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

隨着對金陵城戒嚴的進一步開放,再加上以太子名義下達的幾道安民佈告,整座城市都暫時安穩下來,並重新煥發活力,從原本緊張的氣氛中擺脫出來。

閉家躲災的百姓,開始走上街頭,步入市坊,店鋪開張,商肆營業,金陵開始恢復過去的熱鬧。與城外的聯繫打通後,四境的商民百姓,也都聞訊而來。金陵是大城,財富堆積之地,也是塊巨大的市場,在經過戰爭的壓制後,也趁機爆發出強大的消費能力。

當然,這些時日,金陵城中,除了正常採買生活物資的士民之外,消費的主力軍,便是平南的漢軍將士。雖然大部分的軍隊,都駐紮在城外,但行營還是給下邊的官兵一些福利,分批放假,也讓他們感受一番金陵風物。

平南的將士,前前後後也接受了三次犒勞,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浮財,倒也可供他們享受一番。當然,相比於全軍,花天酒地的還是少數。而他們最感興趣的,無過於金陵的秦樓楚館了,尤其是,那些即將繼續開拔南下,接收城池、彈壓治安的官兵。

“江南確實是個好地方,金陵更是座繁盛之都,幾不下開封啊!”穿着一身素色綢衣,外罩絨袍,劉煦漫步在金陵街市上,嘴裡感慨着。

身邊除了幾名衛士,還有一名年輕人,這是劉煦的表兄,耿繼勳。聽其言,耿繼勳不由表現出一種輕蔑,道:“依我看來,比起開封的雄偉龐大、富麗繁庶,這金陵卻差了不少!再者,任他繁華,還不是臣服於大漢鐵蹄之下!”

不得不說,十多年下來,在大漢的貴族、官僚以及百姓之中,已經產生了一種驕傲情緒,也代表着一種國家認同,雖然對大部分人而言,這種認同還很薄弱,但作爲既得利益者的勳貴、官僚,卻是飽有自豪感的。因此,當拿開封與金陵對比時,下意識地就會去貶低金陵而褒揚開封。

劉煦則笑了笑,說道:“如今,金陵也是大漢治下了,並非仇國敵城。父親講過,江南地區,今後將是大漢極其重要的一塊版圖,財稅所積,錢糧饋運,你這種敵意,不當有啊!”

聞言,耿繼勳注意到小表弟認真的神色,趕忙道:“我也只是隨口一說,切莫當真,金陵確是一座不錯的城市,不過再好,也不是我們久居之地啊!”

“怎麼,思親念家了?”劉煦偏頭看着耿繼勳,玩味道:“新婚燕爾,本當纏綿悱惻之時,卻勞你別離嬌妻,陪我江南一行......”

耿繼勳嘿嘿一笑:“我家娘子已有孕在身,縱然留在東京,也無甚情趣,隨從南下,也可增擴一下見識,何樂而不爲?”

說着,耿繼勳眨了眨眼睛,意味深長地對劉煦道:“聽聞江南女子,溫婉可人,你年紀也差不多了,此番南來,可有心尋覓一個才女佳人?”

哪個少年不懷春?劉煦也一樣,聽表兄之言,俊俏的面龐間閃過一抹意動,旋即搖頭道:“罷了,若真如此,小小年紀,存心漁色,回京之後,只怕少不得一頓責罵。我挨一頓責罵,尚不妨事,倒是你這建議之人,結果如何,就難料了......”

劉煦來這麼一句,耿繼勳表情當即變了變,連忙擺手道:“我只一時胡言,當我沒說!”

“哈哈......”隨着劉煦發笑,耿繼勳也跟着笑了起來。

“你這幾日,整日流連於金陵街市,說是體察民情,都體察出什麼結果了?”耿繼勳問。

“放眼四望,皆是民情,縱目所見,盡是民生!”劉煦這麼說了句。

從懷裡掏出幾枚錢,對耿繼勳示意了下,說道:“這金陵市面上流通的錢,可太多太雜了,不只有乾祐通寶與江南官方制錢,連南粵、吳越銅錢都有,成色也不一,需要整頓啊......”

事實上,劉煦此來,劉皇帝同樣給他佈置了份作業,當然,更多的用意還是讓他長長見識。

表兄弟倆再遊逛幾許,劉煦登高,忽指遠處一地,問道:“那是何處,煙火氣如此旺盛?”

左右皆不知,耿繼勳尋人察問一番,答道:“那是一座佛寺,叫臺城寺,在金陵名氣不小,據說是古雞鳴寺,信衆很多,此番金陵免於戰火,諸多百姓感念,爭相前往還願,以致香火尤其旺盛!”

“免於戰禍,不念朝廷恩德,王師義舉,卻要去拜那佛寺,這是什麼道理?”得到這麼個答案,劉煦眉頭皺了皺,說道,言語間流露出少許不滿。

對於此問,倒沒人能給出一個回答。考慮幾許,說道:“金陵的佛道寺院,貌似不少吧!”

耿繼勳答道:“就我們近來在金陵城內所見過的,就有近二十處了!”

“早聽聞此地崇尚佛道之風甚是濃厚,李氏主臣也興建了不少僧道寺院,如今看來,確實不假啊!”劉煦感慨道,而後吩咐着:“南朝四百八十寺,不知如今的江南還有多少座佛寺樓臺,此事當調查一番。可以想見,其中與朝廷佛道寺院管理條制,必有不少衝突之處!”

“走!”吩咐了句,劉煦帶着人上前。

“將往何處?回下處?”耿繼勳問道。

“到那臺城寺去看看,既然見到了,就順便去拜拜!祖母年老,身體也愈見衰弱,我受其撫育厚恩,該當爲她誠心祈福!”劉煦又嘆了一聲。

一直以來,太后李氏都是信佛的,作爲跟在她身邊長大的劉煦,對於佛家實則並沒有太大的偏見。只是,此子早慧,在個人感情與朝廷制度上有衝突時,他還是選擇以公爲先。

等劉煦一行人自臺城寺歸時,劉煦帶回了一份靈符,當然,這更多的是一份心意。同時,就他所觀,臺城寺是需要整改的,此座佛寺,裡裡外外,據說有三百多僧衆,雖然沒有細數,但顯然不少。

這就是所謂,我信你、敬你,不代表不整你......

回到下處,劉煦收到通知,太子劉暘設宴邀請金陵大臣,他作爲同行的皇長子,也要一起作陪。當夜,兄弟倆配合得當,一個溫文爾雅,一個敏捷威嚴,盡顯天家英姿,對於江南文臣,起到了極好的安撫作用。

其後這些人就收到了通知,令其還家,收拾傢俬行囊,同李煜一道,舉家遷往開封安置。沒有任何反對的餘地,他們這些人,也是大漢的戰利品,是需要送到開封,進獻與宮闕的。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讓這些官僚脫離江南的水土,消減他們對江南地區固有的影響。同時,更多的勳貴、大地主,也將在遷徙名單之內,別看朝廷對江南地區十分重視愛護,征伐手段也一直比較剋制,但這樣的舉措,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想見,江南地區的撫定,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還需要經過幾場風波!

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69章 夫妻密談第80章 春夜第39章 濮州案(2)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765章 三郡公第1771章 襄陽王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51章 郭氏父子第83章 遼帝之亡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347章 談話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779章 四王畢第158章 善後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65章 “教匪”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372章 封王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38章 賞第86章 駕臨渦口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385 禮賓館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57章 龍舟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2章 稱帝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361章 安東國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77章 嚇人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1章 大敗蜀軍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42章 戰後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38章 回宮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85章 家務事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34章 驚陶谷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408章 蠢兒子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33章 面聖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
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69章 夫妻密談第80章 春夜第39章 濮州案(2)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765章 三郡公第1771章 襄陽王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51章 郭氏父子第83章 遼帝之亡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347章 談話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779章 四王畢第158章 善後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65章 “教匪”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372章 封王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38章 賞第86章 駕臨渦口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385 禮賓館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57章 龍舟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2章 稱帝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361章 安東國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64章 楊業卻敵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77章 嚇人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1章 大敗蜀軍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42章 戰後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38章 回宮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85章 家務事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34章 驚陶谷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408章 蠢兒子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33章 面聖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