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多子多福

劉承祐回京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慈明殿向太后李氏問候請安,這是於情於禮的事情。皇帝歸來,太后自然欣喜異常,不過更令她開心的,還得屬劉承勳一家三口的回來。

抱着孫兒劉淳就不肯放下,小娃幾聲呼喚,更令她樂得開懷。父母對於幼子,往往疼愛異常,李氏也逃不脫此律,逮着劉承勳問這問那,關切不已,生怕他在長安吃了苦。

“娘,我已經二十三歲了!”對於李氏的熱情,劉承勳既小心侍候的同時,也有些吃不消,只能稍顯無奈地提醒道。

“你就是三十三歲,也是吾子!”聽其言,李氏鳳目一瞪,盯着他。

聞言,劉承勳下意識地縮了下脖子,主動上前攙着李氏,道:“孃親說得是!”

見其狀,李氏又不禁笑了,嗔怪之色消去,恢復了慈眉善目,看着幼子,有些唏噓:“也是!這一晃,我家三郎,確實長大了,如今也是爲人父了!娘卻是越來越老了!”

“娘你還年輕呢!”劉承勳嘴很甜,做出一副爭論的模樣。

李氏如今已年過五旬,身爲太后,容貌雖然保養地不錯,但終究難以抵擋歲月的侵蝕,眼角的魚尾紋,兩鬢的花白,無不顯示着老態。

注意到了,劉承勳收起了嬉皮笑臉,語氣微沉,關心道:“娘還當保重身體!去歲你病那一場,可把兒嚇壞了!”

感受到愛子的關懷,李氏露出欣慰的笑容,看了看他,問道:“此番回京,能待多久,是否還要出外鎮守?”

話雖是朝着劉承勳說的,但餘光分明瞧着默然跟在一旁的劉承祐。察言觀色,劉承祐面態平和,也靠近兩步,攙着李氏,說:“三郎這些年坐鎮長安,對關右局勢的平穩,起了極大的作用,歷練這麼多年,成長可觀,在我看來,可以委以差事了。此番讓他回來,我打算讓他留在東京,入朝理政,幫襯於我!”

聽其言,劉承勳稍感訝異地看了皇兄一眼,忍不住問道:“哥,你打算任我何職啊?”

“放心,委屈不了你這堂堂親王!”劉承祐語氣輕快,顯得很放鬆,融入在和洽的氣氛中。

李氏則道:“不管什麼職位,留在東京就好!”

顯然,李氏更關心,子孫能在身邊,看得見,望得着的地方就好。

“三郎,這段時間,你就多進宮,好生陪陪孃親,這麼些年,她可想你得緊!”劉承祐吩咐道。

“是!”

李氏又將目光放在劉承祐身上,道:“官家回京,也該到後宮走走!”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見劉承祐意外的臉色,太后手一指,提醒他:“你不在的這段時間,宮中又添兩子。你也是的,偏偏選在她們分娩之際出巡,周淑妃還是第一胎。還有小符,已有孕八月,近來情緒有些壓抑,你要是再晚些回京,只怕也趕不上她臨盆了......”

聽李氏的數落,劉承祐不敢辯駁,沒有拿“出巡的意義”來解釋搪塞,只是老實應承道:“娘教訓得是,我是有些忽略了!”

在劉承祐離京的這幾月中,大周娘子與折娘子先後給他誕下了兩名皇子,這已經是他的七子、八子了。

在慈明殿待了一個多時辰,劉承祐趕到秋華殿,看望折賢妃。她是三月底產子的,已然第三胎,不管正史上是怎麼回事,但在劉承祐當的時代,折娘子確是帶有“多子”的屬性。

殿內,折娘子仍拉着劉昉做仔細的察問。兒行千里母擔憂,畢竟只是六歲的小童,所行所走還是數千裡之遙,劉昉又不是安分的性格,折娘子也擔心傷了病了。所幸,完好歸來。

劉昉好動,性子活潑,劉承祐到時,正在向折娘子講着出巡的見聞,小童沒什麼邏輯,講得也比較零落,但折娘子聽得很認真,目光中透着鼓勵。

“官家!”

動作輕柔地將折娘子扶起,溫聲道:“不必多禮!”

身體底子好,經過三個多月的恢復,身材已然恢復得差不多了,不過更加豐潤了,長腿纖腰,給劉承祐一種結實有力的感覺。很有種親手丈量感受的衝動,不過諸子膝下,不好放浪,得維持人父的威嚴。

坐下,劉昉當即坐到他腳邊,五子劉昀要侷促些,不過也跟着哥哥學,坐到另外一邊,怯生生地叫了聲“爹爹”。

“怎麼,不認識我了?”見劉昀那生疏的表情,劉承祐笑問道。

小劉昀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稚嫩的臉蛋一紅,最終埋下頭。

見狀,劉承祐不得不暗歎,這孩子多了,確實是難以都顧及得過來的。他國事繁忙,有理不完的政務,操不完的心,僅有的對子嗣的關注,也基本落在四名稍長的皇子身上,至於其他的,確是沒有那麼多精力,也算是一得一失吧。

“這孩子,一直就這麼靦腆嗎?見到我,都會臉紅!”看着親自給他奉茶的折娘子,劉承祐問。

折娘子說:“有些文靜,不愛說話,弟弟出生後,卻是愛笑了,也乖巧,還主動幫我照看......”

“是嘛?這般懂事?”劉承祐摸了摸劉昀的腦袋,看向折娘子,笑吟吟的:“我的八皇子呢,快抱出來給我看看!”

......

春蘭殿,是惠妃小符的寢宮,殿內裝飾算不上奢華,卻透着貴氣。劉承祐的後宮中,僅論出身,除了親姊大符之外,沒有人能與之相比,是故,一直以來,惠妃娘子是帶着一些傲氣的。

空氣之中,瀰漫着少許能夠寧神靜心的香氣。懷胎八月,肚皮圓滾滾的,穿着一身寬鬆暴露的宮裙,以一個舒適的姿勢,靜靜地靠在軟牀之上。

天色已然有些黯淡了,已有宮侍小心地點燭,讓殿中明亮些。一名女侍御,恭敬地站在一邊,小心地稟報着:“回宮之後,官家先去慈明殿拜見太后,離開慈明殿後,又先後去秋華殿與淑蘭殿,看望賢妃與淑妃,現在似乎還在淑妃那邊......”

聞之,小符娘子月容之間,不禁流露出愁緒,一雙眼眸哀怨意濃,嘀咕道:“官家能想到去看淑妃,都想不到我嗎?”

“娘子不要多慮了,官家或許只是去看看兩名皇子,或許稍後就來了呢!”見她情緒有些低沉,侍御開口安慰道。

“哼......”嘴角抽動了下,小符娘子美麗的面容間那種深宮怨婦般的表情愈濃了。

恰此時,外邊傳來了一陣吵鬧,卻是大公主劉葭的笑聲。秀眉微凝,小符娘子說道:“去看看,怎麼回事?你們看着點劉葭,別讓她亂跑!”

話音剛落,一名宦官,快步跑了進來,隔着珠簾白紗,喜悅地稟道:“娘子,官家來了!”

聞之,小符娘子頓時轉怨爲喜色,撐着扶手想要起身,不過想到了什麼,又躺了回去,淡淡地道:“嗯,我知道了......”

殿外,一名精緻可愛的小女童,正繞着殿柱跑,腳步微急,像被大灰狼追逐的小紅帽,不過邊跑邊笑,嘴裡發出童稚的悅耳之音。

一道高大的陰影遮住她,兩隻大手將她鉗住,終究沒能逃過掌控,伴着一聲清脆的嬌呼,漢大公主被劉承祐抱到了懷裡。

“逃不掉吧!”劉承祐捏着長女的鼻子。

用力地搖了搖腦袋,掙脫劉承祐的戲弄,劉葭甜甜地喚了聲:“爹爹!”

大公主劉葭不滿四歲,但對劉承祐一點都不認生,明亮的眼眸滿滿都是靈氣,小手攬着劉承祐脖子,在他臉上親了一口,留下點口水。

抱着愛女,劉承祐問道:“想我了沒?”

“想!”

劉承祐說:“怎麼一個人在殿外玩耍?”

劉葭小嘴一撇:“孃親不愛笑,也不陪我玩......”

聽其言,劉承祐若有所思,很快露出一抹柔和的笑容:“爹爹回來了,我陪你!走,先去看看你孃親......”

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398章 虞美人第216章 馬政第344章 打個賭第311章 李沆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76章 拷問第1714章 百姓苦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33章 捷報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11章 動心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68章 西縣第157章 劉老四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7章 耶律妃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34章 回府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77章 間策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41章 納降第78章 火油彈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80章 賞功第167章 請辭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50章 蜀亡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144章 堂審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09章 在長安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465章 “教匪”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756章 海豐號第50章 喜訊第242章 戰後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半島史話·桓王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
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398章 虞美人第216章 馬政第344章 打個賭第311章 李沆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76章 拷問第1714章 百姓苦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33章 捷報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11章 動心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68章 西縣第157章 劉老四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7章 耶律妃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34章 回府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77章 間策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41章 納降第78章 火油彈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80章 賞功第167章 請辭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50章 蜀亡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144章 堂審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09章 在長安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465章 “教匪”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756章 海豐號第50章 喜訊第242章 戰後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半島史話·桓王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