 靖江軍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