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章 波斯見聞

垂拱殿,幾道人影平靜地站在殿門前,居中的是劉皇帝,另外貴、賢二妃也陪同在側,都不住地往遠處看,她們關心的,自然是劉文海以及劉昀二人了。

一直到劉暘、劉承勳一行人進入眼簾,都面露喜色。劉文海是高貴妃親自撫養長大的,一向疼愛有加,劉昀則折賢妃最喜歡的兒子了,他們奉詔出海這麼長時間了,可沒有一日是不牽掛惦記的,畢竟南洋的風浪與瘧疾可是不管你貴賤與否的,如今,總算平安歸來了,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安心。

一行人直奔垂拱殿下,望着親自守候在殿臺上的劉皇帝及二妃,趕忙行禮。劉皇帝見狀,那嚴肅的面龐上露出一道釋然的笑容,快步走下御階,動作麻利看得一旁的喦脫心驚膽顫,也急步跟隨着,生怕劉皇帝摔了。

“快起來!”還未靠近,便聞劉皇帝招呼着。

對於劉皇帝如此熱情相迎,劉承勳有些訝然,還沒反應過來,便被衝到面前的劉皇帝一把拉起,給了個熊抱:“三郎,你終於回來了!我是真高興啊!”

劉皇帝或許深沉,或許做作,但偶爾的情感流露,卻也有幾分真摯之意,劉承勳心中也不免生出些感觸。不過一剎那的觸動之後,理性佔據大腦高度,輕輕地掙拒開,劉承勳退後一步,恭敬地拜道:“陛下,臣何德何能,實不敢受此降階之禮啊!”

看他這副畢恭畢敬的模樣,劉皇帝頓時面露不滿,道:“什麼降階之禮,這不是君迎臣,這是父兄在迎他的子弟!”

“你們都起吧!”朝着所有人一擺手,劉皇帝語氣輕鬆地指着雙腿道:“若非這雙老腿不靈光了,我是要到城外去接你們的!”

“陛下!”劉承勳面露感動之色。

“這裡不是說話的場所,隨朕入殿敘談,給朕說說你們在南洋的經歷!”d

“是!”

說着,劉皇帝便拉着劉承勳往垂拱殿中而去,不過,拾級而上之時,逐漸變成劉承勳扶着劉皇帝了。

殿中,君臣父子落座,宮娥奉上熱茶。飲罷,稍稍平復了下心情,劉皇帝打量着劉承勳等人,劉承勳他們同樣也觀察着劉皇帝,只是多了些小心。

劉皇帝真的老了!這大概是劉承勳、劉昀以及劉文海此時最主要的感受了,那種遲暮之意,不是強撐着就能掩飾得住的。

目光逡巡幾許,落在劉昀身上,看着氣度不凡的五子,道:“這一去一返兩年半載,可曾盡興?”

聞問,劉昀笑應道:“不只盡興,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海上,除了風浪,便是行船,時間一久,便覺乏味了!異域風情習俗,雖然令人驚奇,但終究不如我漢家水土溫馨,令人留戀.”

“看來你此行,是大有收穫啊!”聽其有些動情的感慨,劉皇帝道。

“不得不說,臣是大開眼界!”劉昀道。

“那可要好好聽聽你的見聞!”劉皇帝笑道,又轉向劉文海,衝其招招手:“文海,近前來,讓我看看!”

“是!”聞言,劉文海立刻起身,走至劉皇帝面前。

劉皇帝也站起來,打量着劉文海,這個晉王長子,如今也還不滿十六歲,但經過風浪的打磨,明顯多了幾分與年齡不相襯的成熟,甚至隱隱透着一股野性。本是迅速成長的年紀,兩年半的時間,劉文海長開了不少,樣貌上也有不小的變化,但明顯更加英武,作爲長輩,見之實在令人欣喜。

“陛下!”終究只是個少年,面對劉皇帝的審視,劉文海也不僅侷促地喚了聲。

而一聽這稱呼,劉皇帝便不樂意了,道:“這是誰教給你的稱呼,祖父、爺爺、大父都可以叫,就是別向你的父叔們學,一聲‘陛下’太冷淡,也太生疏了!”

劉皇帝像個怨婦一般抱怨幾許,見狀,劉文海這才微低着頭,輕聲喚道:“祖父!”

聞言,劉皇帝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伸手比劃了一下,道:“長高了啊!這個頭,已經超過我了!身體也結實了,壯了”

看劉皇帝像挑寶貝一般評價着劉文海,眼中掩飾不住喜愛,劉昀也笑了,道:“陛下,文海這孩子可以,少年英雄,多謀善智,文武雙全。西使途中,表現不可謂不突出!”

“哦?”聽劉昀這麼說,劉皇帝立刻興趣大增,不禁再打量了劉文海一眼,道:“我家又出現一匹千里馬了?看來,你們此番出使,確實有不少的經歷啊!給朕說說看!”

提及此,劉昀面上流露出一些回憶之色,道:“還是在波斯之時,我們拜訪他們的國都巴格達,盡興貿易的同時,與之建立關係。波斯的哈里發,對我們很歡迎,熱情迎接,只是後來,出現ysl教徒衝擊使團,甚至他們的一些貴族、軍隊也表現惡意。

還是文海,見勢不妙,果斷勸臣離開,在他的謀劃下,我們闖關奪寨,在波斯人未徹底反應過來之時,順利回到船隊,與致遠伯大軍匯合!”

劉昀說得簡單,但其中的風險與危急,卻也不是那三言兩語就能詮釋的,而劉皇帝也明顯察覺到了。畢竟,從異域他鄉,人生地不熟,一個充滿惡意的國都都城成功逃離,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不是什麼浪漫傳奇的故事,那是步步危機,幾乎在刀尖上起舞。

察其中異樣,劉皇帝凝眉道:“怎麼回事?你們是大漢使團,那些波斯人,竟敢不顧禮儀邦交,對你們動手?”

聞問,劉昀嘆道:“根本原因,還在於大漢與黑汗國的戰爭!自六弟西征以來,黑汗國便不斷遣使,到波斯地區求援,大肆污衊大漢,傳播大漢的威脅,以宗教戰爭的名義,鼓動波斯地區的ysl教徒東進。

ysl是波斯地區的國教,影響極大,又極具擴張性,如此一來,當地的教派勢力,自然與大漢敵對,我們作爲大漢的使團,他們自然沒有好感。

初時,還保持着基本的體面,比較剋制。不過,隨着去年冬,六弟攻破八刺殺袞,幾乎將黑汗國滅亡,消息傳到波斯地區後,引起ysl世界一片沸騰,‘東征聖戰’的呼聲頓時熾烈起來,我們在巴格達的情況,自然一下子危急起來.

所幸我們見機行事,迅速撤離,否則真就失陷於波斯了!”

“波斯人!ysl人!他們好大的膽子!”劉皇帝面浮怒氣,冷聲道:“竟敢冒犯我大漢使團!”

最關鍵的,還在於使團中有他的皇子龍孫,這就更加觸及劉皇帝的逆鱗了。

稍作沉吟,劉皇帝提出疑問:“朕知道那ysl教在波斯地區政權民生影響極大,但他們的哈里發此前既然熱情歡迎你們,事發之後,就沒有設法維護?”

面對劉皇帝疑惑,劉昀搖搖頭,道:“臣等也是深入波斯之後,方纔瞭解其政治格局。如今波斯地區的局勢,有些類似我中國春秋戰國之時,名義上的統治者,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然而他們早已對治下失去了控制。

軍閥林立,諸國割據,紛亂無比。至於阿拔斯王朝直接統轄的,只有國都巴格達一小塊地區,甚至巴格達的政治,也是由五十年前的獨立出的由德萊木人建立的布韋希王朝所控制,他們哈里發,只是傀儡。

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多少權力的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又如何能庇護得了使團?”

聽劉昀這麼一說,劉皇帝終於瞭然,眼珠子轉悠了下,有點幸災樂禍道:“朕沒記錯的話,當初與大唐爭雄西域的,就是這阿拔斯王朝吧!時隔兩百年,他們也衰落到如今的地步了!那波斯地區既然如此形勢,倒也不足爲慮了!”

劉昀再度搖頭,道:“陛下,阿拔斯王朝雖然衰落,與黑汗相鄰的薩曼王朝也一日不如一日,但如今掌控波斯地區的布韋希王朝正處極盛,另有從薩曼王朝獨立出的伽色尼王朝,正在其埃米爾蘇布克特勤的率領下崛起,日益強盛。總體而言,波斯諸國的實力,遠不能與大漢相比,但仍不可小覷。

不過,臣在波斯遊歷期間,也得知那率領布韋希王朝達到極盛的君主阿杜德·道萊於兩年前去世,他們的盛勢有滑落趨勢,新繼任的君主並不能調和國內上層權貴之間的矛盾,突厥人與德萊木人之間紛爭不斷,矛盾叢生,已起內鬥。

因此,整個波斯地區,唯一擁有向上氣象,對大漢安西具備威脅的,只有伽色尼王朝。只是,臣縱觀波斯歷史,那裡部族衆多,興衰更替,循環往復。往往一個王朝衰落了,便迅速有新勢力崛起,替代霸權,即便持續時間往往不長,但總能雄霸一時。

再加上這數百年間,ysl教迅速擴張,統一信仰,奉行政教合一的王朝,往往具備強大的攻擊性與擴張欲,絕不可小覷。

如今,大漢已與波斯國家交惡,臣以爲,朝廷還是不當掉以輕心,小看了他們!”

第403章 抓起來!第176章 雍王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51章 聽政2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22章 稱帝第5章 王樸走了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44章 聽政湖湘第487章 “驚喜”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482章 李氏第242章 戰後第428章 用心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47章 陶谷自薦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75章 西北邊報第407章 麻煩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47章 陶谷自薦第90章 老將可用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474章 補漏匠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96章 反響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408章 蠢兒子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84章 反響第125章 冬至宴第40章 郭黨俊傑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50章 蜀亡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74章 萬歲呼聲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58章 回師第81章 兩日而克第365章 看衰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73章 道府之爭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90章 安全脫身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37章 七九不和
第403章 抓起來!第176章 雍王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51章 聽政2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22章 稱帝第5章 王樸走了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44章 聽政湖湘第487章 “驚喜”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482章 李氏第242章 戰後第428章 用心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47章 陶谷自薦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75章 西北邊報第407章 麻煩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47章 陶谷自薦第90章 老將可用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474章 補漏匠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96章 反響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408章 蠢兒子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84章 反響第125章 冬至宴第40章 郭黨俊傑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50章 蜀亡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74章 萬歲呼聲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58章 回師第81章 兩日而克第365章 看衰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73章 道府之爭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90章 安全脫身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37章 七九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