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抓起來!

垂拱殿內,條桉邊,劉皇帝正一筆一劃地教幼子劉曜寫字,這父子倆,一個敢教,一個敢學,都聚精會神的,表情格外專注。

不過,這溫馨的畫面並未停留太久,身體很快就扛不住了,交待一番“自己練”,劉皇帝便坐到一邊,捶着老腰,品着熱茶。

喦脫快步入內,至御前停下,打量了這父子倆一眼,躬身行禮:“官家,小的前來複命。”

“事情辦好了?”聞聲,劉皇帝眼皮子都沒擡一下,又起身站到劉曜身後,觀察着他的動作。

喦脫應道:“稟官家,合川伯已然病逝了......”

“沒鬧出什麼動靜吧!”劉皇帝問道。

喦脫拱手:“合川伯走得很安詳!”

劉皇帝點點頭,吩咐道:“等舉哀的時候,讓劉昭(十皇子)代爲弔祭!”

“是!”

顯然,合川伯康延澤是在劉皇帝的秘密安排下,被病逝的。康延澤的“病逝”,基本算是劉皇帝好惡反應的結果,由王彥升之死引發,劉皇帝選擇性發泄,一種爲求心理補償的行爲。

從法理上講,康延澤有些冤,他本身並沒有犯法,小人之舉令人鄙視,但也僅是道德層面上的。但從情理上講,卻是自取其禍,本身已經給劉皇帝帶去壞印象的情況下,又被劉皇帝當作王彥升之死的誘因,落得個“被病逝”的下場,並不是太奇怪。

有一說一,康延澤也算開了個先河,劉皇帝採取如此簡單粗暴的做法,秘密處決一個勳貴功臣,這幾十年來,還是頭一次,可見在此事上劉皇帝心態的失衡。

從王彥升到康延澤,再加上已經被處斬的長寧伯海進,在不到十日的時間內,大漢已經失去了三個功臣勳貴,一名郡公,兩名一等伯,還都是非正常死亡。這開寶二十六年,就在這種不怎麼愉快的甚至讓人壓抑的氛圍中,向夏季邁進......

“今天是王彥升出殯的日子吧!”沉吟了下,劉皇帝悵然道。

“是!有不少勳貴大臣都去送葬了。”喦脫稟道。

“公府後事料理得如何了?聽說那幾兄弟起了不小的矛盾!”

“官家詔令王英傑襲爵,王英豪不服,兄弟倆多有口角,據說前夜二人在靈前又起爭執,幾欲動手,平涼公三子王英華又提出分家產,三兄弟糾纏不清,已經在京中傳開了......”

聽完喦脫的描述,劉皇帝滿臉的意想不到,過了一會兒,方纔語氣激動道:“屍骨未寒,魂靈未遠,就開始爭家產了?王光烈安王光烈,你究竟造了什麼孽,才能生出如此狼心狗肺之徒!你那一番良苦用心,餵了這等畜牲,怕是九泉之下,都難得安寧把!”

劉皇帝這番痛斥,雖然不是針對自己呢,但嵒脫也有些心驚膽戰,這些年劉皇帝最讓近侍們畏懼的就是喜怒無常,太不可控,而老皇帝恰恰越來越負氣易怒,往往讓人猝不及防。

嵒脫如此,其他人就更加不堪了,侍候在周邊的幾名內侍宮娥都是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低眉垂首,就連劉曜也不由停下筆,仰着腦袋,又是好奇,又是畏懼地望着老父親。

深吸了一口氣,劉皇帝很快平復下心情,爲王家那幾兄弟置氣,實在不值當。但是,關於王家兄弟相爭的情況,既然知道,就不能不有所反應,否則劉皇帝意氣難平,對老皇帝而言,心情舒暢、念頭通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因此,幾乎沒有什麼多餘的思考,劉皇帝張口便吩咐道:“傳朕旨意,王彥升那個三個逆子全部廢爲庶民,把他們全都給朕貶到西北餵馬!他們也過了幾十年好日子了,既不知惜,那就讓他們真切體會一番乃父戍邊創業之苦!

至於爵位財產,召那王哲凱進京繼承!”

“是!”嵒脫應道,心中不由暗暗感嘆。子孫如此不肖,王家衰敗可期,同時對那幾兄弟的愚蠢與短視,也實在不屑。

飲罷一盞茶,怒氣再消解幾分,正欲再教導一番劉曜的書法,王繼恩這老閹宦興沖沖地來了。觀其狀,劉皇帝動了心思,摸了摸劉曜腦袋,露出點溫和的笑容:“去玩吧!”

“兒告退!”劉曜聞言頓喜,逃也似得去了,這是真逃,雖然劉皇帝比較疼愛幼子,但劉曜對這老父親是真害怕。

轉臉,劉皇帝表情便嚴肅了起來,目光也冷冽了幾分,直勾勾地盯着王繼恩:“有結果了!”

聞問,王繼恩立刻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鄭重地呈上,稟道:“經小的等這段時間調查,與康寧有關連之權貴七十八家,其中往來密切者十四家,有債務往來者二十五家......這是小的整理的名單,請官家過目!”

“呈來!”劉皇帝眉上頓起褶子,手一伸,嵒脫立刻從王繼恩手裡接過,小心翼翼地交到劉皇帝手上。

緩慢地翻開,認真地閱覽,劉皇帝的臉色也隨之經過一番複雜而有趣的變化。這份名單的份量,可實在不輕,功臣勳貴,朝廷大臣,甚至還有皇親國戚。

“國舅也伸手借錢了?”劉皇帝難掩驚詫,看向王繼恩。

王繼恩埋下頭,謹慎地道:“是!”

“他也會缺錢?”劉皇帝不由疑惑道。

劉皇帝是有理由生出疑惑的,國舅

李業可是會搞錢的主,當年在原州任主官之時,就通過家奴私販茶馬,獲利頗豐,每居一任,就沒有走空的。擺爛罷相後的這些年,也一直在經營產業,若說生意,未必比康寧差到哪兒去。

李業會缺錢,這是讓人難以置信的。見劉皇帝面露懷疑,王繼恩可不敢怠慢,趕忙保證道:“具體情況猶待調查,但有確鑿證據表明,國舅的確向康寧借了兩萬貫錢......”

“去,把李業給朕叫來!”見王繼恩信誓旦旦,劉皇帝再難掩慍怒,衝嵒脫道。

繼續翻閱着,動作越來越急,臉色也越來越難看,最終狠狠地將名單摔在地上:“朝廷每年這麼多俸祿,何曾短缺過,難道還不足養家,大漢竟然有這麼多的勳貴,淪落到舉債度日,簡直滑天下之大稽!顏面何在?體統何在?”

“官家息怒!”見劉皇帝雙目快噴火了,王繼恩微驚,本能地勸慰道。

“這個康寧,不愧是大漢首屈一指的大富商啊,出手就是闊綽,也是夠捨得下本!”此時劉皇帝的語氣,森然極了,讓人毛骨悚然:“他想幹什麼?想借那幾個臭錢,來駕馭大漢權貴?膽大包天,其心可誅!”

而比起借錢的勳貴,更讓劉皇帝憤怒的,是那些在朝中居要職、掌實權的官僚,與勳貴相比,他們的墮落危害與破壞,顯然也要更大一些。

“去,把那個康寧給朕抓起來!”

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34章 苦難第192章 劉銖案第1775章 調整第198章 秋獵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365章 看衰第40章 潞州三傑第85章 少壯派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347章 割韭菜第80章 一意孤行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98章 轉折點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41章 納降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376章 對策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世宗篇47 封禪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16章 馬政第82章 殺俘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98章 軍心可用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50章 聽政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85章 異心第384章 反響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70章 立場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87章 瑣屑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9章 太后的病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章 禍從口出第95章 玩陰謀第418章 洗禮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227章 延州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7章 武德司第83章 抉擇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803章 運動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79章 四王畢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38章 爭執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46章 郭榮奏事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2章 大朝會第30章 “寬刑簡政”第327章 派系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487章 “驚喜”第3章 田畔問對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5章 襄陽
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34章 苦難第192章 劉銖案第1775章 調整第198章 秋獵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365章 看衰第40章 潞州三傑第85章 少壯派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347章 割韭菜第80章 一意孤行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98章 轉折點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41章 納降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376章 對策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世宗篇47 封禪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16章 馬政第82章 殺俘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98章 軍心可用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50章 聽政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85章 異心第384章 反響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70章 立場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87章 瑣屑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9章 太后的病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章 禍從口出第95章 玩陰謀第418章 洗禮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227章 延州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7章 武德司第83章 抉擇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803章 運動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79章 四王畢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38章 爭執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46章 郭榮奏事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2章 大朝會第30章 “寬刑簡政”第327章 派系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487章 “驚喜”第3章 田畔問對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5章 襄陽